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司马光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司马光 课件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感受品质的力量
阅读要素
写作要素
语文要素
单元主题
第八单元
感悟美好品质,获取精神力量。
感受品质的力量
司马光
23
24
一定要争气
25
手术台就是阵地
26*
一个粗瓷大碗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内容。
口语交际:
请教
习作:
那次经历真难忘
口语交际
习作
任务二:
说故事,交流美好品质
任务三:
写故事,弘扬美好品质
感悟美好品质
汲取精神力量
活动1:回忆难忘经历
活动2:梳理经历脉络
活动3:评鉴难忘经历
任务1:
识砸缸救人事,悟果敢品质
任务2:
探学子奋进史,晓争气精神
任务4:
品粗瓷大碗情,感奉献美德
活动3:实践请教策略
活动1:
交流生活难题
任务一:
读故事,感悟美好品质
任务3:
观战地手术景,仰敬业医德
活动2:探讨请教技巧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识砸缸救人事,悟果敢品质
任务1
23 司马光
读故事,感悟美好品质
任务一:
第一课时
司马光
23
司马光砸缸
看到这幅图画,你想到了哪个故事?
司马光(1019-1086)
复姓
名字
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他主持编纂了著名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诸葛亮
东方朔
欧阳修
尉迟恭
其他复姓:
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字数比较少
比较难理解
文言文
文言文就是古人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如问某人吃饭没,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
认识文言文
1 课文读一读
跟着范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好停顿。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 词语认一认
司马光

皆弃去
jiē qì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3 生字写一写
独体结构
半包围结构
右上的两撇短而平行。
结构:上下
部首:癶
笔画:十二
组词:登报 攀登
dēng
末笔横稍长。
chí
结构:左右
部首:扌
笔画:九
组词:主持 持有
左窄右宽。
“寺”的横画有长有短,横画之间的距离均等。
活动1:
识砸缸救人事
再读课文,在文中圈出表示人物的词语。
4 课文理一理
在庭院玩耍的所有孩子。
其中一个孩子。
登瓮的孩子。
指除了司马光和跌倒在水瓮里的孩子之外的其他孩子们。
指司马光。
你们知道这些词语分别指的是谁吗?
在注释中有相应的解释。
难理解的字词右上角有数字标记。
5 词句品一品
群儿戏于庭,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游戏。
群( )
戏( )
庭( )
一群
庭院
游戏
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跌倒。
淹没。
一个小孩爬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到了水里。
众皆弃去,
众( )
弃( )
去( )
众人
离去
抛弃
全,都。
其他孩子都丢下他,吓跑了。
离开。
光持石击瓮破之,


司马光拿起石头把水瓮砸破了。
它,这里指瓮。
指司马光。
涌出。
水涌了出来,那个孩子得救了。
水迸,儿得活。
瓮被砸破后,水一下子就涌出来了的样子。
结合译文,思考应该怎样断句。
方法总结:
1.人名、地名、官名等名词、代词后面停顿。
2.动词或形容词后面停顿。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试着把句子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意思。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儿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被水淹没了。大家都丢下这个小孩儿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将瓮砸破,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儿得救了。
课后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表中的字。
第二课时
司马光
23
听老师读司马光砸瓮救人的故事,再将生字填入下面的括号中。
群儿戏于( ),一儿( )瓮,足( )没水中。( )皆( )去,光( )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活动2:
悟美好品质
大声朗读课文,说一说: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众小孩
众皆弃去
吓跑
司马光
光持石击瓮破之
救人
对比
司马光沉着冷静。
司马光为什么砸瓮救人?
瓮口小肚子大,小朋友掉进去爬不上来,情况紧急,很危险。
瓮比司马光高很多,司马光够不着。
瓮:收口
缸:敞口
在最紧急的时刻,司马光能想出最简单的方法救小朋友,你觉得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司马光是一个 、 的孩子。
沉着冷静
机智勇敢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提示:
1.可以借助注释来讲述古诗。
2.还可以观察插图中人物的表情,想象当时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把故事说得更精彩。
一天,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有个小朋友爬到瓮沿上玩,一不小心掉进了瓮里。瓮水太深,眼看那个小朋友就要被水淹没了。别的孩子吓得连哭带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很镇定,他从地上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尽全身力气向水瓮砸去,“砰!”水瓮破了,瓮里的水“哗”的一下子流了出来,掉进瓮里的小孩得救了。
学完本课后,你总结了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认真跟着老师多读几遍。
2.不理解的地方看注释。
3.给一些字组成词来理解。
《司马光》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说说你有什么背诵文言文的好方法。
记住故事,回忆故事中出现的人物。
( )戏于庭,( )登瓮,足跌没水中。( )皆弃去,( )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得活。



一儿
群儿
记住人物,回忆人物内容。
群儿( ),一儿( ),( )。众( ),光( ),( ),儿( )。
登瓮
戏于庭
足跌没水中
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
皆弃去
得活
背诵本课,需要首先理解文言文的文意,然后反复跟读,在熟读的基础上不看教材,试着背诵,注意背诵时也要和跟读时一样,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王戎(rónɡ)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拓展阅读: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小故事的大概内容。
人物 相似之处
王戎
司马光 聪慧,善于观察
6 一起来总结
这篇文言文通过写 的故事,刻画了司马光 的形象和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聪明机智、沉着冷静
司马光砸瓮救人
爱护同伴
练一练
一 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给连环画配文。
二 角色扮演。
角色:司马光 落水的孩子(1人) 其他孩子(2人)
提示:演好自己的角色,想想说什么,怎么演。
板书设计
——光
弃去
持、击、破
(沉着冷静、聪明机智)
司马光

1.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向家人
讲述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