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专题训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真题演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专题训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真题演练)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专题训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2025·如皋模拟)粗硅制高纯硅的过程中300℃时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C.每反应1molSi,会断裂2molSi-Si键
D.其他条件相同,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正反应速率,减慢逆反应速率
2.(2025·西城模拟)一定温度下,()在存在下与等物质的量的反应,主要产物为和。、和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的活化能大于的活化能
B.的过程中,存在键的断裂与形成、键的旋转
C.此温度下,X生成Y的平衡常数小于X生成Z的平衡常数
D.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可以用来解释
3.(2025·大兴模拟)一定温度下,在存在下与等物质的量的反应,主要产物为和。、和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的活化能大于的活化能
B.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可以用来解释
C.的过程中,存在键的断裂与形成、键的旋转
D.此温度下,生成的平衡常数小于生成的平衡常数
4.(2025·柳州模拟)下列实验操作可实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两支均盛有1mL0.1mol/LNa2SO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5%和10%的H2O2溶液
B 萃取溴水中的溴 向溴水中加入裂化汽油,充分振荡,分液,从下口依次放出混合液体
C 验证菠菜中含有铁元素 将新鲜菠菜剪碎、研磨、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
D 比较AgCl、AgI的Ksp大小 向2mL0.1mol/LNaCl溶液中加入2滴0.1mol/L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2滴0.1mol/L的NaI溶液
A.A B.B C.C D.D
5.(2025·柳州模拟)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的机理可以简化用下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lCl3既能改变速率又改变平衡转化率
B.反应过程中,苯环上C原子的杂化方式未发生改变
C.上述过程中有配位键的形成
D.已知苯环电子云密度越大,苯环越容易发生烷基化取代反应,则反应活性:>
6.(2025·柳州模拟)已知298K,101kPa时,。该反应在密闭的刚性容器中分别于T1、T2温度下进行,CO2的初始浓度为,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T2
B.T1下反应达到平衡时
C.使用催化剂1的反应活化能比催化剂2的大
D.使用催化剂2和催化剂3的反应历程相同
7.(2025·汕头模拟)丙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存在以下两种途径:
已知:1-溴丙烷的能量大于2-溴丙烷的能量。两个途径的反应过程,其图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生成2-溴丙烷的速率快
B.相同条件下,生成1-溴丙烷的产率高
C.生成两种溴代产物时,决速步均由第二步反应决定
D.
8.(2025·东城模拟)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H>0
B.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苯,平衡向右移动
C.25℃时,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I固体,平衡右移,平衡常数K大于680
D.25℃,3种微粒浓度均为0.01mol/L时,反应向生成方向进行
9.(2025·海淀模拟)下列实验设计及相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设计 结论
A 向1mL 0.1溶液中滴加1mL 1 HBr溶液,橙黄色加深 ,增大,使上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向1mL 中加入1mL 0.3溶液后,上层液体减少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使酯的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某无色溶液加稀盐酸酸化,再加入溶液,溶液变黄色且试管上部产生红棕色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基元反应,将盛有的密闭烧瓶浸入热水颜色加深 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
A.A B.B C.C D.D
10.(2025·东城模拟)(为、或)与发生取代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的杂化方式均为
B.由反应①可知键能
C.推测反应过程中的浓度很低
D.由能量变化推测相同条件下是吸热反应
11.(2025·射洪模拟)与可发生反应生成腈()和异腈()两种产物。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得到的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如图所示(TS为过渡态,Ⅰ、Ⅱ为后续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腈和异腈互为同分异构体
B.与生成腈和异腈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I中“N…Ag”间的作用力比Ⅱ中“C…Ag”间的作用力弱
D.从整个过程分析,从后续物的稳定性和反应速率的角度均有利生成后续物I
12.(2025·射洪模拟)下列关于实验方案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方案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某固体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固体一定是铵盐
B 将SO2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溶液先变为红棕色(含[Fe(SO2)6]3+),过一段时间又变成浅绿色 Fe3+与SO2络合反应速率比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快,但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更大
C 向Mg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NaOH碱性强于Mg(OH)2
D 取4mL亮黄色([FeCl4]-)的工业盐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硝酸银饱和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亮黄色褪去 [FeCl4]-在高浓度Cl-的条件下才稳定
A.A B.B C.C D.D
13.(2025·南宁模拟)硫酸工业尾气中可用CO处理并回收S,涉及的反应有:
反应I: 
反应II: 
恒压条件下,按充入原料,其中的平衡转化率以及COS和S的平衡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曲线b表示的平衡选择性。
(X的平衡选择性,X为COS或S)。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c表示S的平衡选择性
B.
