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五四学制)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和答题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五四学制)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和答题卡)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一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
说明: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4题。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0小题,4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小题,35分。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以下每小题的四个选项里,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藻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主要生活在水环境中
B. 有的是单细胞,有的是多细胞
C. 结构简单,个体都很小
D. 藻类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2. 如图是水绵的结构示意图。春暖花开时,水绵生长迅速,结构⑤处会有大量气泡溢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③是水绵细胞的细胞核 B. 图中⑤是水绵细胞的叶绿体
C. 水绵是单细胞的淡水藻类 D. 水绵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3. 藻类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藻类作用的是( )
A. 释放氧气 B. 提供食物
C. 提取琼脂 D.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4. 桫椤被称为植物王国的“活化石”,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茎高超过6米,树干直立挺拔,其羽状叶片的背面着生有孢子囊群,下列关于桫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桫椤形体较大,属于蕨类植物
B. 桫椤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强
C. 葫芦藓与桫椤都属于同一类生物,具有茎和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
D. 桫椤是生物圈中适应性最强、种类最多、分布极广的类群
5. 下面是小刚同学对图中三种生物进行了认真观察后所做的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
A. 图甲是苔藓植物,植株矮小,不适于陆地生活
B. 图乙是蕨类植物,用孢子进行繁殖
C. 图丙是单细胞藻类植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D. 三类植物都是属于孢子植物
6. 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结构相同之处是( )
A. 都有种皮和胚 B. 营养都储存在胚乳
C. 都有胚和胚乳 D. 营养物质储存子叶里
7. 下列描述不符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观点的是( )
A. 海葵身体呈两侧对称,便于感知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
B. 涡虫感觉器官集中,有利于感知外界刺激
C. 蛔虫体表有角质层,具有保护作用
D. 软体动物常常包有贝壳,具有保护作用
8. 观察鲫鱼后,梳理的鲫鱼部分特征,其中错误的是(  )
A. ①梭型,可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B. ②常有鳞片覆盖,表面有黏液,能保护身体和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C. ③鳃,呈鲜红色,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D. ④鳍,鱼游泳时靠鳍产生前进的动力
9. 下列关于青蛙等两栖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蝌蚪是变温动物,青蛙是恒温动物
B. 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C.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体内受精
D.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
10. “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东汉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龟与蛇都属于爬行动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表都覆盖着角质鳞片或甲
B. 在陆地上产卵,卵的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C. 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类群
D. 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属于变温动物
11. 天高任鸟飞,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设计的,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胸肌发达,能够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B. 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满足飞行时氧气的供应
C. 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减轻体重
D. 食最大,消化能力强,满足飞行时能量供应
12. 2024年4月3 日,在韩国出生的大熊猫“福宝”回归祖国。下列不符合“福宝”描述的是(  )
A. 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成活率
B. 牙齿分化,增强对食物的消化
C. 体表覆羽,有很好的保温作用
D. 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13. 根据东汉《四民月令》的记载,我国民间的习惯是阴历四月立夏后制作醋。这说明醋酸菌制醋需要(  )
A. 适宜的温度 B. 充足的空气 C. 一定的水分 D. 适量的有机物
14. 小明发现培养基上有很多微生物集合体,有的光滑粘稠,有的呈绒毛状,有的呈蜘蛛网状。据此判断这些集合体是( )
A. 细菌菌落 B. 真菌菌落
C. 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 D. 无法判定
15.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0月15日确立为“世界洗手日”。某校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细菌数量的实验(如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28℃是细菌生长繁殖比较适宜的温度 B. 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更合理
C. 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培养基 D. 培养基在接种前需要高温灭菌
16. 为了研究A、B两种抗生素对甲、乙两种细菌的抑制效果,研究人员将两种细菌混合,分别取等量混合液涂抹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普通培养基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 结果表明抗生素A对乙细菌有明显的抑制
C. 菌落数量变化可反映抗生素的抑菌效果
D. 同时使用抗生素AB对甲细菌抑制效果最强
