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模块三化学反应原理主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24讲 化学平衡的移动内容索引学习目标活动方案名卷优选学 习 目 标1. 理解化学平衡移动与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2. 理解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影响的一般规律。3.能运用对浓度熵(Q)和平衡常数(K)的比较或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活 动 方 案运用对浓度熵(Q)和平衡常数(K)的大小比较或平衡移动原理,回答下列有关化学平衡移动的问题。活动一 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改变条件 Q K 平衡移动的方向浓度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 减小 不变②减小反应物浓度 增大 不变③增大生成物浓度 增大 不变④减小生成物浓度 减小 不变正向逆向逆向正向改变条件 Q K 平衡移动的方向压强 ①增大压强 减小 不变②减小压强 增大 不变温度 ①升高温度 不变 减小②降低温度 不变 增大催化剂 用催化剂 不变 不变正向逆向逆向正向不移动(2)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改变条件后平衡移动方向判断的规则。【答案】 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向着能够削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3) 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回答下列问题。【答案】 逆向移动。不移动。正向移动。正向移动。【答案】 高温、高压。勒夏特列原理适用于很多可逆过程,如沉淀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一些特殊平衡等。试回答下列问题。1. 为减小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常采用什么溶液替代水收集氯气?为增加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答案】 饱和食盐水。加压、降温。2. 给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加热,有何现象?【答案】 红色加深。活动三 勒夏特列原理3. 向氯化银浊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该转化能进行的原因。【答案】 S2-与Ag+结合生成溶解度更小的Ag2S沉淀,使得溶液中Ag+浓度减小,促进AgCl的溶解平衡正向进行。4. 在地壳内,深度每增加1 km,压强大约增加 25 250~30 300 kPa,在这样的压强下,对固体物质的平衡会产生较大影响。如:试分析在地壳区域运动产生的高压有利于哪一种物质的矿石形成?【答案】 钙镁石榴子石。1. 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来实现的,其移动方向取决于改变条件的瞬间v (正)和v(逆)的相对大小。试完成下表(说明:表中的压强的变化是指通过改变气体的体积实现的)。活动三 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化学平衡移动条件的改变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 改变条件的瞬间反应速率的变化 化学平衡的移动v(正) v(逆) (1) 浓度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②减小反应物浓度③增大生成物浓度④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不变正向移动减小不变逆向移动不变增大逆向移动不变减小正向移动条件的改变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 改变条件的瞬间反应速率的变化 化学平衡的移动v(正) v(逆) (2) 压强 ①增大压强②减小压强(3) 温度 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4) 催化剂 用催化剂增大增大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减小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增大增大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减小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增大不移动(1) 你认为图Ⅰ中t0时变化的条件是什么?【答案】 增大SO2或O2的浓度。ⅠⅡⅢ(2) 有同学认为图Ⅱ中的变化是由于t0时向密闭容器中通入氦气来实现的,你认为是否正确?原因是什么?若不是通入氦气实现的,那采取的是什么条件?【答案】 不正确。在恒容容器中通入氦气不可能引起速率变化。应该是使用了催化剂引起的变化。(3) 图Ⅲ研究的是温度的改变对SO2的转化率的影响,甲、乙的温度哪一个高?合成SO3的反应中,ΔH是大于0还是小于0 【答案】 乙的温度较高。ΔH<0。(4) ①若在t0时刻增大压强(缩小容器的体积),请在图甲中作出v正、v逆的变化图像。甲乙②请在图乙中作出不同压强下SO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答案】(p甲>p乙名 卷 优 选245131 [2025扬州中学期中]下列事实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最终变为无色B. 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固体,促进H2O2分解C. 常温下,铁片放入浓硝酸中没有明显现象,加热时,能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D. 