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科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积累运用(21分)1. 默写古诗文。(1)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3)求之不得,______。(《关雎》)(4)城阙辅三秦,______与君离别意,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诗墨书肝胆,词章铸骨魂。杜甫用“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展现了自己舍己为人的勇气与决心;白居易用“______,______”(《卖炭翁》)的心理描写来表达自己对卖炭老翁的无限同情;陆游用“______,______”(《卜算子·咏梅》来抒写自己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高尚人格。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读书,不仅能让我们看到不同的风景,更能让我们汲取前行的力量。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kuà yuè时空,与作者一同感受世界的波澜壮阔与细腻温柔。翻开梁衡的《壶口瀑布》,我们仿佛置身于黄河之畔,在______的声响中,感受壶口瀑布怒不可遏的气势;循着马克·吐温的视线,我们仰面遥望,但见山巅之上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qīng gē màn wǔ,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______游丝蛛网一般。读书,更是一场精神的修行。与丁肇中同行,我们体悟到治学者______求实、gé wù zhì zhī的精神;翻开鲁迅的《藤野先生》,我们仿佛看到藤野先生批改讲义、耐心纠错的情景,感受到他毫无民族偏见的胸怀;听了顾拜旦的演讲,我们则明白了:即使形势多么严峻,狂风骤雨之后也会迎来破晓的黎明。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kuà yuè( ) (2)qīng gē màn wǔ( ) (3)gé wù zhì zhī( )3.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震耳欲聋 宛若 严谨B. 振聋发聩 宛若 谨慎C. 振聋发聩 如若 严谨D. 震耳欲聋 如若 谨慎4. 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只有形势多么严峻,狂风骤雨之后才会迎来破晓的黎明。B. 虽然形势多么严峻,但狂风骤雨之后会迎来破晓的黎明。C. 不管形势多么严峻,狂风骤雨之后也会迎来破晓的黎明。D. 无论形势多么严峻,狂风骤雨之后都会迎来破晓的黎明。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各题。为落实劳动教育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学校拟开展“劳动赋能成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任务。5. 【任务一:活动设计】为了加强劳动教育,学校融合其他学科开展特色劳动课程并制订了学习方案,请你帮忙补充完整。项目 具体内容数学:劳动中的数据统计与规划 统计班级劳动实践时长,用图表分析劳动效率,培养量化思维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6. 【任务二:洞察探究】观察下面的调查表,探究家庭劳动教育的情况,各写出一条你的探究结果。中小学生家长平时注重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吗?你平时注重对孩子劳动教育吗? 家长都通过什么方式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选自《中国青年报》2025年5月1日,有删改)二、阅读(49分)(一)(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加以情有爱憎,趣有异同,假使圣如伊、周①,贤如墨、杨②,求诸物议,孰免讥嫌?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盖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恶君子,亦如君子之恶小人。将察其情在审其听听君子则小人道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选自陆贽《翰苑集》)【注释】①伊、周:伊尹、周公。②墨、杨:墨翟、杨朱。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故虽有名马/其名为鹏 B. 是马也/斯是陋室C. 若录长补短/若听茶声然 D. 乡人皆好之/皆出酒食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9.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将察其情在审其听听君子则小人道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10. 甲文文末“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中两个“其”字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11. 甲、乙两文都谈到人才,但其侧重点不同。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二)(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2025年春节期间,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Seek火爆“出圈”。