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窗花花》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窗花花》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窗花花》教案
学科 小学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下册 共2课时
教材 浙美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喜气洋洋剪出来”单元的第一课,以窗花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初步感受和体验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教材呈现了三张清代不同地区的窗花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其艺术之美,理解蕴含的美好寓意。通过学习,让学生运用折、剪方法制作窗花,培养文化理解和创意实践素养。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但对于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了解较少。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在学习中,可能在理解窗花寓意和掌握折剪技巧上存在困难。教师可通过展示作品、示范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障碍。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欣赏不同地区的窗花,感受其造型美、寓意美和装饰美。
2. 体会窗花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创意实践
1. 学习用折、剪的方法制作简单的窗花外形。
2. 尝试基于生活进行联想,设计造型独特的窗花。
文化理解
1. 知道窗花是中国传统工艺,来自民间,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
2. 理解窗花所蕴含的美好寓意,如祝福生意顺利等。
艺术表现
1. 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创意通过窗花表现出来。
2.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窗花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了解窗花的特点和寓意。
2. 掌握用折、剪的方法制作窗花外形。
3. 感受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魅力。
难点
1. 理解窗花的镂空之美。
2. 制作造型独特、富有创意的窗花。
3. 准确把握折剪的技巧,剪出理想的窗花。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课件、彩纸、窗花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变一变——认识窗花艺术 导入新课
(1) 教师拿出一张红色的彩纸,当场进行剪纸操作,剪出一个简单的窗花。在剪纸过程中,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每一个步骤,如纸张的折叠、剪刀的运用等。
(2) 剪纸完成后,教师将窗花展示给学生看,然后提问:“同学们知道这种剪纸艺术叫什么吗?”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3)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如果学生回答正确,给予肯定和表扬;如果回答错误,耐心地纠正并引导。
(4) 总结学生的发言,正式引出剪纸艺术——窗花。向学生介绍窗花是用纸剪成各种图案贴在窗户上,作为节日和喜庆活动的装饰,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
(5)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教师可以讲述一些与窗花相关的小故事或传说。
(6) 展示一些不同风格和造型的窗花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窗花的多样性。
(7)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窗花的特点,如形状、颜色、图案等,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8) 揭示课题《窗花花》,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1. 观察教师的剪纸过程。
2. 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 倾听教师的讲解和故事。
4. 观察窗花图片,发表自己的看法。
评价任务 观察认真:☆☆☆
回答积极:☆☆☆
表达清晰:☆☆☆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现场剪纸演示,直观地展示窗花的制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学生初步认识窗花这一艺术形式,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赏一赏——感知窗花特点 展示作品
(1) 通过课件展示清代不同地区的窗花作品,如山东省烟台市的《会客》、浙江省兰溪市的《和合利市》和山西省静乐县的《月亮》。
(2) 详细介绍每一幅作品的产地、作者(如果有)、主题和特点。例如,介绍《会客》时,说明胶东农村窗户的特点以及“棂花”的构图形式,描述作品中表现的生活场景。
(3) 引导学生从窗花的造型和题材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探究。提问学生:“这些窗花的外形有什么特点?表现了哪些题材?”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给予指导和启发。
(5) 请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窗花造型多样,有的为“团花”,有的为“角花”,外轮廓没有限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日常生活主题最为常见。
(6) 再次展示贴有窗花的陕北窑洞照片,提问:“人们为什么要把它贴到窗户上呢?”引导学生思考窗花的寓意。
(7) 组织学生讨论并作答,然后教师进行总结,介绍人们贴窗花的习俗,说明窗花不仅装饰、美化了生活环境,更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8) 为了加深学生对窗花寓意的理解,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常见的窗花图案及其寓意,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喜鹊代表喜事临门等。 1. 观察课件展示的窗花作品。
2.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3. 代表小组发言,汇报讨论结果。
4. 思考并回答教师关于窗花寓意的问题。
评价任务 观察细致:☆☆☆
讨论积极:☆☆☆
理解寓意:☆☆☆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窗花作品,引导学生探究其造型和题材特点,让学生感受窗花的艺术之美。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窗花的寓意,为后续开展用窗花美化生活环境的活动做好铺垫。
折一折——探究花形折法 活动一:观察外形特点 提出问题
(1) 通过课件展示不同外形的窗花,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窗花的外轮廓。提问:“窗花的外轮廓有什么特点?”