锌片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促进H2的产生A24513245132 [2025镇江句容中学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245132453A. 0~20 min内,v(H2)=0.04 mol/(L·min)B. 反应在14 min时,v正(CH4)=2v逆(C2H4)C.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6.4D. T ℃时,若起始向容器中充入CH4、C2H4、H2均为1 mol,则反应正向进行1D2453124534 室温下,根据下列实验过程及现象,不能验证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1C2453124535 [2023南京、盐城二模]苯乙烯是合成橡胶和塑料的重要原料,可由乙苯为原料制得。(1) 利用“乙苯脱氢反应”可制备苯乙烯。1保持气体总压不变,原料气按以下A、B、C三种投料方式进行。A. 乙苯 B. n(乙苯)∶n(N2)=1∶10C. n(乙苯)∶n(CO2)=1∶102453①a______(填“>”“<”或“不能确定”)0。②相同温度下,投料方式B乙苯的平衡转化率比投料方式A的高,其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甲>加入一定量N2使“乙苯脱氢反应”的Qc2453③相同温度下,投料方式C乙苯的平衡转化率比投料方式B的高,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工业上利用“乙苯脱氢反应”生产苯乙烯时,会产生少量积碳。使用相同条件下的水蒸气代替N2,可较长时间内保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CO2与H2反应[H2(g)+CO2(g)===CO(g)+H2O(g)]使H2浓度减小,“乙苯脱氢反应”平衡时正向进行程度更大水蒸气与积碳发生反应:H2O(g)+C(s)===CO(g)+H2(g),可消除催化剂表面的积碳2453(2) CO2用于制备苯乙烯有助于实现“碳中和”。①在催化剂X作用下,CO2参与反应的机理如图乙所示(α、β表示乙苯分子中C或H原子的位置;A、B为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其中A位点带部分正电荷,B1、B2位点带部分负电荷)。根据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图乙所示的反应机理中步骤Ⅰ和步骤Ⅱ可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乙24531丙过多的CO2占据了带部分负电荷的B1位点,使得乙苯α-H的脱除速率降低,乙苯转化率下降谢谢观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第24讲 化学平衡的移动学习目标 1. 理解化学平衡移动与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2. 理解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影响的一般规律。3.能运用对浓度熵(Q)和平衡常数(K)的比较或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活动方案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运用对浓度熵(Q)和平衡常数(K)的大小比较或平衡移动原理,回答下列有关化学平衡移动的问题。(1)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达平衡后,改变条件,分析浓度熵(Q)和平衡常数(K)的变化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填写下列表格。改变条件 Q K 平衡移动的方向浓度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②减小反应物浓度③增大生成物浓度④减小生成物浓度压强 ①增大压强②减小压强温度 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催化剂 用催化剂(2)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改变条件后平衡移动方向判断的规则。(3) 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回答下列问题。①对于反应:C(s)+CO2(g) 2CO(g),增大压强,平衡如何移动?加入焦炭,平衡如何移动?增加CO2浓度,平衡如何移动?恒压条件下,充入He,平衡如何移动?②对于反应:2A(g)+B(g) 2C(g) ΔH>0,你认为采取什么条件有利于产物C的生成? 勒夏特列原理勒夏特列原理适用于很多可逆过程,如沉淀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一些特殊平衡等。试回答下列问题。1. 为减小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常采用什么溶液替代水收集氯气?为增加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采取哪些措施?2. 给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加热,有何现象?3. 向氯化银浊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该转化能进行的原因。4. 在地壳内,深度每增加1 km,压强大约增加 25 250~30 300 kPa,在这样的压强下,对固体物质的平衡会产生较大影响。如: CaAl2Si2O8+Mg2SiO4 CaMg2Al2Si3O12(钙长石) (镁橄榄石) (钙镁石榴子石)摩尔质量/(g/mol): 278 140.6 418.6密度/(g/cm3): 2.70 3.22 3.50试分析在地壳区域运动产生的高压有利于哪一种物质的矿石形成?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化学平衡移动1. 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来实现的,其移动方向取决于改变条件的瞬间v (正)和v(逆)的相对大小。