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模块三化学反应原理主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23讲 化学平衡状态与化学平衡常数内容索引学习目标活动方案名卷优选学 习 目 标1. 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能利用图像、数据等描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2. 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并能根据反应情况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3. 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能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活 动 方 案1.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作可逆反应。(1) 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说明理由。①氢气燃烧生成水,而水可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氢气与氧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答案】 不正确。两个反应发生的条件不同。②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将体积比约为3∶1的氢气与氮气充分反应,氮气的最大转化率小于100%,故此反应是可逆反应。【答案】 正确。活动一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的建立③饱和氯水含有Cl2、HClO、H+、Cl-、ClO-等粒子,故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答案】 正确。(2) 在一定条件下,将SO2和18O2通入反应容器使之发生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18O原子将存在于哪些物质中?【答案】 存在于氧气、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3种物质中。2. 二氧化氮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分解成一氧化氮和氧气。分解过程中二氧化氮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时间/s 0 5 10 15 20 25 45 65浓度/(mol/L) 0.040 0.031 0.025 0.021 0.018 0.016 0.012 5 0.012 5(1) 若反应延续至70 s,请在左下图中用实线画出0~70 s的反应进程曲线。若在反应开始时加入催化剂(其他条件都不变),请在左下图中用虚线画出加催化剂后的反应进程曲线。【答案】(2) 在下方框中画出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1. 根据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案】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零。活动二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2. 下面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②一个H—H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断裂③百分组成w(HI)=w(I2)⑤c(HI)∶c(H2)∶c(I2)=2∶1∶1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⑧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⑨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②⑥⑧⑥⑦⑧⑨1. 写出下列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活动三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简单计算2. 某可逆反应进行到某时刻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称为浓度商(Q),浓度商(Q)的表达式与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相同。试通过浓度商(Q)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相对大小比较,判断反应所处的状态。【答案】 Q=K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Q<K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K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3. 在密闭容器中,将2.0 mol CO和2.0 mol H2O混合加热到800 ℃,达到下列平衡:(1) 求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答案】 50%(2) 若开始时H2O的物质的量为10 mol,其他条件不变,求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答案】 83.3%(1) 相同条件下,若起始只通入0.2 mol SO3,则反应达到的平衡时SO3 的转化率等于多少?【答案】 20%(2) 相同条件下,若起始通入0.4 mol SO2 和0.2 mol O2,则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与80%的大小关系是什么?【答案】 大于80%活动四 有关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案例分析(1) 相同条件下,若起始只通入2 mol HI,则反应达到平衡时HI的转化率等于多少?【答案】 40%(2) 相同条件下,若起始通入4 mol H2和4 mol I2(g),则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与60%的大小关系是什么?【答案】等于60%名 卷 优 选24513B24513【解析】 ΔH<0、ΔS>0的反应在任意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但该反应的ΔS<0,A错误;移走部分POCl3,反应物的浓度瞬时不变,正反应速率不会增大,C错误;未指明标准状况下,不能利用22.4 L/mol进行计算,D错误。24513A. 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B. 该反应的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C. 断裂1 mol N—H的同时断裂1 mol O—H,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达到平衡时,增大容器容积,v(正)增加、v(逆)减小D24513【解析】 ΔH<0、ΔS>0的反应在任意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A正确;ΔH=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0,则该反应的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每消耗4 mol NH3的同时可消耗6 mol H2O,即断裂1 mol N—H的同时断裂1 mol O—H,C正确;达到平衡时,增大容器容积的瞬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减小,v(正)、v(逆)均减小,D错误。2453A. c点反应没有达到平衡B. 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C. 体系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NO2浓度:b点>c点1B24531【解析】 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先增大的原因是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使正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后减小的原因是反应物浓度随反应进行减小,反应物浓度减小使正反应速率减小。