17. 破伤风杆菌存在于泥土中,也经常寄居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但是不致病。当其进入深而狭窄的伤口内部的时候,则会大量繁殖并使人和动物患病。推测破伤风杆菌所需营养物质的来源和生活条件是( )
A. 自身合成、不需要氧气
B. 自身合成、需要氧气
C. 从外界吸收、不需要氧气
D. 从外界吸收、需要氧气
18. 如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是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菌的作用 B. ④是液泡,里面充满细胞液,溶有多种物质
C. ⑥是菌毛,细菌可以借助菌毛运动 D. 细菌是原核生物,是较原始的生物类型
19.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螺旋形细菌,可引发胃黏膜慢性炎症。为探究火麻油对Hp的抑菌活性及作用,研究人员将Hp菌悬液与适量火麻油混合,调整终浓度为1MIC、1/2MIC、0MIC进行实验,测定菌液的吸光度值(OD600;衡量菌种数目),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Hp通过产生大量的芽孢来繁殖后代
B. 0~2h内,Hp可能处于适应环境阶段
C. 火麻油浓度越高,Hp繁殖速度越快
D. 14h后,三种菌液中的Hp都不再繁殖
20. 下列关于“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碘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
B. 显微镜下观察到酵母菌细胞上长出的突起,这是在进行出芽生殖
C. 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可见其孢子呈放射状排列
D. 在显微镜下观察青霉,可见其菌丝由多个细胞连接而成
21. 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的利用的是( )
①制作酸奶;②酿酒;③净化污水;④产生青霉素;⑤制作馒头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⑤
22. 下图是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微生物示意图,对其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活细胞内
B. ②和③主要区别是②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从④中提取的抗生素能治疗病毒性感冒
D. ⑤进行孢子生殖,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3. 科学家在制备流感疫苗时,往往需要先获得大量流感病毒。下列选项中可用于培育该病毒培养基是(  )
A. 活的大肠杆菌 B. 新鲜的玉米 C. 活的鸡胚 D. 新鲜的牛奶
24. 关于流感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病毒不属于生物,因为其没有细胞结构
B. 病毒十分微小,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C. 病毒营寄生生活,若离开活细胞立即死亡
D. 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25. 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做了经典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下图为该实验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能自我复制出多个噬菌体
B. 噬菌体不能使植物或者动物患病,属于细菌病毒
C. 侵染细菌时,噬菌体只将DNA注入大肠杆菌中
D. 噬菌体外壳蛋白是由大肠杆菌的DNA控制形成的
26. 蝗虫、菜粉蝶、蟋蟀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动物,某生物兴趣小组对这三种动物的一些特征进行了比较,具体见下图。其中的②代表( )
A 不完全变态 B. 完全变态
C. 体外受精 D. 有性生殖
27.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共分为16部,其中将蜜蜂、蜘蛛、蜈蚣、蚯蚓、蟾蜍、水蛭、蜗牛、 蛔虫等动物归为“虫部”。下列关于上述动物与其所属类群匹配正确的是(  )
A. 蜜蜂、蜘蛛——节肢动物
B. 蜈蚣、蚯蚓——环节动物
C. 蛔虫、蜗牛——软体动物
D. 蟾蜍、水蛭——爬行动物
28. 生物分类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分析下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A类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均属于真核生物
B. 衣藻与B类生物的分类依据是有无叶绿体
C. 结核杆菌与C类生物的分类依据是有无液泡
D. A与D相比,分类的依据是有无遗传物质
29. 某同学对乌龟、螳螂、河蚌、家鸽四种动物进行了如图归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甲是乌龟,属于两栖动物,水中生活,陆地产卵
B. 乙是家鸽,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C. 丙是螳螂,属于节肢动物,其身体和附肢均分节
D. 丁是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外壳能随身体的生长而增大
30. 如图是分类等缓,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A. 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界
B. 狼和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C. 虎和狼的关系最近
D. 猫和狼的相似程度比犬和狼的相似程度小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35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有名称和序号的,必须相符才得分。)
31. 学习了植物的类群后,小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微景观生态缸,制作过程为:①铺约3~6毫米的轻石层;②铺设水苔(一种天然苔藓,可提高基质的透气性和保水性);③铺设营养土;④种植植物及装饰点缀。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中的植物“苔”与图中_____所属类群相同。
(2)小静认为白发藓比藻类植物结构更复杂,原因之一是白发藓分化出了__________这两种器官,该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是__________的指示植物。将白发藓的“根”浸入滴加红墨水的水中,2小时候后观察到只有“根部”变红,说明________________。
(3)植物B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属于__________(植物类群)。
(4)你认为植物A属于________植物,理由是______________。与植物A的繁殖方式不一样,植物B和白发藓都是通过__________繁殖后代。
(5)你认为小静应该将生态缸中的植物放在向阳处还是阴湿处生长?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2. 每种动物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呼吸器官也因此各不相同,但都能适应各自独特的生存条件。请你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一中的缢蛏用______与水进行气体交换,体内的食物残渣随着出水管的水流排出体外。
(2)图二中甲、乙装置分别将蝗虫的头部和胸腹部插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乙装置内蝗虫死去,这是因为蝗虫体表的_____被水淹没所致,该结构与体内气管相连,是气体出入的门户。
(3)图三中[③]]___离开水后会粘连在一起,与空气的接触面积______(填“变大”或“变小”),从而导致鱼缺氧死亡。