试完成下表(说明:表中的压强的变化是指通过改变气体的体积实现的)。条件的改变(假设其他条件不变) 改变条件的瞬间反应速率的变化 化学平衡的移动v(正) v(逆)(1) 浓度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②减小反应物浓度③增大生成物浓度④减小生成物浓度(2) 压强 ①增大压强②减小压强(3) 温度 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4) 催化剂 用催化剂2. 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作出了下面几幅图。Ⅰ Ⅱ Ⅲ(1) 你认为图Ⅰ中t0时变化的条件是什么?(2) 有同学认为图Ⅱ中的变化是由于t0时向密闭容器中通入氦气来实现的,你认为是否正确?原因是什么?若不是通入氦气实现的,那采取的是什么条件?(3) 图Ⅲ研究的是温度的改变对SO2的转化率的影响,甲、乙的温度哪一个高?合成SO3的反应中,ΔH是大于0还是小于0 (4) ①若在t0时刻增大压强(缩小容器的体积),请在图甲中作出v正、v逆的变化图像。甲②请在图乙中作出不同压强下SO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乙名卷优选1 [2025扬州中学期中]下列事实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最终变为无色B. 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固体,促进H2O2分解C. 常温下,铁片放入浓硝酸中没有明显现象,加热时,能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D. 锌片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促进H2的产生2 [2025镇江句容中学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H2(g)+I2(g) 2HI(g)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移动使颜色变深B. 反应2NO2(g) N2O4(g)达到平衡后,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惰性气体,平衡向左移动,达到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颜色比条件改变前深C. 反应2X(g)+Y(s) Z(s)达到平衡后,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X(g),平衡向右移动,到达新平衡时气体X浓度不变D. 反应NH4HS(s) NH3(g)+H2S(g)达到平衡后,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HCl(g),平衡不移动3 [2025扬州新华中学月考]工业上用甲烷催化法可以制取乙烯,发生反应为2CH4(g) C2H4(g)+2H2(g) ΔH>0。T ℃,向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H4,测得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20 min内,v(H2)=0.04 mol/(L·min)B. 反应在14 min时,v正(CH4)=2v逆(C2H4)C.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6.4D. T ℃时,若起始向容器中充入CH4、C2H4、H2均为1 mol,则反应正向进行4 室温下,根据下列实验过程及现象,不能验证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过程及现象 实验结论A [2025南京期中]向2 mL 0.1 mol/L K2Cr2O7溶液中滴加5~10滴6 mol/L NaOH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 Cr2O+H2O 2CrO+2H+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2024扬州中学期中]将2 mL 0.5 mol/L CuCl2溶液加热后置于冷水中,溶液由黄绿色变为蓝色 降低温度,[Cu(H2O)4]2++4Cl- [CuCl4]2-+4H2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2025镇江期中]向某容器中充入HI气体,一段时间后压缩容器容积为原来的一半,气体颜色变深 增大气体压强,HI分解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 [2024常州中学期末]向5 mL 0.005 mol/L FeCl3溶液中加入5 mL 0.015 mol/L KSCN溶液,溶液变红,再加入少量铁粉,溶液颜色变浅 加入铁粉后,Fe3++3SCN- Fe(SCN)3向逆反应方向移动5 [2023南京、盐城二模]苯乙烯是合成橡胶和塑料的重要原料,可由乙苯为原料制得。(1) 利用“乙苯脱氢反应”可制备苯乙烯。C6H5C2H5(g) C6H5CH===CH2(g)+H2(g) ΔH=a kJ/mol保持气体总压不变,原料气按以下A、B、C三种投料方式进行。A. 乙苯 B. n(乙苯)∶n(N2)=1∶10C. n(乙苯)∶n(CO2)=1∶10三种投料分别达到平衡时,乙苯转化为苯乙烯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甲①a________(填“>”“<”或“不能确定”)0。②相同温度下,投料方式B乙苯的平衡转化率比投料方式A的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相同温度下,投料方式C乙苯的平衡转化率比投料方式B的高,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工业上利用“乙苯脱氢反应”生产苯乙烯时,会产生少量积碳。使用相同条件下的水蒸气代替N2,可较长时间内保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CO2用于制备苯乙烯有助于实现“碳中和”。