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中图版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世界海陆分布》(分层作业)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核心素养】中图版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世界海陆分布》(分层作业)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第二章 海陆分布与海陆变迁
第一节 世界海陆分布(分层作业)
使用导航
知识挖空练:要点全梳理,课前预习
新情境命题练:T1-9(建议用时:10-15分钟)当堂测试使用
重难探究专练:T1-10(建议用时:15-20分钟)课下练习使用
知识挖空练
知识点一: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1、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组成。海洋面积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71%,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无论是什么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其中北极中心为北冰洋,南极中心为南极洲。
知识点二 七大洲
1、大陆和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顺序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记忆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七大洲的分界线:
①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记忆口诀:乌乌里大黑土)
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③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④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⑤非洲与欧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⑥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⑦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
知识点三 四大洋
1、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
2、世界上面积最大、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呈“S”形分布的是大西洋;跨经度最广、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的是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大洲包围的是北冰洋;完全位于东半球的是印度洋;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
知识点四 海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海洋空间资源及利用:
(1)海洋空间范围:包括海岸、海上、海中、海底等区域。
(2)主要利用方向:海洋运输、港口建设、临港工业、海底通信等。
2、海洋旅游资源:
(1)资源类型:海滨游览胜地、海洋公园、海底观光旅游等。
(2)作用:丰富人们的生活,促进旅游业发展。
3、海洋生物资源
(1)资源规模:已知海洋生物超24万种,其中包含1万多种海洋植物和20多万种海洋动物。
(2)资源价值: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为人类提供重要的医药原料和工业原料。
4、海洋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滨海砂矿、多金属结核等。
5、海洋对气候的影响
(1)积极影响:调节气候,使沿海地区空气更加湿润,降水较多,生活环境更为舒适。
(2)不利影响:沿海地区需应对台风、海啸、风暴潮等灾害。
6、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1)负面影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能带来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会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2)共识: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蓝色家园,开发、利用、保护、珍爱海洋是人类的共同责任和战略选择。
新情境命题练
(新情境·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第12届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历时近9个月,在9个国家的10个港口停靠,总航程共39895海里。读第12届沃尔沃环球帆船赛航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海陆面积之比约是( )
A.3:7 B.6:4 C.4:6 D.7:3
2.此次帆船赛出发地是西班牙的阿利坎特,其所在的甲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3.奥克兰至伊塔加的赛段⑤是从______至______。( )
A.大洋洲;南美洲 B.大洋洲;北美洲
C.南极洲;南美洲 D.非洲;南美洲
【答案】1.D 2.B 3.A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故海陆面积比约为7:3,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由图可知,第12届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出发地西班牙的阿利坎特所在的大洲是甲欧洲。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由图可知,奥克兰位于大洋洲,伊塔加位于南美洲,故奥克兰至伊塔加的赛段⑤是从大洋洲到南美洲,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新情境·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全球创新强国包括瑞典、美国、德国、中国等国家。读2023年全球创新强国分布示意(部分)图,完成下面小题。
4.地球海陆面积之比约是( )
A.3:7 B.6:4 C.4:6 D.7:3
5.图示中,全球创新强国分布最多的大洲是( )
A.欧洲 B.亚洲 C.非洲 D.大洋洲
6.图中A处附近是两大洲的分界线,该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乌拉尔河
【答案】4.D 5.A 6.A
【解析】4.地球表面海洋的面积大约为71%,陆地面积大约为29%,因此海陆面积之比约是7:3,ABC错误,选D。
5.读图可知,全球创新强国主要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其中欧洲分布最多,BCD错误,故选A。
6.读图可知,A为南北美洲分界线,为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A正确;土耳其、乌拉尔河是亚欧分界线的一部分,BD错误;苏伊士运河是亚非分界线,C错误,故选A。
(新情境·柑橘传播路线)柑橘原产于我国,后传播到世界。如图为柑橘的传播路线图。据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柑橘传播的路线正确的是( )
A.经印度洋传到欧洲 B.经大西洋传到北美洲
C.经印度洋传到非洲 D.经太平洋传到大洋洲
8.从亚洲到北美洲的路线中经过的大洲是( )
A.非洲 B.欧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9.从欧洲传到大洋洲的线路经过的海洋是( )
A.太平洋和印度洋 B.大西洋和太平洋
C.大西洋和印度洋 D.太平洋和北冰洋
【答案】7.B 8.B 9.C
【解析】7.观察中柑橘传播路线,从我国到欧洲,柑橘传播的路线并没有经过印度洋,A错误。从我国到北美洲,柑橘传播的路线经过大西洋,B正确。从我国到非洲,柑橘传播路线不经过印度洋,C错误。柑橘从欧洲经大西洋、印度洋传到大洋洲,D错误。故选B。
