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感悟中华文化中勤勉好学、坚持不懈的传统美德,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语言运用:能结合注释、扩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义,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思维能力:分析车胤恭勤不倦与博学多通之间的逻辑关系。审美创造:品味文言文的语言特点,通过配乐诵读,感受车胤勤勉好学、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教学重难点】1.运用借助注释等方法读懂故事内容,并能清楚地讲述故事。2.结合具体内容体会故事中人物具有的中华传统美德,获得精神启迪。【教学过程】一、读书郎——少年成长故事1.单元主题(1)在古代,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叫做什么吗?可以称作“外傅之年”,外傅,意思是可以到外面学习更多的知识了。(2)在属于自己的成长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记录下一个一个成长的故事。从今天开始,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漫步成长路,开启第六单元的学习。古代读书郎——红色小英雄——真正男子汉,沿着他们的成长足迹,听听他们的成长故事。再来写写你的成长历程。2.揭示课题(1)咱们先来一场跨越时空之旅。来到1600年前的东晋,翻开这本典籍——晋书。认识一位少年——车胤。走进他的成长故事——囊萤夜读。(板贴课题)(2)“囊”这个字,在古文中它是这个样子的,“囊”的本意就是口袋。在生活中,咱们会见到不同材质做的口袋,用麻布做的叫——布囊。用锦缎做的叫——锦囊。(3)课文中啊,有一个词语叫——“练囊”。这是用什么做的?读注释知道了练囊是白色薄绢做的口袋。(4)那题目中的也有个“囊”,它们意思一样吗?用口袋装。瞧!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意思也不一样。(5)“囊”这个字不好写,笔画较多,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师示范书写“囊”。(板书“囊”)(6)“囊萤夜读”是什么意思呢?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面,在夜里读书。你读懂了题目,就了解了文章的意思。二、典读会——争做读书郎1.挑战典读会(1)那接下来,咱们就好好的读一读这篇文章,这典籍里的文章呀可不好读,是文言文呐!有没有信心读好它?(2)接下来咱们就挑战典读会,典读会分为三关:初级挑战:读准字音,读出句子;中极挑战:读出停顿,读对节奏;高级挑战:读出变化,读出味道;2.初级朗读结合字典中的解释,谁来说一说你是如何来确定它的读音的?“盛”是把萤火虫装进去,所以念“盛”,“数”是指萤火虫的数量,所以念“数”。这叫语义定音,知道了它的意思,自然而然就能把字音读准了。3.中级朗读(1)在“胤”的后面停顿,为什么这样停顿?因为“胤”是他的名字。光持石击瓮破之。唯戎不动。(2)这个句子啊,有点长,你是怎么来确定它的停顿的呢?根据意思来确定停顿的——夏月则练囊成数十萤火以照书。在读的时候啊,要注意音断气相连。(3)家贫不常得油,夏夜则练囊成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在家贫后面停顿,就让咱们知道了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4.高级朗读挑战读出变化和味道,这味道呀,蕴藏在声音的延长里。在这一停一连一延中,古文的味道就有了,让咱们一起读出文章的韵味。三、讲述厅——讲少年故事1.说说“车胤”(1)读着读着,咱们好像看到了在夏日点点萤光下,那小小少年车胤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坚持。努力。勤劳好学。博学多通。(2)在文中用了八个字对车胤进行了评价。(板贴:恭勤不倦,博学多通)(3)从注释中知道了胤指的是车胤,恭勤就是肃敬勤勉。然后通指通晓明白,但是还有些字没有注释。我们可以用组词的方法给每个字组一个词,然后连起来就可以了,如果不通顺的话就换一换位置。(4)你们现在知道如何来理解一句话的意思了吗?这种方法我们叫——扩词法。当然要理解一句话的意思,咱们还可以运用之前学过的——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板贴:联系上下文、看注释)2.故事讲述厅(1)咱们化身车胤来讲讲这个故事。不过想讲好故事,咱们首先要弄懂每句话的意思。可以自己来说一说,也可以和同桌合作着来讲一讲。(2)请同桌两人,一人来读原文,一人来说意思,哪一组来挑战?(3)读着读着,讲着讲着,咱们就明白了故事的意思。车胤为什么要囊萤夜读呢?起因:家贫不常得油。