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导学案 模块5 主题13 第41讲 不饱和脂肪烃(含答案+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年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导学案 模块5 主题13 第41讲 不饱和脂肪烃(含答案+课件)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模块五
有机化学基础
主题13 烃
第41讲 不饱和脂肪烃
内容索引
学习目标
活动方案
名卷优选
学 习 目 标
1. 理解不饱和脂肪烃的概念、结构特征。2. 理解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的概念。3. 掌握烯烃和炔烃的结构特点、通式及性质,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活 动 方 案
1. 结合所学有关知识,写出乙烷、乙烯和乙炔分子中各种共价键的数目、碳原子成键的形状和碳原子杂化类型。
活动一 不饱和脂肪烃的结构特点与特征反应
序号 物质 单键数 双键数 三键数 σ键数 π键数 碳原子成键的形状 碳原子杂化类型
(1) C2H6
(2) C2H4
(3) C2H2
7
0
0
7
0
四面体形
sp3
4
1
0
5
1
平面形
sp2
2
0
1
3
2
直线形
sp
2. 不饱和脂肪烃的特征反应是什么?鉴别饱和脂肪烃与不饱和脂肪烃的常用试剂是什么?
【答案】 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 不饱和脂肪烃中,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物质是什么?
【答案】 乙烯。
1. 写出下列转化关系中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类型,将你不熟悉的化学方程式做上记号。
活动二 乙烯和乙炔的主要化学性质
2. 用类比的方法学习烯烃的化学性质。
(1) 写出烯烃燃烧的反应通式。
(2) 探究烯烃的加成反应。
①写出CH3—CH==CH2与氯化氢可能发生的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写出1 mol CH2==CH—CH==CH2(二烯烃)与1 mol Br2加成产物可能的结构简式。
【答案】 CH2Br—CHBr—CH==CH2、CH2Br—CH==CH—CH2Br
(3) 探究烯烃的加聚反应。
①分别写出有机化合物CH3—CH==CH2和CH3—CH==CH—CH3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CH2==CH2和CH3—CH==CH2
1.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原理:
活动三 乙烯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1) 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实验时,在反应容器中通常加少量碎瓷片,目的是什么?加热时要使温度迅速升高到170 ℃,为什么?
【答案】 催化剂和脱水剂。防止混合液受热时暴沸。以减少生成乙醚等副反应的发生。
(2) 实验室制乙烯的发生装置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哪些?其中温度计的位置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案】 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温度计、酒精灯、导管等。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反应液中,以测量和控制反应液的温度为170 ℃。
(3) 实验室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乙烯气体?
【答案】 排水集气法。
(4) 验证乙烯与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性质时,通常要将制得气体先通入NaOH溶液进行洗气,再做性质实验,试简述原因。
【答案】 由于加热时浓硫酸将乙醇碳化,C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CO2等杂质气体,其中SO2也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需先用NaOH溶液洗气。
2.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原理:
CaC2+2H2O―→CH≡CH↑+Ca(OH)2
CaC2是电石的主要成分,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制得的乙炔中常混有H2S、PH3等杂质,可通过硫酸铜溶液除去。
(1) 实验时,常用饱和食盐水替代蒸馏水,其作用是什么?还可以通过什么仪器控制饱和食盐水的滴加速率?