8.读图可知,柑橘的传播从亚洲到北美洲的路线中经过的大洲是欧洲,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柑橘从欧洲传到大洋洲,观察地图,其线路首先要经过大西洋,然后经过印度洋才到达大洋洲,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新情境·冰上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甲位于( )
A.北美洲 B.亚洲 C.南美洲 D.非洲
11.沿“冰上丝绸之路”从上海出发至鹿特丹,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B.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
C.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D.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12.冰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中国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
A.缩短与欧洲、北美洲的航运距离 B.缩短航运时间、降低运输成本
C.增强中国对外贸易的多样性 D.显著增强中国经济实力
【答案】10.D 11.D 12.D
【解析】10.从竖版世界地图来看,甲所处的位置是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东北与亚洲为邻,北面与欧洲隔海相望。故选D。
11.由图可知,“冰上丝绸之路”指的是北极航线,上海濒临太平洋,鹿特丹濒临大西洋,故从上海出发到鹿特丹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冰上丝绸之路”穿越北极圈,相比于传统航线,确实缩短了中国与欧洲、北美洲的航运距离,A正确,不符合题意;航运距离缩短,必然会缩短航运时间,同时运输成本也会相应降低,B正确,不符合题意;新航线的开通,拓展了贸易通道,增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多样性,C正确,不符合题意;“冰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虽然会对中国经济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会显著增强,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新情境·金砖国家扩容)金砖国家最初是由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组成。因这四个国家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组合“BRIC”,所以被称为金砖国家。自2024年起,金砖国家经历了重大扩员,新增了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和埃塞俄比亚五个成员国,使得金砖国家的成员国数量增加到十个。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金砖十国里没有分布在以下哪个大洲( )
A.北美洲 B.亚洲 C.非洲 D.南美洲
14.图片中的①表示的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15.埃及所在大洲与印度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马六甲海峡
【答案】13.A 14.D 15.A
【解析】1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砖十国里没有分布在北美洲,A符合题意;亚洲主要分布着中国、印度、阿联酋等金砖国家,B排除;非洲主要分布着埃及、埃塞俄比亚,C排除;南美洲主要分布着巴西。D排除。故选A。
14.读图可知,太平洋位于亚洲和美洲之间,大西洋位于美洲和欧洲/非洲之间,印度洋位于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之间,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可知图片中的大洋为大西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埃及位于非洲,印度位于亚洲,非洲和亚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A正确;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B排除;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C排除;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水道,位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它并不是大洲的分界线,而是海洋之间的分界线。D排除。故选A。
(新情境·海洋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接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下图为“世界大洲和大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两大洲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 B.E是世界跨纬度最广的北冰洋
C.甲是半岛,乙是岛屿 D.②大洲东临H大西洋,西临F太平洋
17.沟通F、H两大洋的捷径是( )
A.德雷克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乌拉尔河
18.从地理视角看“海洋命运共同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资源丰富,是人类资源的宝库 B.海水相连,占地球表面积的71%
C.各国都有漫长的海岸线,便于沟通 D.海洋生态环境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答案】16.D 17.C 18.B
【解析】16.①非洲和③欧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是亚非分界线,故A错误。E北冰洋是世界跨经度最广的大洋,跨纬度最广的是大西洋,故B错误。图中甲是印度半岛,乙是澳大利亚大陆,故C错误。②北美洲东临H大西洋,西临F太平洋,故D正确。故选D。
17.图中F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太平洋,H是世界第二大洋--大西洋,两大洋的捷径是巴拿马运河,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8.海水相连,根据计算,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只占29%,B正确;"海洋命运共同体"旨在通过全球海洋治理的视角,强调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各国相互依存、命运与共,共同面对全球海洋问题和挑战。强调了各国海洋治理的责任,A错误;许多国家海岸线较短,甚至没有海岸线,C错误;海洋生态环境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还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使海洋生态环境不被污染、免受破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D错误。 故选B。
(新情境·“奋斗者”号潜水器)中国“奋斗者”号潜水器成功下潜,坐底深度为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此后多次深潜,并带回了矿物、沉积物、深海生物和深海水样等样本。下图为海底地形剖面图及“奋斗者”号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9.“奋斗者”号潜水器坐底10909米的海底地形最可能是( )
A.大陆架 B.海沟 C.洋底 D.海岭
20.此科考涉及的主要海洋资源是( )
①海洋生物资源②海洋矿产资源③海洋空间资源④海洋能源资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海底地形中与人类生产生活最密切的区域在(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沟 D.海岭
【答案】19.B 20.D 21.A
【解析】19.据材料可知,“奋斗者”号“潜入深度达到惊人的10909米”,世界上海洋最深处位于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到11034米,所以“奋斗者”号下潜到的海底地形最可能是海沟,大陆架、洋底、海岭均不可能达到万米深度,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经过多次深潜,带回了矿物、沉积物、深海生物和深海水样等样本。涉及的海洋资源有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能源资源,①②④正确;没有涉及到海洋空间资源,③错误。故选D。
