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课件(共34张PPT)+教学设计+学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0.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课件(共34张PPT)+教学设计+学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公开课】道法人教版(2025)8上
4.10.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学案
目标案
1.政治认同: 认识国家主权的内涵,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
2.道德素养: 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知道国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内容。
3.法制观念: 了解法律对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知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的义务。
4.健全人格: 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5.责任意识: 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情感;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家主权。
预习案
阅读教材,思考并整理以下问题。
1.___________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2.我国的___________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3. _______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也是一个主权国家人民得以生息繁衍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4.如果___________得不到维护,___________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辱。
5.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___________,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6.我们党始终坚持___________,把握人民愿望,回应人民关切,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授课案
基础练习
选择题
考点一 认识国家利益
下列我国维护国家利益的举措中属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是( )
①中国政府坚决反对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
②中国海监船巡航钓鱼岛领海
③国家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④“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考点二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
目前,西藏地区仍然存在部分分裂势力,妄图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西藏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由此可见,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的核心利益是( )
A.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国家政治制度
C.国家安全
D.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考点三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意思是行事进退,一切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岂能为了个人的安危福祸而算计?这句诗强调的是( )
A.个人利益、国家利益什么时候都是一致的
B.只要国家利益,不要个人利益
C.符合国家利益的一定符合个人利益
D.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1.“我爱你中国/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我爱你森林无边/我爱你群山巍峨/我爱你淙淙的小河/荡着清波从我的梦中流过……”歌曲《我爱你中国》表达了( )
①对祖国的热爱
②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③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爱国情感
④祖国是我们成长的园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因为( )
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②要放弃个人利益,维护国家利益
③国家利益至上,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④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发表谈话时指出,美国违反世贸规则,发动了迄今为止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中方为了捍卫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击。这是因为( )
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②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⑤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根本不同的,无法一概而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国家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国家利益可以代替人民利益
B.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C.维护国家利益必然要放弃人民利益
D.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5.兴建三峡工程,重庆万州需移民80万人面对大局,当地人民毫无怨言,甘愿为国家的利益做出必要的牺牲,这是因为( )
A.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是可有可无的
B.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冲突的
C.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D.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完全一致的
提升练习
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先天失明的贾君婷仙是一名国家队田径运动员,她心怀梦想、乐现执着,在奔跑中一次次冲破了“眼前”的障碍,在残疾人赛场上取得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贾君婷仙曾说:“我们为祖国争了光,为民族争了气,为人生添了彩。”
材料二:退役后的贾君婷仙是一名倾注心血、教好每一节课的特教老师;是帮助盲人朋友及残障人士实现家门口就业的盲人按摩推拿养生馆的老板。20余年来,她与丈夫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长近5000个小时,宣讲近200场,捐款捐物近20万元,帮助贫困队员和盲人群体上千人。
有同学说:“贾君婷仙的经历充分证明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相同的。个人好,国家就会好。”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及解析
预习案
阅读教材,思考并整理以下问题。
1.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2.我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3.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也是一个主权国家人民得以生息繁衍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4.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维护,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辱。
5.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6.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握人民愿望,回应人民关切,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授课案
基础练习
选择题
考点一 认识国家利益
【答案】A
【解析】国家的核心利益主要涉及国家的生存、独立和发展三个方面的利益需求,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①符合题意。中国海监船巡航钓鱼岛是维护我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重大举措,②符合题意。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保障,③符合题意。“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是国家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维护的是国家文化利益,文化利益是重要的国家利益,但不是国家核心利益,排除④。
考点二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
【答案】A
【解析】国家的核心利益主要涉及国家的生存、独立和发展三个方面的利益需求,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考点三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答案】D
【解析】“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诗强调的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A.错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因此C不对;坚持集体主义并不意味着只顾集体利益,不顾个人利益,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是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的。所以B是错误的。故答案是D。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爱国情感。歌曲《我爱你中国》表达了中华儿女炽热的爱国情感,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①②③符合题意;④在题干中没有体现不选。故选A。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依据教材知识,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我们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故①③正确;维护国家利益,并不一定要放弃个人利益,故②错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有时候二者难免会发生矛盾,故④说法错误。故选B。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题干材料表明了我国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紧密相连,①③正确,②错误,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④错误,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故选C。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国家好,大家才会好”说明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一致的,B入选;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但国家利益不能代替人民利益,A错误;维护国家利益,不一定要放弃人民利益,C错误;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但并非完全一致,D错误。故选B项。
5.【答案】C
【解析】题文材料表明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为了国家利益,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故C正确;A观点错误,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B 错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D错误,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一致的。故选:C。
提升练习
非选择题
【答案】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个人才会好。
