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保密 ★ 启用前【考试时间:2025年7月4 日18:50 — 20:05】
高中2023级第二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
生 物 学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准考证号”栏目内。
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潼川豆豉由高蛋白质原料大豆酿造而成,是绵阳市三台县最具盛名的传统调味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豆豉制作时,酵母、曲霉和毛霉等都参与了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B.毛霉的异化作用类型是厌氧型,因此,豆豉制作过程需要无氧条件下发酵
C.经微生物作用后,大豆产生的小分子肽和氨基酸等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D.现代发酵工程中,可通过优化通氧量、温度等条件以提高发酵产品的质量
2. 现代发酵工程技术已经和众多行业深度交叉整合,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下列有关发酵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是选育性状优良的菌种,以缩短生产周期
B.可经过发酵工程得到大量菌体,并从菌种细胞内提取单细胞蛋白
C.通过微生物发酵,可将农作物的秸秆或陈化粮食等转化为乙醇,以解决燃料危机
D.嗜高温菌有助于提高热敏性产品的产量,还可应用于食品和洗涤剂工业
3. 在进行微生物接种实验时,培养物被杂菌污染的原因不包括
A.接种前,接种室未紫外线消毒 B.对培养基灭菌操作的时间不足
C.接种时,培养皿盖被完全打开 D.接种针经灼烧灭菌后立即接种
右图是家庭版DNA的粗提取的过程。若该实验得到的 DNA 鉴定效果不明显,则可能的原因不包括
A.实验所选用的材料中 DNA 含量较低
B.实验过程中酒精未预冷时,DNA被降解
C.粗提取的DNA中含有较多的杂质
D.鉴定时所用甲紫溶液失效,且未沸水浴加热
5. 为提高纤维素的降解效率,某课题组筛选得到了高产纤维素酶菌株X,并克隆表达降解纤维素的三种酶(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所使用的培养基,均以纤维素为唯一的碳源
B.过程④扩增不同目的基因时,子链都从3’→5’延伸
C.过程⑤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包含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密码子、标记基因
D.PCR第n轮循环后,同时含2种引物的DNA分子的占比(2n-1)/2n
6. 科研人员利用涡虫强大的再生能力,揭示了在太空微重力下组织修复的机制。已知涡虫的组织修复依赖于细胞分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并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B.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变为染色体,利于遗传物质的精确平均分配
C.在太空中,涡虫细胞分裂异常,可能是微重力影响纺锤体形成
D.太空中的强辐射可能影响DNA的复制和修复,导致基因突变
7. 链霉菌是抗生素的主要产生者。科学家期望通过基因工程改造链霉菌,提高其活性物质的表达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过程中,只能通过PCR获取目的基因
B.为避免目的基因与载体反向连接,可用2种限制酶切割载体和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
C.若选用的限制酶识别序列为 5'-↓GATC-3',切割后产生的是平末端
D.若通过蛋白质工程获得新的抗生素,第一步操作应该是获取目的基因
8. 植物体在干旱、虫害或微生物侵害等胁迫过程中会产生一类防御物质,这类物质属于次生代谢物。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次生代谢物(X)的产生与其细胞生长的关系模型可分为三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次生代谢物X随着细胞生长过程不断产生,则X的产生符合图甲
B.若次生代谢物X在细胞生长停止后才能产生,则X的产生符合图丙
C.将微生物菌体或其产物加入植物细胞培养基中,可提高目标细胞的X产量
D.次生代谢物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但含量少,应选择产量高的细胞进行培养
9. 甲植物因细胞核中具有特异性DNA序列(a)而具有耐盐碱效应;乙植物因细胞质中具有特异性DNA序列(b)而具有高产效应。科研人员将甲、乙两种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了耐盐碱、高产再生植株,并通过PCR技术来鉴定。已知M1、M2为序列a的特异性引物,N1、N2为序列b的特异性引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打破了生殖隔离,实现了远缘杂交育种
B.鉴定时,提取、纯化再生植株的总DNA,作为PCR扩增的模板
C.总DNA加入PCR反应体系,M1、M2为特异性引物,扩增序列a;同理扩增序列b
D.产物电泳后,若分别在凝胶中均出现预期的2个条带,可确定再生植株来自杂种细胞
10.依若奇单抗作为首个国产自主研发获批上市的全人源化“双靶向”单克隆抗体,通过与人体细胞因子 IL-12 和 IL-23的 p40蛋白特异性结合,抑制下游干扰素等的合成和分泌,从而高效治疗银屑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单抗通过激活IL - 12和IL - 23信号传导,促进细胞因子的释放
B.该单抗是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因而可减少免疫原性反应的风险
C.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可传代培养,但不能冷冻保存
D.该单抗是全人源化抗体,所获得的杂交瘤细胞无需进行抗体检测
11.构建重组质粒需要使用DNA连接酶。下列属于DNA连接酶底物的是
A .① B.② C.③ D.④