21.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为大陆架,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为大陆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为海沟,大洋中平坦的主体部分为洋盆,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为大洋中脊,海底地形中,目前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大陆架,因为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距人类活动最近,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还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等。A正确, BCD错误。故选A。
重难探究练
一、单选题
(新情境·候鸟的迁徙)候鸟是指每年在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进行迁徙的鸟类。候鸟的导航陆地目标产生移动,其迁徙路线也随之变动。读不同时期跨越大西洋的候鸟迁徙路线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中的现代海陆分布图可知( )
A.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 B.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C.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D.海陆面积比是29∶71
2.在现代海陆分布图中,候鸟迁徙( )
A.经过太平洋和印度洋 B.经过大西洋和北冰洋
C.范围在亚欧大陆内部 D.在东西方向往返飞行
3.要了解如今候鸟迁徙所经过的主要大洲及国家,还应查阅( )
A.南美洲政区图 B.非洲政区图 C.大洋洲地形图 D.亚洲地形图
【答案】1.C 2.B 3.B
【解析】1.地球表层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读图分析,在现代海陆分布图中,候鸟迁徙未经过太平洋和印度洋,A错误;经过大西洋和北冰洋,B正确;部分范围经过北美洲和非洲,C错误;南北方向往返飞行,D错误。故选B。
3.从图中候鸟迁徙路线可知,候鸟经过非洲等地区,要了解如今候鸟迁徙所经过的主要大洲及国家,应查阅非洲政区图,B正确。候鸟迁徙路线未经过南美洲、大洋洲,AC错误。亚洲地形图只能体现亚洲地形,不能全面反映候鸟经过的大洲和国家,D错误。故选B。
(新情境·地理实践力)为了提高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相关知识的效率,玲玲绘制了一幅全球海陆轮廓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可知( )
A.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陆 B.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
C.本初子午线穿过大西洋 D.北美洲与亚洲连接在一起
5.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与最长的山脉依次对应图中( )
A.甲、乙 B.丁、丙 C.甲、丙 D.丁、乙
6.据图估算全球海洋、陆地占比约为( )
A.A B.B C.C D.D
【答案】4.C 5.C 6.D
【解析】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A错误;据图可知,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但图中没有岛屿分布,不能得出太平洋岛屿最多的结论,B错误;本初子午线(0°经线)穿过大西洋和北冰洋,C正确;北美洲与亚洲隔白令海峡相望,D错误。故选C。
5.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为甲刚果盆地,位于非洲;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为丙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C正确;乙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丁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ABD错误。故选C。
6.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约占71%,陆地面积约占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选项AB陆地面积超过40%,AB错误;选项C陆地面积低于20%,C错误;选项D陆地约占29%,D正确。
(新情境·皮尔斯梅花投影世界地图)你是一名国际旅行规划师,正在设计一条利用中国护照免签政策的环球旅行路线。请借助下图“皮尔斯梅花投影世界地图,图中①-⑦代表七大洲,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大洲②是(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8.图中大洲⑤和大洲⑦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德雷克海峡
9.图中甲、乙、丙、丁对应的大洋依次是(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B.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D.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答案】7.B 8.B 9.D
【解析】7.读图,根据各大洲位置及轮廓可知,①为大洋洲,②为欧洲,③为南极洲,④为南美洲,⑤为北美洲,⑥为非洲,⑦为亚洲。故选B。
8.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⑤为北美洲,⑦为亚洲,两大洲分界线为白令海峡,B正确;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南美洲和北美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是南美洲和南极洲分界线,ACD错误。故选B。
9.读图可知,甲位于欧洲、非洲和南北美洲之间为大西洋,乙位于亚洲、大洋洲和南北美洲之间是太平洋,丙位于北极地区为北冰洋,丁位于非洲、亚洲和大洋洲之间为印度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新情境·“枕面”世界地图)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地图,下图为“枕面”世界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0.“枕面世界地图”中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 )
A.亚洲、欧洲 B.北美洲、大洋洲
C.欧洲、北美洲 D.亚洲、非洲
11.①②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直布罗陀海峡 D.白令海峡
12.下列关于③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②面积居世界第三位③有太阳直射现象④赤道穿过其大陆部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10.C 11.B 12.B
【解析】10.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读图可知,“枕面世界地图”中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和北美洲,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读图可知,①是亚洲,②大洲是非洲,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B正确;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为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ACD错误。故选B。