据统计,DeepSeek应用软件上线仅20天,全球日活跃用户突破2000万,使其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AI应用软件。DeepSeek的火爆在于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等性能、多项技术创新及“开源+免费”的策略等,其低成本优势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关注。目前,手机、PC等终端厂商纷纷接入DeepSeek,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在政务系统部署DeepSeek。(选自《DeepSeek为何能够持续爆火》,有删改)材料二:用户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目的材料三:①对于DeepSeek的上线,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先进的国产AI技术与国家级综合算力服务平台融合,是加速国产AI技术生态发展与普及的前沿实践,其将在市场、技术、创新、产品及用户方面推动AI技术生态创新及成果落地,促进AI+的多样化,推动中国乃至全球AI市场的应用落地和产业化进程。通过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用户无需本地下载,可在线部署、推理定制化训练与开发DeepSeek等国内外知名开源大模型,降低了AI技术使用门槛。与此同时,算力服务的普惠性也得到提升,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依托国产深算智能加速卡与全国一体化算力服务体系,为DeepSeek等模型提供丰富的异构算力资源,为国产AI应用与创新提供持续算力保障。②DeepSeek系列模型在性能上与世界顶尖的大模型不相上下,但在成本上却具有显著优势。DeepSeek系列模型通过算法优化显著降低计算资源消耗,结合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普惠易用、丰富好用”的能力,使得更多企业和用户能够负担AI技术的应用,加速AI技术的普及。③业界普遍认为,DeepSeek模型在超算互联网平台的规模化落地,或将改变国内AI行业依赖海外闭源模型的现状。(选自《科技日报》2025年2月10日,有删改)材料四:①毋庸讳言,当下中国科技产业正面临双重压力:一边是西方技术封锁不断加码,另一边是AI、量子计算等新赛道竞争白热化。DeepSeek的破局,像一束强光穿透迷雾——其自研架构以较低成本训练出千亿参数大模型。直接挑战了“算力霸权”,其在中文理解准确率方面更展现出碾压西方大模型的优势。②无论DeepSeek未来成就几何,但其已有力地破除了三个困扰国人的迷思:其一,技术创新不是一定要沿着西方国家的轨迹亦步亦趋,后发者亦可定义技术框架;其二,不是所有创新人才都必须在西方教育和创新体系下才能完成“羽化”,中国本土人才在实践中的成长更有价值;其三,博大的东方文明迭代衍生的创新文化从未过时——前路未明时“不主故常”的执着探索,面对危机时“众志成城”的并肩作战,一朝破局时“天下大同”的开源共享,这些恰恰是今天凝聚前沿创新伟力的精髓。(选自《科技日报》2025年2月6日,有删改)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DeepSeek火爆“出圈”是因为它拥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等性能,多项技术创新等优势。B. 数据显示:用户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目的主要是回答问题及生成会议纪要、PPT等。C. DeepSeek系列模型在性能上已经超越了世界顶尖的大模型,在中文准确率方面优势明显。D. DeepSeek自研架构挑战“算力霸权”,打破国人在技术创新、人才成长和文化创新的困境。13. 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对DeepSeek模型的支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三的内容简要概括。14. 请结合材料三、材料四的相关内容,为中国AI技术的发展提出三点合理的建议。(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花毡张甫军①清凉的晨光扫过屋顶时,外婆的歌声便与村里的炊烟搅在一起了……这是母亲给我说的,外婆离世前一天的光景。②外婆不是歌手,而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花毡匠。她唱这首《花毡》,是为了在制花毡时感受不到身体的劳苦。③我是无从感知外婆的辛苦的,她和我的世界大多数时候是平行的:她住村里,我住城里;她从不跟我联系,我也不会主动给她打电话;她离世时,我还在外地读大学。对她,我几乎一无所知。④当然,外婆跟我的世界也不是完全平行的,我们偶尔有交集,但就在这极少交集中,我也未曾感觉到外婆对我的爱意,多是她制花毡的认真,或是因我闯祸而生的愤怒。⑤有一年,母亲带我回村看望外婆。外公去世后,外婆孑然一身,母亲要接她去城里住,她不去。外婆告诉母亲,外公剩下了一半的花毡,她还没制完,她想完成外公未完成的事。其实,她是想守着外公,只是他们那一代人从不愿意这样表达。⑥那次,我和母亲没住几天,但每天我都能看到外婆在制花毡。那时,我还不知道花毡的制作工艺既耗时又耗精神,以为就跟干裁缝一样容易,量尺寸,裁布料,缝几针就能大功告成。所以,在我跟村里的几个娃娃玩牌石游戏时,我怕把衣服弄脏,就跑到外婆擀压好的羊毛毡上玩,还在上面掏了几个比拳头还大的牌石窝。⑦外婆发现后,没有教训我,却一直不跟我说话,而且,一旦发现我靠近花毡,她要么狠狠地把我拉到一边,要么用凶狠的眼神瞪我。我不理解外婆为什么这样对待她的外孙,后来看了她的一个笔记本,才明白背后的原因。⑧那个笔记本是外婆的遗物,从笔记本的破旧程度看,我猜是外公留给外婆的。笔记本上的笔记字体很端正,每笔每画都显得小心翼翼,记录的内容是制作花毡的复杂而漫长的工序。