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1.物理学的“殿堂”是经过无数“巨人”们的不断努力构建的。总结出运动三大定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的科学家是( )
A. 牛顿 B. 焦耳 C. 帕斯卡 D. 瓦特
2.划船时,使船和桨一起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划船的人 B. 河中的水 C. 船桨 D. 船
3.随着“双减”政策不断深化落实,给书包“减负”“瘦身”的呼声愈来愈高。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小学生书包卫生要求》,学生背负的书包质量不应超过学生体重的。若按照这个标准衡量,初二年级的小智同学背负的书包最大重力约为( )
A. 5N B. 50N C. 10N D. 100N
4.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活塞式抽水机
B. 锅炉水位计
C. 茶壶
D. 船闸
5.下列属于利用浮力作用升空的是( )
A. 风筝 B. 火箭 C. 直升机 D. 热气球
6.星河为幕,科技为笔——天宫号在浩瀚宇宙中勾勒出中国航天的壮丽诗篇。空间实验室内适宜宇航员工作生活的气压约为( )
A. 100Pa B. 1000Pa C. 10000Pa D. 100000Pa
7.如图所示的投壶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宴饮时的一种投掷游戏。游戏时,把箭投向壶里,投中多的为胜。在投壶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面上的箭受到重力和地面对箭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掷出的箭能在空中飞行是由于箭具有惯性
C. 若飞行的箭所受外力消失,箭将静止在空中
D. 落入壶中的箭静止后,箭的惯性消失
8.《天工开物》中记录的一种农具“耙”如图,用于农耕。耙的铁齿做得尖锐是为了( )
A. 增大压力
B. 增大摩擦力
C. 增大压强
D. 减小压强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9.某施工工地上,技术革新小组将一个滑轮组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样的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和改进前相比,则( )
A. 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 B. 总功减小了,额外功减小了
C. 额外功减小了,有用功不变 D. 额外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
10.2025年2月16日,我国首条大型无人机城际低空物流航线成功首航。如图为正在运输货物的无人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人机上升过程中,货物的重力势能增大
B. 无人机水平匀速飞行时,货物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C. 无人机在某一高度悬停时,货物的机械能为零
D. 无人机下降过程中,货物的动能一定增大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
11.最近,我国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密度仅为。
一块的“全碳气凝胶”制成的“碳海绵”放在一朵花上,该“碳海绵”的重力为______ N。
用手很容易把“碳海绵”压扁,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将“碳海绵”压缩后仍可恢复原状,这说明“碳海绵”发生的是______形变。
沿左右水平方向分别施加3N的力于“碳海绵”上,不再拉长后碳海绵处于______状态填“平衡”或“非平衡”。
12.抽取式面巾纸,纸巾对折成形,叠套压实,封装在塑料袋里。
使用时抽出上一张面巾纸带起下一张面巾纸,主要依靠相邻两张面巾纸之间的______力。
为了更好的抽取纸巾,应使纸巾表面______一些,所以其表面有褶皱或压痕。
现沿水平桌面匀速推动整袋面巾纸的过程中,它受到______对平衡力;其中重力方向是______的。
13.如图是“溺水自救小妙招”——头往后仰双手后伸,身体自然会漂浮起来。“溺水者”的重力为900N,此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 N;右脚距离水面50cm,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 Pa。
14.如图,工人利用滑轮将沙发运上楼,该滑轮是______滑轮,该滑轮的作用是______。若工人们用1200N的拉力,将重为900N的沙发匀速提升5m,用时1min20s,拉力的功率为______W,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6分。
15.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于是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实验时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在甲图中画出小车所受重力示意图。
实验中,为了方便操作判断,应使小车处于______状态作为平衡状态。
为了验证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小组同学用轻质小卡片代替图甲中的小车,如图乙所示,两端的托盘中加______时,小卡片保持静止,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该装置还有一个优点是______。
如图丙,该装置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6.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的活动中,兴趣小组准备了压强计、水和盐水等实验器材。U形管中装有染色的水,。
对于图甲所示压强计出现的问题,应将压强计金属盒拿出液体,然后______填字母。
A.将U形管中液体倒出一部分
B.更换U形管中液体
C.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
正确处理存在问题之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中,如图乙、丙、丁所示,需要观察和记录U形管中______,来显示液体压强大小,该实验方法是______。
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该比较______两图所示的实验,由此实验现象可知: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______。
如图戊所示,橡皮管和下方玻璃管侧壁相连通,当向玻璃管中吹风时,U形管内液面较低的是______选填“a”或“b”侧。
17.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让同一钢球分别从同一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相同木块,如图所示。
该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_来判断______选填“钢球”或“木块”的动能大小;
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与______的关系;
对比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我们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物体,______越大,具有的动能越大;
若甲、乙两次实验中木块被撞击后,在同一平面上滑行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分别为、,则______。
18.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选用了铁架台、杠杆每小格等长、质量相等的钩码若干、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等实验器材。
实验前杠杆平衡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方便测量力臂,要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边旋一些。
调好杠杆后,按照图乙进行实验,若每个钩码所受重力相同,均为,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向下拉杠杆,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 N;若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向下拉杠杆,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在图乙中画出 A点所受拉力的力臂L。
