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杯子大不同》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杯子大不同》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杯子大不同》教案
学科 小学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下册 共2课时
教材 浙美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对应《课标》第一学段要求,聚焦杯子这一生活用品。教材呈现了不同时代、多种材质和造型的杯子,引导学生了解、欣赏并对生活中的杯子进行改进和美化。前两课聚焦平面装饰,本课还需关注立体造型。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生活经验,对杯子较为熟悉,但对其多样的材质、造型和功能了解有限。身心发展上,他们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但动手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学习中可能难以把握杯子的立体结构和根据需求设计样式,教师需多引导、示范。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从材质、造型和色彩等方面感受杯子的美。
2. 体会不同时代杯子所蕴含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
艺术表现
1. 学会用手绘草图的方式表现自己对杯子的改进想法。
2. 能用合适的语言描述自己设计的杯子特点。
创意实践
1. 能根据杯子的使用功能和个人需求,提出改进杯子的创意。
2. 尝试用不同材料对杯子进行初步的设计和美化。
文化理解
1. 了解杯子是时代生产力与创造力的体现。
2. 感受设计给生活带来的美好,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了解杯子多样的材质、造型和使用功能。
2. 学会用合适的材料改进杯子的样式,用纹样等元素装饰杯子。
3. 感受杯子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重要性。
难点
1. 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新颖的杯子样式。
2. 把握杯子的立体结构,在改进和美化时体现其功能性和趣味性。
3. 将人性化设计理念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课件,剪刀、固体胶、彩纸等工具,现代杯子若干,示范作品及综合材料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杯子的前世今生 引导畅想
(1) 教师开启话题,生动地描述原始社会的生活场景,如人们居住在山洞里,周围是大自然的环境,然后提问:“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祖先会用什么样的器皿喝水呢?”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2)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学生的奇特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3) 当学生回答后,进一步追问其想法的来源,如“你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个来喝水呀?”加深学生的思考。
(4) 结合学生的回答,简单介绍原始社会可能存在的饮水方式和器皿,如用贝壳、葫芦等,让学生对原始社会有更直观的认识。
(5) 展示一些原始社会可能使用的器皿图片,如贝壳、竹筒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
(6) 引导学生对比这些原始器皿和现代杯子的不同,思考材质、形状等方面的差异。
(7) 提问学生如果生活在原始社会,自己会如何制作一个喝水的器皿,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8) 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人类随着社会发展,饮水器皿不断演变。
联系生活
(1) 教师过渡到现代生活,提问:“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人们用来喝水的杯子各式各样,你平时喝水用的杯子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杯子。
(2) 鼓励学生积极介绍自己常用的水杯,包括杯子的材质(如塑料、玻璃、陶瓷等)、颜色、造型和功能等。
(3) 当学生介绍时,教师认真倾听,并适时提问,如“这个杯子的特别之处在哪里呀?”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描述。
(4) 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的现代杯子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杯子的多样性。
(5)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杯子特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6) 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7) 引导学生思考现代杯子与原始社会器皿的联系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8) 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杯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1. 自由畅想原始社会人类祖先的饮水器皿并大胆发言。
2. 介绍自己常用水杯的材质、颜色、造型和功能。
3.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杯子特点。
4. 倾听他人发言,思考现代杯子的发展。
评价任务 想象丰富:☆☆☆
表达清晰:☆☆☆
参与积极:☆☆☆
设计意图 以新奇问题激发学生想象和学习兴趣,联系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讲,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欣赏别致的杯子 活动一:欣赏古代杯子 展示介绍
(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商代青铜器兽面纹角、西汉的漆器彩绘漆鸟纹耳杯、唐代的陶器三彩角形杯、明代的瓷器青花开光花卉兔纹双耳杯这四件杯具的精美图片,并同时展示中国历史时间轴简图。
(2) 详细介绍这些杯子所属的年代,如商代晚期、西汉、唐代、明代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朝代的时间顺序。
(3) 讲解每个朝代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如商代的青铜文化、西汉的漆器工艺、唐代的三彩艺术、明代的青花瓷等,让学生明白杯子与时代文化的关系。
(4) 描述每件杯子的具体特征,如兽面纹角的高19厘米、口径16厘米,主体有巨眼、长角、獠牙的兽面纹,在兽面鼻梁的位置有出戟装饰;彩绘漆鸟纹耳杯的口呈椭圆形,深腹弧壁,平底,矮圈足,新月形耳,耳面上翘,器表及近口缘处髹黑漆,内髹红漆,内底正中彩绘小鸟一只,鸟身蜷曲,纤细的长尾上翘,耳杯的耳面及耳侧均用红漆绘涡纹等。
(5) 引导学生观察杯子的材质、造型、色彩等方面,提问学生对这些杯子的感受,如“你觉得这件杯子哪个地方最吸引你?”