12.读图可知,③是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邻太平洋,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该大洲南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有阳光直射,赤道没有穿过该大洲,②③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新情境·麦哲伦的环球航线)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人类首次环球航行,1522年9月船队返回西班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麦哲伦船队的出发地西班牙位于(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
14.麦哲伦船队先后经过的大洋是( )
A.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15.为了促进海洋运输业的发展,人们在图中的①、②处开凿了运河,它们依次是( )
A.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 B.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C.京杭大运河,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京杭大运河
【答案】13.B 14.B 15.A
【解析】13.读图可知,麦哲伦船队的出发地西班牙位于欧洲,是世界发达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读图可知,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先后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为了促进海洋运输业的发展,人们在图中的①、②处开凿了运河,它们依次是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都是重要的国际航道。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新情境·蓝色粮仓)我国是海洋大国,加快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强国建设是我们的历史使命。2023年12月17日,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正式批复设立,标志着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正式获批。据此读海底主要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目前,我国对海底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大陆架上。图中对应大陆架的数字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近年来,我国在深海探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要探测海底最深处,应前往( )
A.① B.② C.③ D.④
18.设立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的主要优势是( )
A.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B.海洋矿产资源丰富
C.海洋能源资源丰富 D.海洋旅游资源丰富
【答案】16.A 17.D 18.A
【解析】16.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在海底地形示意图中,大陆架一般是靠近陆地的浅海区域部分。读图可知,①是大陆架,②是大陆坡,③是大洋中脊,④是海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海沟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读图可知,①是大陆架,②是大陆坡,③是大洋中脊,④是海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设立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题目中提到“蓝色粮仓”,重点在于“粮仓”,说明其主要优势是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渔业等相关产业,打造“蓝色粮仓”,A正确;与海洋矿产资源丰富、海洋能源资源丰富、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无关,BCD错误。故选A。
(新情境·海洋牧场)“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下图为“海洋牧场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海洋牧场主要利用的是( )
A.海洋矿产资源 B.海洋生物资源 C.海洋化学资源 D.海洋动力资源
20.海洋牧场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①海洋污染 ②管理难度大 ③海水减少 ④海平面升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海洋牧场的保护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控制污染,减少排污量 B.禁止捕捞,减少渔获量
C.大量捕捞,增加渔获量 D.加大养殖,增加渔获量
【答案】19.B 20.A 21.A
【解析】19.读材料可知,海洋牧场是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海上放养,属于利用海洋的生物资源,B正确,与海洋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动力资源无关,ACD错误。故选B。
20.海洋牧场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海洋生物资源,但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海洋污染和管理难度大的问题。海洋污染会直接影响海洋生态环境,进而影响养殖的海洋生物的健康和数量;管理难度大则是因为海洋牧场的规模较大,管理和维护需要较高的技术和投入。①②正确;而海水减少和海平面升高与海洋牧场的发展关系不大,③④错误,故选A。
21.控制污染,减少排污量,这有助于维护海洋生态环境,保障海洋牧场的可持续发展,A正确;禁止捕捞,减少渔获量,做法太绝对,不利于经济发展,B错误;大量捕捞,增加渔获量,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不利于鱼类增殖,C错误;海洋牧场的保护需要避免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控制污染源,减少排污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最合理的措施。加大养殖虽然可以暂时增加渔获量,但若不控制污染和采取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将会对海洋生态造成更大的破坏,最终不利于海洋牧场的可持续发展。D错误,故选A。
(新情境·蓝色国土)海洋被称为“蓝色国土”,能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有( )
①渔业养殖②晒制海盐③海上航运④农业灌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上图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气候变暖 B.过度捕捞 C.海洋污染 D.填海造陆
24.维护海洋环境,保护“蓝色国土”。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入海 B.取缔所有近海养殖业
C.大力开采海底油气资源 D.实行定期休渔制度
【答案】22.A 23.C 24.D
【解析】22.海洋中有丰富的生物资源,通过渔业养殖可以充分利用海洋空间及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水产品,是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①正确。利用海水富含盐分的特点,通过蒸发等方式晒制海盐,是人类对海洋化学资源的一种重要开发利用途径,②正确。海洋为人类提供了广阔的交通通道,海上航运可以实现大规模的货物运输,连接世界各地,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是对海洋空间资源的重要利用,③正确。农业灌溉主要利用的是陆地的河流水、地下水等淡水资源,海水盐分高,不能直接用于农业灌溉,④错误。故选A。