【答案】 减小电石与水反应的速率。分液漏斗。
(2) 画出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检验乙炔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实验装置图,注明各装置中选用试剂的名称。
名 卷 优 选
2
4
5
1
3
1 [2024江苏卷]化合物Z是一种药物的重要中间体,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B. 1 mol Y最多能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 Z不能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
D. Y、Z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2
4
5
1
3
【解析】 X分子中的环不是苯环,环上含有多个饱和碳原子,故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错误;羰基、碳碳双键均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1 mol Y最多能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故Z能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C错误;碳碳双键和—CH2OH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Y、Z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正确。
2
4
5
1
3
2 [2024扬州期末]化合物Y是合成丹参醇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2
4
5
1
3
2
4
5
3
3 [2024常州学业水平监测]在Al2O3存在下,有机物X(—Ph为苯基)与HCl的加成反应可得到很好控制,生成氯代烯烃Y和Z。
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Y和Z的含量之比为1∶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的名称为1-苯基丙炔
B. Y和Z互为顺反异构体
C. 反应Ⅲ的ΔH>0
D. Y和Z不易与NaOH溶液反应
1
C
2
4
5
3
1
【解析】 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Y和Z的含量之比为1∶35,故反应更易生成Z,Z的稳定性大于Y,则Y生成Z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Ⅲ的ΔH<0,C错误;Y、Z均属于乙烯型卤代烃,双键为推电子基团,使得C—Cl很难断裂,不易与NaOH溶液反应,D正确。
2
4
5
3
4 [2024盐城考前模拟]化工原料Z是X与HBr反应的主产物。X―→Z的反应机理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中所有碳原子可共平面
B. Y中有2个碳原子采取sp3杂化
C. X―→Z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D. X与HBr反应可产生一种无手性的副产物
1
B
2
4
5
3
1
【解析】 苯环平面和乙烯平面通过单键相连,单键可以旋转,故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共平面,A正确;Y中只有1个甲基碳原子采取sp3杂化,苯环碳原子和碳正离子均采取sp2杂化,B错误;碳碳双键与HBr加成,故X―→Z的反应类型属于加成反应,C正确;X与HBr反应可产生
一种无手性的副产物: ,D正确。
2
4
5
3
5 [南通模拟]化合物F是一种药物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
2
4
5
3
(1) E分子中sp3杂化的碳原子数目为______。
(2) E―→F分两步进行,反应类型依次为加成反应、___________。
(3) A―→B的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副产物,
写出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4) 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其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 ②分子中含有3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1
7
消去反应
2
4
5
3
【答案】
1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第41讲 不饱和脂肪烃
学习目标 
1. 理解不饱和脂肪烃的概念、结构特征。
2. 理解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的概念。
3. 掌握烯烃和炔烃的结构特点、通式及性质,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活动方案
不饱和脂肪烃的结构特点与特征反应
1. 结合所学有关知识,写出乙烷、乙烯和乙炔分子中各种共价键的数目、碳原子成键的形状和碳原子杂化类型。
序号 物质 单键数 双键数 三键数 σ键数 π键数 碳原子成键的形状 碳原子杂化类型
(1) C2H6
(2) C2H4
(3) C2H2
2. 不饱和脂肪烃的特征反应是什么?鉴别饱和脂肪烃与不饱和脂肪烃的常用试剂是什么?
3. 不饱和脂肪烃中,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物质是什么?
乙烯和乙炔的主要化学性质
1. 写出下列转化关系中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类型,将你不熟悉的化学方程式做上记号。
2. 用类比的方法学习烯烃的化学性质。
(1) 写出烯烃燃烧的反应通式。
(2) 探究烯烃的加成反应。
①写出CH3—CH===CH2与氯化氢可能发生的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写出1 mol CH2===CH—CH===CH2(二烯烃)与1 mol Br2加成产物可能的结构简式。
(3) 探究烯烃的加聚反应。
①分别写出有机化合物CH3—CH===CH2和CH3—CH===CH—CH3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乙丙橡胶广泛用于汽车部件、建材用防水材料、电线电缆护套、耐热胶管、胶带、汽车密封件及其他制品等。乙丙橡胶的结构简式为。 写出合成乙丙橡胶的单体的结构简式。
乙烯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1.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原理:CH3CH2OHCH2===CH2↑+H2O
(1) 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实验时,在反应容器中通常加少量碎瓷片,目的是什么?加热时要使温度迅速升高到170 ℃,为什么?
(2) 实验室制乙烯的发生装置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哪些?其中温度计的位置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3) 实验室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乙烯气体?
(4) 验证乙烯与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性质时,通常要将制得气体先通入NaOH溶液进行洗气,再做性质实验,试简述原因。
2.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原理:CaC2+2H2O―→CH≡CH↑+Ca(OH)2
CaC2是电石的主要成分,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制得的乙炔中常混有H2S、PH3等杂质,可通过硫酸铜溶液除去。
(1) 实验时,常用饱和食盐水替代蒸馏水,其作用是什么?还可以通过什么仪器控制饱和食盐水的滴加速率?