(6)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古代杯子的看法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7) 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8) 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古代杯子是艺术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典范,体现了古人的审美与智慧。
欣赏评述
(1) 引导师生从材质、造型、色彩、使用功能方面展开对古代杯子的欣赏评述。
(2) 提问学生不同材质(如青铜、漆器、陶器、瓷器)的杯子给人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感受材质对杯子风格的影响。
(3) 分析杯子的造型特点,如兽面纹角的独特形状、彩绘漆鸟纹耳杯的优雅曲线等,引导学生欣赏造型之美。
(4) 探讨杯子的色彩搭配,如三彩角形杯的黄、绿、白三种釉色的组合,让学生感受色彩的魅力。
(5) 思考杯子的使用功能,如兽面纹角是盛酒的青铜器,让学生明白杯子的功能与时代需求的关系。
(6)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于学生的精彩观点给予肯定和表扬。
(7) 结合学生的发言,总结古代杯子在材质、造型、色彩和使用功能方面的特点,加深学生的理解。
(8) 引导学生从更为宏大的视域去观看人类生活的演变,明白杯子不仅是日常用品,也是时代生产力与创造力的体现。 1. 了解并欣赏中国古代的杯子。
2.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对古代杯子的看法。
3. 用合适的语言描述古代杯子的特点。
4. 倾听他人发言,学习不同的欣赏角度。
评价任务 观察细致:☆☆☆
表达准确:☆☆☆
理解深刻:☆☆☆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古代代表性杯子,让学生认识到杯子是文化传承与历史变迁的见证者,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欣赏别致的杯子 活动二:欣赏现代杯子 展示欣赏
(1) 教师出示几个较为别致的现代杯子,如卡通造型杯、多功能杯等,让学生近距离观赏并触摸。
(2) 引导学生观察现代杯子的材质、造型、色彩和功能等方面的特点,提问学生与古代杯子的不同之处。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现代杯子的特别之处,如“这个杯子的形状像什么?”“它有什么特别的功能?”
(4) 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的现代杯子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现代杯子的多样性。
(5)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比较现代杯子和古代杯子的优缺点,促进学生的思考。
(6) 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7) 结合学生的发言,总结现代杯子在材质、造型、色彩和功能方面的创新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时代的进步对杯子设计的影响。
(8) 引导学生思考现代杯子还可以有哪些新的样式和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结讨论
(1) 以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师生总结这些现代杯子的独特设计。
(2) 分析现代杯子的设计理念,如人性化设计、环保设计等,让学生明白设计的重要性。
(3) 提问学生自己喜欢的现代杯子设计,并说明理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现代杯子设计的建议和想法,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
(5) 结合学生的发言,总结现代杯子设计的趋势和方向,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发展动态。
(6)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现代设计理念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为后续的设计活动做铺垫。
(7) 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设计的重要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设计、热爱设计。
(8)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现代杯子图片,下节课分享。 1. 近距离观赏并触摸现代杯子,发现其特别之处。
2. 参与小组讨论,比较现代杯子和古代杯子。
3. 用合适的语言描述现代杯子的独特设计。
4. 提出自己对现代杯子设计的建议和想法。
评价任务 观察敏锐:☆☆☆
讨论积极:☆☆☆
创意新颖:☆☆☆
设计意图 通过古今杯子对比,让学生了解现代杯子的主要特征,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杯子大变样 活动三:提出改进意见 展示讨论
(1) 教师出示若干常见的杯子,包括实物和图片,如塑料杯、玻璃杯、保温杯等,让学生观察。
(2) 提问学生自己最喜欢哪一个杯子,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关注杯子的特点。
(3) 鼓励学生针对其中的一个杯子提出改进意见,如改变杯子的形状、颜色、功能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改进想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5) 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6) 结合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改进意见进行点评和指导,肯定学生的创意,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7) 引导学生进一步从人们的需求出发,思考如何让杯子变得更实用、方便、漂亮、有趣,培养学生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8) 展示一些改进成功的杯子案例,让学生学习借鉴,拓宽学生的思路。
设想设计
(1) 教师建议学生进一步从人们的需求出发,思考如何让杯子变得更实用、方便、漂亮、有趣。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可以是对杯子的改进,也可以是全新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设想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如考虑不同人群(老人、儿童、上班族等)的需求,让设计更具针对性。