23.从漫画中“快跑!要中毒啦!”的文字以及画面情境可以推断,是海洋环境出现了问题导致海洋生物觉得会“中毒”,这反映的是海洋受到污染,使海洋生物生存环境恶化,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4.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入海,会导致海洋水体污染,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损害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利于海洋环境保护,A错误。近海养殖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近海养殖可以增加就业、提供丰富的水产品等,全部取缔会对沿海经济和渔业发展造成重大打击,应采取合理规范养殖的措施,而不是全部取缔,B错误。大力开采海底油气资源,在开采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海洋污染,同时过度开采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环境和地质结构造成破坏,不利于海洋的可持续发展,C错误。实行定期休渔制度,可以让海洋生物有足够的时间繁殖和生长,有利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维护海洋生态平衡,D正确。故选D。
二、解答题
25.(新情境·跨学科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球上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总称为大洲,全球共划分成七个大洲,各大洲的分界线以自然地理事物和人造工程为标志。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远离大陆,海洋面积广阔,是地球上大多数生物的家园。《庄子》有云:“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下图为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
(1)读图可知,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填字母),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填名称),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填序号和名称)
(2)有同学观察世界地图发现,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填字母);另外有一个大洋的轮廓像一个大大的“S”形,他观察的大洋最有可能是 (填序号),该大洋与④大洋之间通过 运河相连通。
(3)A、B两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 (填“阿尔卑斯”或“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A、C两大洲的分界线是人工开凿的 运河。
(4)自古以来,海洋就给人类提供舟楫之便,我国从各大洲进口粮食主要是通过海洋运输完成的。海洋对人类的影响体现在生活及生产的方方面面,请举例说明。(至少答两点)
【答案】25.(1)A 南极洲 ①北冰洋
(2)BD ③ 巴拿马
(3)大高加索 苏伊士
(4)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海洋给人类提供丰富的盐类资源;海上交通促进了沿海国家的对外贸易;辽阔的海域和众多的岛屿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等。
【解析】25.本题以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位置、分界线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从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中可以看出,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在图中用字母A表示。纬度最高且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因为南极洲位于南极点周围,跨越了所有经度。①是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纬度最高,跨越所有经度,跨经度最广。
(2)读图可知,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B欧洲和D北美洲;轮廓像 “S” 形的大洋是③大西洋;大西洋和④太平洋之间通过巴拿马运河相连通,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3)读图可知,A 亚洲和 B 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 — 乌拉尔河 — 里海 — 大高加索山脉 — 黑海 — 土耳其海峡;A 亚洲和 C 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
(4)海洋对人类的影响体现在: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渔业资源),如各种鱼类、贝类等,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海洋给人类提供丰富的盐类资源,可以借助海水制盐;海洋是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国际贸易中大量的货物通过海运进行运输,成本低且运量大。海洋还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对能源生产有重要意义。辽阔的海域和众多的岛屿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等,海洋旅游业也是重要的经济产业,如海滨度假、海上游轮等。
26.(新情境·实验探究)某校七年级同学们在地理课上通过实践活动探究“世界的海陆分布”。结合活动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主题】
探究世界的海陆分布
【活动步骤】
第一步:图中已给陆地涂上白色,给海洋涂上浅灰色。
(1)同学们在涂色过程中可见: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大洲名称),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大洲名称),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大洋名称),热带分布面积最广的大洲是 (大洲名称),平均温度最低的大洋是 (大洋名称)。
第二步:沿大陆轮廓剪下陆地,包括面积较大的岛屿。
(2)同学们在裁剪过程中可见:世界上陆地主要集中在( )(双选)。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第三步:同学们将剪下的陆地和海洋依次粘贴到10×10方格纸上,见下图。
(3)同学们发现上图中A最可能是 %。
【答案】26.(1)亚洲 南极洲 印度洋 非洲 北冰洋
(2)AC
(3)29
【解析】26.本大题以世界的海陆分布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七大洲、四大洋、海陆面积比例、保护海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公里,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跨越所有的经度。从半球位置看,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印度洋,其它三个大洋都跨越东西半球;从纬度位置看,热带面积最广的是非洲,被赤道穿越中部,有“热带大陆”之称。平均温度最低的是北冰洋,是世界纬度最高、气温最低、水深最浅、面积最小的大洋。
(2)读图可知,世界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东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3) 图中,A是地球陆地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29%,B是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据此说明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7.(新情境·实验探究)在学习大洲大洋时,老师带领同学们做了“认识大洲大洋”的实验探究。
实验名称:认识大洲大洋
实验目的:探究世界的大洲大洋,了解大洲大洋的概况
实验用品:红、蓝墨水;量杯;787mm×2184mm大洲轮廓突出可存颜料液体的亚克力板;黑色马克笔;
实验步骤:
操作1:观察世界地图,在亚克力板上用黑色马克笔描画出大洲轮廓
操作2:将量杯中的红墨水倒入大洲轮廓内,蓝墨水倒入大洲轮廓外大洋中
操作3:观察红、蓝墨水的使用量