(2) 画出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检验乙炔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实验装置图,注明各装置中选用试剂的名称。
名卷优选
1 [2024江苏卷]化合物Z是一种药物的重要中间体,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B. 1 mol Y最多能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 Z不能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
D. Y、Z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 [2024扬州期末]化合物Y是合成丹参醇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B. X转化为Y的过程中与CH3MgBr反应生成
C. Y与Br2以物质的量1∶1发生加成反应时可得3种产物
D. X、Y可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鉴别
3 [2024常州学业水平监测]在Al2O3存在下,有机物X(—Ph为苯基)与HCl的加成反应可得到很好控制,生成氯代烯烃Y和Z。
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Y和Z的含量之比为1∶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的名称为1-苯基丙炔
B. Y和Z互为顺反异构体
C. 反应Ⅲ的ΔH>0
D. Y和Z不易与NaOH溶液反应
4 [2024盐城考前模拟]化工原料Z是X与HBr反应的主产物。X―→Z的反应机理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中所有碳原子可共平面
B. Y中有2个碳原子采取sp3杂化
C. X―→Z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D. X与HBr反应可产生一种无手性的副产物
5 [南通模拟]化合物F是一种药物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 E分子中sp3杂化的碳原子数目为________。
(2) E―→F分两步进行,反应类型依次为加成反应、____________。
(3) A―→B的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副产物,写出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
②分子中含有3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5) 设计以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示例见本题题干)。
第41讲 不饱和脂肪烃
【活动方案】
活动一:
1 (1) 7 0 0 7 0 四面体形 sp3 (2) 4 1 0 5 1 平面形 sp2 (3) 2 0 1 3 2 直线形 sp
2 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 乙烯。
活动二:
1 ①CH2===CH2+H2CH3CH3 加成反应
②CH2===CH2+HClCH3CH2Cl 加成反应
③CH2===CH2+H2OCH3CH2OH 加成反应
④nCH≡CH?CH===CH? 加聚反应
⑤CH2===CH2+Br2―→CH2BrCH2Br 加成反应
⑥nCH2===CH2?CH2—CH2? 加聚反应
⑦CH3CH3+Cl2CH3CH2Cl+HCl 取代反应
⑧CH≡CH+H2CH2===CH2 加成反应
⑨CH≡CH+HClCH2===CHCl 加成反应
⑩CH≡CH+Br2―→CHBr===CHBr 加成反应
CH≡CH+2Br2―→CHBr2CHBr2 加成反应
CHBr===CHBr+Br2―→CHBr2CHBr2 加成反应
 加聚反应
2 (1) CnH2n+O2 nCO2+nH2O (2) ①CH3—CH===CH2+HCl
CH3—CH2—CH2Cl CH3—CH===CH2+HClCH3—CHCl—CH3 ②CH2Br—CHBr—CH===CH2、CH2Br—CH===CH—CH2Br 
(3) ?CHCH3CH2? 
②CH2===CH2和CH3—CH===CH2
活动三:
1 (1) 催化剂和脱水剂。防止混合液受热时暴沸。以减少生成乙醚等副反应的发生。 (2) 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温度计、酒精灯、导管等。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反应液中,以测量和控制反应液的温度为170 ℃。 (3) 排水集气法。 (4) 由于加热时浓硫酸将乙醇碳化,C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CO2等杂质气体,其中SO2也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需先用NaOH溶液洗气。
2 (1) 减小电石与水反应的速率。分液漏斗。
(2)
【名卷优选】
1 D X分子中的环不是苯环,环上含有多个饱和碳原子,故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错误;羰基、碳碳双键均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1 mol Y最多能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故Z能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C错误;碳碳双键和—CH2OH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Y、Z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正确。
2 C X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A错误;X转化为Y的过程中,与CH3MgBr反应生成,B错误;Y与Br2以物质的量1∶1发生加成反应时可得3种产物:1,2加成(2种产物):、,1,4加成(1种产物):,C正确;X、Y分子中都含有碳碳双键,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错误。
3 C 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Y和Z的含量之比为1∶35,故反应更易生成Z,Z的稳定性大于Y,则Y生成Z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Ⅲ的ΔH<0,C错误;Y、Z均属于乙烯型卤代烃,双键为推电子基团,使得C—Cl很难断裂,不易与NaOH溶液反应,D正确。
4 B 苯环平面和乙烯平面通过单键相连,单键可以旋转,故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共平面,A正确;Y中只有1个甲基碳原子采取sp3杂化,苯环碳原子和碳正离子均采取sp2杂化,B错误;碳碳双键与HBr加成,故X―→Z的反应类型属于加成反应,C正确;X与HBr反应可产生一种无手性的副产物:,D正确。
5 (1) 7 (2) 消去反应 (3)
(4)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