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观沧海曹操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2、有情感的背诵诗文。3、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教学重点:领悟诗人寄寓的豪迈情感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甫,天下归心。”“丈夫之四海,万里犹比邻 ”猜猜看-----他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标签: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乱世枭雄、奸雄。名操作:“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他,一个用兵谨慎,爱民如子的好君王;一个赤胆忠心,严于律己的好臣子;一个奸诈无比、足智多谋的好将军;一个见多识广,博览群书的好学者;一个礼贤下士、诡计多端的枭雄。他就是集四大家于一身的奸雄----曹操。曹操简介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县)。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曹操好作乐府歌辞,他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写作背景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统一了北方。诗人登临碣石山,登高望海,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认识汉乐府1.定义:2.特征:作者语言故事反映3.乐府双璧指的是: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收集、创作的诗歌。来源广泛通俗易懂生动感人百姓生活《孔雀东南飞》《木兰辞》拓展知识建安文学: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6-220年。建安文学指汉末魏初时期的文学。作品重在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重要作家有:”三曹“(曹操、曹丕(pī)、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càn)、徐干、阮瑀(yǔ)、应玚(yáng)、刘桢(zhēn))和女诗人蔡琰(yǎn)(蔡文姬)。背景探寻本诗是曹操诗《步出厦门行》的第一章。乌桓(huan)是当时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乌桓攻破幽州,俘虏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ta)顿,屡次骚扰边境,于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207)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大战之后,曹操在班师途中,登上了当年秦皇、汉武登过的碣石山。当时正是秋风萧瑟之际,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诗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曹 操品读背诵诗词解析东 临 / 碣 石,以 观 / 沧 海。向东,往东。jié到达,登上。连词,来。水 何 / 澹 澹,山 岛 / 竦 峙。sǒng zhì副词。多么。水波荡漾的样子。dàn dàn山名。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树 木 / 丛 生,百 草 / 丰 茂。cóng聚集。大海。“观”字总领全诗。动静结合,相互映衬。写草木茂盛,静态描写。第一层:交代观海的地点。诗词解析秋 风 / 萧 瑟,洪 波 / 涌 起。xiāo sè巨大的波涛。日 月 / 之 行,若 出 / 其 中。结构组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拟声词,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如同,像。星 汉 / 灿 烂,若 出 / 其 里。银河。由静转动。互文。(互文: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相互拼合,共同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内容。注意,翻译互文句时不能直译,应并成一句。)第三层:虚写。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景象。第二层:实写。描写了海水、山岛及山岛上的草木。代词,指代沧海。银河的别称:星汉、天河、星河、云汉等。诗词解析幸 甚 / 至 哉,歌 以 / 咏 志。幸运。介词,拿,用。达到极点。用诗词、歌谣来抒写表达。最后两句,在《步出夏门行》各章末尾都有,应为诗歌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心愿。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东:名词作状语,向东方临:到达,登上碣(jié)石:山名以:连词,表目的,用来。课文赏析开篇点题,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是本文的线索,以下皆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所闻、所感。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两句写观海所见的全景。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两句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何:副词,多么澹(dàn)澹:水波荡漾的样子竦峙(sǒng zhì):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意——作者的思想感情像——具体事物意境:作者情感与意向相结合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或者审美境界。举例:《春》中描写了春花、春草、春风、迎春游人等一系列意象营造出春日之中万物生长、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意境表现出作者对于春光的热爱,寄托了他充满欣喜、满怀希望的心情。课文赏析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这两句属静态描写,写出了山岛上树木、百草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丛生:(草木)聚集在一处生长百草:极言草的种类之多丰茂:丰美茂盛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萧瑟(Sè):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洪波:巨大的波涛。洪,大画面由静转动,展现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为下文展开想象做铺垫。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课文赏析这四句,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生动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行:运行若:好像其:代词,指沧海星汉:银河这两句是诗的附文,为合乐而加,它是曹操乐府诗集《步出厦门行》中每一章的最后一句,跟诗的内容没有关系。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幸:幸运甚:很至:达到极点哉:叹词,表感叹歌:诗歌,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写诗以:连词,用来咏:歌唱,抒发志:志向,志趣诗歌中心这首乐府诗借景抒情,描绘了辽阔壮美的沧海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以及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当他踏上这片想象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