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导学案 模块6 主题18 第59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含答案+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年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导学案 模块6 主题18 第59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含答案+课件)

资源简介

第59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学习目标 
1. 了解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
2. 能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出新情境下物质制备的实验方案。
3. 能应用变量控制法解决化学问题。
活动方案
  了解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
1. 某科研小组采用如下方案回收一种光盘金属层中的少量Ag(金属层中其他金属含量过低,对实验的影响可忽略)。
已知: ①NaClO 溶液与 Ag 反应的产物为 AgCl、NaOH 和 O2 。
②AgCl可溶于氨水:AgCl+2NH3·H2O Ag(NH3)+Cl-+2H2O。
③常温时, N2H4·H2O(水合肼)在碱性条件下能还原 Ag(NH3):4Ag(NH3)+N2H4·H2O===4Ag↓+N2↑+4NH+4NH3↑+H2O。
请设计从“过滤Ⅱ”后的滤液中获取单质Ag的实验方案。(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2 mol/L水合肼溶液、1 mol/L H2SO4)
(1) 请仿照由Mg、Al混合物分离、制取得到MgCl2溶液的实验路线图,画出由“过滤Ⅱ”后的滤液中获取单质Ag的实验路线图。
(2) 由Mg、Al混合物分离、制取得到MgCl2溶液的实验中,应加入多少NaOH溶液和盐酸,实验时如何控制?制取Ag的实验中应加入多少2 mol/L水合肼溶液,实验时如何控制?
(3) 用文字准确、规范地表达出制取单质Ag的实验步骤。
(4) 若对所得单质Ag的纯度要求比较高,“过滤”后如何判断单质Ag已经洗涤干净?
(5) 结合上述示例思考在进行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实验,一般需考虑哪些方面?
2. 设计由Fe粉、稀硫酸和 Na2CO3溶液制取 FeCO3固体的实验步骤。
已知:
①Fe2+开始形成Fe(OH)2沉淀的pH为5.8;
②FeCO3易被氧化,高温易分解。
(1) 结合所给试剂,画出制取FeCO3固体的实验路线图。
(2) 结合上述转化中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用文字准确、规范地表达出制取FeCO3固体的实验步骤。
   学会新情境下物质制备方案的思路和方法
1. 46 ℃、pH约为6.8时,Zn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可得碱式碳酸锌。实验室以含少量CuO的ZnO结块废催化剂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锌,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洗涤,干燥。(须使用的试剂:稀硫酸、锌粉、Na2CO3溶液)
2. 设计由CuO、FeO和Fe2O3的固体混合物制取CuSO4·5H2O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有:稀硫酸、稀盐酸、氯水、双氧水、NaOH溶液、CuO固体)。
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Fe2+ Fe3+ Cu2+
开始沉淀的pH 5.8 1.1 4.2
沉淀完全的pH 8.8 3.2 6.7
  学会应用变量控制法解决化学问题
1.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通过观察反应产生气泡快慢以得出结论。你认为实验的设计有何不妥?对此,你有何建议?