回顾功的知识后,小明想能否将“力与力臂乘积”中的单位“”换成“J”,根据功的定义,你觉得可以换吗?______。
小组同学回到家里,发现家里的两种墙壁开关如图丙所示,按钮可绕面板内的轴转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______选填“1”或“2”较易损坏,因为按动这种开关需要的力较大。
19.为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小桂利用胡萝卜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如图甲所示,胡萝卜的重力为______ N;
如图乙所示,将胡萝卜浸入水中,胡萝卜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 N;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分别将胡萝卜正倒挂立后浸入水中,使杯中水面上升到达同一标记处,如图乙和丙所示,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控制______不变,对比乙、丙两次实验可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______;
对比______三次实验可知浮力大小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小桂根据图中数据算出了戊中盐水的密度。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及最后结果
实验结束后,小桂在整理器材时发现使用的弹簧测力计未调零,这样测得的盐水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牛顿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了牛顿运动三定律。这三大定律分别是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构成了经典力学的基石,也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故A正确。
B、焦耳是英国物理学家,主要贡献是发现了焦耳定律,确定了热量和机械功之间的定量关系,故B错误。
C、帕斯卡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在压强方面贡献突出,发现了帕斯卡定律,还发明了注射器和水压机,故C错误。
D、瓦特是英国发明家,他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故D错误。
故选:A。
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科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
2.【答案】B
【解析】解:划船时,船桨向后划水,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河中的水就会给船和船桨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人会向前运动。
故选:B。
掌握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一个物体受到力,同时给施力物体一个反作用力。
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考虑,即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力,另一个物体在受力的同时必然也是施力物体。
3.【答案】B
【解析】解:初二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由题知,学生背负的书包质量不应超过学生体重的,书包的最大质量约为,
最大重力:。
故选:B。
先估测初二学生的质量,求出书包的最大质量,再利用求其重力。
本题考查了重力大小的估测,属于基础题目。
4.【答案】A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解答此类题目抓住连通器的定义是关键,连通器是上端都要开口,下端都要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的特点: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解答】
A、抽水机抽水是通过活塞上移或叶轮转动使抽水机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与连通器无关,符合题意;
B、锅炉水位计,水位计上端和锅炉炉身的上端都是开口的,底部是连通的,是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C、茶壶的壶身与壶嘴都与大气连通,并且壶身和壶嘴底部相连通,是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D、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D
【解析】解:AC、风筝和直升机是靠风筝或直升机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的向上的升力实现升空的,故AC错误;
B、火箭是靠气体的反冲作用而获得动力而升空的,故B错误;
D、热气球是因为所受浮力大于自重而实现升空的,故D正确。
故选:D。
飞机的机翼通常做成上面突起、下面平直的形状,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的流速大,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的流速小,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的向上的升力,当飞机的滑行速度达到一定值时,机翼所受的升力大于飞机自重,飞机起飞;风筝的升空原理与飞机类似;
火箭升空靠气体的反冲作用而获得动力;
热气球里热空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使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气球的重力,因而能升空。
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解释实际现象的能力,从原理上区分,有难度。
6.【答案】D
【解析】解:由于宇航员在地球上生活环境的气压约为 Pa,所以推测出空间实验室内适宜宇航员工作生活的气压约为100000Pa,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宇航员在地球上生活环境的气压,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了解,属于基础题。
7.【答案】B
【解析】解:A、地面上的箭受到重力和地面对箭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二者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掷出去的箭,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是由于它具有惯性,故B正确;
C.飞行的箭所受的外力消失,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而外力消失前,箭在空中飞行,所以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任何物体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静止的箭仍具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B。
相互作用力的特点:两个受力物体相互的,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惯性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任何物体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此题考查了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相互作用力等知识,体现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8.【答案】C
【解析】解:耙的铁齿做得尖锐,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使其更容易切入土壤,提高耕地效率。
故选:C。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减小压强,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
9.【答案】BC
