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共建美好集体 表格式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共建美好集体 表格式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小组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 第七课 在集体中成长《共建美好集体》
科目 年级 课型 主备人 课时 时间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 新授课 1 45分钟
课程标准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本课在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主题下,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集体对个人成长的价值,掌握共建美好集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责任担当与合作精神,使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
教材分析 《共建美好集体》是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第二框 。本单元围绕 “成长的时空”,引导学生从自我认识拓展到集体生活 。前一框让学生感知集体生活对个人的塑造,此框则聚焦于如何建设美好集体 。教材从确立共同愿景、树立主人翁意识、营造和谐环境、处理竞争合作关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等维度,为学生提供建设美好集体的路径 。旨在让学生明确美好集体建设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助力学生树立正确集体观,积极参与集体建设 。
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深刻领会集体主义观念,认同美好集体对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将个人发展与集体建设紧密相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集体发展贡献力量 。 道德修养:在集体生活中,培育团结友爱、互助合作、诚实守信等道德品质 。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包容,以良好道德规范处理集体人际关系 。 法治观念:明晰集体规则与社会法律对集体秩序维护的重要性,树立规则意识与法治观念 。自觉遵守集体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维护集体和谐稳定 。 健全人格:通过参与集体建设,培养乐观自信、勇于担当、坚韧不拔的健全人格 。在集体挫折与挑战中,锻炼自我调节与适应能力,实现个人成长 。 责任意识:明确自身在集体中的责任,主动承担集体事务,为集体荣誉负责 。积极参与集体决策与管理,推动集体持续进步 。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建设美好集体的具体方法,包括确立共同愿景、树立主人翁意识、营造和谐有序环境、处理好合作与竞争关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 难点:引导学生将共建美好集体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复杂集体情境中,始终坚持集体主义,妥善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冲突 。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构建丰富集体生活情境,如班级文化节筹备、运动会组织、社团活动开展等 。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集体建设挑战与乐趣,激发参与热情 。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组完成集体建设任务,如制定班级公约、设计校园环保方案等 。在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升集体意识 。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集体建设案例,如优秀班级建设经验、企业团队成功合作案例等 。引导学生剖析案例,汲取成功经验,反思失败教训 。 角色扮演法:开展 “集体会议”“矛盾调解” 等角色扮演活动 。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学会处理集体中的人际关系与利益冲突 。 游戏教学法: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探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 分钟) 开展 “集体拼图大挑战” 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套打乱的班级合照拼图 。要求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拼图,完成后派代表讲述照片背后的集体故事 。每成功完成一套拼图且故事精彩,小组得一分,游戏结束后,得分最高小组获胜 。通过游戏营造轻松氛围,引导学生回忆集体生活点滴,导入本节课主题 —— 共建美好集体 。 2.知识讲解与小组讨论(20 分钟) 共同的愿景 展示教材 P52 “探究与分享” 中不同班级文化展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班级文化展示体现了班级怎样的共同愿景?共同愿景对班级发展有什么作用?”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4 - 6 人,讨论时间 5 分钟 。小组内推选一名记录员记录要点 。 小组讨论结束,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观点 。教师总结:共同愿景是集体成员共同的梦想、向往的未来、承担的使命以及认同的价值观 。