实验结论:
(1)实验结束后发现红墨水用量 (多于/少于/等于)蓝墨水用量;从南、北半球看,“水球”之称在 半球更合适。红墨水用量最多的大洲C是 。
(2)实验中,学生发现不用移动倾倒墨水的位置就可以填满大洋,根据以上实验可推断,地球表层海陆分布状况是( )
①陆地大于海洋②海洋彼此相连③海洋大于陆地④北极以陆地为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海峡和运河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通道,沟通北冰洋与太平洋的是A 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是B 运河。
(4)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海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关于合理地开发海洋资源,正确的做法是( )
A.禁止开发海底资源 B.禁止任何填海造陆活动
C.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D.海洋面积那么大,可以任意开发海洋资源
【答案】27.(1)少于 南 亚洲
(2)C
(3)白令 巴拿马
(4)C
【解析】27.本大题以大洲大洋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海陆比例、大洲大洋的分布、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
(1)读图结合所学内容,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红墨水倒入大洲轮廓内,蓝墨水倒入大洲轮廓外大洋中,由于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因而发现红墨水用量少于蓝墨水用量。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比更大,陆地面积相对更小,更像是一个被水覆盖的 “水球”。 红墨水用量最多的大洲 C 是亚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2)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①错误,③正确;海洋彼此相连,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不用移动倾倒墨水的位置就可以填满大洋,②正确;北极以海洋为主,④错误。故选C。
(3)海峡和运河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通道,沟通北冰洋与太平洋的是A白令海峡,也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是B巴拿马运河,也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4)海底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等,完全禁止开发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发展,A错误;填海造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地禁止,B错误;过度捕捞会导致海洋生物种群数量减少,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必须禁止过度捕捞,通过制定合理的捕捞配额、休渔制度等措施,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C正确;虽然海洋面积广阔,但海洋生态系统是非常脆弱和敏感的,任意开发海洋资源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破坏,D错误。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第二章 海陆分布与海陆变迁
第一节 世界海陆分布(分层作业)
使用导航
知识挖空练:要点全梳理,课前预习
新情境命题练:T1-9(建议用时:10-15分钟)当堂测试使用
重难探究专练:T1-10(建议用时:15-20分钟)课下练习使用
知识挖空练
知识点一: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1、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组成。海洋面积面积为 亿平方千米,约占 %,陆地面积为 亿平方千米,约占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 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 半球。无论是什么半球都是海洋面积 陆地面积。其中北极中心为 ,南极中心为 。
知识点二 七大洲
大陆和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顺序是: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记忆口诀: )
2、七大洲的分界线:
①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山脉、 河、 海、 山脉、 海、 海峡。(记忆口诀: )
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运河
③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海峡
④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运河
⑤非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海峡
⑥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 海峡
⑦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海峡
知识点三 四大洋
1、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 洋、 洋、 洋、 洋(太大印北)。
2、世界上面积最大、最深的是 洋;面积最小的是 洋;呈“S”形分布的是 洋;跨经度最广、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的是 洋;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大洲包围的是 洋;完全位于东半球的是 洋;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洋是 洋, 洋。
知识点四 海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海洋空间资源及利用:
(1)海洋空间范围:包括 、 、 、 等区域。
(2)主要利用方向: 、 、 、 等。
2、海洋旅游资源:
(1)资源类型: 、 、 等。
(2)作用:丰富人们的生活,促进旅游业发展。
3、海洋生物资源
(1)资源规模:已知海洋生物超24万种,其中包含1万多种海洋植物和20多万种海洋动物。
(2)资源价值: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为人类提供重要的医药原料和工业原料。
4、海洋矿产资源: 、 、 、 等。
5、海洋对气候的影响
(1)积极影响: ,使沿海地区空气更加湿润,降水较多,生活环境更为舒适。
(2)不利影响:沿海地区需应对 、 、 等灾害。
6、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1)负面影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能带来 和 等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会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2)共识: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蓝色家园,开发、利用、保护、珍爱海洋是人类的共同责任和战略选择。
新情境命题练
(新情境·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第12届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历时近9个月,在9个国家的10个港口停靠,总航程共39895海里。读第12届沃尔沃环球帆船赛航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海陆面积之比约是( )
A.3:7 B.6:4 C.4:6 D.7:3
2.此次帆船赛出发地是西班牙的阿利坎特,其所在的甲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3.奥克兰至伊塔加的赛段⑤是从______至______。( )