图中所示反应一直在正向进行中,故c点反应没有达到平衡,A正确;正反应是放热反应,ΔH=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0,故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体系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图中所示反应一直在正向进行中,NO2的浓度一直减小,故NO2浓度:b点>c点,D正确。24534 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因合成氨工业化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生成3 mol H—H的同时生成6 mol N—H,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B. 达到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C. N2、H2和NH3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时,反应达到平衡D. 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均为01A245312453(1) 该反应的ΔH______(填“<”“>”或“=”)0。(2) 900 ℃时,向一个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A和0.80 mol B,若反应初始到2 s内A浓度变化0.05 mol/L,则A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若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则平衡时A的转化率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温度/℃ 700 800 900 1 000 1 200平衡常数 0.5 0.6 1.0 1.6 2.0>0.025 mol/(L·s)80%不变2453(3) 1 200 ℃时,若向另一相同容器中充入0.30 mol A、0.40 mol B、0.40 mol C和0.50 mol D,此时v(正)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逆)。1大于24531谢谢观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第23讲 化学平衡状态与化学平衡常数学习目标 1. 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能利用图像、数据等描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2. 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并能根据反应情况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3. 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能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活动方案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的建立1.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作可逆反应。(1) 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说明理由。①氢气燃烧生成水,而水可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氢气与氧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②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将体积比约为3∶1的氢气与氮气充分反应,氮气的最大转化率小于100%,故此反应是可逆反应。③饱和氯水含有Cl2、HClO、H+、Cl-、ClO-等粒子,故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2) 在一定条件下,将SO2和18O2通入反应容器使之发生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18O原子将存在于哪些物质中?2. 二氧化氮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分解成一氧化氮和氧气。分解过程中二氧化氮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时间/s 0 5 10 15 20 25 45 65浓度/(mol/L) 0.040 0.031 0.025 0.021 0.018 0.016 0.012 5 0.012 5(1) 若反应延续至70 s,请在左下图中用实线画出0~70 s的反应进程曲线。若在反应开始时加入催化剂(其他条件都不变),请在左下图中用虚线画出加催化剂后的反应进程曲线。 (2) 在右上方框中画出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1. 根据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 下面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1) 下列各选项中,可以作为反应2HI(g) H2(g)+I2(g)已达平衡状态标志的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②一个H—H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断裂③百分组成w(HI)=w(I2)④反应速率v(H2)=v(I2)=⑤c(HI)∶c(H2)∶c(I2)=2∶1∶1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⑧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⑨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2) 在上述⑥~⑨的说法中,能说明2NO2(g) N2O4(g)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简单计算1. 写出下列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化学方程式 平衡常数的表达式(1) 2NO2(g) N2O4(g)(2) 2Fe3++Fe 3Fe2+(3) Cl2+H2O H++Cl-+HClO(4) CO+H2O(g) CO2+H22. 某可逆反应进行到某时刻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称为浓度商(Q),浓度商(Q)的表达式与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相同。试通过浓度商(Q)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相对大小比较,判断反应所处的状态。3. 在密闭容器中,将2.0 mol CO和2.0 mol H2O混合加热到800 ℃,达到下列平衡:CO(g)+H2O(g) CO2(g)+H2(g) K=1.0(1) 求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2) 若开始时H2O的物质的量为10 mol,其他条件不变,求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 有关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案例分析 1. 恒温恒容条件,将0.2 mol SO2 和0.1 mol O2通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平衡时SO2转化率为80%。(1) 相同条件下,若起始只通入0.2 mol SO3,则反应达到的平衡时SO3 的转化率等于多少?(2) 相同条件下,若起始通入0.4 mol SO2 和0.2 mol O2,则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与80%的大小关系是什么?2. 恒温恒容条件,将2 mol H2和2 mol I2(g)通入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 2HI(g),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平衡时氢气的转化率为60%。(1) 相同条件下,若起始只通入2 mol HI,则反应达到平衡时HI的转化率等于多少?(2) 相同条件下,若起始通入4 mol H2和4 mol I2(g),则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与60%的大小关系是什么?