经:夏月则练囊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结果: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4)按照这样的顺序,谁再来讲一讲这个故事?车胤家里很贫穷,买不起油灯,夏天的时候车胤用白色薄绢做了囊袋,抓了数十只萤火虫放进囊带,用来照亮书籍继续读书,一直从夜里读到白天,最后车胤肃敬勤勉,不知疲倦,学了很多的知识,知识渊博。3.化身车胤(1)像他这样按照这样的顺序就把这个故事讲清楚了。但是不够精彩。知道讲故事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吗?化身车胤。(2)来,各位车胤,自己先练习练习,讲讲你的故事,自己练练。生练习讲故事。(3)哪位车胤,来讲述你的故事?你这一看就从——从晚上看到了白天。(4)车胤,夏日炎炎,茅屋如蒸笼,蚊虫叮咬。你为何还要读书呀?因为我为了让家里面更加富裕,让以后的的子子孙孙读上书,可以不用像我一样出去捉萤火虫读书。(5)正由你的勤奋,你变成了一个——我变成了一个博学多通的人。(6)车胤,你瞧,这萤火微光忽明忽暗,极难看清,你为何还要读书呢?因为我想改变家里贫困的情况,我想我还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为一个好的官。(7)正如你们所说。长大后的车胤官至吏部尚书,为国效力。晋书中这样称赞做官的车胤——车胤忠壮。在生活中,人们就是这样来评价他的——无车公不乐。正是读书让车胤变成了一个谈吐风趣,受人爱戴的人。四、访谈间——发现成长故事1.车胤成长故事(1)接下来我们一起做客——成长访谈间。回过头来看一下车胤的成长之路。这五句话正是从五个方面来写他的,请你在学习单上连一连。恭勤不倦是车胤的态度,博学多通是车胤取得的成就,家庭不常得油是他遇到的困难,夏月则练囊数十萤火以照书是他想到的办法。以夜继日,从黑夜读到了白天说明他很坚持。(2)那你从车胤的成长与成就中有什么发现吗?我从这里发现车胤他有困难,就会想办法解决困难。车胤遇到困难,想到了办法并坚持,而且他的态度很好,(3)此刻,你还觉得他仅仅是在说读书这件事吗?除了读,还让我们看到了面对困难时应有的态度和坚持。2.联系自身(1)所以车胤遇到的困难是家贫不常得油,那在学习生活中,你们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就是写作业的时候题不会,然后就不写了。我的困难是有时会背不好课文。我生活中的困难是骑自行车,我爸爸教我骑自行车,但我不想学,我爸爸一直催我学。(2)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解决这些困难的同时,就是成长的过程。孩子们,那现在你觉得什么是成长呢?成长,是我在骑自行车的时候,虽然总会跌倒,但是我还会爬起来继续骑。成长是我不想听课的时候,我依然继续听。成长是我学谱子的时候,不会依然继续学。此刻你们就在成长。孩子们,短短的一篇古文,车胤小小的一个举动,那萤火微光照亮的不仅是车胤的书卷,更照亮了我们成长的道路。3.经典传习堂(1)所以当你在绝望中,在困境时,可以想一想,在东晋有一个少年叫——车胤。(2)这样的故事被记录在典籍中,1600多年过去了,我们依旧在诵读囊萤夜读。(3)相信那点点荧光也照亮你心中的某个角落,再读——(4)在中华典籍里,像车胤这样勤学的少年还有很多很多。接下来,咱们走进孙康的成长故事,他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又是怎样解决的呢?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是映雪读书,主人公是孙康,困难是家贫无油,解决的办法是于冬月常映雪读书。(5)瞧这样,就读懂了一段小古文的意思,他和车胤一样,都家境贫寒,也都有着读书人的勤学精神。这两个故事合在一起,就有了成语——囊萤映雪。(6)他们的故事代代相传。1400年前,《颜氏家训》中记录下了他们的故事。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取萤。800年前,国学经典《三字经》中也这样传诵着——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7)咱们还会认识凿壁借光的匡衡,映月读书的江泌,闻鸡起舞的祖逖,牛角挂书的李密等等等。(8)这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故事被记录在典籍中绵延至今。孩子们,他们为什么能够拥有跨越千年时光的力量呢?因为他们的坚持,他们总是会想尽办法去读书,他们非常的勤奋好学,所以能留存到现在。因为这些人都不会因为一些困难而放弃读书,而且打动了千千万万个人。(9)这就是——中国读书精神。而这样的读书精神,早已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我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成为每一个读书人,甚至是每一位中国人成长道路上的力量源泉。(10)孩子们,请记住,这字字句句都在记录——成长。这字字句句都在讲述——中国读书精神。【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