它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例如,一个以 “科技创新” 为愿景的班级,会激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科技活动,提升创新能力,推动班级在科技领域取得优异成绩 。 主人翁意识 开展 “班级事务我负责” 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班级中主动承担事务的经历,如组织班级活动、管理班级图书角、维护班级纪律等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与收获,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分享最具代表性的经历 。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强调建设美好集体,要树立主人翁意识 。我们应主动作为,各负其责,各尽其能 。对于集体事务,积极参与、共同商定;对于集体问题,以恰当方式提出意见与改进建议 。像主动承担班级卫生管理的同学,通过认真负责的工作,为大家创造整洁学习环境,就是主人翁意识的体现 。 和谐有序的集体环境 展示一些校园生活场景图片或视频,包括遵守纪律、文明交往、互助友爱的场景,以及校园欺凌、同学冲突等不良场景 。提问学生:“哪些场景有助于营造和谐有序集体环境?我们应该如何营造这样的环境?”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不同场景影响,提出营造和谐环境的方法 。 教师总结:建设美好集体,要营造和谐有序的集体环境 。我们要自觉遵守集体规则,有序开展集体生活;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包容他人;弘扬正气,抵制校园欺凌等不良行为 。比如,在校园中,同学之间文明礼貌、互相帮助,遇到矛盾冷静沟通解决,就能营造温馨和谐的集体氛围 。 合作与竞争 讲述巴黎奥运会上中国游泳队在男子 4X100 米混合泳接力比赛中夺冠故事,分析团队成员间合作与竞争关系 。提问学生:“在这个案例中,合作与竞争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处理合作与竞争关系?”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结合案例与生活实际发表观点 。 教师总结:集体发展既需要成员间相互合作,也离不开良性竞争 。我们要敢于竞争、勇于挑战,又要善于合作、共同进步 。在合作中提升团队力量,在竞争中激发个人潜能 。例如,在班级学习中,同学们既相互竞争成绩,又合作探讨难题,共同提升学 。 集体主义原则 讲述 “草原英雄小姐妹” 龙梅和玉荣为保护集体羊群,在暴风雪中与严寒搏斗的故事 。提问学生:“从她们的事迹中,你体会到集体主义原则的哪些内涵?在生活中,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我们该怎么做?”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感悟集体主义精神 。 教师总结:建设美好集体,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同时,充分重视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促进集体和个人共同发展 。就像 “草原英雄小姐妹”,为保护集体财产,不顾个人安危,展现了集体主义的崇高精神 。 3.案例分析与小组竞赛(15 分钟) 展示两个案例: 案例一:某班级在筹备校园文化节过程中,同学们分工明确、密切合作 。擅长绘画的同学负责海报设计,有表演特长的同学组织节目排练,其他同学积极参与后勤保障 。大家齐心协力,使班级在文化节中荣获多项大奖,班级凝聚力也大大增强 。 案例二:某班级在评选优秀班干部时,部分同学为了个人荣誉,拉帮结派、互相诋毁,导致班级氛围紧张,评选活动无法顺利进行,班级凝聚力受到严重影响 。 提出问题:“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案例一中班级成功的原因以及案例二班级失败的教训,讨论在集体建设中如何避免类似案例二的情况发生 。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两名代表,就‘集体建设中合作重要还是竞争重要’进行知识竞赛 。” 各小组展开讨论,分析案例并准备竞赛 。 小组竞赛结束后,其他小组进行点评,教师总结竞赛情况,强调合作与竞争在集体建设中缺一不可,要正确处理两者关系 。 4.角色扮演与实践演练(10 分钟) 进行 “集体会议” 角色扮演:设置班级面临校园环保活动策划、运动会项目安排等集体事务场景 。让学生分组扮演班级成员,召开集体会议讨论解决方案 。小组内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共同决策 。每个小组展示会议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建议 。教师对各小组表现进行总结和指导,提升学生集体决策与合作能力 。 5.课堂总结(5 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共建美好集体,了解到美好集体需要共同愿景引领,需要我们树立主人翁意识,营造和谐环境,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关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希望大家在今后集体生活中,积极践行所学,让我们的集体因每个人的努力而更加美好 。 6.布置作业(5 分钟) 让学生课后与小组同学共同制定一份 “班级美好集体建设行动计划”,计划内容包括班级现存问题分析、改进目标、具体行动措施、责任分工及时间安排等 。下节课前,将行动计划交给小组组长,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展示和交流,共同为班级集体建设出谋划策 。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小组合作与竞赛让学生深入理解共建美好集体要点 。但部分学生在实际运用集体建设方法解决复杂问题,以及长期保持集体建设积极性方面,仍需加强引导 。后续教学可增加实践活动跟踪环节,定期检查班级美好集体建设行动计划执行情况,提供针对性指导 。丰富教学资源,邀请优秀集体代表线上或线下分享经验,增强学生对集体建设多样性与实效性的认识 。完善小组评价机制,设立 “集体建设先锋小组” 荣誉,表彰在集体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小组,激励全体学生持续为共建美好集体努力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