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6讲 羧酸、酯学习目标 1. 掌握羧酸、酯的化学性质。2. 掌握油脂的结构特点和性质。活动方案根据羧酸和酯的结构特点推理完成下列活动1. 某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8H8O2,分别写出所有羧酸和酯的结构简式。羧酸:酯:2. 阿司匹林(分子式为C9H8O4)诞生于1899年,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该有机物分子中两个取代基处于苯环上相邻的位置,其水解产物之一为乙酸。(1) 写出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2) 阿司匹林的另一水解产物是水杨酸。写出水杨酸与Na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聚酯类高分子有机物材料在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聚乳酸酯在自然界易于降解,可由乳酸()聚合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安全性好,可直接用于食品包装。分别写出制取聚乳酸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化学方程式。4. 填充下表,归纳比较乙酸、苯酚、乙醇电离出H+的能力大小。能否与金属钠反应 能否与NaOH 溶液反应 能否与NaHCO3溶液反应①乙酸②苯酚③乙醇结论乙酸乙酯的制取和水解1. 实验室和工业上均常用乙酸与乙醇反应制取乙酸乙酯。(1) 写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2) 如何证明生成的水分子中O原子来自乙酸?(3)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采用了哪些方法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4) 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如何从试管中分离得到乙酸乙酯?2. 乙酸乙酯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完全水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时如何确定乙酸乙酯已经水解完全?认识油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性质 1. 油脂的组成与结构特点。(1) 写出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两种油脂的结构简式(烃基用分子式表示)。已知:硬脂酸学名叫十八烷酸,油酸的学名叫9十八烯酸。(2) 天然油脂是纯净物吗,为什么?2. 油脂的性质。(1) 油酸甘油酯与硬脂酸甘油酯共同的化学性质有哪些,不同的化学性质有哪些?油酸甘油酯与硬脂酸甘油酯的熔点哪个高,这与它们结构中的什么特点有关?(2) 已知:皂化值是使1 g油脂皂化所需要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碘值是使100 g油脂加成时消耗碘单质的克数。花生油 亚麻仁油 牛油 黄油 硬化大豆油 大豆油皂化值 190 180 195 226 193 193碘值 90 182 38 38 5 126①油脂的皂化值与油脂的哪个物理量有关?②上述哪一种油脂分子的不饱和程度(平均)最大?名卷优选1 [2023江苏卷]化合物Z是合成药物非奈利酮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 Y中的含氧官能团分别是酯基、羧基C. 1 mol Z最多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 X、Y、Z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和2%银氨溶液进行鉴别2 [2024南航附中阳光测试]芘主要存在于煤焦油、沥青的蒸馏物中,经氧化后可进一步用于染料、合成树脂、工程塑料等的合成。以下是芘的一种转化路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X、Y、Z互为同系物B. Y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 物质X能发生氧化、还原、消去反应D. Y的水解产物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3 [2024徐州一中、淮阴中学、姜堰中学联考]五倍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有效成分为X。在一定条件下X可分别转化为Y、Z。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 mol X最多与4 mol NaOH 发生反应B. Y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消去反应C. 可以用FeCl3溶液检验X是否完全转化为YD. Z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两种有机物4 [2024南通期中考前模拟]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水解反应B. 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溴反应最多消耗4 mol Br2C.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5H21O4D. 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反应生成1 mol H25 [2021江苏适应性考试二]化合物G是合成药物盐酸沙格雷酯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1) A与对羟基苯甲醛互为同分异构体。A的熔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可用于鉴别A与B的常用化学试剂为____________。(3) B―→C的反应中,“—CHO”被转化为“—CH2OH”,相应的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4) 上述合成路线中,F的分子式为C22H20O2,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请设计以和 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和两碳以下的有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示例见本题题干)。第46讲 羧酸、酯【活动方案】活动一:1 羧酸:酯:2 (1) (2) +NaHCO3―→+CO2↑+H2O3 n+(n-1)H2O+nHOCH2CH2OH+(2n-1)H2O4能否与金属钠反应 能否与NaOH 溶液反应 能否与NaHCO3溶液反应①乙酸 能 能 能②苯酚 能 能 不能③乙醇 能 不能 不能结论 电离出H+的能力:乙酸>苯酚>乙醇活动二:1 (1)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2) 可以将CH3CH2OH中的O原子用18O来标记,若产物中18O均在CH3COOCH2CH3中,则可证明。 (3) 使用浓硫酸吸收反应生成的水,同时将生成的乙酸乙酯蒸出,均有利于平衡的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4) 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分液。2 碱性条件下;可以完全水解,化学方程式为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观察到液体不再出现分层现象(或液面上不再存在油状物质)。活动三:1 (1) 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 (2) 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构成天然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的种类和排列不同,天然油脂的分子结构不唯一。2 (1) 共同的化学性质:能发生水解反应、氧化反应;不同的化学性质:油酸甘油酯还能发生加成反应。硬脂酸甘油酯的熔点高;与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的饱和程度有关,不饱和程度大的熔点较低。 (2) ①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②亚麻仁油【名卷优选】1 D X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A错误;Y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是酯基和醚键,B错误;Z分子中的醛基和苯环均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1 mol Z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X分子中含有羧基,X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泡,Z分子中含有醛基,Z能与2%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故X、Y、Z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和2%银氨溶液进行鉴别,D正确。2 D X与Y、Z所含官能团不同,不是同类物质,不互为同系物,A错误;Y的结构中含有饱和碳原子,饱和碳原子及与其相连的4个原子构成四面体结构,故所有原子不共面,B错误;X中含有醛基,能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错误。3 D Z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一种有机物,D错误。4 D 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的羟基、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的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该有机物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错误;1 mol该有机物含有3 mol碳碳双键,故与足量溴反应最多消耗3 mol Br2,B错误;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5H20O4,C错误。5 (1) 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化合物A形成分子内氢键 (2) FeCl3溶液 (3) 由sp2杂化转变为sp3杂化(4)(5)解析:(3) —CHO中,碳原子形成3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0,故碳原子采取sp2杂化,—CH2OH中,碳原子形成4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0,故碳原子采取sp3杂化。(5) 目标产物中的酯基应来自—CH2COOH与CH3OH的酯化反应,容易想到将原料—CH2CHO氧化为—CH2COOH,但原料中的酚羟基也易被氧化,故需保护酚羟基,流程中A―→B的反应为保护酚羟基的方法,F―→G的反应为还原酚羟基,具体合成路线见答案。(共30张PPT)模块五有机化学基础主题14 烃的衍生物第46讲 羧酸、酯内容索引学习目标活动方案名卷优选学 习 目 标1. 掌握羧酸、酯的化学性质。2. 掌握油脂的结构特点和性质。活 动 方 案1. 某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8H8O2,分别写出所有羧酸和酯的结构简式。羧酸:活动一 根据羧酸和酯的结构特点推理完成下列活动酯:2. 阿司匹林(分子式为C9H8O4)诞生于1899年,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该有机物分子中两个取代基处于苯环上相邻的位置,其水解产物之一为乙酸。(1) 写出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2) 阿司匹林的另一水解产物是水杨酸。写出水杨酸与Na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 填充下表,归纳比较乙酸、苯酚、乙醇电离出H+的能力大小。 能否与金属钠反应 能否与NaOH 溶液反应 能否与NaHCO3溶液反应①乙酸 ②苯酚 ③乙醇 结论 能能能能能不能能不能不能电离出H+的能力:乙酸>苯酚>乙醇1. 实验室和工业上均常用乙酸与乙醇反应制取乙酸乙酯。(1) 写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活动二 乙酸乙酯的制取和水解(2) 如何证明生成的水分子中O原子来自乙酸?【答案】 可以将CH3CH2OH中的O原子用18O来标记,若产物中18O均在CH3COOCH2CH3中,则可证明。(3)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采用了哪些方法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答案】 使用浓硫酸吸收反应生成的水,同时将生成的乙酸乙酯蒸出,均有利于平衡的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4) 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如何从试管中分离得到乙酸乙酯?【答案】 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分液。2. 乙酸乙酯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完全水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时如何确定乙酸乙酯已经水解完全?1. 油脂的组成与结构特点。(1) 写出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两种油脂的结构简式(烃基用分子式表示)。已知:硬脂酸学名叫十八烷酸,油酸的学名叫9-十八烯酸。活动三 认识油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性质(2) 天然油脂是纯净物吗,为什么?【答案】 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构成天然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的种类和排列不同,天然油脂的分子结构不唯一。2. 油脂的性质。