(4)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设想,互相启发,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5) 请小组代表发言,介绍小组内的优秀设想,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6) 结合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设想进行点评和指导,肯定学生的创意,同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7)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的设想用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为手绘设计草图做准备。
(8) 总结学生的设想,强调设计要关注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有创新意识。 1. 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杯子,说明理由。
2. 针对其中一个杯子提出改进意见。
3. 提出自己对杯子的设想,参与小组交流。
4. 倾听他人发言,学习不同的设计思路。
评价任务 观察准确:☆☆☆
创意独特:☆☆☆
交流积极:☆☆☆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设计杯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独立自主的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杯子大变样 示范草图
(1) 教师示范手绘设计草图的方法,首先介绍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等。
(2) 讲解草图的基本步骤,如先画出杯子的大致轮廓,再添加细节,如把手、装饰等。
(3) 强调在绘制草图时要注意比例和透视关系,让草图更真实、准确。
(4) 边示范边讲解,如在绘制杯子轮廓时,要根据自己的设计设想确定杯子的形状和大小;在添加细节时,要考虑杯子的功能和装饰性。
(5) 展示一些不同风格的杯子设计草图,让学生了解草图的多样性。
(6) 鼓励学生在绘制草图时大胆发挥想象,不要受到传统杯子形状的限制。
(7) 提醒学生在绘制草图时要注意线条的流畅和整洁,让草图更美观。
(8) 总结手绘设计草图的方法和要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绘制草图
(1) 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用手绘的方式呈现出来。
(2) 巡视学生的绘制过程,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提醒学生注意比例、线条等问题。
(3) 鼓励学生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对于学生的创意和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
(5) 引导学生在绘制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如调整杯子的形状、添加新的装饰等。
(6) 组织学生小组内互相欣赏和交流草图,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和借鉴。
(7) 请小组代表展示小组内的优秀草图,介绍设计思路和创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展示能力。
(8) 总结学生的草图绘制情况,强调设计的重要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1. 观看教师示范手绘设计草图。
2. 将自己的想法用手绘的方式呈现出来。
3. 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草图,互相学习。
4. 展示自己的草图,介绍设计思路。
评价任务 草图准确:☆☆☆
创意突出:☆☆☆
交流有效:☆☆☆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实践,让学生掌握手绘设计草图的方法,将自己的创意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完善课堂上绘制的杯子设计草图。
2. 收集一些不同材质、造型的杯子图片,下节课分享。
3. 思考自己设计的杯子适合哪些人群使用。
拓展作业
1. 尝试用简单的材料(如彩纸、卡纸等)制作一个杯子的模型。
2. 与家长一起讨论自己的杯子设计,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 观察生活中人们使用杯子的场景,进一步优化自己的设计。
板书设计
杯子大不同
古代杯子:材质、造型、色彩、功能
现代杯子:创新、发展、需求
设计改进:实用、方便、漂亮、有趣
手绘草图:步骤、技巧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通过展示不同时代的杯子,学生对杯子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杯子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很多有创意的想法。
3. 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掌握了手绘设计草图的基本方法,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创意用草图表达出来,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不足之处
1. 在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和设想时,部分学生的思维还不够开阔,可能受到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的限制。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提供一些案例和素材,拓宽学生的视野。
2. 在小组讨论和交流环节,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性格内向或者对话题不感兴趣。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加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3. 在时间把控上,手绘设计草图环节时间略显紧张,部分学生没有充分完成草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合理安排时间,给学生更多的创作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