2.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用试剂:0.1 mol/L Na2S2O3溶液、0.1 mol/L H2SO4溶液、蒸馏水)。
3. 地下水中的NO可用还原法处理,NO可被还原为NO2、NO、NH等。利用Zn和KNO3溶液反应模拟地下水的脱硝过程,探究脱硝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硝速率的影响。模拟过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用0.1 mol/L H2SO4洗涤Zn粒,再用蒸馏水洗涤至接近中性;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
影响脱硝速率的因素可能有:溶液的pH、温度、Zn的颗粒大小等。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温度对脱硝速率的影响。(已知:溶液中的NO的物质的量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
名卷优选
1 [2024江苏卷]还原AgCl。在AgCl沉淀中埋入铁圈并压实,加入足量0.5 mol/L盐酸后静置,充分反应得到Ag。
(1) 不与铁圈直接接触的AgCl也能转化为Ag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判断AgCl是否完全转化,补充完整实验方案:取出铁圈,搅拌均匀,取少量混合物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和设备:稀硝酸、AgNO3溶液,通风设备)。
2 [2023江苏卷]制取MgSO4·H2O晶体。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搅拌下,使一定量的MgSO3浆料与H2SO4溶液充分反应。MgSO3浆料与H2SO4溶液的加料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完整制取MgSO4·H2O晶体的实验方案:向含有少量Fe3+、Al3+的MgSO4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Fe3+、Al3+在pH≥5时完全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室温下从MgSO4饱和溶液中结晶出MgSO4·7H2O,MgSO4·7H2O在150~170 ℃下干燥得到MgSO4·H2O,实验中需要使用MgO粉末)
3 [2021江苏适应性考试]以焙烧过的铜精炼炉渣(主要成分为CuO、SiO2,少量Fe2O3)为原料制备CuSO4·5H2O晶体,请补充完整相应的实验方案:取一定量焙烧过的铜精炼炉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滤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晾干,得到CuSO4·5H2O晶体。
(已知该实验中pH=3.2时,Fe3+完全沉淀;pH=4.7时,Cu2+开始沉淀。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1.0 mol/L H2SO4、1.0 mol/L HCl、1.0 mol/L NaOH)
4 [2020江苏卷]实验室由炼钢污泥(简称铁泥,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制备软磁性材料α Fe2O3。
其主要实验流程如下:
将提纯后的FeSO4溶液与氨水NH4HCO3混合溶液反应,生成FeCO3沉淀。
设计以FeSO4溶液、氨水NH4HCO3混合溶液为原料,制备FeCO3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O3沉淀需“洗涤完全”,Fe(OH)2开始沉淀的pH=6.5]。
5 [2019江苏卷]实验室以工业废渣(主要含CaSO4·2H2O,还含少量SiO2、Al2O3、Fe2O3)为原料制取轻质CaCO3和(NH4)2SO4晶体,其实验流程如下:
滤渣水洗后,经多步处理得到制备轻质CaCO3所需的CaCl2溶液。设计以水洗后的滤渣为原料,制取CaCl2溶液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pH=5时,Fe(OH)3和Al(OH)3沉淀完全;pH=8.5时,Al(OH)3开始溶解。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盐酸和Ca(OH)2]
6 [2018江苏卷]以Cl2、NaOH、(NH2)2CO(尿素)和SO2为原料可制备N2H4·H2O(水合肼)和无水Na2SO3,其主要实验流程如下:
步骤Ⅳ用步骤Ⅲ得到的副产品Na2CO3制备无水Na2SO3(水溶液中H2SO3、HSO、SO随pH的分布如图1所示,Na2S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图1 图2
(1) 边搅拌边向Na2CO3溶液中通入SO2制备NaHSO3溶液。实验中确定何时停止通SO2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补充完整由NaHSO3溶液制备无水Na2SO3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密封包装。
第59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活动方案】
活动一:
1 (1)
(2) 逐滴加入NaOH溶液和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逐滴加入2 mol/L水合肼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3) 向滤液中滴加2 mol/L水合肼溶液,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同时用1 mol/L H2SO4溶液吸收反应中放出的NH3,待溶液中无气泡产生,停止滴加,静置,过滤、洗涤、干燥。 (4) 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已洗涤干净。 (5) 安全、环保、速率、产率。
2 (1)
(2)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Fe粉,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过滤得FeSO4溶液;边搅拌边向FeSO4溶液中慢慢加入Na2CO3溶液,同时测量溶液pH,控制溶液pH小于5.8,至有大量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无沉淀生成,过滤,用水洗涤固体2~3次,低温真空干燥,得到FeCO3固体。
活动二:
