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探界者”钟扬高中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植物科学家钟扬的典型事迹,领悟他对工作的无私奉献,从而陶冶情操。01感悟钟扬“劳模”精神及其他科研工作者的劳动之美与崇高,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02以钟扬精神为起点,推广至当代社会各行各业,传承劳动精神。03一、课堂导入在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你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时代楷模 钟扬人物介绍钟扬(1964年5月~2017年9月25日),男,汉族,湖南邵阳人,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2017年9月25日,钟扬同志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2018年4月,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作者介绍叶雨婷,90后美女记者,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主要作品有《中国科学家为首次发现双粲重子作出突出贡献》《中国航天的未来远超想象》《未来技术助我国科技发展“弯道超车”》《国际基因黑马的韩氏家训》《“探界者”钟扬》。二、预习检查回顾阅读人物通讯人物 通讯记叙事件梳理事件精神、品德概括品质任务一:绘制“钟扬一生”的轨迹图。二、预习检查【提示】可以按照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进行整理。二、预习检查“探界者”钟扬 “英雄”少年 种子达人 科学队长 “接盘”导师 生命延续 ①考入中科大②进入中科院工作③“胁迫”妻子结婚①不讲究住房②致力于采集种子致力于科普工作敢于接收转导师学生①学生延续探索之路②超负荷工作敢想敢为 勤奋学习 雷厉风行生活简朴 执着勇敢 敢为人先任劳任怨 热爱科普 富于远见有责任心 肯担当 关爱学生珍惜时间 甘于奉献 勇于牺牲三、分享“钟扬之声”任务二:根据他人对钟扬的评价和钟扬自己的话语,分享最触动你心弦的“声音”。渴望成为戴大红花的“英雄”——年少立志、一心为公旁听武汉大学生物系的课程——自信坚定、勤奋刻苦“胁迫”妻子结婚——外向热情、雷厉风行放弃武汉副所长职位,来到复旦大学任教,毫无怨言住在毛坯房——不计名利、生活简朴一个基因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造福万千苍生——心怀天下最讨厌椰子,最喜欢蒲公英——热情、幽默、风趣你们能爬,我也能爬——不畏艰险、勇攀高峰、不懈努力声音三、分享“钟扬之声”声音为自博馆撰写文字——才华横溢有问题我来——责任担当培养学生就像采集种子——关爱学生、对学生强烈的责任感生命的高度不只一种形式——生命意义、奉献自我有一种想把时间抢回来的劲头——用生命去热爱把脑出血当作工作倒计时的闹钟,双肩包塞满小纸条,工作安排更繁忙——珍惜时间、时不我待、忘我奉献三、分享“钟扬之声”他的热情真挚,他的追求深远,始终以人类、国家、科学、教育、种子为重,唯独没有自己。他的行动深耕于“一粒种”,向我们阐释了“种子精神”。三、分享“钟扬之声”【明确】任务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钟扬的精神是否已经过时?请谈谈你对当前劳动现象的看法。三、分享“钟扬之声”他不追求职位,不渴望“大好前程”,他不愿意只是埋头于纸上的学术,不走捷径,他选择做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征服荒芜之地,对于众人追捧的名利,他毫不关心,对于常人忽视的事物,他却格外执着。他是雅鲁藏布江畔的巨柏,他是珠峰北坡的小草,他是西藏大学的博士点,他是未被人涉足的西藏,他是世界屋脊种子宝库的空白,他是为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代的“基因”宝藏,他愿意成为一名先锋……还有那些人,手握手术刀,心怀激情,不知疲倦的肝胆外科奠基人吴孟超,在深山中倾听,晚年重启事业的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在新能源领域奋斗四十余年的先行者陈清泉,即便是领奖前、春节期间也深入泥田的农学家袁隆平,获得诺贝尔奖后依旧默默“干活”的科学家屠呦呦……他们愿意成为时代的先锋,他们用自己的奋斗终点为我们开启人生的起点;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和奉献告诉我们,什么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精神,什么是劳动最亮的底色。每个时代都有迷茫和不确定性,但他们选择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做确定的自己。带着热爱之心投身世界,守护初心,践行初心,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将“小我”融入“大我”,完善自我人格,实现自我与社会价值的双赢。四、活动小结五、人物赏析①这个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不安分”本是贬义词,指人的思想或行为不稳定,在一个相对好的环境中,还想要去做一些其他不稳妥的事情。此处用来形容钟扬不安于现状,而是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在科研事业上不断进取。贬词褒用,更显出钟扬精神的可贵。五、人物赏析②尽管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不讲究”意思是不在乎,“不将就”意思是很在乎,两个词语音相近意思却不同。钟扬不在乎的是个人生活品质,很在乎的是“种子”,这样以对比的手法突出强调了钟扬致力于科研的敬业奉献精神。五、人物赏析③钟扬在西藏大学理学院的一位同事说:“每次和钟老师采种子都是惊险和惊喜并存。”。“惊险”和“惊喜”,虽都有“惊”字,表达的意思却截然不同。“惊险”写的是钟扬野外考察的恶劣环境,“惊喜”则写的是他丰硕的考察成果。两词连用,生动形象,具有幽默色彩。五、人物赏析④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卢老师分管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目睹了钟扬在收学生时的不少“奇葩”事儿。“奇葩”本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或非常出众的人物;现在这个词多用于贬义,多指让人难以想象的行为。此处指钟扬在收学生上与他人做法的截然不同,贬词褒用,语言轻松,幽默鲜活。五、人物赏析⑤ 钟扬的愿望很多,“他希望继续收集青藏高原的种子资料,希望帮助西藏大学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希望培养出更多扎根高原的植物学人才……”连用几个“希望”表现了钟扬对待工作的“时不我待”的拼命精神。在他心目中,工作、愿望比生命更重要。这样的排比渲染能够让读者感受到钟扬高度的科研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五、人物赏析人物描写特点善于用事实说话文章除了直接评价赞美,更多的是用事实说话,彰显理性与客观。比如用他的婚事表现他的雷厉风行,用他的小纸条上的工作安排表现他的忘我精神和忙碌劳累等。引用人物自己的话文章多处引用钟扬的演讲、文章、书籍中的文字,从不同层面表现他的品质。侧面烘托文章多处引用钟扬母亲、妻子、同事、学生的话,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爱岗敬业心怀天下无私奉献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爱国爱民【人物通讯写法小结】 袁隆平、张秉贵、钟扬,他们三个人的工作岗位各不相同,但在他们身上却体现着许多共同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一下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三篇人物通讯写法比较这三篇文章在结构和刻画人物方面各有哪些异同?文章结构 刻画人物《喜看稻菽千重浪》 倒叙 手法 小标题 以正面描写人物为主细节描写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心有一团火, 温暖众人心》 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细节描写既有人物语言描写、行动描写,也有人物的心理描写《“探界者”钟扬》 小标题 正侧面结合的手法概述事迹用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钟扬爱岗敬业的感人事迹,他不忘初心、放弃小我、教育授业、关爱学生的精神,在今天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需要这样的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需要这样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我们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自己,去伪存真,摒弃浮躁,踏踏实实做事,追求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就像钟扬那样,在自己生命的广度和宽度的边界不断探索、延伸,让人生过得有价值、有意义。“探界者”钟扬简述钟扬的身份及生命历程总述分述事迹英雄少年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生命延续献身种子事业普及科学知识悉心培养学生探寻生命边界寻求生之所爱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