C.1400K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D.其它条件不变,增大体系压强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14.(2025·南宁模拟)在浓HNO3和浓H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苯,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生成Y的反应,浓H2SO4作催化剂
B.X为苯的加成产物,Y为苯的取代产物
C.由苯得到M时,苯中的碳原子杂化方式没有变化
D.从中间体到产物,无论从产物稳定性还是反应速率的角度均有利于产物Ⅱ
15.(2025·绍兴模拟)工业通过高温煅烧焦炭与SrSO4(硫酸锶)混合物,并通入一定量的空气,采用反应一或反应二制备SrS(s):
反应一:SrSO4(s) + 2C(s) 2CO2(g) + SrS(s) ΔH1
反应二:SrSO4(s) + 4CO(g) 4CO2(g) + SrS(s) ΔH2 = -118.8kJ·mol 1
已知:CO2(g) + C(s) = 2CO(g) ΔH3 = +172.5kJ·mol 1
C(s) + O2(g) = CO2(g) ΔH4 = -393.5kJ·mol 1
随温度升高,反应产物种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1 = -226.2kJ·mol 1
B.800℃时,反应二的平衡常数K<1
C.当温度高于415℃时,体系内的主反应变为SrSO4(s)+ 4C(s)= 4CO(g)+ SrS(s)
D.通入空气的作用是只是利用CO和O2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制备过程供能
16.(2025·铜仁模拟)中国科学家研究在Pd/SVG催化剂上H2还原NO生成N2和NH3的路径,各基元反应及活化能Ea (kJ·mol-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历程的各基元反应中,N元素均被还原
B.在Pd/SVG催化剂上,NO更容易被H2还原为N2
C.决定NO生成NH3速率的基元反应为NH2NO→NHNOH
D.生成N2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O+2H2N2+2H2O
17.(2025·西城模拟)利用和NADH可将2-丁醇催化转化为丙酸甲酯,相关转化关系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1mol 2-丁醇转化为2-丁酮,转移2mol电子
B.①中,转化为NADH,部分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改变
C.②中,2-丁酮和NADH均发生氧化反应
D.每合成1mol丙酸甲酯,理论上须投入1mol
18.(2025·西城模拟)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主要发生消去反应,同时也会发生取代反应,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②的
B.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的反应需加热,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
C.无论从产物稳定性还是反应速率的角度,均有利于的生成
D.若将溶剂乙醇换成水,两种产物的比例不发生改变
19.(2025·湖北模拟)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匹配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已知,为黄绿色,将盛有溶液的试管加热 溶液变为黄绿色
B 将绕成螺旋状的铜丝伸入到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 铜丝溶解,溶液变为蓝色,生成红棕色气体
C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里逐滴滴加氨水至过量 先产生蓝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
D 用玻璃棒摩擦装有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的试管内壁 有晶体析出
A.A B.B C.C D.D
20.(2025·湖北模拟)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袁健教授探究Fe—N—C和Co—N—C分别催化H2O2分解的反应机理,部分反应历程如图所示(MS表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物种;TS表示过渡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效果:催化剂Co—N—C高于催化剂Fe—N—C
B.Fe—N—C催化:MS1(s)=MS2(s) ΔH=-0.22 eV
C.催化剂Fe—N—C比催化剂Co—N—C的产物更容易脱附
D.Co—N—C和Fe—N—C催化H2O2分解均为吸热反应
二、非选择题
21.(2025·汕头模拟)汞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冶金及其他精密高新科技领域。
(1)在周期表中,Hg是第六周期的元素,与Zn同族,则Hg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
(2)富氧燃烧烟气中Hg的脱除主要是通过与反应实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实验结果,有研究组提出了与的可能反应机理:
①根据盖斯定律,   (写出代数式即可)。
②上述反应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的浓度,可提高的平衡脱除率
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恒温恒压下充入,可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
D.加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脱除速率
③在常压、温度范围为15~60℃条件下,将浓度为汞蒸气和的气体通入反应容器中,测得出口气流中的汞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i)15℃,内的平均脱除反应速率为   。
(ii)   0(填“>”或“<”)。
(3)溶液可用于手术刀消毒。常温下,与的配合物存在如下平衡:,含微粒的分布系数与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平均配位数
①熔融状态的不能导电,是   (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②图中能代表曲线是   (填字母),平衡常数   。