【解析】解:由可知:把同样的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
滑轮组改进后提高机械效率,
由可知:改进后滑轮组做的总功减少,
由知:改进后利用滑轮组做的额外功减少;
由上述分析得出,A、D错误,B、C正确。
故选:BC。
用滑轮组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有用功相同;由题知改装后的机械效率高,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知道总功减小,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及其之间的关系,由“把同样的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知道做的有用功相同是解本题的突破口,用好效率公式是关键。
10.【答案】AB
【解析】解:A、无人机上升过程中,货物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大,货物的重力势能变大,故A正确;B、无人机水平匀速飞行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高度不变,货物的机械能不变,故B正确;C、无人机在某一高度悬停时,货物的机械能等于其重力势能,不为零,故C错误;
D、无人机下降过程中,货物的速度没有体现,若速度变小,则动能有可能变小,故D错误。
故选:AB。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机械能=动能+势能。
本题考查了物体动能、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难度不大。
11.【答案】; 形状; 弹性; 平衡
【解析】解:该“碳海绵”的重力为;
用手很容易把“碳海绵”压缩,“碳海绵”形状发生改变,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将“碳海绵”压缩后仍可恢复原状,这说明“碳海绵”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沿左右水平方向分别施加3N的力于“碳海绵”上,不再拉长后,这两个拉力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碳海绵处于平衡状态。
故答案为:;形状;弹性;平衡。
根据得到该“碳海绵”的重力;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受力后发生形变,外力撤销后能够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受到平衡力作用,都处于平衡状态。
本题考查重力、力的概念和平衡状态,属于基础题。
12.【答案】摩擦; 粗糙; 2;竖直向下
【解析】解:抽取式面巾纸,表面有褶皱或压痕,说明有压力且接触面粗糙,当有相对运动时有摩擦力;
为了更好的抽取纸巾,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应使纸巾表面粗糙一些,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所以其表面有褶皱或压痕;
沿水平桌面匀速推动整袋面巾纸的过程中,整袋面巾纸处于平衡状态,受到2对平衡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和支持力,推力和阻力;
其中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故答案为:摩擦;粗糙;;竖直向下。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并挤压,纸巾对折,叠套压实满足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
平衡状态与平衡力;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平衡力;互为平衡力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本题考查了摩擦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平衡力的判断、重力的方向,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
13.【答案】900
【解析】解:“溺水者”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可知他受到的浮力:;
右脚距离水面50cm,则深度为:,
受到水的压强。
故答案为:900;。
“溺水者”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可知他受到的浮力;
利用求得受到水的压强。
此题考查了浮力、浮沉条件及液体的压强公式的应用,难度适中。
14.【答案】定 改变力的方向 75 75
【解析】解: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由图可知,该滑轮不随重物一起移动,故该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
工人师傅做的总功为,拉力的功率为:

工人师傅做的有用功为 ,
则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故答案为:定;改变力的方向;75;75。
使用过程中,固定不动的滑轮是定滑轮,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
根据求出工人师傅做的总功,利用求出拉力的功率;
根据求出工人师傅做的有用功,利用求出该滑轮的机械效率。
本题考查了做功公式、功率公式和滑轮组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属于求滑轮组机械效率中最基础的题目。
15.【答案】钩码的数量; 见解答; 静止; 钩码质量相等;用剪刀沿小卡片中间迅速剪断小卡片;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能
【解析】实验中通过调节钩码的数量来改变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图所示:
实验时应使卡片处于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该实验中应使卡片处于静止状态,以便实验操作更容易;
为了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小组的同学用轻质小卡片代替图甲中的小车,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两端所挂钩码质量相等时,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沿小卡片中间迅速剪断小卡片,由于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侧钩码落下,说明二力平衡的另一个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将小车直接放在水平桌面上,由于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较大,会影响效果,所以利用小卡片更好,可以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因为小卡片很轻,重力的影响可以忽略,定滑轮的位置虽然不等高,但是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小卡片还是处于静止状态,照样能完成实验。
故答案为:钩码的数量;见解答;静止;钩码质量相等;用剪刀沿小卡片中间迅速剪断小卡片;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能。
实验中通过调节钩码的个数来改变物体受到的力;
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可;
当水平方向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小车转动;
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两个力不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从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进行分析;
只要能到达平衡力的四个条件,就可以研究。
此题探究的是二力平衡的条件,注意从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进行分析;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难点,也是一个重点需要掌握,还要注意用好控制变量法。
16.【答案】C; 液面的高度差;转换法; 丙、丁;大; b
