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第一框 网络改变世界本课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社会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等方面产生的变革性作用,为后续理解如何正确利用网络、共建网络美好家园等内容奠定基础。教材首先通过生活观察事例,强调网络使生活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又借助“天宫课堂”这一具体案例,说明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再以“新农人”为例,阐述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功能。最后,讲述网络推动信息互联互通,促进民主政治进步的作用。初中的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广泛接触和使用互联网,对网络的便捷性有一定的体验和认识。然而,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对于互联网在行业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的具体作用可能感受不深,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具体、生动的事物和案例比较感兴趣,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正在逐渐发展。因此,单纯的概念讲解可能难以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趣,而结合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情境进行教学,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1.通过“生活观察”“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课堂活动,围绕议题“网络的作用”,深刻认识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信息时代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认同互联网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积极作用。关注互联网与社会治理的关系,积极支持国家在网络领域的政策和发展举措,增强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信心。(政治认同)2.通过“探究与分享”等课堂活动,认识到互联网在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促进民主政治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互联网社会发展中的责任和担当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网络建言献策等活动。(责任意识)教学重点:网络的作用。教学难点:网络带来的社会生产方式变革背后的原因和意义;网络在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方面的作用。教法:情境式、启发式。学法:自学、小组合作。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教材P16“生活观察”:早上出门,明明的妈妈用手机“扫”了一辆共享单车,骑车上班;在单位,妈妈通过网络给外地患者做了一台远程手术;傍晚回家之前,妈妈用手机遥控打开空调,到家就能享受清凉;晚上,妈妈和明明与在外地工作的爸爸视频连线,实现了一家人的线上“团圆”。思考: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导入: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方便,有了网络可以说“足不出户,却可以神游天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网络改变世界》,感受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吧。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探究 网络改变世界1.多媒体出示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推动网络传播方法、渠道不断创新,算法不断优化和加速,由此而来的智慧社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例如,通过互联网,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一些生活缴费、车辆投保业务,办理转账、汇款、理财等银行业务,享受数字图书馆、“云端博物馆”、网上剧场、“云展览”、线上演唱会等高品质文化盛宴。思考:以上材料中的哪些场景让你感到“网络改变了生活”?你亲身经历过哪些变化?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讲述: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借助网络,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便捷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大大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2.多媒体播放“天宫课堂”实验视频,并出示教材P17“探究与分享”:2022年10月12日,在“天宫课堂”上,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三位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航天员们介绍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的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们以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的师生进行实时交流互动。思考:借助网络,我们实现了天地连线对话。结合上述材料和你的观察,说说网络给人际交往带来了什么影响。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讲述: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使人际交往更加方便快捷。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3.多媒体出示材料:材料一 小魏是土壤学硕士。毕业不久,她回到家乡,创办合作社,发展数字化农业,成为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她走进田间地头,在实践中学习种植技术,积极同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创建智慧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建立起集耕、种、管、收、烘干、仓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材料二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显示,在互联网应用与服务方面,工业互联网进入规模发展新阶段,数实深度融合服务新型工业化建设;电子商务市场稳定增长,数字消费新动能愈加强劲;商务交易类应用模式业态持续迭代,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迅猛发展;数字文娱用户规模持续攀升,AIGC赋能数字文娱发展,垂直大模型应用纷纷落地。展望未来,我国互联网行业将继续深入贯彻数字中国建设部署要求,数字技术创新将逐步推动互联网向智能化迈进,“人工智能+”行动的实施和多模态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将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拓展应用场景。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你的生活经验,说说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讲述: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网络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加速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4.多媒体出示教材P18“探究与分享”: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了更好地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意见征求活动,在多家网络媒体平台开设“十四五”规划建言专栏,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此次活动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01.8万条,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思考: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网上征求意见和建议活动?这些活动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讲述: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网络推动信息互联互通,有助于完善线上线下一体的智能化、精细化公共服务,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畅通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们表达诉求,保障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三、畅所欲言 归纳总结1.知识回顾梳理: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互联网对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的改变,以图表或框架的形式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2.强化核心要点:互联网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影响,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利用网络,为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