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思想政治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大代表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2025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该法的修改有利于(.)①更好发挥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功效②发挥人大代表在民族复兴中的主心骨作用③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中提升制度自信④完善我国法治体系,推进法治国家建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5年以来,我国服务业领域对外资开放力度继续加大,电信、医疗等多个领域积极推出试点,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进。截至2025年3月,我国已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9地进行外商独资医院试点,试点地区已有2家新设外商独资医院获批。这说明我国()①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②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③开放发展理念促进了基本民生改善④努力形成更大范围和更宽领域的开放格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第1页(共8页)3.2007年,基于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高涨,我国实施了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国内通胀压力减缓,我国开始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经济开始过热、通胀压力加大,我国宣布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2025年,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我国货币政策取向为“适度宽松”。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货币政策能够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B.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具有不确定性C.国家能对经济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D.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始终适应经济形势4.近年来,津南区致力于做强“粮食芯”、壮大“蔬菜芯”,切实用好驻区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平台的人才智力资源,调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积极性,持续强化种业核心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做优做强本土种业。这①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有力举措②有利于发挥多元主体建设农业强国的作用③说明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④能够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随着生成式AI的发展,虚假信息的隐患日渐凸显,公众对AI技术滥用和网络虚假信息治理等问题越发关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建议,开发AI生成内容检测工具,借鉴论文“查重率”设定“AI率”,以规范学生使用行为。这表明()A.民主党派积极推动党和国家决策科学化B.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C.政协委员着眼现实需求积极参政议政D.人民政协加强对现代化事业的管理6.某村进行村容村貌改造,村委会多次组织村民召开议事会,共同制定改造方案,从道路拓宽到坡度调整,从晾衣架设置到行车路径规划,每个细节都充分吸纳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村庄的美丽蝶变,激发了村民自治活力,使得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投身“洁美乡村”建设。该村在改造过程中()①发挥了村委会这一基层政权机关的组织作用②切实保障了村民享有的民主权利③对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坚持民主决策④高度重视村民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