A.大洋洲;南美洲 B.大洋洲;北美洲
C.南极洲;南美洲 D.非洲;南美洲
(新情境·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全球创新强国包括瑞典、美国、德国、中国等国家。读2023年全球创新强国分布示意(部分)图,完成下面小题。
4.地球海陆面积之比约是( )
A.3:7 B.6:4 C.4:6 D.7:3
5.图示中,全球创新强国分布最多的大洲是( )
A.欧洲 B.亚洲 C.非洲 D.大洋洲
6.图中A处附近是两大洲的分界线,该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乌拉尔河
(新情境·柑橘传播路线)柑橘原产于我国,后传播到世界。如图为柑橘的传播路线图。据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柑橘传播的路线正确的是( )
A.经印度洋传到欧洲 B.经大西洋传到北美洲
C.经印度洋传到非洲 D.经太平洋传到大洋洲
8.从亚洲到北美洲的路线中经过的大洲是( )
A.非洲 B.欧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9.从欧洲传到大洋洲的线路经过的海洋是( )
A.太平洋和印度洋 B.大西洋和太平洋
C.大西洋和印度洋 D.太平洋和北冰洋
(新情境·冰上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甲位于( )
A.北美洲 B.亚洲 C.南美洲 D.非洲
11.沿“冰上丝绸之路”从上海出发至鹿特丹,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B.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
C.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D.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12.冰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中国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
A.缩短与欧洲、北美洲的航运距离 B.缩短航运时间、降低运输成本
C.增强中国对外贸易的多样性 D.显著增强中国经济实力
(新情境·金砖国家扩容)金砖国家最初是由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组成。因这四个国家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组合“BRIC”,所以被称为金砖国家。自2024年起,金砖国家经历了重大扩员,新增了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和埃塞俄比亚五个成员国,使得金砖国家的成员国数量增加到十个。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金砖十国里没有分布在以下哪个大洲( )
A.北美洲 B.亚洲 C.非洲 D.南美洲
14.图片中的①表示的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15.埃及所在大洲与印度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马六甲海峡
(新情境·海洋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接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下图为“世界大洲和大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两大洲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 B.E是世界跨纬度最广的北冰洋
C.甲是半岛,乙是岛屿 D.②大洲东临H大西洋,西临F太平洋
17.沟通F、H两大洋的捷径是( )
A.德雷克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乌拉尔河
18.从地理视角看“海洋命运共同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资源丰富,是人类资源的宝库 B.海水相连,占地球表面积的71%
C.各国都有漫长的海岸线,便于沟通 D.海洋生态环境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新情境·“奋斗者”号潜水器)中国“奋斗者”号潜水器成功下潜,坐底深度为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此后多次深潜,并带回了矿物、沉积物、深海生物和深海水样等样本。下图为海底地形剖面图及“奋斗者”号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9.“奋斗者”号潜水器坐底10909米的海底地形最可能是( )
A.大陆架 B.海沟 C.洋底 D.海岭
20.此科考涉及的主要海洋资源是( )
①海洋生物资源②海洋矿产资源③海洋空间资源④海洋能源资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海底地形中与人类生产生活最密切的区域在(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沟 D.海岭
重难探究练
一、单选题
(新情境·候鸟的迁徙)候鸟是指每年在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进行迁徙的鸟类。候鸟的导航陆地目标产生移动,其迁徙路线也随之变动。读不同时期跨越大西洋的候鸟迁徙路线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中的现代海陆分布图可知( )
A.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 B.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C.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D.海陆面积比是29∶71
2.在现代海陆分布图中,候鸟迁徙( )
A.经过太平洋和印度洋 B.经过大西洋和北冰洋
C.范围在亚欧大陆内部 D.在东西方向往返飞行
3.要了解如今候鸟迁徙所经过的主要大洲及国家,还应查阅( )
A.南美洲政区图 B.非洲政区图 C.大洋洲地形图 D.亚洲地形图
(新情境·地理实践力)为了提高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相关知识的效率,玲玲绘制了一幅全球海陆轮廓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可知( )
A.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陆 B.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
C.本初子午线穿过大西洋 D.北美洲与亚洲连接在一起
5.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与最长的山脉依次对应图中( )
A.甲、乙 B.丁、丙 C.甲、丙 D.丁、乙
6.据图估算全球海洋、陆地占比约为( )
A.A B.B C.C D.D
(新情境·皮尔斯梅花投影世界地图)你是一名国际旅行规划师,正在设计一条利用中国护照免签政策的环球旅行路线。请借助下图“皮尔斯梅花投影世界地图,图中①-⑦代表七大洲,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大洲②是(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8.图中大洲⑤和大洲⑦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德雷克海峡
9.图中甲、乙、丙、丁对应的大洋依次是(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B.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D.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新情境·“枕面”世界地图)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地图,下图为“枕面”世界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0.“枕面世界地图”中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 )
A.亚洲、欧洲 B.北美洲、大洋洲
C.欧洲、北美洲 D.亚洲、非洲
11.①②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直布罗陀海峡 D.白令海峡
