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物理等级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在试卷中,“多选”的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但不全选;其余选择题均为单选,每题有且仅有一个选项上述题目,均以字母的形式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3.本试卷g取
1. 物质性质
如图甲所示,导热性能良好的透明硬质塑料瓶灌入水后盖紧瓶盖,水面以下瓶身的横截面积均为S,已知大气压强为p0,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g 。在瓶身下端开一小孔,如图乙所示,水开始从小孔流出。(设环境温度保持不变)
(1)水流出的过程中,瓶内气体(  )
A. 吸收热量,对外界做功 B. 吸收热量,外界对其做功
C. 放出热量,对外界做功 D. 放出热量,外界对其做功
(2)水流开始流动前,水面与小孔之间高度差为h。水流停止后,水面与小孔之间的高度差为,此时瓶中气体的压强为_______,开孔前瓶内封闭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
(3)(多选)在水流动的过程中,以下一定能让水停止流出的是
A. 塑料瓶做自由落体运动 B. 塑料瓶做竖直上抛运动
C. 手托住塑料瓶竖直向上加速 D. 手托住塑料瓶竖直向下加速
(4)如图,用激光笔透过塑料瓶照亮小孔时,观察到光能沿着水流传播,则(  )
A. 激光在水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速度
B. 激光在水流中有全反射现象
C. 水流的形状发生变化时激光传播方向不变化
体育运动
第19届杭州亚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了201枚金牌,远超第二名日本。亚运会以及奥运会上众多的运动项目都蕴含着丰富的动力学知识。
2. 如图,运动员在平衡木上缓慢做花样动作的过程中(  )
A. 重心位置一定不变
B. 不论是双手还是单手撑在平衡木上,平衡木对人的作用力都不变
C. 若运动员双手支撑,则两只手臂的夹角越大,每只手所受平衡木的支持力越大
D. 若运动员双手支撑,则两只手臂的夹角越大,每只手所受平衡木的作用力越大
3. 本届杭州亚运会上跳水运动员全红婵表演水花消失术,惊呆了所有的评委和观众。在跳水过程中(  )
A. 运动员从跳台上跳起,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B. 运动员到达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C. 运动员在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D. 运动员起跳时,跳板的支持力大于她对跳板的压力
4. 运动员在水平跳台上做原地纵跳时,在快速下蹲后立即蹬伸的过程中,人受到的地面支持力的变化情况(如图,G为重力,F为支持力)用图像表示,则下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5. 蹦床是一项运动员利用蹦床反弹在空中表现杂技技巧的竞技运动,属于体操运动的一种,有“空中芭蕾”之称。将蹦床运动简化为如图所示。A为某次下落运动员的最高点,B为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刚接触蹦床时的位置,C为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自A落至C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至B,运动员加速运动
B. B至C,运动员减速运动
C. 运动员在C点,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D. 运动员在最低点C的加速度大于g
量子学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为物理学理论,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除了广义相对论描写的引力以外,迄今所有基本相互作用均可以在量子力学的框架内描述(量子场论)。
6. 太阳内部发生的反应是核聚变,即氢原子核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聚合成氦原子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其核反应方程为,则X是(  )
A. H核 B. He核 C. Li核 D. Be核
7. 若复色光的频率,用复色光照射下面金属,
①可发生光电效应的可能是( )
金属的极限频率
金属 锌 钙 钠 钾 铷
频率/ 8.07 7.73 5.53 5.44 5.15
选项 A B C D E
②该复色光在上述表格的金属中,可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__J(已知普朗克常量为)
8. 已知氢原子核外电子以半径r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若电子质量为m,元电荷为e,静电力常数为k,求:电子动量大小。
9. 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的激发态,这些氢原子能够自发地跃迁到的较低能量状态,R为里伯德常量,c是真空中的光速;则在此过程中(  )
A. 吸收光子, B. 放出光子,
C. 吸收光子, D. 放出光子,
天宫课堂
从东方红一号到天宫空间站,我国的航天技术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
10. 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利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建立起很大尺寸的“液桥”。“液桥”表面层的水分子间距__________内部的水分子间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表面张力使其表面有__________的趋势。
