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庆市七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选题国家统计局2025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末全国人口为14.08亿人。下图为我国2020-202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仅从人口自然增长的角度考虑,下列年份,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A.2020年 B.2021年 C.2023年 D.2024年2.人口负增长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教育资源过剩 B.人口老龄化加剧C.资源拥有量增加 D.劳动力数量不足下表示意我国某山区根据当地资源状况测算的人口规模数据,目前该地人口数量为13.6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耕地 水源 林地 矿产人口合理容量/万人 10.5 8.7 9.2 16.5最大人口规模/万人 14.9 12.5 14.1 22.43.该流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约为( )A.8.7万人 B.16.5万人 C.12.5万人 D.22.4万人4.为使该地的人口规模趋于合理,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A.开垦少量荒地种粮 B.植树造林保护森林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加快矿产资源开发通信工具人口热力图是根据手机用户的位置信息统计分析得到的人口密度分布图。下图为某城市某区域a、b两类功能区某一天内热力密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a、b功能区分别是( )A.商业区、住宅区 B.商业区、工业区C.住宅区、工业区 D.工业区、商业区6.获取人口热力分布图,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和GNSS B.RS和GIS C.VR和GNSS D.GNSS和GIS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镇、村体系结构存在多种类型。下图为四类城、镇、村空间体系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示城、镇、村体系中,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 )A.“凸”字型 B.“工”字型 C.“纺锤”型 D.“金字塔”型8.“纺锤”型城、镇、村体系( )A.城市化发展速度慢 B.农村人口数量最多C.城乡发展最为协调 D.城市化问题最突出2024年3月,广西首个水稻无人农场在贵港市港北区益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投入使用,它是港北区探索粮食生产由机械化向智能化迈进的生动实践。下图示意贵港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与东北平原相比,广西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土壤肥沃 B.水热条件良好 C.种植经验丰富 D.地形平坦开阔10.贵港市港北区水稻无人农场推行智能化的主要目的是( )①降低人力成本 ②减少自然灾害 ③扩大种植规模 ④提高种植质量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新茶饮是以原叶茶、水果、果汁、乳制品等为原料,现场制售的各类饮品的统称。茶饮品牌的运营模式可分为直营连锁(公司总部直接投资和经营)和加盟连锁(公司总部为加盟店提供品牌、材料、培训等资源)。某新茶饮企业1997年创立于河南省,早期以加盟模式密集布局省内三、四线城市及县城;2014年搭建整套供应链后,加速向省外扩张;2020年开始进入国内新一线、一线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该企业早期选择在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密集开店,主要考虑的是( )A.原料供应便利 B.消费市场广阔C.租金与人力成本低 D.制茶技术水平高12.与直营连锁模式相比,该企业早期采用加盟连锁模式的主要优势是( )A.便于统一管理品控 B.降低初期投资成本C.提升品牌知名度 D.减少市场竞争压力13.2014年该企业完成供应链搭建后,能够加速跨区域扩张,主要得益于( )A.冷链物流技术的完善 B.消费市场的全球化C.劳动力成本的下降 D.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海南岛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如图)于2024年12月29日正式通车,路线全长466公里,其中新建段197公里,改造利用段269公里,途经海南9个市县。该线路途经多个国家森林公园和热带雨林景区,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选线,实现了“路通景美、生态富民”的多重目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充分利用既有线路进行改造的原因不包括( )A.节省工程造价 B.保护生态环境 C.降低施工难度 D.推动技术创新15.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在修建时面临的困难有( )①台风暴雨频发 ②风沙活动频繁 ③生态保护严苛④冻土冰川广布 ⑤需跨区域协调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16.环热带雨林公路的通车对沿线地区的影响有( )A.传统农业衰退 B.就业机会减少 C.雨林生态恶化 D.旅游收入提高“低空经济”是以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2024年4月30日,重庆开通首条城市空中交通航线,重庆国际生物城至龙兴通用机场,将从以往的1小时,缩短为10分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与公路运输相比,“空中的士”( )A.运载量更大 B.受天气影响小 C.运输费用高 D.受路况影响大18.目前“低空经济”最适合的应用场景是( )①旅游观光 ②长途货运 ③应急救援 ④粮食运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左图)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近年来,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速度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右图),形成了良性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塔拉滩地区原是一片广阔的草原,造成该地草场退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过度放牧 D.工业排污20.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主要目的是( )A.控制植被高度,保障光伏发电效率 B.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承载力C.减缓沙丘移动,强化生态治理效果 D.增加牧民收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山东省是我国海洋大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区。下图示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甲所在海域属我国管辖的( )A.内水 B.领海 C.专属经济区 D.毗连区22.