③在点,溶液中   (写出计算过程)。
22.(2025·昌平模拟)固体硫化物电池在回收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以下是几种工业处理的方式。
资料:是硫单质的一种形式,化学性质与S相似。
Ⅰ.甲烷硫化氢转化法: ΔH
(1)已知:
① 
② 
可求出ΔH=   。
(2)从能量角度说明该反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弊端   。
Ⅱ.电化学循环法:采用溶液吸收处理,并通过电解池实现“吸收液”的再生,同时制取氢气,其原理如图所示。
(3)写出反应器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结合电极反应式说明“吸收液”在电解池中是如何再生的   。
Ⅲ.克劳斯法: △H<0。
(5)一定条件下,将和按的比例向反应容器内投料,相同时间内,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解释随温度升高,产率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   。
(6)其他条件相同时,某温度下,产率随值的变化如图所示。该温度是   ℃。值过高不利于提高产率的原因是   。
23.(2025·射洪模拟)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CO2通过加氢转化制甲醇、乙醇等化学品的研究备受关注。回答下列问题:
Ⅰ.CO2加氢制甲醇
(1)已知如下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ⅰ:
反应ⅱ: H2
反应ⅲ:
计算: H2=________。
(2)在一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
A. 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 B.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 保持不变 D. 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3)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ⅰ、ⅱ、ⅲ,达到平衡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甲醇的选择性。
①260℃时,H2的转化率________。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是以物质的量分数代替平衡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
②从热力学角度分析,甲醇选择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________。
Ⅱ.电还原制备高附加值的有机物
已知:Sn、In、Bi的活性位点对O的连接能力较强,Au、Cu的活性位点对C的连接能力较强,Cu对CO的吸附能力远强于Au,且Cu吸附CO后不易脱离。
(4)CO2电还原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表示吸附态的CO)。
①参照机理图画出A的结构:________。
②若还原产物主要为,应选择________(填“Sn”“Au”或“Cu”)作催化剂。
24.(2025·南宁模拟)采用热分解法去除沼气中的H2S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 ;
反应Ⅱ: 。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g)吸收H2S(g)生成CS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   。
(2)保持100kPa不变,将与按体积比2∶1投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Ⅰ、Ⅱ,并通入一定量的稀释,在不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所得、与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
①1050℃时,下列能说明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填标号)。
A.容器的体积保持不变
B.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v(CH4) = v(CS2)
D.S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②X所在曲线代表的是   (填化学式)的体积分数。
③Y所在曲线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   。
④1000℃达到平衡时,H2S的体积分数为0.25%,则该温度下达到平衡后H2S的去除率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下同),反应Ⅰ压强平衡常数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平衡分压=总压×体积分数)。
(3)催化剂对反应有高选择性,理论计算得到反应主要路径如图所示,表示状态2的为   (填选项)。
A. B. C.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A
13.【答案】D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D
17.【答案】D
18.【答案】B
19.【答案】B
20.【答案】B
21.【答案】(1)
(2);AD;0.02;<
(3)共价;C;;
22.【答案】+234;反应需吸收大量热,不易自发;;反应器中产生的和HCl溶液进入电解池的阳极区,阳极式:,阳极区得到溶液,吸收液得以再生;低于200℃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因此相同时间内的产率增大;高于200℃时,若该时间内反应达到平衡,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的产率减小,若该时间内反应未达平衡,可能由于催化剂失活,造成反应速率下降,的产率减小。;200℃;当>0.5时,过量,生成的继续被氧化成,导致产率减小
23.【答案】(1) -90.6
(2) B,C
(3) 22% 0.022 由于反应ⅰ吸热,反应ⅱ、ⅲ放热,所以升高温度,反应ⅰ平衡正向移动,反应ⅱ、ⅲ平衡逆向移动,甲醇的选择性降低
(4) Cu
24.【答案】(1)
(2)AB;;950~1050℃时,以反应Ⅰ为主,随着温度升高,反应Ⅰ平衡右移程度比反应Ⅱ右移程度大,所以的体积分数会增大;1050~1150℃之间,反应Ⅱ平衡移动程度增大的幅度大于反应Ⅰ,的体积分数会减小;92.3%(或0.923);121kPa
(3)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