⑨上等花毡,取优质白色小羊毛,反复敲打一周至毛中杂质尽去,再淋热水洗净,粘连沉淀。后均匀铺至菱芨草垫上,卷起挤压,将水挤干展开,晾干后再淋热水,再挤压至水干,如此反复四五天,直至无脏水流出。将压好的羊毡染色,要取各色花草汁煮染,制成彩毡。将彩毡剪出花纹,再将花纹对称拼接,最后再用同色羊毛线缝制,美丽的花毡才制作完成。⑩除了文字,每个制花毡的步骤旁还画了图画。画虽看上去粗糙,却让人一看就懂。母亲说,外婆制一条花毡的耗时,短则两三个月,长则半年。至此,我才知道,我那年挖出的一个拳头大的牌石窝,很可能会毁了那条花毡,让外婆前功尽弃。 办完外婆的丧事,母亲说,最难处理的是外婆留下的花毡。外婆的屋里像一个花毡博物馆,只要是能看见的地方,就都被花毡装饰着。屋里的墙面、地板、炕面、桌面都被花毡取代,甚至角角落落也都挂着摆着花毡衣、花毡筒、花毡帽、花毡坐垫…… 外婆是深爱着花毡的,外公离开这么多年,只有花毡一直陪着她。每条花毡上的每个花纹、纹路上的每条缝合线,都是外婆的心血。 后来,得知村里想把外婆制的花毡展列在村史馆,母亲便将花毡全部捐给了村里,只留了一条外婆当枕头用的花毡,作为念想。 我去过那个村史馆,外婆的花毡被挂放在一间写着“非遗文化”的展室里专门陈列。看着一条条花毡,回想母亲口中的外婆,我甚至能想象到外婆一边缝着花毡,一边唱《花毡》的场景…… 我想,这也许应该是这些花毡最好的归宿吧,因为,它们离外婆很近,就像外婆当年选择留在村里守着外公一样。(选自《百花园》2024年第7期,有删改)15. 本文以“花毡”为线索展开叙述,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有关外婆与“花毡”的故事。16. 文章第⑨段详细介绍制作花毡的工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7. 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外婆人物形象。18. 文章结尾说“它们离外婆很近”,这句话蕴含着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四)(6分)19. 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阅读方式,它往往与阅读者的兴趣、目的等密不可分。下列根据阅读需要,推荐《经典常谈》中相关篇目,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阅读目的 阅读实践A 探究文字的产生与演化 选择《〈说文解字〉第一》B 探究古代诗歌的起源 选择《四书第七》C 了解古代祭祖和婚丧嫁娶仪式 选择《三礼第五》D 了解战国时期“说客”的政治主张 选择《〈战国策〉第八》A. A B. B C. C D. D20. 你的表弟即将进入初中,他想在暑假期间阅读一些经典名著。请你从下面两部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名著内容编辑一条短信,把该名著推荐给他。80字左右。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经典常谈》三、作文(50分)21. 阅读下列作文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旅程,可以是真实空间里的移动,也可以是心灵在时光与记忆中的穿梭。旅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意外状况会突然出现,惊喜转折也可能不期而至。每一段旅程都有着独特的风景,每一个瞬间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请以“______的旅程”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与校名。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科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积累运用(21分)【1题答案】【答案】 ①. 寂寞沙洲冷 ②. 怒而飞 ③. 其翼若垂天之云 ④. 寤寐思服 ⑤. 风烟望五津 ⑥. 同是宦游人 ⑦.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⑧.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⑨. 可怜身上衣正单 ⑩. 心忧炭贱愿天寒 . 零落成泥碾作尘 . 只有香如故【2~4题答案】【答案】2. ①. 跨越 ②. 轻歌曼舞 ③. 格物致知 3. A 4. D【5~6题答案】【答案】5. ①. 示例一:①生物:校园植物种植与实验报告 ②. ②在校园植物园进行植物种植,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周期,撰写科学实验报告 示例二:①语文:劳动日记与故事创作②记录劳动过程与感悟,撰写劳动主题日记,品读劳动主题文学作品6. 示例:①多数家长重视孩子的劳动教育,具有开展劳动教育的意识;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参与家务劳动和培养劳动爱好是家长的主要劳动教育方式。二、阅读(49分)(一)(18分)【7~11题答案】【答案】7. D 8. (1)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2)比不上乡里的好人都称赞他,乡里的坏人都厌恶他。9. 将察其情/在审其听/听君子则小人道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10. 第一个“其”加强诘问语气,以“难道真无千里马”驳斥“天下无马”的谬论,饱含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愤慨,语气强烈;第二个“其”表推测,用“大概是不识马”揭露问题的本质,语气转为深沉感慨。11. ①甲文侧重论述人才的遭遇。作者以千里马不遇伯乐而骈死于槽枥的悲惨遭遇,揭示人才被统治者埋没的事实,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之愤慨。②乙文侧重论述人才的选用。