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7讲 化学定量实验与数据处理学习目标 1. 初步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中和滴定等重要定量实验。2. 能理解有关定量实验的原理、装置、步骤与操作。3. 能绘制和识别简单的实验仪器装置图。4. 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或处理,并得出合理结论。活动方案中学化学教材中两类重要定量实验1. 溶液的配制(1) 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①实验室由质量分数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溶液粗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需要的主要实验仪器有哪些?若由NaCl固体配制氯化钠溶液,则还需要什么仪器?②分析下列操作可能引起的误差(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A. 若用托盘天平称量58.5 g NaCl固体时,药品放在右盘( )B. 溶解时,使用的烧杯未干燥,内壁附着有少量蒸馏水( )C.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有少量液体流出瓶外( )(2)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①实验室准确配制100 mL 1.00 mol/L的Na2CO3溶液,需要的主要实验仪器有哪些?②分析下列操作可能引起的误差(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A. 溶液转移到容量瓶的过程中,烧杯未洗涤( )B. 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C.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D. 定容时,用胶头滴管滴加水的速度太快,液面超过刻度,再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液体吸出( )E. 定容、再摇匀后,发现容量瓶内液面低于刻度线,重新加水至刻度线( )③要配制浓度约为2 mol/L NaOH溶液100 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忽略体积变化)。A. 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250 mL烧杯中,用 100 mL 量筒量取100 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B. 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C. 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线,盖好瓶塞,反复摇匀D. 用100 mL量筒量取40 mL 5 mol/L NaOH溶液,倒入250 mL烧杯中,再用同量筒取60 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2. 酸碱中和滴定(1) 回忆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前的准备”“滴定过程”“数据处理”等三阶段,试回答下列问题。①盛放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如何处理?②滴定过程中,你的手和眼应如何配合?如何确保你所测实验数据和所得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需要的主要实验仪器有哪些?(3) 若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分析下列操作可能引起的误差(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直接装入标准盐酸溶液(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润洗后直接装入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滴定过程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的内壁( )④滴定前仰视读酸式滴定管初始读数,滴定后俯视读酸式滴定管最终读数( )⑤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实验目标、反应原理、中间物理量与实验测量数据示例:为测定CuSO4溶液的浓度,甲、乙两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回答下列问题。Ⅰ. 甲方案实验原理:CuSO4+BaCl2===BaSO4↓+CuCl2实验步骤:(1) 判断SO沉淀完全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步骤②判断沉淀是否洗净所选用的试剂为 。(3) 步骤③灼烧时盛装样品的仪器名称为 。(4) 固体质量为w g,则c(CuSO4)= mol/L。(5) 若步骤①从烧杯中转移沉淀时未洗涤烧杯,则测得c(CuSO4)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Ⅱ. 乙方案实验原理: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实验步骤:①按如图安装装置(夹持仪器略去)②……③在仪器A、B、C、D、E中加入图示的试剂④调整D、E中两液面相平,使D中液面保持在0或略低于0刻度位置,读数并记录⑤将CuSO4溶液滴入A中搅拌,反应完成后,再滴加稀硫酸至体系不再有气体产生⑥待体系恢复到室温,移动E管,保持D、E中两液面相平,读数并记录⑦处理数据(6) 步骤②为 。(7) 步骤⑥需保证体系恢复到室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a. 反应热受温度影响b. 气体密度受温度影响c. 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实验仪器(装置)、实验操作、条件控制与测量精度示例:测定某纯碱样品(含有NaCl杂质)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下面将通过3种不同的化学方法进行测定,请回答有关问题。1. 通过一定质量的样品与酸反应产生CO2的体积测定。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 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2) 实验结束读取数据时,应注意哪些事项?2. 通过一定质量的样品与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测定。可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上图组装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将a 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的质量,得到b g。④从分液漏斗滴入6 mol/L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的质量,得到c g。(1) 在用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偏向左,说明什么?(2) 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什么?步骤⑤的目的是什么?(3) 如果滴加硫酸的速度太快,对测定的结果将产生什么影响?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对测定的结果将产生什么影响?(4) 写出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为测量更准确,查得下列资料,决定采用滴定的方法测定氯化钠的物质的量。