(1) 油酸甘油酯与硬脂酸甘油酯共同的化学性质有哪些,不同的化学性质有哪些?油酸甘油酯与硬脂酸甘油酯的熔点哪个高,这与它们结构中的什么特点有关?【答案】 共同的化学性质:能发生水解反应、氧化反应;不同的化学性质:油酸甘油酯还能发生加成反应。硬脂酸甘油酯的熔点高;与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的饱和程度有关,不饱和程度大的熔点较低。(2) 已知:皂化值是使1 g油脂皂化所需要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碘值是使100 g油脂加成时消耗碘单质的克数。 花生油 亚麻 仁油 牛油 黄油 硬化 大豆油 大豆油皂化值 190 180 195 226 193 193碘值 90 182 38 38 5 126①油脂的皂化值与油脂的哪个物理量有关?【答案】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②上述哪一种油脂分子的不饱和程度(平均)最大?【答案】 亚麻仁油名 卷 优 选245131 [2023江苏卷]化合物Z是合成药物非奈利酮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 Y中的含氧官能团分别是酯基、羧基C. 1 mol Z最多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 X、Y、Z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和2%银氨溶液进行鉴别D24513【解析】 X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A错误;Y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是酯基和醚键,B错误;Z分子中的醛基和苯环均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1 mol Z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X分子中含有羧基,X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泡,Z分子中含有醛基,Z能与2%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故X、Y、Z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和2%银氨溶液进行鉴别,D正确。245132 [2024南航附中阳光测试]芘主要存在于煤焦油、沥青的蒸馏物中,经氧化后可进一步用于染料、合成树脂、工程塑料等的合成。以下是芘的一种转化路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X、Y、Z互为同系物B. Y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 物质X能发生氧化、还原、消去反应D. Y的水解产物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24513【解析】X与Y、Z所含官能团不同,不是同类物质,不互为同系物,A错误;Y的结构中含有饱和碳原子,饱和碳原子及与其相连的4个原子构成四面体结构,故所有原子不共面,B错误;X中含有醛基,能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错误。24533 [2024徐州一中、淮阴中学、姜堰中学联考]五倍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有效成分为X。在一定条件下X可分别转化为Y、Z。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 mol X最多与4 mol NaOH 发生反应B. Y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消去反应C. 可以用FeCl3溶液检验X是否完全转化为YD. Z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两种有机物1【解析】 Z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一种有机物,D错误。D24534 [2024南通期中考前模拟]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水解反应B. 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溴反应最多消耗4 mol Br2C.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5H21O4D. 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反应生成1 mol H21D24531【解析】 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的羟基、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的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该有机物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错误;1 mol该有机物含有3 mol碳碳双键,故与足量溴反应最多消耗3 mol Br2,B错误;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5H20O4,C错误。24535 [2021江苏适应性考试二]化合物G是合成药物盐酸沙格雷酯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12453(1) A与对羟基苯甲醛互为同分异构体。A的熔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可用于鉴别A与B的常用化学试剂为_____________。(3) B――→C的反应中,“—CHO”被转化为“—CH2OH”,相应的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上述合成路线中,F的分子式为C22H20O2,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1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化合物A形成分子内氢键FeCl3溶液由sp2杂化转变为sp3杂化2453【答案】124531【解析】 (3) —CHO中,碳原子形成3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0,故碳原子采取sp2杂化,—CH2OH中,碳原子形成4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0,故碳原子采取sp3杂化。(5) 目标产物中的酯基应来自—CH2COOH与CH3OH的酯化反应,容易想到将原料—CH2CHO氧化为—CH2COOH,但原料中的酚羟基也易被氧化,故需保护酚羟基,流程中A―→B的反应为保护酚羟基的方法,F―→G的反应为还原酚羟基,具体合成路线见答案。谢谢观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6年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导学案--第46讲 羧酸、酯(含答案).doc 模块5 主题14 第46讲 羧酸、酯.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