12.膀胱生物反应器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在动物膀胱中生产药用蛋白的技术。下列关于膀胱生物反应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目的基因与膀胱组织特异性启动子连接,使目的基因只在膀胱上皮细胞表达
B.与传统细胞培养制药相比,膀胱生物反应器生产成本更低,不需要发酵设备
C.从尿液中收集的药用蛋白未经折叠修饰,需经过人工处理后才具有生物活性
D.该技术存在转基因安全性、蛋白在尿液中的稳定性差等问题,仍需要优化技术
13.抗CD1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⑤分别注射分泌抗CD14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和CD14抗原
B.步骤②所用的SP2/0细胞的生长特点是能够在体外适宜条件下无限增殖
C.参与②的B淋巴细胞种类较多,有的不能分泌抗CD14抗体
D.④的培养孔中的检测原理是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
14.质粒K中含有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将质粒K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后,编码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可分解X-gal,产生蓝色物质,使平板中出现蓝色菌落,如下图所示。某课题组以该质粒为载体,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实现人源干扰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X-gal高温敏感,应在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后,再加入X-gal
B.若筛选平板中不含X-gal,则生长出的白色菌落不能确定为目的基因所表达的菌株
C.因质粒K中含两个标记基因,筛选平板中长出的白色菌落即为表达目标蛋白的菌株
D.该筛选法只能确定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基因被破坏,而不能确定是目的基因的表达
15.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同学们常通过染色(或与有色物质结合)来观察、鉴定相关物质或结构。下列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染色体——醋酸洋红液——深色
B.琼脂糖凝胶中的DNA——二苯胺——蓝色
C.纤维素——刚果红——红色复合物
D.大肠杆菌——伊红-美蓝——深紫色
16.选择合适的材料、方法和技术会使生产或实验取得更大的进展,下列相关概括正确的是
A.选择和人基因相似度更高的灵长类动物,解决人类器官移植的来源问题
B.根据羽毛的芦花和非芦花这一相对性状,可对早期雏鸡的性别进行区分
C.用核移植技术培育“三亲婴儿”,可避免供核母亲的血友病基因传递给后代
D.在胚胎移植前,取内细胞团进行DNA分析、鉴定性别,以排除某些遗传病
17.水稻根部一般没有根瘤菌,在种植时常需要施加氮肥。科学家想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减少施用氮肥的生产成本及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出了以下2种方案:
①把根瘤菌的固氮相关基因导入水稻根系微生物中,使微生物能在根系处固氮;
②将固氮相关基因导入水稻细胞中,建立水稻的“小型化肥厂”,让水稻直接固氮。
下列对2种方案的评价,错误的是
A.从亲缘关系的远近来看,方案①更易成功
B.从便捷性角度看,能固氮的水稻新品种更值得推广
C.从转基因安全性角度看,能固氮的水稻根系微生物更值得推广
D.从育种年限看,通过杂交育种获得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种,所需周期短
18.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高等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恢复共同维持遗传的稳定性
B.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使配子具有多样性
C.受精作用时,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
D.哺乳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睾丸、卵巢中,受精作用发生在子宫中
19.遗传学家将红眼雄蝇(XWY)与白眼雌蝇(XwXw)杂交,子代出现了少量白眼雌蝇。显微镜观察到这些果蝇细胞中含2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下列相关解释错误的是
A.父本红眼雄(XWY)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XY未正常分离
B.母本白眼雌(XwXw)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XX未正常分离
C.母本白眼雌(XwXw)在减数分裂Ⅱ后期,两条X染色体未正常分离
D.若果蝇X染色体数目与常染色体组数的比值为1时,则性别表现为雌性
20.研究团队将参与炎症反应的信号蛋白——抑瘤素M(OSM),处理患者的冷冻成人肝细胞,培养出了具代谢功能的成人肝细胞类器官。该肝细胞类器官的增殖量可达到百万倍,在半年内仍保持分化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成果可结合基因编辑技术,为肝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B.冷冻肝细胞转化为肝细胞类器官,体现了细胞增殖分化的能力增强
C.抑瘤素M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激活了冷冻肝细胞中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
D.培养时,将肝细胞置于含混合气体(95%氧气和5%CO2)的CO2培养箱中
21.生物学中的“克隆”有多种含义,以下克隆应用的对应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克隆: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的培育 B.细胞克隆:杂交瘤细胞培养生产单克隆抗体