(4)图四中A和B分别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______表示爬行动物的肺,它的肺更发达,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目更多。两栖动物需要依靠______辅助呼吸,该结构裸露且能分泌黏液,密布_______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5)图五是同学们模拟鸟类呼吸系统制作的简易模型,吸管模拟气管,大气球模拟肺,小气球模拟气囊,红蓝细线模拟血管。该装置中模拟毛细血管的细线只缠绕了大气球,小气球外没有,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_________。
33. 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人类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也很广,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微生物个体十分微小,必须借助一定的仪器才能观察其形态结构。请你据图回答问题。
(1)病毒的外壳一般由______构成;自我复制时,依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______,利用______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2)图A和图C相比较,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图A细胞内______。
(3)从用途上看,图中______(填字母)类生物能产生抗生素。
(4)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0月15日确立为“世界洗手日”。有的同学却有疑问: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数量吗?为此,生物兴趣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如图二所示的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细菌数量的验证实验:
①该实验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
②如图所示,________同学的设计更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
③实验过程中,之所以在28℃环境中培养,是因为细菌在适宜的温度、________充分时,进行旺盛的________繁殖。
④通过实验,两位同学发现洗手前的统计值最高,洗手后减少了很多,给你的启示是__________。
34. 生物分类就是依据某标准将生物分门别类,即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归为一类,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如图是将不同生物分为A、B、C、D四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将细菌、酵母菌、小球藻、草履虫归为A类,依据是它们都是_____。
(2)将小球藻和葫芦藓、小麦、满江红、油松归为B类,依据是它们都属于_____。将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归为D类的依据是D类生物_____。
(3)如果把B类生物分为小球藻、葫芦辞、满江红和小麦、油松两类,则分类的依据应该是_____,若进一步对小麦和油松分类,其分类依据是_____。
(4)家兔这类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为_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一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
说明: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4题。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0小题,4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小题,35分。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以下每小题的四个选项里,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C
【21题答案】
【答案】B
【22题答案】
【答案】C
【23题答案】
【答案】C
【24题答案】
【答案】B
【25题答案】
【答案】D
【26题答案】
【答案】D
【27题答案】
【答案】A
【28题答案】
【答案】B
【29题答案】
【答案】A
【30题答案】
【答案】D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35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有名称和序号的,必须相符才得分。)
【31题答案】
【答案】(1)水苔、白发藓
(2) ①. 茎和叶 ②. 监测空气污染程度 ③. 白发藓没有输导组织
(3)蕨类植物 (4) ①. 被子 ②. 该植物有花和果实 ③. 孢子
(5) ①. 阴湿处生长 ②. 生态缸中的植物均属于耐阴喜湿植物
【32题答案】
【答案】(1)①鳃 (2)气门
(3) ①. 鳃丝 ②. 变小
(4) ①. 爬行动物 ②. 皮肤 ③. 毛细血管
(5)气囊只是暂时储存空气,不进行气体交换(合理即可)
【33题答案】
【答案】(1) ①. 蛋白质 ②. 遗传信息 ③. 细胞
(2)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D (4) ①. 洗手(不)能减少手上细菌数量 ②. 乙 ③. 设计了(单一)对照实验 ④. 营养物质 ⑤. 分裂 ⑥. 勤洗手
【34题答案】
【答案】(1)单细胞生物
(2) ①. 植物(或绿色植物) ②. 有细胞结构
(3) ①. 能否产生种子 ②. 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
(4)胎生哺乳口只
报告查询:登录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

回减回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可的
初一生物答题卡
32.(8分)
姓名:
班级:
考场/座位号:
准考证号
(1)
(2)
[0]
0
[0]
[0
[0]
[0]
[0]
注意事项
[0]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1]
[1]
[1]
1
[1]
[1]
(3)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
[2]
[2]
[2]
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3]
]
[3]
[3]
3
[3]
[3]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
[4
[4]
[4]
[4]
[4
[4]
[4]
(4)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5]
5]
[5]
[5
[5]
[6]
[6]
[6]
]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7]
[
(5)
[8
[8
[8J
[8
[81
678
[9]
[9
[9]
[9]
[9]
[91
[9]
[9]
单选题
33.(11分)
I[A][B][C][D]
6[A][B][C][D]
1I[A][B][C][D]
16[A][B][C][D]
21[A][B][C][D]
2[A][BJ[C][D]
7[A][BJ[C][D]
12[A][B][C][D]
17[A][B][CJ[D]
22[A][B][C][D]
3[A][B][C][D]
8[A][B][C][D]
13[A][B][C][D]
18[A][B][C][D]
23[A][B][C][D]
(1)
4[A][B][C][D]
9[AJ[B][C][D]
14[A][B][C][D]
19[A][B][C][D]
24[AJ[B][C][D]
5[A][B][C][D]
1O[A][B][C][D]
15[A][B][C][D]
20[A][B][C][D]
25[AJ[B][C][D]
(2)
(3)
26[A][B][C][D]
27[A][B][C][D]
28[A][B][C][D]
(4)①
29[A][B][C][D]
30[A][B][C][D]

解答题
31.(10分)
(1)
34.(6分)
(2)
(1)
(2)
(3)
(3)
(4)
(5)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