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12.1电路中的能量转化课件(34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12.1电路中的能量转化课件(34页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高中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必修第三册 第十二章第 1 节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说教法
说学生
说训练
说程序
说教材
说课标
说课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说课标
教材分析
本模块通过静电场、电路及其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初步以及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场的物质性,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初步了解微观世界的量子化特征,培养学生的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建立点电荷、电场线、磁感线等物理模型,体会物理模型在研究具体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本模块内容与生产生活、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思政课教育
1.通过对电学和能源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教育。
2.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教育。提高学生的用电安全意识。
3.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教育。
目标制定
学情分析
目标制定
学习过程
教材内容
板书设计
1 、知道电流做功的实质,从电能转化 的角度建立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掌握 电热和热功率表达式的推导思路和过程。
3 、知道焦耳定律的物理意义,关注 焦耳定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并 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电能转化现象,培养节能意识。
学生主体
2 、通过对电动机电路的探究,能够区 分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提高学 生分析论证能力,帮助形成科学思维和 方法。
01
02
03
物理观念
科学态度 与责任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说教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是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必修三中,第12章第一节的内容,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深化对物理学科的认识。为解决电学问题开辟了新途径。
电路作为电子学的基础,核心在于电能的传输,分配,存储和转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育学生尊重科学精神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教材作用
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区别并掌握电功和电热、 电功率和热功率的表达式 推导和计算。
体会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 观点来区分纯电阻电路和 非纯电阻电路。
突出重点: 紧扣能量观点,注重推导过程 突破难点: 对比演示实验,引导归纳总结
学情分析
目标制定
学习过程
教材内容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制定
学习过程
教材内容
板书设计
学情
知识储备
初中已经学习了简单电路的相关知识,电功和电功率 的计算式已经掌握,这为本节知识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认知现状
学生对电流做功的实质理解不够透彻,对电路中的能量转 化关系缺乏感性认识,理论推导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是本节课 的学习障碍。
学情分析
说教法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
目标制定
学习过程
教材内容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教学 目标
观察演示实验
分析归纳总结
情境创设
启发引导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归纳分析
任务驱动
教、学、做、说
探究学习
一体化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学情分析
目标制定
学习过程
教材内容
板书设计
学习过程
1
复习巩固 温故知新
2
创设情景 引发问题
3
理论推导 建立概念
4
实验探究 总结规律
5
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1 、创设情境,认识电能的转化
一:从电场的角 度建立能量观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降低学生 难度,为后面学习 非纯电阻打下基础
2 、科学推理,得出电功的概念
一:从电场的角 度建立能量观
得出:电流做
功实质 : 自由电荷在恒定电中静电力做的功
回顾:功能 关系的知识点 ( 功是能量转 化的量度 )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如图,在一段电路中,电路两端电压为 U ,在 t 时间内,定向移动电荷 量为 q ,则移动电荷静电力做多少功?若电路中的电流为 I ,又可以怎 样表示静电力做功?
静电力做的功为:
即:
电流在一段电路中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 中的电流、通电时间三者的乘积.
某同学发现家里的电炖锅上有 两个档位,分别是快炖和慢炖
,这两个档位的本质区别是什 么呢?这位同学说两个档位的 电功不同,这种说法正确吗?
区别:反映电流做功快慢不同
电功率
2 .电功率
( 3 )单位:国际单位制:瓦( W ),常用单位:千瓦( kW )
( 4 )物理意义: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 2 )表达式

(比值定义 法)
=U I (任何电路)
( 1 )定 电流在一段电路中所做的功与通电时间之比叫做电功率
义:
初中,我们已学习了焦耳定律,回顾一下,焦耳定律的内容?焦耳定律是实 验定律、还是理论推导定律?
焦耳定律内容表述: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 成正比,跟 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正比。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实验,于 1840 年 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 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能 量或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简称“焦”。
1 、风扇是非纯电阻: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
三:电路中能量转化 的具体应用
定性分析:风扇消耗电能转成机械能和内能
理论分析:风扇消耗的电能等于机械能加内能之和
三:电路中能量转化 的具体应用
定量分析:电能与内能和机械能的关系?
1 、位移 - 时间 图像是一条倾斜 的直线:说明物 体是匀速上升
P 机 =mgv
位移传感器
设计意图:建立非 纯电阻的功率模 型,培养学生物理 图像素养。完成知 识的深度学习
数据分析:电能与内能与机械能的和
三:电路中能量 转化的具体应用
纯电阻电器: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非纯电阻电器:电能部分转为其他形式 的能,部分转化为内能
二:从能量守恒的角 度推出“焦耳定律”
2 、创设情境,比较电功和电热
1.电功:
IUt
W
=
2.电功率:
IU
t
W
P
=
=
3.电热:
Rt
I
Q
2
=
4.热功率:
R
I
t
Q
P
2
=
=
对纯电阻电路:
电功=电热
电功率=热功率
对非纯电阻电路:
电功>电热
电功率>热功率
电功和电功率、电热和热功率
说训练
随堂检测
一台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是 0.4Ω ,当它两端所加的电压为 220V 时,通 过的电流是 5A 。试求:
P 电 =UI=220×5W=1100W
P 热 =I2R=52×0.4W=10W P 电 =P 机 +P

P 热 =P


— P =1100W - 10W=1090W
电动机的电功率
电动机的热功率
电动机的机械功率
随堂检测
图为某款电吹风电路图,主要由电动机 M 和电热丝 R 构成.电动机内阻为 r=40Ω , 已知电吹风额定电压为 220V , 吹冷风时电吹风的功率为 110W ,吹热风时电吹风的功率为 990W .关于该电吹风,下列说法正确 的 是 ( )
A .电热丝的电阻约为 48.9Ω
B .电动机工作时的电流为 5.5A C .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
每分钟消耗的电能为
59400J
D .电动机的机械功率为 100W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目标制定
学习过程
教材内容
板书设计
二、电热和热功率
三、纯电阻电路
一、电功与电功率
、从功能关系转化建立概念
、表达式的推导过程
板书设计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从能量守恒角度建立概念
、表达式的推导过程
四、非纯电阻电路
分析家中用电器的铭牌,比如电冰箱
1 、正常工作一天耗电多少?(巩固本节电功和电热的概念: W=UIt )
2 、思考:怎样可以更省电?写成课题下节讨论。
课后作业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