①在催化剂X作用下,CO2参与反应的机理如图乙所示(α、β表示乙苯分子中C或H原子的位置;A、B为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其中A位点带部分正电荷,B1、B2位点带部分负电荷)。根据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图乙所示的反应机理中步骤Ⅰ和步骤Ⅱ可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②保持混合气体总压(p)等其他条件不变,CO2的分压[p(CO2)=×p]与乙苯转化率的关系如图丙所示。p(CO2)>14 kPa时,乙苯转化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第24讲 化学平衡的移动【活动方案】活动一:(1) 浓度:①减小 不变 正向 ②增大 不变 逆向 ③增大 不变 逆向 ④减小 不变 正向 压强:①减小 不变 正向 ②增大 不变 逆向 温度:①不变 减小 逆向 ②不变 增大 正向 催化剂:不变 不变 不移动 (2) 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向着能够削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3) ①逆向移动。不移动。正向移动。正向移动。 ②高温、高压。活动二:1 饱和食盐水。加压、降温。2 红色加深。3 S2-与Ag+结合生成溶解度更小的Ag2S沉淀,使得溶液中Ag+浓度减小,促进AgCl的溶解平衡正向进行。4 钙镁石榴子石。活动三:1 (1) ①增大 不变 正向移动 ②减小 不变 逆向移动③不变 增大 逆向移动 ④不变 减小 正向移动(2) ①增大 增大 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②减小 减小 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3) ①增大 增大 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②减小 减小 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4) 增大 增大 不移动2 (1) 增大SO2或O2的浓度。 (2) 不正确。在恒容容器中通入氦气不可能引起速率变化。应该是使用了催化剂引起的变化。 (3) 乙的温度较高。ΔH<0。(4)(p甲>p乙)【名卷优选】1 A 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2HClO2HCl+ O2↑,c(HClO)减小,促进Cl2+H2O HClO+H++Cl-正向进行,故氯水颜色变浅,最终变为无色,A正确;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不涉及平衡移动,B错误;常温下,铁片在浓硝酸中钝化,加热可破坏氧化膜,使反应继续进行,不涉及平衡移动,C错误;锌可置换出少量铜,形成铜锌原电池,促进H2的产生,不涉及平衡移动,D错误。2 C H2(g)+I2(g) 2HI(g)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A错误;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惰性气体,容器容积变大,相当于减小压强,2NO2(g) N2O4(g)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减小压强,平衡向左移动,NO2的分子数变多,但浓度没有之前大,故达到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颜色比条件改变前浅,B错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右移动,恒温条件下,K不变,K=,故到达新平衡时气体X浓度不变,C正确;HCl可与NH3反应,NH3的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D错误。3 D Δn(CH4)=1.0 mol-0.2 mol =0.8 mol,v(H2)=v(CH4)==0.02 mol/(L·min),A错误;14 min时,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v正(CH4)≠2v逆(C2H4),B错误;平衡时,CH4、C2H4、H2的浓度依次为0.1 mol/L、0.2 mol/L、0.4 mol/L,则平衡常数K==3.2,C错误;T ℃时,若起始向容器中充入CH4、C2H4、H2均为1 mol,则Q==0.5<3.2=K,则反应正向进行,D正确。4 C 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说明存在转化:Cr2O→CrO,滴加 NaOH溶液使c(H+)减小,则Cr2O+H2O 2CrO+2H+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正确;溶液由黄绿色变为蓝色,说明存在转化:[CuCl4]2-→[Cu(H2O)4]2+,降低温度,则[Cu(H2O)4]2++4Cl- [CuCl4]2-+4H2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正确;H2(g)+I2(g) 2HI(g)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压缩容器容积使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气体浓度增大,故气体颜色变深,C错误;加入铁粉,可发生反应:2Fe3++Fe===3Fe2+,使c(Fe3+)减小,溶液颜色变浅,说明存在转化:Fe(SCN)3→Fe3+,则Fe3++3SCN- Fe(SCN)3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确。5 (1) ①> ②加入一定量N2使“乙苯脱氢反应”的Q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6年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导学案--第24讲 化学平衡的移动数(含答案).doc 模块3 主题7 第24讲 化学平衡的移动.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