资料:在近中性溶液中,K2CrO4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红色Ag2CrO4沉淀,Ag2CrO4的溶解度大于AgCl,当AgCl完全沉淀时,过量的AgNO3即与K2CrO4反应生成红色Ag2CrO4沉淀。(1) 该滴定实验中,K2CrO4溶液的作用是什么?(2) 滴定前,称取的纯碱样品应作如何处理?名卷优选1 [2024常州学业水平监测]下列有关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的操作(图中箭头表示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 转移 B. 振荡 C. 定容 D. 摇匀2 [2024盐城联盟校二联]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① ② ③ ④A. ①灼烧干海带B. ②检验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氧化产物C. ③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振荡、放气D. ④配制溶液定容后摇匀3 [2024南京、盐城一模改编]测定产品中CaO2含量。高锰酸钾滴定法原理为在酸性条件下,CaO2与稀酸反应生成H2O2,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滴定所生成的H2O2,以确定CaO2含量。下列关于滴定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滴定时应一直观察滴定管中溶液体积的变化B. 当滴入半滴酸性KMnO4溶液后,溶液颜色从无色刚好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表示已经到达滴定终点C.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滴定后尖嘴内无气泡,则测定结果偏小D. 读取KMnO4溶液体积时,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则测定结果偏小4 [2024苏锡常镇二调]实验室用如下方案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的组成:称取一定质量样品溶解于锥形瓶中,加入2滴指示剂M,用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盐酸V1 mL;向锥形瓶中再加入2滴指示剂N,继续用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又消耗盐酸V2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指示剂M、N可依次选用甲基橙、酚酞B. 样品溶解后的溶液中:2c(Na+)=3c(CO)+3c(HCO)+3c(H2CO3)C. 滴定至第一次终点时的溶液中:c(H+)+c(Na+)=c(OH-)+c(HCO)+2c(CO)D. 样品中Na2CO3和NaHCO3物质的量之比为5 [2025盐城期中]CuCl纯度测定。称取所制备的氯化亚铜成品2.50 g,置于预先放有50粒玻璃球和10 mL 0.5 mol/L FeCl3溶液(过量)的250 mL锥形瓶中。不断摇动,待试样溶解,充分反应后加入适量稀硫酸,配成250 mL溶液。移取25.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020 0 mol/L的K2Cr2O7溶液滴定至终点,再重复滴定2次,三次平均消耗K2Cr2O7溶液20.00 mL(反应过程中,杂质不参与反应;滴定过程中Cr2O转化为Cr3+,Cl-不反应),则成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6 [2024苏锡常镇二调]实验室用如下方案测定MgHPO4·3H2O产品(含有Na2HPO4杂质)的纯度:准确称取0.720 0 g磷酸氢镁产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溶解后配成100.00 mL溶液。准确移取25.00 mL于锥形瓶中,用0.050 00 mol/L Na2H2Y标准液滴定(离子方程式为Mg2++H2Y2-===MgY2-+2H+)至终点,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Na2H2Y标准液19.20 mL。计算该产品中MgHPO4·3H2O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第57讲 化学定量实验与数据处理【活动方案】活动一:1 (1) ①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天平 ②偏小 偏小无影响 (2) ①天平(电子天平)、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②偏小 无影响 偏大 偏小 偏小 ③AD2 (1) ①滴定管的处理: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自来水水洗→标准溶液润洗→加标准溶液→赶气泡→调液面→读起始读数。②a.滴定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旋塞(或挤压碱式滴定管的玻璃球的一侧),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b.重复滴定2~3次,然后取合理数据平均值进行计算。 (2)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滴定管夹、铁架台、烧杯。 (3) ①偏大 ②无影响 ③无影响 ④偏小 ⑤偏大活动二:Ⅰ. (1) 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 (2) AgNO3溶液 (3) 坩埚 (4) (5) 偏低 Ⅱ. (6) 检查装置气密性 (7) b活动三:1 (1) 向刻度管内加水,并将右管上提,若液面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 待装置内气体恢复到室温,将右管上下移动,至左右管内液面平齐,然后读数。2 (1) 样品重,砝码轻。 (2) 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U形管中。 把反应产生的CO2全部导入U形管中。(3) 偏低。 偏高。 (4) ×100%3 (1) 作指示剂。 (2) 加稀硝酸除去碳酸根,并配成一定体积的溶液。【名卷优选】1 A 将洗涤液都注入容量瓶后,应塞紧瓶塞,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而不是上下摇晃容量瓶,B错误;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C错误;摇匀时,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即可,不是上下摇晃容量瓶,D错误。2 C 灼烧干海带要在坩埚中进行,A错误;检验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氧化产物时,应该仿照浓硫酸的稀释,将反应后的溶液加入水中,B错误;配制溶液定容后,盖好瓶塞,应该反复上下颠倒,摇匀,D错误。3 B 滴定时,眼睛应该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不用观察滴定管中溶液体积的变化,A错误;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滴定后尖嘴内无气泡,则消耗标准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读数偏大,会导致测定的CaO2的量偏大,C错误;读数时“先俯后仰”,则消耗标准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读数偏大,会导致测定的CaO2的量偏大,D错误。4 D 第一次滴定的反应为Na2CO3+HCl===NaHCO3+NaCl,第一次终点溶液显碱性,应该选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可以选酚酞,第二次滴定的反应为NaHCO3+HCl===NaCl+H2O+CO2↑,第二次终点溶液显中性或弱酸性(考虑CO2是否全部逸出),选择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较好,可以选甲基橙,A错误;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比例未知,不能写出样品溶解后的溶液中的元素守恒式,B错误;第一次终点溶液的电荷守恒式中缺少c(Cl-),C错误;由以上2个反应知,n(Na2CO3)=c(HCl)×V1×10-3 L,注意减去第一次反应生成的HCO,n(HCO) =c(HCl)×(V2-V1)×10-3 L,n(Na2CO3)∶n(NaHCO3)=[c(HCl)×V1×10-3 L]∶[c(HCl)×(V2-V1)×10-3 L]=V1∶(V2-V1),D正确。