1 将结块的废催化剂粉碎,加入稍过量的稀硫酸,搅拌充分反应,再向其中加入足量锌粉,并搅拌充分反应,至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过滤,控制温度46 ℃,向滤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至pH约为6.8,充分反应至产生大量固体
2 向固体粉末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至固体完全溶解,向溶液中加入足量双氧水至Fe2+完全氧化,向溶液中分批加入CuO固体,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当pH在3.2至4.2时,过滤,将所得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冰水洗涤,低温干燥。
活动三:
1 两种盐的阴离子不同,有可能会影响两种金属阳离子的催化效果。建议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或将FeCl3溶液改为 Fe2(SO4)3 溶液。
2 取两支相同的试管,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0.1 mol/L Na2S2O3溶液,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 0.1 mol/L Na2S2O3溶液和1 mL蒸馏水,摇匀。同时向两支试管中倒入2 mL 0.1 mol/L H2SO4溶液,振荡。观察、比较两支试管中溶液出现浑浊的快慢。
3 取两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KNO3溶液;将溶液的pH调节为2.5,并通入氮气;将其中一套实验装置浸入热水浴中(或浸入冰水浴中);向三颈烧瓶中分别加入足量且等质量的同种Zn粒,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相同反应时间时三颈烧瓶中NO的浓度。若测出的NO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表明温度对脱硝速率有影响,否则无影响。
【名卷优选】
1 (1) Fe还原AgCl为Ag,形成Fe-Ag原电池,不与铁圈直接接触的AgCl在Ag表面获得电子被还原为Ag (2) 洗涤,直至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为止,将滤渣放入烧杯中,打开通风设备,边搅拌边加入稀硝酸至无气泡产生,若固体完全溶解,则AgCl完全转化,反之,则AgCl未完全转化
2 用滴液漏斗向盛有MgSO3浆料的三颈烧瓶中缓慢滴加H2SO4溶液 分批加入少量MgO粉末,搅拌,至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大于5,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降温至室温结晶,过滤,所得晶体在150~170 ℃下干燥
解析:在进行含固体物质的反应物与液体反应的实验时,应将含固体物质的反应物放在三颈烧瓶中,通过滴液漏斗滴加液体,H2SO4溶液的滴加速率要慢,以免H2SO4过量。根据题意,首先需要调节pH≥5以除去Fe3+、Al3+杂质,需要用到的试剂为MgO粉末,操作细节为分批加入少量MgO粉末,以免pH过高,不断搅拌进行反应直至检测到pH≥5,然后过滤除去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接着需要从溶液中得到MgSO4·H2O,根据题目信息,室温下结晶只能得到MgSO4·7H2O,然后需要在150~170 ℃下干燥得到MgSO4·H2O,操作细节为将滤液蒸发浓缩、降温至室温结晶,过滤,所得晶体在150~170 ℃干燥。
3 加入适量1.0 mol/L H2SO4溶解,逐滴加入1.0 mol/L NaOH调节溶液pH在3.2~4.7,过滤
4 在搅拌下向FeSO4溶液中缓慢加入氨水NH4HCO3混合溶液,控制溶液pH不大于6.5;静置后过滤,所得沉淀用蒸馏水洗涤2~3次;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不出现白色沉淀
5 在搅拌下向足量稀盐酸中分批加入滤渣,待观察不到气泡产生后,过滤,向滤液中分批加入少量Ca(OH)2,用pH试纸测量溶液pH,当pH介于5~8.5时,过滤
6 (1) 测量溶液的pH,若pH约为4,停止通SO2 (2) 边搅拌边向NaHS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测量溶液pH,pH约为10时,停止滴加NaOH溶液,加热浓缩溶液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在高于34 ℃条件下趁热过滤(共34张PPT)
模块六
化学实验
主题18 化学实验方案
第59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内容索引
学习目标
活动方案
名卷优选
学 习 目 标
1. 了解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2. 能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出新情境下物质制备的实验方案。3. 能应用变量控制法解决化学问题。
活 动 方 案
1. 某科研小组采用如下方案回收一种光盘金属层中的少量Ag(金属层中其他金属含量过低,对实验的影响可忽略)。
活动一 了解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
请设计从“过滤Ⅱ”后的滤液中获取单质Ag的实验方案。(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2 mol/L水合肼溶液、1 mol/L H2SO4)
(1) 请仿照由Mg、Al混合物分离、制取得到MgCl2溶液的实验路线图,画出由“过滤Ⅱ”后的滤液中获取单质Ag的实验路线图。
(2) 由Mg、Al混合物分离、制取得到MgCl2溶液的实验中,应加入多少NaOH溶液和盐酸,实验时如何控制?制取Ag的实验中应加入多少 2 mol/L水合肼溶液,实验时如何控制?
【答案】 逐滴加入NaOH溶液和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逐滴加入2 mol/L水合肼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3) 用文字准确、规范地表达出制取单质Ag的实验步骤。
【答案】 向滤液中滴加2 mol/L水合肼溶液,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同时用1 mol/L H2SO4溶液吸收反应中放出的NH3,待溶液中无气泡产生,停止滴加,静置,过滤、洗涤、干燥。
(4) 若对所得单质Ag的纯度要求比较高,“过滤”后如何判断单质Ag已经洗涤干净?