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蓝色经济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海洋产业基础较好 ②远洋捕捞行业发达 ③科技创新实力较强④填海造陆面积广阔 ⑤拥有国家政策支持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⑤23.目前,该经济区更加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其措施主要有( )A.建立污染防控体系 B.扩大海水养殖规模C.禁止海洋油气开发 D.减少通航船运数量2025年3月15日凌晨至上午,一场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河西走廊,15日下午开始转为强浮尘天气并持续至19日。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3月15日8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推测本次沙尘暴来临之前的3月14日河西走廊的天气特征为(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25.图示时刻区域内( )A.甲地吹西南风 B.乙地受反气旋影响,风力强劲C.丙地天气晴朗 D.丁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辐散和田河是塔里木河四大源流之一,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穿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汇入塔里木河,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和田河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 )A.雨水 B.积雪融水 C.冰川融水 D.湖泊水27.下面四幅图中,与和田河径流变化最相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非洲沿海地区洋流分布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8.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洋流中有一处绘制不正确,这一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29.①洋流对流经区域的影响是( )A.加快北上轮船的航行速度,节约燃料B.增温增湿,促进沿岸暖湿气候的形成C.海底营养盐类上涌到表层,形成渔场D.减缓沿岸污染物的扩散30.北印度洋海区的甲洋流盛行时,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亚洲高压强盛 B.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南C.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D.江淮地区梅雨二、综合题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与湘桂丘陵盆地过渡区,以山地和喀斯特峰丛为主,地形崎岖,海拔高差较大,是全国传统村落分布密度最高的地级行政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速,黔东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下左图为黔东南地区传统村落分布示意图,右图为黔东南地区传统村落位置与河流距离关系示意图。材料二:黔东南地区苗族占总人口43.7%,服饰以苗绣、银饰、蜡染为主要特色,但不同村落、不同支系都有着独特的服饰风格,服饰的长短厚薄,服饰材质与染料差异明显,可谓“十里不同服”。(1)指出黔东南传统村落的数量在距河流 米范围内数量最多,并分析原因 。(2)说明城镇化背景下人口流动对黔东南传统村落的不利影响。(3)根据材料,从地形角度分析黔东南地区苗族服饰多样性的原因。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武里工业园是泰国唯一国家级经济特区,距曼谷市区约86公里。该工业园区吸引了中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企业投资,目前已被打造成为石化、汽车等多种产业的聚集区,其中汽车产业最具影响力,有来自全球28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如图为泰国部分区域略图。材料二:泰国是世界上榴莲产量最高的国家,现有200多个品种,其中“金枕头”是高品质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并已得到泰国政府地理标志产品认证。(1)简述春武里吸引多国企业投资的优势条件。(2)从工业聚集的角度,说明春武里工业园内布局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意义。(3)说出泰国榴莲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强的原因。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盛行风影响着全球各地气候的形成与演变,并影响着河流、植被等自然环境。左图为南美洲简图,右图为丙区域内某地气候资料图。(1)在答题卡相应图中的虚线方框内绘制甲区和乙区的盛行风向,并写出乙区安第斯山脉西侧植被的名称。(2)简述亚马孙河在平原段的水文特征。(3)根据图中气候资料判断丙区域所属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区域形成此类气候的原因。(4)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说明甲海区盛行风减弱对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气温的影响。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C C A D A C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A D B D C B C A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B A A B C C D B C D31.(1) 1000-1800 范围内距离河流较近,容易获取水源,且不易遭受洪涝灾害威胁。(2)青壮年大量外迁,老龄化等人口问题加剧;劳动力短缺,乡村产业发展受限;传统文化传承受到影响等。(3)海拔高差较大,气候垂直差异较大,服饰的长短厚薄差异明显;海拔不同,植被类型不同,服饰材质与染料差异明显;山谷多、地貌破碎,各支系聚居区相对封闭,再加上交通不便,限制了不同聚居区服饰文化的交流融合。32.(1)靠近首都,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港口、机场,临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国家级经济特区,有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廉价;地价低。(2)利于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共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3)榴莲产量大,市场占有率高;品种多样;品质优良;品牌知名度高。33.(1)西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2)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流速慢。(3)热带雨林气候。成因:位于大陆东岸,为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岸,并受到巴西高原东缘地势的抬升作用,降水多;沿岸巴西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显著,全年高温多雨。(4)盛行风减弱导致上升流减弱,甲海区表层水温增高;海洋通过长波辐射和蒸发潜热向大气提供热能增加,气温升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