作者指出人的才能自古难全,应“录长补短”用人,而且君子和小人看法往往相反,因此我们要审慎地听取意见,以正确选用人才。(二)(10分)【12~14题答案】【答案】12. C 13. ①通过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用户可在线部署、推理定制化训练与开发DeepSeek,降低了AI技术使用门槛;②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可为DeepSeek提供丰富的异构算力资源,提供持续算力保障;③DeepSeek结合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可降低AI技术应用成本,加速AI技术的普及。14. 示例:①促进AI技术与算力平台深度合作,加速生态发展与应用落地;②研发核心架构,优化算法,降本增效,增强技术竞争力;③培养本土人才,弘扬探索、协作、共享的创新文化;④攻关关键技术,构建自主体系,打造差异化优势。(三)(15分)【15~18题答案】【答案】15. ①外婆是花毡匠,制花毡时唱《花毡》歌缓解劳苦;②外公去世后,外婆为完成其未竟之事留在村里制花毡;③“我”在花毡上玩牌石游戏破坏了花毡,后来“我”接近花毡都被外婆生气阻止;④外婆离世后,母亲将花毡捐给村史馆陈列。16. ①突出花毡制作工序的复杂耗时,解释外婆珍视花毡、因“我”破坏花毡而生气的原因;②为后文母亲将花毡捐给村史馆,体现其文化价值做铺垫;③烘托出外婆作为花毡匠的耐心、细致与坚守,展现她对待传统手工艺认真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④突出传统手工艺的精细与珍贵,表达对外婆坚守匠心和非遗文化崇高敬意的主题。17. 示例:①手艺精湛:外婆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花毡匠,熟练掌握花毡制作的复杂工艺;②坚守传统:外婆一生专注于花毡制作,屋里到处都是花毡,将传承花毡制作技艺视为自己的使命;③深情执着:外公去世后,外婆为完成外公未完成的花毡,留在村里,默默守着与外公的回忆,用制作花毡寄托对外公的思念;④认真严厉:对制作花毡一丝不苟,发现“我”破坏花毡后,阻止“我”再次靠近花毡。18. ①表层含义:花毡陈列在村史馆,距离外婆生活过的村庄很近;②深层含义:花毡承载着外婆的心血与回忆,是外婆一生情感的寄托,村史馆陈列花毡,让花毡与外婆的精神紧密相连;③象征意义:花毡如同外婆坚守村庄、陪伴外公一样,留在村里见证乡土文化,体现外婆与花毡、村庄之间深厚的情感羁绊。(四)(6分)【19题答案】【答案】B【20题答案】【答案】A.示例:表弟,我推荐你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的保尔在战争与疾病中始终坚守理想,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的热血与坚韧会让你明白:困难是成长的熔炉,信仰能照亮人生。读它,你会感觉像拥有了一位激励你奋进的挚友!B.示例:表弟,《经典常谈》特别适合你!朱自清用轻松的笔触带你“串门”《论语》《史记》等经典,让你像逛文化博物馆一样学习知识。读这部作品,不仅能让你积累不少的作文素材,还能让你成为“文化小达人”,在开学的时候惊艳同学!三、作文(50分)【21题答案】【答案】例文:温暖的旅程成长的旅程,犹如一场漫漫征途,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风雨交加。但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段旅程,始终散发着温暖的光芒,照亮我前行的道路。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学校组织了一场户外拓展活动,旨在锻炼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踏上了这段旅程,内心既期待又紧张。活动开始,第一个项目是“信任背摔”。站在高高的平台上,望着下方队友们搭起的“人床”,我的双腿不禁微微颤抖,心中充满了恐惧。此时,负责指导的老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轻轻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说:“别害怕,相信自己,更要相信你的队友,他们会稳稳接住你的。”老师的眼神中充满了鼓励与信任,如同一束暖阳,瞬间驱散了我内心的阴霾。在老师的鼓励下,我深吸一口气,紧闭双眼,毅然向后倒去。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我能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然而,预想中的疼痛并未到来,我稳稳地落在了队友们坚实的手臂上。当我缓缓睁开眼睛,看到队友们关切而又欣慰的笑容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们的双手,不仅接住了我的身体,更传递给我一份信任与支持的力量。接下来的“接力赛跑”环节,同样充满了温暖。比赛中,我不小心摔倒,膝盖擦破了皮,鲜血渗了出来。正当我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不知所措时,身边的队友们纷纷围了过来。“你怎么样,还能坚持吗?”“别担心,我们扶你去旁边休息。”大家七嘴八舌地关心着我,没有丝毫的抱怨与责备。一位同学迅速从口袋里掏出纸巾,小心翼翼地为我擦拭伤口;另一位同学则跑去找老师,拿来了急救药品。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我的疼痛减轻了许多,心中也满是感动。这次户外拓展活动,虽已过去许久,但那一段温暖的旅程,却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老师的鼓励、队友的关爱,如同冬日里的暖阳,给予我勇气和力量,让我懂得了信任与团结的珍贵。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我都将带着这份温暖,坚定地走下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