12.下列关于③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②面积居世界第三位③有太阳直射现象④赤道穿过其大陆部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新情境·麦哲伦的环球航线)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人类首次环球航行,1522年9月船队返回西班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麦哲伦船队的出发地西班牙位于(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
14.麦哲伦船队先后经过的大洋是( )
A.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15.为了促进海洋运输业的发展,人们在图中的①、②处开凿了运河,它们依次是( )
A.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 B.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C.京杭大运河,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京杭大运河
(新情境·蓝色粮仓)我国是海洋大国,加快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强国建设是我们的历史使命。2023年12月17日,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正式批复设立,标志着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正式获批。据此读海底主要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目前,我国对海底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大陆架上。图中对应大陆架的数字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近年来,我国在深海探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要探测海底最深处,应前往( )
A.① B.② C.③ D.④
18.设立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的主要优势是( )
A.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B.海洋矿产资源丰富
C.海洋能源资源丰富 D.海洋旅游资源丰富
(新情境·海洋牧场)“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下图为“海洋牧场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海洋牧场主要利用的是( )
A.海洋矿产资源 B.海洋生物资源 C.海洋化学资源 D.海洋动力资源
20.海洋牧场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①海洋污染 ②管理难度大 ③海水减少 ④海平面升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海洋牧场的保护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控制污染,减少排污量 B.禁止捕捞,减少渔获量
C.大量捕捞,增加渔获量 D.加大养殖,增加渔获量
(新情境·蓝色国土)海洋被称为“蓝色国土”,能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有( )
①渔业养殖②晒制海盐③海上航运④农业灌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上图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气候变暖 B.过度捕捞 C.海洋污染 D.填海造陆
24.维护海洋环境,保护“蓝色国土”。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入海 B.取缔所有近海养殖业
C.大力开采海底油气资源 D.实行定期休渔制度
二、解答题
25.(新情境·跨学科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球上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总称为大洲,全球共划分成七个大洲,各大洲的分界线以自然地理事物和人造工程为标志。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远离大陆,海洋面积广阔,是地球上大多数生物的家园。《庄子》有云:“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下图为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
(1)读图可知,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填字母),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填名称),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填序号和名称)
(2)有同学观察世界地图发现,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填字母);另外有一个大洋的轮廓像一个大大的“S”形,他观察的大洋最有可能是 (填序号),该大洋与④大洋之间通过 运河相连通。
(3)A、B两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 (填“阿尔卑斯”或“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A、C两大洲的分界线是人工开凿的 运河。
(4)自古以来,海洋就给人类提供舟楫之便,我国从各大洲进口粮食主要是通过海洋运输完成的。海洋对人类的影响体现在生活及生产的方方面面,请举例说明。(至少答两点)
26.(新情境·实验探究)某校七年级同学们在地理课上通过实践活动探究“世界的海陆分布”。结合活动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主题】
探究世界的海陆分布
【活动步骤】
第一步:图中已给陆地涂上白色,给海洋涂上浅灰色。
(1)同学们在涂色过程中可见: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大洲名称),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大洲名称),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大洋名称),热带分布面积最广的大洲是 (大洲名称),平均温度最低的大洋是 (大洋名称)。
第二步:沿大陆轮廓剪下陆地,包括面积较大的岛屿。
(2)同学们在裁剪过程中可见:世界上陆地主要集中在( )(双选)。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第三步:同学们将剪下的陆地和海洋依次粘贴到10×10方格纸上,见下图。
(3)同学们发现上图中A最可能是 %。
27.(新情境·实验探究)在学习大洲大洋时,老师带领同学们做了“认识大洲大洋”的实验探究。
实验名称:认识大洲大洋
实验目的:探究世界的大洲大洋,了解大洲大洋的概况
实验用品:红、蓝墨水;量杯;787mm×2184mm大洲轮廓突出可存颜料液体的亚克力板;黑色马克笔;
实验步骤:
操作1:观察世界地图,在亚克力板上用黑色马克笔描画出大洲轮廓
操作2:将量杯中的红墨水倒入大洲轮廓内,蓝墨水倒入大洲轮廓外大洋中
操作3:观察红、蓝墨水的使用量
实验结论:
(1)实验结束后发现红墨水用量 (多于/少于/等于)蓝墨水用量;从南、北半球看,“水球”之称在 半球更合适。红墨水用量最多的大洲C是 。
(2)实验中,学生发现不用移动倾倒墨水的位置就可以填满大洋,根据以上实验可推断,地球表层海陆分布状况是( )
①陆地大于海洋②海洋彼此相连③海洋大于陆地④北极以陆地为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海峡和运河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通道,沟通北冰洋与太平洋的是A 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是B 运河。
(4)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海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关于合理地开发海洋资源,正确的做法是( )
A.禁止开发海底资源 B.禁止任何填海造陆活动
C.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D.海洋面积那么大,可以任意开发海洋资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