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共建美好集体 表格式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共建美好集体 表格式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小组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 第七课 在集体中成长《共建美好集体》
科目 年级 课型 主备人 课时 时间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 新授课 1 45分钟
课程标准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本课时对应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主题,要求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在集体中与人合作,培养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共建美好集体的意义与方法,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教材分析 本课为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第二框。教材承接上一框集体生活对个人的影响,深入探讨如何共建美好集体 。从确立共同愿景、树立主人翁意识、营造和谐环境、正确看待竞争合作及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等方面展开,为学生参与集体建设提供具体指导,对学生在集体中成长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
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集体主义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集体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 道德修养:在集体建设中培养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勇于担当等道德品质,提升道德修养 。 健全人格: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关系,培养积极乐观、理性平和的健全人格 。 责任意识:明确个人在集体中的责任,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为集体发展贡献力量 。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共建美好集体的方法,如确立共同愿景、树立主人翁意识、营造和谐环境、正确处理竞争合作关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 难点:在实际集体生活中,将共建美好集体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真正落实集体主义精神 。
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开展 “集体建设大比拼”“团队默契大考验” 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集体建设的要点 。 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集体建设案例、制定班级建设方案等,促进学生交流互助,培养团队协作和探究能力 。 情境教学法:创设班级活动组织、集体比赛等校园集体生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思考集体建设问题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探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 分钟) 开展 “集体建设大比拼” 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套积木 。游戏规则是小组成员需在规定时间内,共同用积木搭建一个代表理想集体的模型,并为其命名,阐述设计理念 。游戏结束后,提问学生:“在搭建过程中,你们小组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从这个游戏中,你们对集体建设有了哪些初步感受?” 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共建美好集体的方法,从而导入本节课主题 。 2.知识讲解与小组讨论(20 分钟) 确立共同的愿景 展示教材 P53 “探究与分享” 中不同班级制定的班级口号、奋斗目标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班级的口号和目标体现了什么?对班级发展有什么作用?”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4 - 6 人,讨论时间 5 分钟 。小组内推选一名记录员记录要点 。 小组讨论结束,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观点 。教师总结: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拥有共同梦想、向往美好未来、承担共同使命、认同正确价值观、形成一致目标和追求,这就是美好集体的愿景 。共同愿景能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 树立主人翁意识 讲述班级中一位同学主动承担班级图书角整理工作,制定借阅规则,定期更新图书,使图书角成为同学们喜爱的学习场所的故事 。提问学生:“这位同学的行为体现了什么?在班级建设中,我们应该如何树立主人翁意识?”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 教师总结:建设美好集体要树立主人翁意识,我们应主动作为,各负其责,各尽其能 。对于集体事务积极参与、共同商定;对于集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恰当方式表达意见,提出改进建议 。 营造和谐有序的集体环境 开展 “班级规则大家谈” 活动:每个小组讨论并总结目前班级规则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 。然后派代表在全班分享 。接着展示一些同学在集体中因规则不明或不遵守规则产生矛盾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强调建设美好集体要营造和谐有序的集体环境 。我们要自觉遵守集体共同规则,学会处理与他人关系,推己及人,多些宽容理解,弘扬正气,抵制欺凌行为 。 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 展示学校运动会上接力比赛的视频,提问学生:“在接力比赛中,团队成员间的合作与竞争是如何体现的?合作与竞争对集体发展有什么作用?”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 教师总结:集体发展既依赖成员间相互合作,也需要良性竞争 。我们要敢于竞争、勇于挑战,善于合作、共同进步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P55 “方法与技能”,掌握集体生活中的合作策略 。 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创设情境:学校组织文艺汇演,班级准备排练一个节目,你被选为主要演员,但排练时间与你参加课外辅导班时间冲突,你会怎么做?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应对方法 。每个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发言 。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强调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同时充分重视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促进集体和个人不断发展 。引导学生阅读 P55 “相关链接”,加深对集体主义的理解 。 3.案例分析与小组互助(15 分钟) 展示两个案例: 案例一:某班级在准备学校合唱比赛时,部分同学认为自己唱歌不好听,不想参与,导致排练进度缓慢 。后来在老师和其他同学鼓励下,大家共同努力,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 案例二:小辉和小宇是班级篮球队主力,在一次校际篮球比赛中,两人为争夺球权发生争执,影响了团队配合,导致比赛失利 。 提出问题:“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这两个案例中集体建设存在的问题,并讨论应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 各小组展开讨论,分析案例中问题及解决办法 。 小组讨论结束后,选派代表发言,提出自己小组的观点和建议 。教师点评各小组发言,强调在实际集体生活中要灵活运用共建美好集体的方法 。 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集体建设中遇到的困惑或问题,小组其他成员给予建议和帮助,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 4.课堂总结(5 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共建美好集体,了解到要确立共同愿景,树立主人翁意识,营造和谐有序环境,树立正确合作与竞争观念,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 鼓励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主动参与集体建设,为打造美好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集体中实现个人成长与集体发展的共赢 。 5.布置作业(5 分钟) 让学生课后制定一份 “我为班级建设出份力” 的行动计划,明确自己在未来一周内将为班级做的具体事情 。 下节课前,将行动计划交给小组组长,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分享交流,互相监督和鼓励,共同为班级建设努力 。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兴趣,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但在引导学生将共建美好集体的行动长期坚持下去时,可能存在部分学生行动力不足的情况 。后续教学可增加定期检查和反馈环节,鼓励学生持续践行 。同时,在小组讨论中,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优化小组分组和激励机制,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课堂,切实掌握共建美好集体的方法,提升集体意识和团队建设能力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