①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②我们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国家
利益至上。
【解析】本题考查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先明确指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理由可从我们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等方面作答。人教版(2025)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4.10.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教学设计
【01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 认识国家主权的内涵,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
2.道德素养: 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知道国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内容。
3.法制观念: 了解法律对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知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的义务。
4.健全人格: 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5.责任意识: 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情感;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家主权。
【教学重难点】
认识国家主权的内涵,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教学过程】
02激趣导入
★观看视频《2025A海峡雷霆军事演习,震慑台独》,小组合作讨论:从军演中,你看到了解放军怎样的坚定决心?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国家利益。
03精心探讨
生活观察: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六千余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清华大学救国会在《告全国民众书》中悲愤地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呐喊。
★小组合作讨论:结合历史知识,谈谈你对“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不仅反映了当时北平学生的悲愤情绪,也揭示了整个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前夕的危机感。它激励了无数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为捍卫民族利益和尊严而斗争。体现了那一代爱国青年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责任担当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探究与分享:
1.★小组合作讨论:从这些优秀中华儿女身上你感悟了到什么?
2.邓小平16岁远渡重洋赴法国勤工俭学,并在那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70多年,从百色起义到太行浴血,从挺进中原到决战淮海,从横渡长江到挥师西南,他出生入死,南征北战,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不朽功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以他的远见卓识、丰富政治经验和高超领导艺术,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邓小平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和精神动力。他曾经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小组合作讨论:对祖国我们应怀有什么样的情感?
精读细研:
一、认识国家利益
1.我们对祖国应有的情感
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对伟大祖国,我们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探究与分享:
1.“国”字原作“或”,字形像以“戈”守卫“口”。后来在“或”的周围加“囗”表示疆域,构成“國”字。
★小组合作讨论:结合“国”字的由来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人口、领土、军队组织、疆域、主权、政权等因素共同构成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2.★小组合作讨论:说说上面图片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国家利益?
3.★观看视频《吴京高举国旗安然无恙通过交战区》,小组合作讨论:为什么吴京高举国旗能安然无恙通过交战区?
精读细研:
一、认识国家利益
2.国家利益的含义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探究与分享:
★观看视频《美军西太双演习》,小组合作讨论:我国的核心利益包含哪些内容?
精读细研:
一、认识国家利益
3.我国的核心利益
我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探究与分享:
★观看视频《1997香港回归交接》,小组合作讨论:结合图片谈谈,如何认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精读细研:
二、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
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
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和灭亡。
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也是一个主权国家人民得以生息繁衍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探究与分享:
1. 除夕之夜,小京一家围坐在一起,畅谈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
★小组合作讨论: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个人愿望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2.★观看视频《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小组合作讨论:总书记为什么一直再强调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精读细研:
三、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1.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
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
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维护,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辱。
探究与分享:
1.★小组合作讨论:这些图片说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什么关系?
2.★观看视频《天眼之父南仁东》,小组合作讨论:南仁东的艰苦工作体现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精读细研:
三、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2.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握人民愿望,回应人民关切,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巩固练习:
1.“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意思是行事进退,一切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岂能为了个人的安危福祸而算计?这句诗强调的是( )
A.个人利益、国家利益什么时候都是一致的
B.只要国家利益,不要个人利益
C.符合国家利益的一定符合个人利益
D.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答案】D
【解析】“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诗强调的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A.错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因此C不对;坚持集体主义并不意味着只顾集体利益,不顾个人利益,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是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的。所以B是错误的。故答案是D。
2.下列我国维护国家利益的举措中属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是( )
①中国政府坚决反对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
②中国海监船巡航钓鱼岛领海
③国家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④“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国家的核心利益主要涉及国家的生存、独立和发展三个方面的利益需求,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①符合题意。中国海监船巡航钓鱼岛是维护我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重大举措,②符合题意。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保障,③符合题意。“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是国家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维护的是国家文化利益,文化利益是重要的国家利益,但不是国家核心利益,排除④。
04课堂小结
第十课 国家利益至上
第1框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一、认识国家利益
我们对祖国应有的情感
国家利益的含义
我国的核心利益
二、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
三、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共34张PPT)
第十课国家利益至上
10.1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部编版(2025)道德与法治八上
01:课堂导入
02:精心探讨
03:巩固练习
04:课堂小结
目录
CONTENTS
核心素养目标
1
政治认同
认识国家主权的内涵,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
2
道德修养
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知道国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内容。
3
法治观念
了解法律对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知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的义务。
4
健全人格
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5
责任意识
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情感;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家主权。
课堂导入
第一部分
激趣导入
★观看视频《2025a海峡雷霆军事演习,震慑台独》
从军演中,你看到了解放军怎样的坚定决心?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国家利益。
★小组合作讨论:
精心探讨
第二部分
结合历史知识,谈谈你对“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不仅反映了当时北平学生的悲愤情绪,也揭示了整个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前夕的危机感。它激励了无数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为捍卫民族利益和尊严而斗争。体现了那一代爱国青年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责任担当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小组合作讨论:
生活观察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六千余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清华大学救国会在《告全国民众书》中悲愤地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呐喊。