【答案】 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已洗涤干净。
(5) 结合上述示例思考在进行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实验,一般需考虑哪些方面?
【答案】 安全、环保、速率、产率。
2. 设计由Fe粉、稀硫酸和 Na2CO3溶液制取 FeCO3固体的实验步骤。
已知:
①Fe2+开始形成Fe(OH)2沉淀的pH为5.8;
②FeCO3易被氧化,高温易分解。
(1) 结合所给试剂,画出制取FeCO3固体的实验路线图。
【答案】
(2) 结合上述转化中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用文字准确、规范地表达出制取FeCO3固体的实验步骤。
【答案】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Fe粉,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过滤得FeSO4溶液;边搅拌边向FeSO4溶液中慢慢加入Na2CO3溶液,同时测量溶液pH,控制溶液pH小于5.8,至有大量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无沉淀生成,过滤,用水洗涤固体2~3次,低温真空干燥,得到FeCO3固体。
1. 46 ℃、pH约为6.8时,Zn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可得碱式碳酸锌。实验室以含少量CuO的ZnO结块废催化剂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锌,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须使用的试剂:稀硫酸、锌粉、Na2CO3溶液)
活动二 学会新情境下物质制备方案的思路和方法
将结块的废催化剂粉碎,加入稍过量的稀硫酸,搅拌充分反应,再向其中加入足量锌粉,并搅拌充分反应,至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过滤,控制温度46 ℃,向滤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至pH约为6.8,充分反应至产生大量固体
2. 设计由CuO、FeO和Fe2O3的固体混合物制取CuSO4·5H2O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有:稀硫酸、稀盐酸、氯水、双氧水、NaOH溶液、CuO固体)。
向固体粉末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至固体完全溶解,向溶液中加入足量双氧水至Fe2+完全氧化,向溶液中分批加入CuO固体,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当pH在3.2至4.2时,过滤,将所得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冰水洗涤,低温干燥。
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Fe2+ Fe3+ Cu2+
开始沉淀的pH 5.8 1.1 4.2
沉淀完全的pH 8.8 3.2 6.7
1.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通过观察反应产生气泡快慢以得出结论。你认为实验的设计有何不妥?对此,你有何建议?
活动三 学会应用变量控制法解决化学问题
【答案】 两种盐的阴离子不同,有可能会影响两种金属阳离子的催化效果。建议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或将FeCl3溶液改为 Fe2(SO4)3 溶液。
2.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用试剂: 0.1 mol/L Na2S2O3溶液、0.1 mol/L H2SO4溶液、蒸馏水)。
【答案】 取两支相同的试管,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0.1 mol/L Na2S2O3溶液,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 0.1 mol/L Na2S2O3溶液和1 mL蒸馏水,摇匀。同时向两支试管中倒入2 mL 0.1 mol/L H2SO4溶液,振荡。观察、比较两支试管中溶液出现浑浊的快慢。
名 卷 优 选
2
4
5
1
3
6
1 [2024江苏卷]还原AgCl。在AgCl沉淀中埋入铁圈并压实,加入足量0.5 mol/L盐酸后静置,充分反应得到Ag。
(1) 不与铁圈直接接触的AgCl也能转化为Ag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还原AgCl为Ag,形成Fe-Ag原电池,不与铁圈直接接触的AgCl在Ag表面获得电子被还原为Ag
2
4
5
1
3
6
(2) 为判断AgCl是否完全转化,补充完整实验方案:取出铁圈,搅拌均匀,取少量混合物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和设备:稀硝酸、AgNO3溶液,通风设备)。
洗涤,直至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为止,将滤渣放入烧杯中,打开通风设备,边搅拌边加入稀硝酸至无气泡产生,若固体完全溶解,则AgCl完全转化,反之,则AgCl未完全转化
2
4
5
1
3
6