C.个体克隆:我国克隆猴“中中”“华华” D.自然克隆:如马铃薯块茎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22.啤酒生产中,需从密闭的发酵罐中采集酵母菌用于培养、筛选后再发酵,而直接开罐采集的方式会损失一些占比很低的独特菌种。研究者在不同气体条件下采集并培养4天后,统计菌落数,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进行本实验时,应控制温度、营养条件等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B.据实验结果可知,有利于保留占比很低的菌种的采集并培养的条件是无氧/无氧
C.据实验结果可知,采集后培养酵母菌时O2浓度陡然变化会导致部分菌体死亡
D.工业生产中,占比很低的独特菌株的选育只能从发酵罐中采集
23.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HGF)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我国科学家对某一HGF家系(如下图所示)进行了研究,发现了ZNF862基因突变导致HGF发生。假设该致病基因的频率为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据图分析,HGF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根据最可能的遗传方式,Ⅳ2生育患病子代的概率为(1-p)/2
C.可将正常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敲除ZNF862基因后培养,探究基因的功能
D.临床上,可通过对人类生殖细胞或胚胎进行基因组编辑防治各种遗传病
24.某啤酒厂技术人员发现啤酒苦味不足,可能是啤酒花(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细胞中α-酸含量低引起的。已知α-酸合成受基因HlLPT调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血球计数板计数,可实时监测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
B.可通过PCR技术检测HlLPT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转录水平
C.若用基因工程提高α-酸含量,导入目的基因时可通过Ca2+处理啤酒花细胞
D.废酵母渣的合理处理方式包括制作饲料、生产酵母提取物、厌氧发酵产沼气
甲、乙 品 系 F2的表型及比值
棕眼雄 红眼雄 棕眼雌 红眼雌
正 交 6/16 2/16 3/16 5/16
反 交 3/16 5/16 3/16 5/16
25.自然群体中太阳鹦鹉的眼色为棕色,现于饲养群体中获得了甲和乙两个红眼纯系。为确定眼色的遗传特点,某课题组选甲、乙品系进行正反交实验,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F2的表型及比值如下表。要求基因符号依次使用A/a,B/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眼色至少由两对基因控制,依据为正交(或反交)6:2:3:5(3:5:3:5)是9:3:3:1的变式
B.控制眼色的基因,其中一对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因为正交、反交的F2表型比例不同
C.若正交的父本基因型为aaZBZB,则F1的基因型为AaZBZb、AaZBW,表型均为棕色
D.若反交的父本基因型为AAZbZb,则F2中的红眼雄鹦鹉的基因型有3种
二、非选择题(4个小题,共50分)
26.(10分)
研究发现,根际微生物与水稻分蘖数密切相关,分蘖数又是决定水稻产量的关键。为探究根际微生物对水稻分蘖数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促进水稻分蘖的细菌可利用尿素作为氮源。研究人员欲从土壤稀释液中分离出能促进水稻分蘖的细菌,需配制以______作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该培养基所含有的基本营养成分还有 。
(2)将土壤稀释液接种到上述培养基上培养,通常采用 法。该接种方法还可用于计数,其原理是 。
(3)为进一步确定筛选出的某种微生物是否具有促进水稻分蘖的功能,可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水稻幼苗分为两组,实验组用含有该种微生物的培养液浇灌,对照组用______浇灌。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水稻的分蘖数。若实验组水稻的平均分蘖数明显______(填 “多于” 或 “少于”)对照组,则说明该组所对应的微生物具有促进水稻分蘖的功能。
27.(12分)
某研究团队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将经过基因编辑的小鼠神经干细胞与其免疫细胞融合后,融合细胞能定向迁移到小鼠大脑受损区域,并修复神经连接。回答下列问题。
(1)将神经干细胞与免疫细胞融合前,在培养过程中,通常将培养瓶置于含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中,其中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培养液的原因是 (答出1点即可)。
(2)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这种现象称为接触抑制,此时需要用______(答出1点即可)处理,使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
(3)将小鼠神经干细胞与其免疫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方法有______(答出2种即可)。该融合过程的原理是 。
(4)研究发现,抗β淀粉样蛋白单克隆抗体能有效清除,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斑块。在制备该单克隆抗体时,首先将β淀粉样蛋白注射到小鼠体内,然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得______,将其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筛选和克隆化培养,从细胞培养液中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为了减少患者对鼠源性抗体引起的排异反应,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鼠源性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请设计一条改造的技术路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2分)
