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一定要争气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一定要争气 课件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探学子奋进史,晓争气精神
24 一定要争气
任务2
读故事,感悟美好品质
任务一:
第一课时
同学们,童第周曾为学业、科研两次立誓“一定要争气”,他是如何逆袭的?让我们走进课文探寻他的奋进之路!
一定要争气
24
1 课文读一读
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2 词语认一认
富裕

基础差
chà
平均
jūn
资助

欧 洲
ōu zhōu
教授
shòu
一项
xiàng
实验
yàn
结构
gòu
耐心
nài
激励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3 生字写一写
半包围结构
退
童第周(1902年5月28日—1979年3月30日),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童第周留学比利时时遭外国学生歧视,他立下“一定要争气”的誓言,成功完成青蛙卵剥离手术,为中国人争了气。
课文围绕童第周“争气”写了哪两件事
童第周中学时因成绩差险被退学,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争气”,经过努力成绩名列前茅。
4 课文理一理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活动1:
探索童第周“争气”历程
5 词句品一品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1-2自然段,想一想童第周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一定要争气”的,他是怎样“争气”的。
中学阶段:他17岁才进中学读书,文化基础差,校长要他退学或降级,他再三恳求才获跟班试读机会。此后他发愤学习,天没亮就到校园路灯下读书,夜里同学睡了,他还去路灯下看书,被老师发现关灯后,又溜到厕所外的灯下学习。经过半年努力,他的成绩赶上来了。
第一次“争气”
校长要他退学或降级,经过童第周再三恳求,才同意他跟班再试读一个学期。
“再三恳求”是什么意思
一次又一次地恳求。
可以看出童第周具有怎样的品质?
坚韧不拔的毅力
不愿服输的决心
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早晨天不亮,他就悄悄起来,借着校园的路灯看书。
从“更加珍惜”“悄悄起来”可以体会到童第周怎样的品质?
勤奋好学
自律自强
坚持不懈
积极进取
童第周的努力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的各科成绩都赶了上来,几何还考了满分。
从童第周第一次“一定要争气”的经历中,说说你能总结出哪些有助于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方法?
童第周在面临困境时,明确立下“一定要争气”的目标,我们要像他一样,为自己设定清晰、具体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这样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
他每日天未亮便起身学习,夜深人静时仍在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
尽管学习环境艰苦,还可能面临他人的质疑,但童第周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被困难和负面声音打倒。
课后作业
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定要争气
24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3-6自然段,想一想:童第周第二次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一定要争气”的
留学阶段: 28岁时他获资助到比利时留学,因旧中国贫穷落后,中国学生被外国同学瞧不起。教授做剥青蛙卵外膜的实验多年未成功,他暗下决心为中国人争气,于是刻苦钻研,不怕失败,反复做实验,最终成功。
5 词句品一品
第二次“争气”
读第3自然段,思考:童第周去比利时留学时,怎样的处境促使他暗暗下定“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的决心?
③童第周28岁的时候,得到亲友资助,去比利时留学,跟随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一起学习的还有其他国家的学生。那时的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中国学生常常被外国同学瞧不起。童第周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国家处于弱势地位
个人遭到歧视
读第4自然段,找出童第周遇到的困难,他又是如何克服的?
④那位教授要做一项实验,需要剥离青蛙卵的外膜,这是观察卵细胞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的关键环节。工作的难度很大,不但要有熟练的技巧,还要耐心细致,多年来没人能够做成。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终于取得成功。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
青蛙卵的外膜剥离手术难度大
勤奋刻苦
此时如果让你跟童第周说几句话,你想对他说什么?
坚韧不拔
脚踏实地
专注执着
童第周爷爷,我真的太佩服您了!这项实验难度这么大,教授都说多年没人做成,可您却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精湛的技艺把它攻克了。以后我一定会以您为榜样,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奋进!
童第周爷爷!您太牛了!面对这个难如登天的实验,您一声不吭闷头干,最后成功把它完成。我以后不管遇到啥难题,一定会像您一样勇往直前。
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
教授为什么这样说
童第周成功完成国际公认的高难度实验(青蛙卵的外膜剥离),突破技术壁垒,展现卓越科研实力。
⑤青蛙卵外膜的成功剥离,震惊了欧洲同行。童第周激动地想:一定要争气,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很难办到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照样能办到。
⑥“一定要争气,这句话一直激励着童第周向科学的高峰不断攀登。
结合童第周“争气”的故事,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一定要争气”这句话的理解。
“一定要争气”就是要有股不服输的劲儿。童第周在艰难中奋进,我也要这样。上次演讲比赛我紧张忘词,很沮丧。但想到争气,我苦练技巧,现在更自信了,下次一定能拿个好名次。
“一定要争气”是自我驱动的力量。童第周在不利条件下成就非凡,让我深受鼓舞。我跑步总是跑在最后,后来我暗下决心,每天早起锻炼,现在跑步速度大幅提升,我用行动为自己争了气。
思考:童第周两次“争气”的原因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小组进行讨论。
相同点
童第周始终坚信,只要自己努力拼搏,就能改变现状、赢得认可。
不同点
第一次“争气”主要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摆脱被退学或留级的困境。
第二次“争气”是为中国人在国际学术舞台上赢得尊重和荣誉。
从童第周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勤奋刻苦
勇于挑战
坚持不懈
为国争光
志存高远
童第周
“童第周为中国人争了气,他的‘争气’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童第周为国争气让我明白,无论多难,都要坚定信念、努力拼搏,用实力证明自己,绝不能在困难前低头认输。
童第周的“争气”让我懂得,身为中国人,要有骨气、有志气,面对挑战迎难而上,为祖国和自身赢得荣耀。
活动2:
了解其他名人“争气”故事
你还知道我国哪些像童第周一样为国“争气”的科学家?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立志终结饥荒,投身杂交水稻研究。面对传统质疑,他在发现天然杂交稻后顶着器材被毁、天灾等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培育首代杂交水稻,增产显著。
钱学森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钱学森冲破重重阻碍回国后,一心投入科研。当时我国航天事业基础薄弱,他带领团队日夜钻研,攻克无数技术难题。在艰苦条件下,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让中国在世界航天领域争了一口气,彰显非凡智慧与爱国情怀。
屠呦呦
(青蒿素发现者)
屠呦呦临危受命,投身抗疟研究。当时科研条件艰苦,设备简陋,但她不惧困难。历经 190 次失败后,终于在第 191 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作出巨大贡献,让世界看到中国科研的实力,真给国人争气!
6 一起来总结
这是一篇质朴深刻、感人至深的课文。作者以细腻入微的笔触讲述了童第周两段“争气”历程,字里行间跃动着他的________、________与勇于探索,让我们感受到一位伟大科学家直面挑战、砥砺前行的精神。
爱国赤诚
坚韧不拔
练一练
一 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中补全童第周的“争气故事”。(填序号)
场景一:中学被劝退时,他( ),最终( )。
场景二:留学被瞧不起时,他( ),最终( )。
④在路灯下勤学苦读
①刻苦钻研,反复实践
③各科成绩都赶了上来
②成功剥离青蛙卵的外膜




二 以下观点中,哪些属于“真正的争气”?请在对应选项下画“√”,并说明理由(小组讨论后发言)。
坚持晨跑30天改善体质。 ( )
抄袭他人作品参加比赛。 ( )
发明自动浇花装置帮奶奶浇花。( )
板书设计
一定要争气
少年立志:破学业困局
留学亮剑:破国际偏见
为国争光 逆境突破
1.一周小突破:
选1件“别人说你不行的事”(如背单词/跳绳),连续7天打卡。
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