5 25 mL溶液中,n(K2Cr2O7)=0.020 0 mol/L×20×10-3 L=4×10-4 moln(CuCl)=n(Fe2+)=6n(K2Cr2O7)=2.4×10-3molCuCl的质量分数=×100%=95.52%6 n(H2Y2-)=0.050 00 mol/L×19.20×10-3 L=9.600×10-4 moln(MgHPO4·3H2O)=n(Mg2+)=9.600×10-4 mol×=3.840×10-3 mol产品中MgHPO4·3H2O的纯度=×100%=92.80%(共38张PPT)模块六化学实验主题18 化学实验方案第57讲 化学定量实验与数据处理内容索引学习目标活动方案名卷优选学 习 目 标1. 初步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中和滴定等重要定量实验。2. 能理解有关定量实验的原理、装置、步骤与操作。3. 能绘制和识别简单的实验仪器装置图。4. 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或处理,并得出合理结论。活 动 方 案1. 溶液的配制(1) 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①实验室由质量分数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溶液粗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需要的主要实验仪器有哪些?若由NaCl固体配制氯化钠溶液,则还需要什么仪器?【答案】 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天平活动一 中学化学教材中两类重要定量实验②分析下列操作可能引起的误差(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A. 若用托盘天平称量58.5 g NaCl固体时,药品放在右盘( )B. 溶解时,使用的烧杯未干燥,内壁附着有少量蒸馏水( )C.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有少量液体流出瓶外( )偏小偏小无影响(2)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①实验室准确配制100 mL 1.00 mol/L的Na2CO3溶液,需要的主要实验仪器有哪些?【答案】 天平(电子天平)、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②分析下列操作可能引起的误差(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A. 溶液转移到容量瓶的过程中,烧杯未洗涤( )B. 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C.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D. 定容时,用胶头滴管滴加水的速度太快,液面超过刻度,再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液体吸出( )E. 定容、再摇匀后,发现容量瓶内液面低于刻度线,重新加水至刻度线( )偏小无影响偏大偏小偏小③要配制浓度约为2 mol/L NaOH溶液100 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忽略体积变化)。A. 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250 mL烧杯中,用 100 mL 量筒量取100 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B. 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C. 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线,盖好瓶塞,反复摇匀D. 用100 mL量筒量取40 mL 5 mol/L NaOH溶液,倒入250 mL烧杯中,再用同量筒取60 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AD2. 酸碱中和滴定(1) 回忆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前的准备”“滴定过程”“数据处理”等三阶段,试回答下列问题。①盛放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如何处理?【答案】 滴定管的处理: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自来水水洗→标准溶液润洗→加标准溶液→赶气泡→调液面→读起始读数。②滴定过程中,你的手和眼应如何配合?如何确保你所测实验数据和所得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答案】 a.滴定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旋塞(或挤压碱式滴定管的玻璃球的一侧),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指示剂颜色的变化。b.重复滴定2~3次,然后取合理数据平均值进行计算。(2)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需要的主要实验仪器有哪些?【答案】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滴定管夹、铁架台、烧杯。(3) 若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分析下列操作可能引起的误差(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直接装入标准盐酸溶液(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润洗后直接装入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滴定过程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的内壁( )④滴定前仰视读酸式滴定管初始读数,滴定后俯视读酸式滴定管最终读数( )⑤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偏大无影响无影响偏小偏大示例:为测定CuSO4溶液的浓度,甲、乙两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回答下列问题。Ⅰ. 甲方案实验原理:CuSO4+BaCl2===BaSO4↓+CuCl2实验步骤:活动二 实验目标、反应原理、中间物理量与实验测量数据(2) 步骤②判断沉淀是否洗净所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3) 步骤③灼烧时盛装样品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4) 固体质量为w g,则c(CuSO4)=_________mol/L。(5) 若步骤①从烧杯中转移沉淀时未洗涤烧杯,则测得c(CuSO4) 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AgNO3溶液坩埚偏低Ⅱ. 乙方案实验原理: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实验步骤:①按如图安装装置(夹持仪器略去)②……③在仪器A、B、C、D、E中加入图示的试剂④调整D、E中两液面相平,使D中液面保持在0或略低于0刻度位置,读数并记录⑤将CuSO4溶液滴入A中搅拌,反应完成后,再滴加稀硫酸至体系不再有气体产生⑥待体系恢复到室温,移动E管,保持D、E中两液面相平,读数并记录⑦处理数据(6) 步骤②为___________________。(7) 步骤⑥需保证体系恢复到室温的原因是_________(填字母)。