2.3多姿多彩的动物 第一课时(教案 分栏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多姿多彩的动物 第一课时(教案 分栏式)

资源简介

课时计划
课题 第三节 多姿多彩的动物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目标类型/目标行为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13.工程设计与物化
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7~9年级:⑤观察有代表性的无脊椎动物,说出这些动物的主要特点,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13.1工程需要定义和界定7~9年级:①定义简单的实际工程问题,分析限制条件,提出验收标准。
科学观念:通过观察不同无脊椎动物的结构,认识无脊椎动物的结构特点;通过“蜗牛不同结构功能的探究”,初步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比较不同无脊椎动物的结构,能归纳无脊椎动物的一般特点。
探究实践:能制订计划并搜集证据,分析证据并得出蜗牛的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结论;在观察、交流等活动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在观察、交流等活动中,能积极参与互动,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科学问题,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以上目标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第 页 第 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以及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生物的概念,但还没有从结构上对生物进行划分。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动物为脊椎动物。学生对无脊椎动物的认识较少,且部分无脊椎动物个体较小难以观察,给日常观察增加了难度。本节课通过从不同的角度给出无脊椎动物的资料(文字角度、图像角度、解剖结构角度等)来减小学生观察上的难度,通过大量资料的对比、利用结构对无脊椎动物进行分类。学生在小学已经有了观察蚕的生长的经验。本节课通过对蜗牛结构的功能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你分析一下哪些学生的原有知识不能支撑这堂课的学习?
课程内容分析 课表解读/教材分析/支持性材料
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多姿多彩的动物》第一课时,是初中有关动物观察的第一课时。教材从介绍不同的无脊椎动物的特点和结构出发,配上有代表性的图片,要求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不同无脊椎动物的特点。通过“探究蜗牛具有哪些感觉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先给出蜗牛有无视觉和触觉的探究方案,学生按照方案完成探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并设计相应的探究方案,完成探究过程,实现探究水平的进阶。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①初步了解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学习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
进一步出示上述动物解剖图,它们在结构 出示自然界中的水母、水螅、涡虫、蠕
上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虫、蚯蚓、扇贝、乌贼、田螺、蜗牛、虾、
生物学家根据有无脊椎骨将动物进行了分 鸟、鱼、蛇、虎、蛙等动物照片,你知道这
类,身体内有脊椎骨的称为脊椎动物,无 些是什么动物吗
脊椎骨的称为无脊椎动物。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活体动物、动物标
本、动物解剖图示来观察大型动物,也可以借助一些仪器,如放大镜、显微镜来观察较为微小的动物。
过程诊断
本环节通过对各种动物骨骼异同点的比较归纳,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又有利于学生对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整体性理解,为后续学习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埋下伏笔。
学校任务②项目的提出与分解
学习活动 教学活动 观察博物馆中的各种展厅。
无脊椎动物展厅具备的特点如下: 设计无脊椎动物学校展厅。为了更好地科
(1)无脊椎动物展厅的动物种类要多。 普世界上的动物,设计的无脊椎动物展厅
(2)无脊椎动物展厅的动物要同种类别的 需要有哪些特点
放在一起。 讨论无脊椎动物展厅需要具备的特点
(3)无脊椎动物展厅的动物展览时旁边要 (1)小组合作。(2)汇报讨论结果。
有它的生活环境。 小组的讨论结果。
(4)无脊椎动物展厅的展览要遵循一定的顺序。
过程诊断
本环节先提出“设计无脊椎动物展厅”核心任务,再通过小组讨论将核心问题分解,既有利于学生明确并完成后续的学习任务,也有利于项目评价量表的初步设计,做到评价先行。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③无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学习活动提出问题: 教学活动观察无脊椎动物卡片,对比形态
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它们的形态结构有 与结构特点,并确定展厅数目。
何不同 选择的无脊椎动物:水母、水螅、涡虫、血
要求:(1)认真阅读卡片背后动物的信息 吸虫、蛔虫、铁线虫、蚯蚓、沙蚕、扇贝、
(2)说明形态与结构特点。 乌贼、田螺、蜗牛、虾、螃蟹、蜘蛛、蝗虫
(3)结合形态与结构特点,确定无 海星。卡片所包含的动物信息:动物的外观
脊椎动物展厅的数目。 形态图、动物的内部结构图、动物的习性。
过程诊断
教师需要给出丰富的图片和文字信息,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任务提出需确定展厅数目,驱动学生对教师给出的多种无脊椎动物的结构特点和形态进行比较和归纳。
学校任务④无脊椎动物不同结构的功能的探索
学习活动教师展示蜗牛,并请同学们观察 教学活动在比较过程中,发现不同类别的无
蜗牛的形态结构,然后猜测:蜗牛的这些 脊椎动物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每种结构
结构具有哪些功能 都具备不同的功能,如何研究动物的不同结
(1)实验前讨论以下问题: 构具备的功能呢
要求:①探究蜗牛是否有视觉的实验中,蜗牛身体的一半处于阴暗是前后一半还是左右一半 ②为什么要观察蜗牛的运动情况 ③探究蜗牛是否有触觉的实验中,为什么要触碰蜗牛的不同部位
(2)完成书上探究蜗牛是否有视觉和触觉的实验,记录现象并写出相应的结论。
(3)你还想探究蜗牛的哪种感觉 请设计方案并完成探究。
过程诊断
动物具有各种感觉器官,能够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做出反应,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在日常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探究方式,对生物结构对应的功能进行探究。
达标检测
题目:某同学为了研究洗手液会不会对蚯蚓的生活造成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器材】生长状况相近的同种蚯蚓40条、喷雾器2个、清水、1%洗手液溶液、富含有机物的土壤、大纸盒等。【步骤】将富含有机物的土壤均匀铺撒在大纸盒中,沿中线均分为甲、乙两个区域后,按照表格进行实验和观察。
步骤 甲区域 乙区域
第一步 放20条蚯蚓 放20条蚯蚓
第二步 每天喷10毫升1%洗手液溶液 ①
第三步 两周后,翻开土壤,统计②
(1)完善实验过程:① ,②
(2)除表中第二步描述的操作不同,实验的其他条件应 。
(3)实验中每组使用20条蚯蚓而不是1条,是为了
(4)为了使实验得到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该同学接下来的操作为
课堂小结
反思改进 本节课作业
如果在上这节课,我会这样设计: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