(2)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引导,帮助他们准确地描述窗花的外形特点。
(3) 总结学生的发言,指出窗花外形对称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称的概念,教师可以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物体。
(4) 根据学生的发言,继续提问:“这样对称的外形是怎样折剪出来的?”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尝试分析折剪的方法。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并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
(6) 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对于学生的想法,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进行总结和补充。
(7) 拿出一张彩色的方形纸,邀请学生上台折一折,尝试找出折出对称外形的方法。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的操作安全。
(8) 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和总结,向学生介绍十字折法和对角折法,说明这两种折法都能剪出对称的窗花外形。 1. 观察课件展示的窗花外轮廓。
2. 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 参与小组讨论,分析折剪方法。
4. 上台尝试折一折彩色方形纸。
评价任务 观察准确:☆☆☆
思考积极:☆☆☆
操作规范:☆☆☆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窗花和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窗花外形的对称特点以及折剪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实践操作中,掌握十字折法和对角折法,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剪一剪——设计创意花形 活动二:创意连线与设计 开展游戏
(1) 通过课件展示一组窗花和一组与之对应的生活中的事物,邀请学生上台连线。在学生连线过程中,提醒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连线的理由。
(2) 对于上台连线的学生,让他们说一说自己连线的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窗花图案与生活事物之间的联系。
(3) 启发学生基于生活进行联想,鼓励他们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设计成窗花的外形。例如,动物、植物、水果等。
(4) 让学生尝试在折好的彩纸上简单画一画自己设计的轮廓线。在学生绘画过程中,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注意中心点的位置,确保画出的图案对称。
(5) 对于学生的绘画作品,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如果学生的设计有创意,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存在问题,耐心地指出并帮助解决。
(6) 当学生画好轮廓线后,提醒学生使用剪刀时的安全事项。然后让学生沿着轮廓线剪出窗花。
(7) 在学生剪的过程中,教师再次巡视,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剪出窗花。
(8) 对学生剪出的窗花进行初步的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后续的改进提供方向。 1. 上台进行连线游戏,并说明理由。
2. 联想生活事物,设计窗花轮廓线。
3. 在彩纸上画出轮廓线。
4. 沿着轮廓线剪出窗花。
评价任务 连线合理:☆☆☆
创意独特:☆☆☆
剪法正确:☆☆☆
设计意图 通过连线小游戏启发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创意灵感,培养学生的联想和设计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剪出窗花外形的技巧,增强自信心。
评一评——分享制作的乐趣 展示评价
(1) 将学生剪出来的窗花外形进行展示,可以通过展示台、黑板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同学的作品。
(2) 引导学生说一说窗花外形的灵感来自哪里,并分享制作的过程与感受。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 组织学生从折法、形状等方面评价同学的作品。在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既要指出优点,也要提出建议。
(4) 对于学生的评价,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引导。肯定学生的评价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作品。
(5)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表扬学生的创意和努力,强调每个作品都有其独特之处。
(6)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奖项,如“创意奖”“巧手奖”等,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
(7)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尝试,制作出更漂亮的窗花。
(8)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窗花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传承和发扬这一艺术形式。 1. 欣赏展示的窗花作品。
2. 分享自己的创意灵感和制作感受。
3. 评价同学的作品。
4. 倾听教师的总结和鼓励。
评价任务 表达清晰:☆☆☆
评价客观:☆☆☆
参与积极:☆☆☆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和评价活动,鼓励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与创意灵感,表达自己的感受,增强学生对窗花这一艺术形式的喜爱。同时,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审美能力。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回家后,用折、剪的方法再制作一个不同外形的窗花。
2. 向家人介绍自己制作的窗花以及所蕴含的寓意。
3. 收集一些其他的窗花图案,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拓展作业
1. 尝试用不同颜色的彩纸制作窗花,观察效果有什么不同。
2. 与家人一起合作,制作一个大型的窗花作品。
3. 了解更多与窗花相关的文化知识,如窗花的历史、制作工具等。
板书设计
窗花花
一、窗花特点
造型多样 题材广泛 寓意美好
二、折剪方法
十字折法 对角折法
三、创意设计
联想生活 独特造型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通过现场剪纸演示和展示不同风格的窗花作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参与度较高。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作品评价,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不足之处
1. 在讲解窗花的寓意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可能是讲解方式不够生动形象。
2. 在学生制作窗花的过程中,个别学生操作不够熟练,教师的指导未能全面覆盖。
3. 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导致最后的评价环节有些仓促,部分学生的想法未能充分表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