【解析】此时U形管没有出现高度差,是因为装置漏气,应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选:C。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中,如图乙、丙、丁所示,由转换法,需要观察和记录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该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改变深度,应该比较丙、本丁两图所示的实验。由此实验现象可知: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
向玻璃管吹风时,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使橡皮管内气压降低,U形管a侧液面方气压减小,液面在压强差作用下上升,因此b侧液面较低。
故答案为:;液面的高度差;转换法;丙、丁;大;。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液体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此时的液体压强越大,采用了转换法;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
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据此分析。
本题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考查转换法、控制变量法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7.【答案】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距离;钢球; 质量; 速度; =
【解析】由转换法,该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距离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
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故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对比甲、乙两图,质量相同,甲中钢球下滑到水平面的高度高,速度大,故我们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具有的动能越大;
若甲、乙两次实验中木块被撞击后,在同一平面上滑行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分别为、,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故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则。
故答案为: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距离;钢球;质量;速度;。
根据转换法,通过比较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距离来比较钢球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
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研究动能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
根据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分析。
本题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考查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同时考查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8.【答案】水平;右; ;变大; 不可以; 1
【解析】实验前为方便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解得:;
若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向下拉杠杆,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阻力、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故动力变大,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为力臂,如图所示:
力与力臂垂直,故力与力臂的乘积不是功,不能将“力与力臂乘积”中的单位“”换成“J”;
如图所示为家庭电路常用的两种墙壁开关,其按钮可绕面板内某轴转动,1较易损坏,这是因为按动这种开关的力臂较小,按动需要的力较大。
故答案为:水平;右;;变大;见解析;不可以;。
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应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平衡时要将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
阻力、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故动力变大;
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为力臂;
力与力臂垂直,故力与力臂的乘积不是功;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
本题考查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19.【答案】; ; 排开液体的体积;无关; 甲、丁、戊;
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由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盐水的密度
无影响
【解析】观察图甲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指针指在2N下面两格处,所以胡萝卜的重力。
根据称重法测浮力,由图甲可知胡萝卜重力,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示,则胡萝卜受到的浮力。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我们使用控制变量法。使杯中水面上升到达同一标记处,这就表明胡萝卜排开水的体积是相同的,即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控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对比图乙和图丙,胡萝卜浸入水中的深度不一样,但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也就意味着浮力相同,所以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要探究浮力大小和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观察各个图可以发现,丁、戊两次实验中胡萝卜都是浸没状态,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液体分别是水和盐水,液体密度不同,所以对比丁、戊两次实验就能知道浮力大小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由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盐水的密度
在整理器材时发现使用的弹簧测力计未调零,但是不影响物体浸没在盐水和水中的浮力,由中盐水密度表达式可知,测得的盐水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没有影响。
故答案为:;;排开液体的体积;无关;甲、丁、戊;
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由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盐水的密度
无影响。
观察图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再读数。
根据称重法测浮力。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我们需控制排开水的体积、液体密度不变,据此分析。
要探究浮力大小和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据此分析。
先求出物体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从而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得出盐水的密度。
弹簧测力计使用之前未调零,不影响物体浸没在盐水和水中的浮力,据此分析。
本题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