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升初语文记叙文阅读能力提升训练卷一、记叙文阅读解题三步骤核心方法——“读·画·答”1.读透文本一读:标段勾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二思:抓住情感线索(找出表达人物情感的关键词)三悟:提炼中心主旨(通过事件/人物描写体会道理或情感)2.画准关键(1)题干关键词下画“△”(如“描写方法”“作用”“含义”)(2)原文依据处画“——”(答案一定源自文本!)3.规范作答题型 答题公式 示例关键词人物描写作用 手法+内容+性格/情感 动作描写突出勤劳环境描写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推动情节 雨景烘托悲伤句子含义理解 表层意+深层意(情感/主旨) 既写竹子的直,更喻人的正直段落作用 结构(承上启下)+内容(突出……) 为下文埋下伏笔口诀:情感词,圈一圈;中心句,最后看;答作用,结构内容不能乱!二、例题精讲与解析篇目:《父亲的自行车后座》①父亲有一辆老式“永久牌”自行车,斑驳的黑色横梁,锈迹点点的铃铛。后座垫着母亲用旧毛衣缝制的软垫,那是我童年的“专属宝座”。②每逢放学,校门口“叮铃铃”的车铃声总让我雀跃。我蹦上后座,搂住父亲宽厚的腰。他蹬车时脊背微微起伏,衬衫被汗浸出云朵似的盐渍。雨天更难忘——豆大的雨点砸下,父亲倏地刹住车,迅速脱下灰外套罩在我头上,又将我严严实实裹进雨衣。雨水顺着他发梢淌进脖颈,他却回头憨笑:“坐稳喽!”③多年后我驱车回乡,村口梧桐树下,父亲推着那辆旧自行车静静伫立。车身布满褐黄锈痕,后座软垫早已磨破,露出灰扑扑的海绵。斜阳把他的影子拉得细长,车座上的斑驳锈迹,竟像极了他鬓角刺眼的白霜。④我忽然鼻尖发酸。原来岁月偷走了父亲的力气,却偷不走那后座上沉甸甸的时光——他载过我的那些风雨和晴光,早已焊进生命的骨架里。问题:1.第②段动作描写体现父亲什么特点?(2分)2.第③段画线句有何深层含义?(3分)解析示范:定位画关键:问题1:题干关键词“动作描写”“特点” → 锁定第②段“脱下外套罩住我”问题2:题干关键词“深层含义” → 锁定第③段比喻句规范作答:答案1:父亲“脱衣罩住我”的动作(1分),体现他无私关爱孩子(1分)。答案2:表层写自行车座生锈、父亲鬓角斑白(1分);深层暗示父亲年老(1分)和“我”对时光流逝的心疼(1分)。三、学生练习篇目 练习一:《伞的故事》①放学的铃声刚响,铅灰色的云层骤然撕裂,暴雨如瀑般砸向地面。我蜷在校门屋檐下,望着密织的雨帘发怔——书包里躺着昨夜忘收的伞骨架,蔫瘪得像条脱水的小鱼。②“发什么呆呀!”清脆的嗓音穿透雨声。扭头只见同桌小敏踮脚举着一把褪色的蓝伞,水珠顺着伞骨汇成溪流,在她肩头溅开深色花斑。她一把将我拽进伞下,冰凉的胳膊紧贴着我:“快走,再晚校车该开啦!”③伞面太小,她不动声色地将伞柄朝我倾斜。疾风卷着冷雨扑向她半边身子,校服袖子很快浸透,紧贴在纤细的手臂上。我慌忙推伞柄:“你淋湿了!”她却咯咯笑着压回我的手:“怕什么!我家近,跑两步就到——”④那抹移动的蓝色穿过混沌雨幕,像晴空裁下的一片安宁。很多年后我才读懂:原来伞撑开的不只是遮雨的穹顶,更是年少时光里,一腔毫无保留的赤诚。问题:1.第②段画线句运用哪些描写方法?有何作用?(4分)2.第③段中哪些细节体现出小敏的舍己为人?请找出两处并分析。(4分)结尾句"伞撑开的不仅是晴空"有什么含义?(3分)3.结合全文,理解结尾句“伞撑开的不只是遮雨的穹顶”的深层含义。(3分) 练习二:《小院时光》①外婆的小院是方寸天地,却盛满我整个童年的蜜糖。②最难忘西墙角的桂树。秋风乍起时,细碎的金蕊簌簌落下,石阶便铺了层暖香的绒毯。外婆佝偻着身子,用豁口的旧笤帚轻扫桂花,枯枝般的手腕颤巍巍拢起落花,珍重地装进粗陶罐里。③“囡囡看好了——”她揭开蒸笼,白雾裹着甜香轰然腾起。糯米粉揉成的团子卧在荷叶上,点点桂花嵌如星子。她拈起一块烫手的糕塞进我嘴里,皱纹里漾开涟漪般的笑:“香不香?老天爷给的吃食,一点不能糟蹋。”④后来拆迁的轰鸣推倒斑驳的矮墙。我攥着最后半罐桂花站在废墟上,忽然读懂了她扫花时虔诚的弧度——那佝偻的脊背扫拢的岂止是落英?更是将清贫岁月,熬成甜暖光阴的生存智慧。原来有些味道,早就在血脉里扎了根。问题:1.第②段画线句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2.第③段外婆的言行反映出她怎样的品质?(概括两点,4分)3.如何理解结尾“有些味道,早就在血脉里扎了根”?(3分)四、答案与评分标准(一)《伞的故事》答案1.描写方法+作用:动作描写("露在伞外""湿透")和语言描写("快走呀")(2分);生动展现小敏舍己助人的品质(2分)。2.“伞柄朝我倾斜”(1分):主动让出遮蔽空间,牺牲自我(1分)“袖子浸透紧贴手臂”(1分):淋湿状态描写,凸显坚持守护(1分)3.含义题:表层指伞的实用功能——遮雨(1分);深层象征同学间真挚的情谊(1分)和危难中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1分)。(二)《小院时光》答案1.渲染小院温馨美好的氛围(1分)烘托“我”愉悦幸福的心情(1分)为外婆制作桂花糕的情节作铺垫(1分)2.珍惜物力(2分):从“一点不能糟蹋”的语言及收集落花的行为可见勤劳智慧(2分):将普通桂花制成美食,体现生活智慧3.表层指桂花糕的香甜滋味(1分)深层指外婆的生活态度(1分)和勤俭传家的精神(1分)已融入家族血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