认识国家利益
从这些优秀中华儿女身上你感悟了到什么?
★小组合作讨论: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认识国家利益
对祖国我们应怀有什么样的情感 ?
★小组合作讨论:
邓小平16岁远渡重洋赴法国勤工俭学,并在那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70多年,从百色起义到太行浴血,从挺进中原到决战淮海,从横渡长江到挥师西南,他出生入死, 南征北战,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不朽功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以他的远见卓识、丰富政治经验和高超领导艺术,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邓小平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和精神动力。他曾经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认识国家利益
1.我们对祖国应有的情感
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 的思想文化,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对伟大祖国, 我们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1)
(2)
对祖国我们应怀有什么样的情感?

认识国家利益

认识国家利益
结合“国”字的由来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人口、领土、军队组织、疆域、主权、政权等因素共同构成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小组合作讨论:
“国”字原作“或”,字形像以“戈”守卫“口”。后来在“或”的周围加“囗”表示疆域,构成“國”字。

认识国家利益
说说上面图片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国家利益?
★小组合作讨论:
成立三沙市政府
保护文化遗产
保卫祖国领空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经济利益
安全利益
政治利益
文化利益
★观看视频《吴京高举国旗安然无恙通过交战区》
为什么吴京高举国旗能安然无恙通过交战区?
★小组合作讨论:

认识国家利益

认识国家利益
2.国家利益的含义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 展需求的总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什么是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认识国家利益

认识国家利益
我国的核心利益包含哪些内容
★小组合作讨论:
★观看视频《美军西太双演习》

认识国家利益
3.我国的核心利益
我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我国的核心利益包含哪些内容

认识国家利益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
结合图片谈谈,如何认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小组合作讨论:
★观看视频《1997香港回归交接》
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
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
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和灭亡。
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也是一个主权国家人民得以生息繁衍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边界站岗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个人愿望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小组合作讨论:
除夕之夜,小京一家围坐在一起,畅谈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
我希望学习有更大的进步。
我希望咱们国家越来越强大。
我希望小区环境更优美。
★观看视频《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总书记为什么一直再强调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小组合作讨论: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1.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
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
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维护,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辱。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这些图片说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什么关系?
★小组合作讨论:
守护祖国边疆
体育健儿为国争光
国产手机芯片突破封锁
工作人员电力建设
★观看视频《天眼之父南仁东》
南仁东的艰苦工作体现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小组合作讨论: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南仁东科研与贡献对国家社会有什么意义?
国家利益只有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十九大代表、
天津环卫工人
徐文华
实现了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2.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 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握人民愿望,回应人民关切,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
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01
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02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巩固练习
第三部分

巩固练习
“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意思是行事进退,一切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岂能为了个人的安危福祸而算计?这句诗强调的是( )
A.个人利益、国家利益什么时候都是一致的
B.只要国家利益,不要个人利益
C.符合国家利益的一定符合个人利益
D.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解析】D
“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诗强调的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A.错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因此C不对;坚持集体主义并不意味着只顾集体利益,不顾个人利益,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是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的。所以B是错误的。故答案是D。

巩固练习
下列我国维护国家利益的举措中属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是( )
①中国政府坚决反对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
②中国海监船巡航钓鱼岛领海
③国家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④“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A
国家的核心利益主要涉及国家的生存、独立和发展三个方面的利益需求,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①符合题意。中国海监船巡航钓鱼岛是维护我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重大举措,②符合题意。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保障,③符合题意。“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是国家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维护的是国家文化利益,文化利益是重要的国家利益,但不是国家核心利益,排除④。
课堂小结
第四部分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课堂小结
认识国家利益
我们对祖国应有的情感
国家利益的含义
我国的核心利益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