2 [2023江苏卷]制取MgSO4·H2O晶体。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搅拌下,使一定量的MgSO3浆料与H2SO4溶液充分反应。MgSO3浆料与H2SO4溶液的加料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滴液漏斗向盛有MgSO3浆料的三颈烧瓶中缓慢滴加H2SO4溶液
2
4
5
1
3
6
补充完整制取MgSO4·H2O晶体的实验方案:向含有少量Fe3+、Al3+的MgSO4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Fe3+、Al3+在pH≥5时完全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室温下从MgSO4饱和溶液中结晶出MgSO4·7H2O,MgSO4·7H2O在150~170 ℃下干燥得到MgSO4·H2O,实验中需要使用MgO粉末)
分批加入少量MgO粉末,搅拌,至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大于5,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降温至室温结晶,过滤,所得晶体在150~170 ℃下干燥
2
4
5
1
3
6
【解析】 在进行含固体物质的反应物与液体反应的实验时,应将含固体物质的反应物放在三颈烧瓶中,通过滴液漏斗滴加液体,H2SO4溶液的滴加速率要慢,以免H2SO4过量。根据题意,首先需要调节pH≥5以除去Fe3+、Al3+杂质,需要用到的试剂为MgO粉末,操作细节为分批加入少量MgO粉末,以免pH过高,不断搅拌进行反应直至检测到pH≥5,然后过滤除去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接着需要从溶液中得到MgSO4·H2O,根据题目信息,室温下结晶只能得到MgSO4·7H2O,然后需要在150~170 ℃下干燥得到MgSO4·H2O,操作细节为将滤液蒸发浓缩、降温至室温结晶,过滤,所得晶体在150~170 ℃干燥。
2
4
5
3
6
3 [2021江苏适应性考试]以焙烧过的铜精炼炉渣(主要成分为CuO、SiO2,少量Fe2O3)为原料制备CuSO4·5H2O晶体,请补充完整相应的实验方案:取一定量焙烧过的铜精炼炉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滤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晾干,得到CuSO4·5H2O晶体。
(已知该实验中pH=3.2时,Fe3+完全沉淀;pH=4.7时,Cu2+开始沉淀。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1.0 mol/L H2SO4、1.0 mol/L HCl、1.0 mol/L NaOH)
1
加入适量1.0 mol/L H2SO4溶解,逐滴加入1.0 mol/L NaOH调节溶液pH在3.2~4.7,过滤
2
4
5
3
6
4 [2020江苏卷]实验室由炼钢污泥(简称铁泥,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制备软磁性材料α-Fe2O3。
其主要实验流程如下:
将提纯后的FeSO4溶液与氨水-NH4HCO3混合溶液反应,生成FeCO3沉淀。
1
2
4
5
3
6
设计以FeSO4溶液、氨水-NH4HCO3混合溶液为原料,制备FeCO3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CO3沉淀需“洗涤完全”,Fe(OH)2开始沉淀的pH=6.5]。
1
在搅拌下向FeSO4溶液中缓慢加入氨水-NH4HCO3混合溶液,控制溶液pH不大于6.5;静置后过滤,所得沉淀用蒸馏水洗涤2~3次;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不出现白色沉淀
2
4
5
3
6
5 [2019江苏卷]实验室以工业废渣(主要含CaSO4·2H2O,还含少量SiO2、Al2O3、Fe2O3)为原料制取轻质CaCO3和(NH4)2SO4晶体,其实验流程如下:
1
2
4
5
3
6
滤渣水洗后,经多步处理得到制备轻质CaCO3所需的CaCl2溶液。设计以水洗后的滤渣为原料,制取CaCl2溶液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pH=5时,Fe(OH)3和Al(OH)3沉淀完全;pH=8.5时,Al(OH)3开始溶解。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盐酸和Ca(OH)2]
1
在搅拌下向足量稀盐酸中分批加入滤渣,待观察不到气泡产生后,过滤,向滤液中分批加入少量Ca(OH)2,用pH试纸测量溶液pH,当pH介于5~8.5时,过滤
2
4
5
3
6
6 [2018江苏卷]以Cl2、NaOH、(NH2)2CO(尿素)和SO2为原料可制备N2H4·H2O(水合肼)和无水Na2SO3,其主要实验流程如下:
1
2
4
5
3
6
1
图1
图2
2
4
5
3
6
(1) 边搅拌边向Na2CO3溶液中通入SO2制备NaHSO3溶液。实验中确定何时停止通SO2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 请补充完整由NaHSO3溶液制备无水Na2SO3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密封包装。
1
测量溶液的pH,若pH约为4,停止通SO2
边搅拌边向NaHS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测量溶液pH,pH约为10时,停止滴加NaOH溶液,加热浓缩溶液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在高于34 ℃条件下趁热过滤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