芸豆中豆荚颜色的绿色(G)和黄色(g)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g突变体的叶绿素合成酶基因(ChlG)上游存在约100 kb碱基对的缺失,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豆荚形状中饱满(B)和皱缩(b)的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B基因控制合成的CLE信号肽使豆荚细胞壁增厚。现用纯种绿色饱满豆荚芸豆与黄色皱缩豆荚芸豆杂交,F 自交得到F 。回答下列问题。
(1)F 形成配子过程中,G/g和B/b基因遵循______定律,原因是______。
(2)理论上,F 植株中绿色饱满:绿色皱缩:黄色饱满:黄色皱缩=______。但实际上,F 中绿色皱缩豆荚极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g突变体的mRNA水平仅为野生型的6%。结合题目信息,推测g突变体叶绿素合成受阻的机制可能是______。若对g突变体进行基因编辑,修复其上游缺失的100 kb区域,预期g突变体的豆荚颜色会______,理由是______。
29.(16分)
农业生产中,野生种经过驯化、培育和选择,逐渐演化成新品种。回答Ⅰ和Ⅱ的问题。
Ⅰ:野生稻的颖壳为黑色,经过突变和驯化,目前栽培稻的颖壳多为黄色。黑色和黄色颖壳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黑色(Bh)对黄色(bh)为显性。科研小组对多个品种进行分析,发现有两个黄色颖壳突变类型(栽培稻1、2),推测两者的突变可能是来自同一个基因。科研小组采用PCR技术,扩增出野生稻和栽培稻Bh/bh基因的片段,电泳结果见图1。
(1)为探究上述推测,设计一个杂交实验: (简要叙述实验思路),并写出实验结果及结论 。
(2)根据图2写出野生型Bh基因的部分序列(5'→3')为: 。
(3)与野生稻相比,栽培稻2是由于Bh基因发生了 ,颖壳表型为黄色。栽培稻1和野生稻的PCR扩增产物大小一致,科研小组进行了DNA测序,结果见图2(图中仅显示两者含有差异的部分序列,其余序列一致;A、T、G、C表示4种碱基)。比较两者DNA碱基序列,发现栽培稻1是由于Bh基因中的DNA序列发生______,导致相应的mRNA上的密码子发生改变,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颖壳表现为黄色。
Ⅱ:蚕卵的红色、黄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将外源绿色蛋白基因(G)导入到纯合的黄卵(rr)、结白茧雌蚕的某条染色体上,获得结绿茧的亲本1,与纯合的红卵、结白茧雄蚕(亲本2)杂交选育红卵、结绿茧的纯合品系。F1雌蚕均表现出红卵、结白茧表型。不考虑突变。
(4)根据F1雌蚕的表型,可知外源绿色蛋白基因(G)导入到了纯合的黄卵(rr)、结白茧雌蚕的 染色体上。F1雄蚕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有 等类型。
(5)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的各种个体表型及比例是(不区分雌雄) 。
(6)F2中红卵、结绿茧的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目的个体的比例是 。绵阳市高2023级第二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
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
1,生物学专有名词、专业术语出现错、别字,改变了原有含义的,扣分或该空不得分
2.除参考答案外,其他合理答案可的情给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5 BCDDA 6-10 ABDDB
11-15 DCACB 16-20 BDDAD
21-25 DDCCD
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
(1)尿素(1分)
碳源、水、无机盐(2分)
(2)稀释涂布平板法(2分)
当样品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其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
活菌。因此,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活菌数(3分)
(3)不含微生物的培养液(1分)
多于(1分)
27.(12分)
(1)维持培养液的pH(1分)
清除代谢废物,防止细胞代谢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伤害等(2分)
(2)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1分)
(3)PEG(聚乙二醇)融合法、电融合法、灭活病毒诱导法(2分)
细胞膜具一定流动性(2分)
(4)B淋巴细胞(1分)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人抗体的关键基因转
入小鼠细胞: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改造鼠的抗体基因,使其表达的抗体尽量与人抗体相似
(3分)
28.(12分)
(1)自由组合(1分)
G/g和B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2分)
(2)933:1(1分)
b基因影响豆荚发育,导致绿色皱缩豆荚数量极少(2分)
(3)上游碱基对的缺失导致ChlG基因转录受阻(如异常mRNA剪接)(2分)
恢复为绿色(2分)
ChlG基因表达恢复正常,叶绿素合成恢复(2分)
29.(16分)
I:(1)栽培稻1和栽培稻2杂交,统计子代表型(2分)
若子代颖壳全为黑色,则两者的突变不是来自同一个基因;若子代颖壳全为黄色,两
者的突变可能是来自同一个基因(2分)
(2)5'-GATTCGCTCACA-3(2)
(3)碱基对的缺失(1分)
碱基对的替换(A-T被C-G替换)(1分)
Ⅱ:(4)Z(2分)
RRZGZ0、rZZ、RRZZ、rZCZ0(2分)
(5)红卵结绿茧:红卵结白茧:黄卵结绿茧:黄卵结白茧=3:3:1:1(2分)
(6)2/9(2分)
高二生物学试题答案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