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练习七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y1()产。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古往今来,无数家庭通过严谨()的家训、言传身教,传承着优秀家风。比如钱氏家训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为框架,倡导“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钱氏家族人才辈出,钱学森、钱三强等皆是其中翘楚。良好的家风,不仅能让家庭和睦、子孙成才,更能凝聚起社会的正能量,推动整个社会文明进步。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1)严谨()(2)y1()2.下列各项中的短语类型与“优秀家风”完全一致的是((2分为A.子孙后代人才辈出B.言传身教家庭和睦C.钱氏家训社会文明D.古往今来修身齐家3.文章画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有。(2分)4.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体现着汉字的奥秘。根据下联内容,请选出合适做上联的一项。(·)(2分)上联:下联:家风济世正民风A优良家训惠万家B.家训严谨传千古C.家风正利在天下D.家训家风泽后世5.名篇名句默写。(7分)想象是心灵的画笔,能让千年诗文在思维中绽放新姿:想象刘禹锡的陋室前青绿互映,恰如(1)“巴 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转眸又见莲池(2)“回的回回3回回,口口口 口”的高洁,正与周致颂的风骨共鸣;登临山峦时,想象泰山(3)“口口口口口”的雄伟(杜甫《望岳》):穿行溪谷间,忽悟“山重水复”的迷惘后,必是(4)“口 回回口回□”的豁然(陆游《游山西村》)。当暮春枝头,“落红”有情,便(5)口口口口口口口,原来诗人笔下七下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的万千气象,皆是想象在时光中种下的诗魏。二、阅读(45分)(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8题。(7分)活板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异,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饯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馆,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悦,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棉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异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6.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1)瞬息可就((2)则以纸帖之(7.下列对文章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本文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沈括,选自其著作《梦溪笔谈》,该书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B.文章依次介绍活板的发明时间、制作方法、印刷过程和使用特点,展现了古代印刷术的精妙。C.作者采用时间顺序,以“板印书籍”到“活板”的发展为脉络,条理清晰地介绍活字印刷术。D.文章语言简洁平实,通过“薄如钱唇”等比喻,及“不以木为之者…”对比,说明活板优势。8.毕昇的“活板”体现了怎样的创新做法?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3分)(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岱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①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腊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我抽之指西荽可原其理。(选自《梦溪笔谈·磁针指南》)【注】①方家:行家。②纩(kung):丝绵。③独茧缕:单根的蚕丝。④芥子:中药名,呈微小球形。⑤原:推究。七下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