a. 反应热受温度影响b. 气体密度受温度影响c. 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检查装置气密性b示例:测定某纯碱样品(含有NaCl杂质)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下面将通过3种不同的化学方法进行测定,请回答有关问题。1. 通过一定质量的样品与酸反应产生CO2的体积测定。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活动三 实验仪器(装置)、实验操作、条件控制与测量精度(1) 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答案】 向刻度管内加水,并将右管上提,若液面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2) 实验结束读取数据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答案】 待装置内气体恢复到室温,将右管上下移动,至左右管内液面平齐,然后读数。2. 通过一定质量的样品与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测定。可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上图组装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将a 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的质量,得到b g。④从分液漏斗滴入6 mol/L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的质量,得到c g。(1) 在用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偏向左,说明什么?【答案】 样品重,砝码轻。(2) 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什么?步骤⑤的目的是什么?【答案】 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U形管中。 把反应产生的CO2全部导入U形管中。(3) 如果滴加硫酸的速度太快,对测定的结果将产生什么影响?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对测定的结果将产生什么影响?【答案】 偏低。 偏高。(4) 写出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为测量更准确,查得下列资料,决定采用滴定的方法测定氯化钠的物质的量。资料:在近中性溶液中,K2CrO4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红色Ag2CrO4沉淀,Ag2CrO4的溶解度大于AgCl,当AgCl完全沉淀时,过量的AgNO3即与K2CrO4反应生成红色Ag2CrO4沉淀。(1) 该滴定实验中,K2CrO4溶液的作用是什么?【答案】 作指示剂。(2) 滴定前,称取的纯碱样品应作如何处理?【答案】 加稀硝酸除去碳酸根,并配成一定体积的溶液。名 卷 优 选2451361 [2024常州学业水平监测]下列有关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的操作(图中箭头表示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245136【解析】 将洗涤液都注入容量瓶后,应塞紧瓶塞,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而不是上下摇晃容量瓶,B错误;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C错误;摇匀时,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即可,不是上下摇晃容量瓶,D错误。2451362 [2024盐城联盟校二联]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 ①灼烧干海带B. ②检验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氧化产物C. ③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振荡、放气D. ④配制溶液定容后摇匀C245136【解析】 灼烧干海带要在坩埚中进行,A错误;检验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氧化产物时,应该仿照浓硫酸的稀释,将反应后的溶液加入水中,B错误;配制溶液定容后,盖好瓶塞,应该反复上下颠倒,摇匀,D错误。245363 [2024南京、盐城一模改编]测定产品中CaO2含量。高锰酸钾滴定法原理为在酸性条件下,CaO2与稀酸反应生成H2O2,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滴定所生成的H2O2,以确定CaO2含量。下列关于滴定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滴定时应一直观察滴定管中溶液体积的变化B. 当滴入半滴酸性KMnO4溶液后,溶液颜色从无色刚好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表示已经到达滴定终点C.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滴定后尖嘴内无气泡,则测定结果偏小D. 读取KMnO4溶液体积时,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则测定结果偏小1B245361【解析】 滴定时,眼睛应该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不用观察滴定管中溶液体积的变化,A错误;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滴定后尖嘴内无气泡,则消耗标准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读数偏大,会导致测定的CaO2的量偏大,C错误;读数时“先俯后仰”,则消耗标准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读数偏大,会导致测定的CaO2的量偏大,D错误。245364 [2024苏锡常镇二调]实验室用如下方案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的组成:称取一定质量样品溶解于锥形瓶中,加入2滴指示剂M,用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盐酸V1 mL;向锥形瓶中再加入2滴指示剂N,继续用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又消耗盐酸V2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D24536124536195.52%245361245366 [2024苏锡常镇二调]实验室用如下方案测定MgHPO4·3H2O产品(含有Na2HPO4杂质)的纯度:准确称取0.720 0 g磷酸氢镁产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溶解后配成100.00 mL溶液。准确移取25.00 mL于锥形瓶中,用0.050 00 mol/L Na2H2Y标准液滴定(离子方程式为Mg2++H2Y2-===MgY2-+2H+)至终点,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Na2H2Y标准液19.20 mL。计算该产品中MgHPO4·3H2O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1245361谢谢观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6年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导学案--第57讲 化学定量实验与数据处理(含答案).doc 模块6 主题18 第57讲 化学定量实验与数据处理.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