11. 航天员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顺利完成了舱外操作。节点舱具有气闸舱功能,航天员出舱前先要减压,从太空返回航天器后要升压。其简化示意图如图,相通的舱A、B间装有阀门K,A中充满理想气体,B内为真空,若整个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打开K后,A中的气体进入B,气体的内能( )。最终达到平衡后,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撞击单位面积舱壁的分子数(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12. 太空舱中可采用动力学的方法测物体的质量。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是可同时测量两侧拉力的力传感器,待测物体B连接在传感器的左侧。在外力作用下,物体A、B和轻绳组成的系统相对桌面开始运动,稳定后力传感器左、右两侧的读数分别为、,由此可知待测物体B的质量为__________。
13. 地面环境下某液体可沿一竖直毛细管爬升高度d。若在空间站中将相同毛细管插入同种液体相同深度,管内、外液面间距为,则该液体对毛细管(  )
A. 浸润,大于d B. 浸润,小于d
C. 不浸润,大于d D. 不浸润,小于d
14. 若航天员用弹簧振子做振动实验,得到振子的振动图线如图所示。在0~1.0s内,振子速度大小不断增大的时间段是(  )
A. 0~0.25s B. 0.25~0.5s C. 0.5~0.75s D. 0.5~1.0s
原子内的各种粒子
阴极射线的研究和电子的发现揭开了人类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序幕,放射性射线的研究深入到原子核的内部。已知质子质量mp=1.6726×10 27kg,中子质量mn=1.6749×10 27kg。
15. 如图,放射源发出未知射线,移开强磁场后计数器测得的数值保持不变,再将薄铝片移开,计数器的测得的数值大幅上升,则未知射线中包含(  )
A. α射线 B. β射线 C. γ射线
16. 根据量子理论可以推断或解释的是(  )
A. 实物粒子都具有波动性
B.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C. 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对外辐射电磁波,能量会越来越少
D. 经物质散射光除了传播方向发生变化,频率也会发生变化
17. 某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时辐射出波长为λ1的光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C时辐射出波长为λ2的光子,且λ1<λ2,则该原子从能级B跃迁到能级C将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发射”)光子,光子的波长为__________。
18. 电子显微镜可观测的分子线度为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的n倍(n>1)。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能观测到线度为d的分子的电子动量为__________。
19. 已知α粒子的结合能为4.347×10 12J,则α粒子的质量约为(  )
A. 6.647×10 27kg B. 6.695×10 27kg C. 6.743×10 27kg
实验——培育学生创新素养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中重要的定律,是研究经典力学甚至物理学的基础,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如图所示,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小车、计时器一个、刻度尺。
20. 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摩擦力大小忽略不计)
①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记下所用的时间t。
②用刻度尺测量与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__________。
③用刻度尺测量相对于的高度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__________。
④改变__________,重复上述测量。
⑤以h为横坐标,__________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
A.t B. C. D.
21. 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
①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此时点相对于斜面底端的高度。
②进行第1题中实验步骤中所涉及的各项测量。
③计算与作图时用()代替h。
你认为此方案否合理?__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物理等级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在试卷中,“多选”的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但不全选;其余选择题均为单选,每题有且仅有一个选项上述题目,均以字母的形式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3.本试卷g取
【1题答案】
【答案】(1)A (2) ①. ②. (3)AB (4)B
【2~5题答案】
【答案】2. B 3. C 4. A 5. B
【6~9题答案】
【答案】6. B 7. ①. CDE ②.
8. 9. D
【10~14题答案】
【答案】10. ①. 大于 ②. 收缩
11. ①. C ②. B
12. 13. A 14. B
【15~19题答案】
【答案】15. AC 16. ABD
17. ①. 吸收 ②.
18. 19. A
【20~21题答案】
【答案】20. ①. ②. ③. 高度h ④. B
21. ①. 不合理 ②. 设小车与斜面间摩擦系数为μ,斜面倾角为θ,则小车所受摩擦力f=μmgcosθ,可知小车所受摩擦力会随着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减小,故此方案不合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