名卷优选1 [2024徐州一中、淮阴中学、姜堰中学联考]以Cl2、SO2和PCl3为原料, 制备POCl3和氯化亚砜(SOCl2)的原理为PCl3(g)+Cl2(g)+SO2(g) POCl3(s)+SOCl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在任意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B. 反应的平衡常数K=C.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移走部分POCl3,可以增大正反应速率D. 反应中每消耗2.24 L Cl2,转移的电子数为0.2×6.02×10232 [2024无锡四校学情调研]对于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 ΔH=-904 kJ/mol,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B. 该反应的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C. 断裂1 mol N—H的同时断裂1 mol O—H,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达到平衡时,增大容器容积,v(正)增加、v(逆)减小3 [2025常州中学期中]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使SO2(g)+NO2(g) 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c点反应没有达到平衡B. 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C. 体系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NO2浓度:b点>c点4 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因合成氨工业化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生成3 mol H—H的同时生成6 mol N—H,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B. 达到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C. N2、H2和NH3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时,反应达到平衡D. 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均为05 反应A(g)+B(g) C(g)+D(g)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温度/℃ 700 800 900 1 000 1 200平衡常数 0.5 0.6 1.0 1.6 2.0(1) 该反应的ΔH______(填“<”“>”或“=”)0。(2) 900 ℃时,向一个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A和0.80 mol B,若反应初始到2 s内A浓度变化0.05 mol/L,则A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______。该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若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则平衡时A的转化率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 1 200 ℃时,若向另一相同容器中充入0.30 mol A、0.40 mol B、0.40 mol C和0.50 mol D,此时v(正)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逆)。第23讲 化学平衡状态与化学平衡常数【活动方案】活动一:1 (1) ①不正确。两个反应发生的条件不同。 ②正确。 ③正确。 (2) 存在于氧气、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3种物质中。2 (1) (2)活动二:1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零。2 (1) ②⑥⑧ (2) ⑥⑦⑧⑨活动三:1 (1) K= (2) K= (3) K= (4) K=2 Q=K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Q<K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K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3 (1) 50% (2) 83.3%活动四:1 (1) 20% (2) 大于80%2 (1) 40% (2) 等于60%【名卷优选】1 B ΔH<0、ΔS>0的反应在任意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但该反应的ΔS<0,A错误;移走部分POCl3,反应物的浓度瞬时不变,正反应速率不会增大,C错误;未指明标准状况下,不能利用22.4 L/mol进行计算,D错误。2 D ΔH<0、ΔS>0的反应在任意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A正确;ΔH=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0,则该反应的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每消耗4 mol NH3的同时可消耗6 mol H2O,即断裂1 mol N—H的同时断裂1 mol O—H,C正确;达到平衡时,增大容器容积的瞬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减小,v(正)、v(逆)均减小,D错误。3 B 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先增大的原因是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使正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后减小的原因是反应物浓度随反应进行减小,反应物浓度减小使正反应速率减小。图中所示反应一直在正向进行中,故c点反应没有达到平衡,A正确;正反应是放热反应,ΔH=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0,故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体系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图中所示反应一直在正向进行中,NO2的浓度一直减小,故NO2浓度:b点>c点,D正确。4 A 由N2(g)+3H2(g) 2NH3(g)知,生成3 mol H—H的同时生成6 mol N—H,即生成3 mol H2的同时生成2 mol NH3,能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A正确;达到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相等,B错误;反应过程中,N2、H2和NH3的反应速率之比始终为1∶3∶2,C错误;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D错误。5 (1) > (2) 0.025 mol/(L·s) 80% 不变 (3) 大于解析:(2) v(A)==0.025 mol/(L·s)。设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变化为x mol/L,列三段式: A(g) + B(g) C(g) + D(g)起始/(mol/L) 0.1 0.4 0 0变化/(mol/L) x x x x平衡/(mol/L) 0.1-x 0.4-x x x平衡常数K==1,解得x=0.08,A的转化率=×100%=80%。容器容积固定,向其中充入氩气,各组分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A的转化率不变。(3) 保持温度不变,向另一相同容器中充入0.30 mol A、0.40 mol B、0.40 mol C和0.50 mol D,Q==<2=K,反应正向进行,v(正)>v(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6年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导学案--第23讲 化学平衡状态与化学平衡常数(含答案).doc 模块3 主题7 第23讲 化学平衡状态与化学平衡常数.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