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生物的分类 第二课时(教案 分栏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生物的分类 第二课时(教案 分栏式)

资源简介

课时计划
课题 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 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目标类型/目标行为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7~9年级:②对常见动物进行简单的二歧分类;说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等级;练习编制简单的动物二歧分类检索表。
科学观念:通过对未知动物这一生物鉴定的探索活动,知道分类的依据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往往不同,能说出选择分类标准要有统一性和有序性等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生物的分类等级。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比较中华穿山甲、大猩猩、人的分类等级表格和中华穿山甲的分类地位图,归纳得出生物相同的分类等级越多,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也就越近的结论。
探究实践:通过对未知动物这一生物鉴定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观察、阅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生物分类科学史介绍,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尊重事实、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对未知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生物种类鉴定,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未知动物的探究欲望和参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兴趣。
以上目标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第 页 第 行
学情分析
学生对蚯蚓、猫头鹰、青蛙、蛔虫、人、大猩猩、虎等动物具有一定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特别是本章第3节学生所学的常见动物形态、结构特征,第70页的实践活动以及本节第一课时所学的植物二歧分类检索表,为本节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对生物的分类等级缺乏认知,对中华穿山甲有陌生感以及存在它是爬行类动物的错误概念。因此,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原认知,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科学概念。
你分析一下哪些学生的原有知识不能支撑这堂课的学习?
课程内容分析 课表解读/教材分析/支持性材料
第二课时首先安排了“对常见动物进行分类”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第一课时学习 “植物二歧分类检索表的解读和使用”的基础上,自主编制两种形式的动物二歧分类检索表;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分类标准的统一性和有序性,提出“生物的分类等级”的设置,并从总到分依次安排生物的分类等级概念,人、大猩猩、蝗虫的分类等级以及“虎的分类地位”探索活动等学习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生物相同的分类等级越多,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也就越近”的螺旋式认识,体现了“用中学”和进阶学习的课程理念。此外,教材还设置了科学阅读,旨在通过生物分类科学史的介绍,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分类等级和方法一直在不断完善的观点。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①用二歧分类检索表对常见动物进行分类
学习活动(1)将图中不完整的动物二歧分类 教学活动 编制动物二歧分类检索表
检索表补充完整。(2)鉴定教材第76页图 为了能确定未知动物属于哪一类动物,我
2.4-6所示的各种动物属于哪一生物种类 们需要先对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3)将你编制的表解形式的二歧分类检索 根据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表转变为文字形式。 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用二歧分类检索表对生物进行逐级分类 和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等特征,编制动物二歧
时,每一级分类的依据是有序的,应满 分类检索表
足后面级较相对应的前面级而言,包含的生物种类少。
过程诊断
哪种分类更合理 请说明理由。采用二歧分类检索表对生物进行逐级分类时,每一级分类的依据是有序的,应满足后面级较相对应的前面级而言,包含的生物种类少,且生物间相似特征多,亲缘关系近,以利于对生物结构功能及其进化关系等的研究。
学校任务②应用动物二歧分类检索表
学习活动如以体表是否有鳞、是否贴地爬 教学活动 阅读下列未知动物和蜥蜴的相
行作为分类依据,则该未知动物就会被 关信息,运用动物二歧分类检索表鉴定:
划为爬行类。可见,作为分类依据的特征 该未知动物属于哪一生物种类 它和蜥蜴
必须十分稳定和重要,且每一级的依据是 是否属于同一类别
有序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未知动物
是中华穿山甲。
过程诊断
任务一要求学生根据动物特征自主编创动物二歧分类检索表,它是前面所学的“各种动物特征和植物的二歧分类检索表”等已有知识经验的迁移应用;任务二是本课时核心的学习活动,它要求学生利用动物二歧分类检索表对未知动物的类别进行初步鉴定,是任务一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该环节的两次迁移学习,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③用生物的分类等级来鉴定生物
学习活动在林奈之前,人们对生物的分 教学活动 以上的二歧分类检索表还只是确
类相当随意。比如将动物分为水生与非 定了动物的类别。为了更好地区分中华穿
水生、有足与无足、有血与无血,甚至 山甲与其他哺乳动物的差异,了解它们之
大的与小的等,你认为这样的分类是否 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我们需要学习
有意义 为什么 生物的分类等级。
分类学家在林奈研究的基础之上对生物
分类等级进行了不断完善,形成了7个生物分类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并且使每一种生物在分类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分类地位和从属关系。
过程诊断
中华穿山甲在分类等级中所处位置是什么 与中华穿山甲同纲不同目的是哪些动物
学校任务④确定中华穿山甲的分类等级
学习活动生物的分类等级 教学活动随着分类方法不断完善,生物学
分类等级 中华穿山甲 大猩猩 人 家通过生物鉴定确定中华穿山甲为动物
界 动物界 动物界 动物界 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鳞甲目、穿山
门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甲科、穿山甲属的一个物种。结合下表比
纲 哺乳纲 哺乳纲 哺乳纲 较中华穿山甲和大猩猩、人和大猩猩,完
目 鳞甲目 灵长目 灵长目 成如下相关问题:这两组动物相同的分类
科 穿山甲科 人科 人科 等级各有哪些 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属 穿山甲属 大猩猩属 人属 方面哪一组共同特征更多 请说明理由
过程诊断
本环节继续聚焦“如何鉴定中华穿山甲的生物种类”,沿着生物分类的发展史,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中华穿山甲的分类地位和亲缘关系,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尊重事实、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也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其他动物分类的兴趣。
达标检测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比较不同生物体内同一种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可根据其差异程度来判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如图为不同种类的生物体内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比较。
(1)编号③代表的生物与编号⑥代表的生物体内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数目是
(2)下列编号所代表的生物中,分类地位差异最小的是
A.④与⑤ B.⑤与⑧ C.②与 ⑦ D.⑨与①
(3)研发新药时,需要通过动物实验来预测人体对这种药物的反应。若编号①表示的是人,请通过分析说明,选择图中哪个编号代表的生物进行实验,用其实验结果预测的人体反应,最可能得到其他研究者的认可。
课堂小结
反思改进 本节课作业
如果在上这节课,我会这样设计: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