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习题课件(10份打包)中图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习题课件(10份打包)中图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4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与地形
知识点1 中国的地势特征
地势特点:①__________,呈②__________状分布。
西高东低
三级阶梯
阶梯 海拔(米) 主要地形类型
第一级阶梯 平均4 000米以上 ③______
界线 ④______山脉—⑤______山脉—⑥______山脉 第二级阶梯 1 000~2 000米 盆地和高原
界线 大兴安岭—⑦______山脉—⑧____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⑨______和平原
高原
昆仑
祁连
横断
太行

丘陵
知识点2 地势特征的影响
气 候 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来自海洋的⑩______气流深入我国内
陆,沿坡爬升,形成丰沛的 ______,有利于农作物、森
林、牧草的生长
交 通 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的许多大江大河滚滚 ____流,沟
通了 __________,加强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
水 能 当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 ______大,水流
湍急,蕴藏着丰富的 ______资源
湿润
降水

东西交通
落差
水能
[2024贵州毕节期中]中国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地形多样,
山脉纵横交织。读中国地势阶梯图,完成1~2题。
1.图中字母A、B、C代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其中阶梯C为我国________级阶梯( )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C
2.有关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
B.主要地形为平原和丘陵
C.是我国藏族集中分布的地区
D.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
D
[2024福建三明期中]下图是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读下
图完成3~4题。
3.读图判断,正确的是( )
C
A.④⑤⑥⑦一线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我国的地势特点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C.①②③一线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D.第三级阶梯上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4.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
A.平原和丘陵 B.平原和盆地 C.高原和山地 D.高原和盆地
[2024江西景德镇期中]读中国地形剖面图,完成5~6题。
中国地形剖面图
5.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表述正确的是( )
A
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受地势影响,大河多向西流
C.地形类型多样,以平原为主 D.山区面积大,利于发展种植业
6.下列有关我国地势特点相关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A.我国的地势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B.当河流从地势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会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
C.由古诗“轻舟已过万重山”可知,船只航行方向是自东向西
D.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阻碍了东西方向的陆上交通
[2024四川内江期中]读我国主
要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分布特点是( )
D
A.主要分布在第一级阶梯上 B.主要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
C.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 D.主要分布在阶梯交界地带
8.大型水电站在图示地区集中分布的原因是( )
C
A.降水多 B.经济发达,用电量大
C.河流落差大,水量大 D.地形平坦,利于水电站建设
[2024陕西渭南期中]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读中国
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沿36°N纬线剖面),完成9~10题。
9.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 )
C
A.中部地势高,东西部地势较低 B.东高西低,海拔呈直线式下降
C.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D.地势起伏和缓,地势落差较小
10.下列诗句所包含的地理信息与地势无关的是( )
D
A.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B.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24贵州铜仁调研]2021年10月12日,我国首批国家公园名
单公布。读图,完成11~12题。
11.位于第一级阶梯的国家公园是
( )
A.武夷山国家公园
B.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C.三江源国家公园
D.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C
12.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所在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
A.高原、山地 B.高原、盆地 C.丘陵、盆地 D.平原、丘陵
D
13.[2025陕西宝鸡期末]祖国山河壮丽,气象万千。我国是个多山
的国家,许多山脉既是地形区的骨架,又是省级行政区或地势阶梯
的分界线。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我国以山脉为骨架,各种地形镶嵌其中。图中C为__________
(地形区),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图1中山
脉①②③为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其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青藏高原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巫山
(2)我国地势起伏较大。读图2可知,我国地势具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特征。从图2中可知,我国地势对气候和水能的有利
影响是,①气候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②水能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西高东低,呈
阶梯状分布
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
带来丰沛的降水
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
源丰富(共27张PPT)
第4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与地形
知识点1 中国的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①__________,山区面积广。山脉:纵横交织
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
东西走向(三列) 北列 ②______山脉—③______山脉
中列 昆仑山脉—④______
南列 ⑤______
东北—西南走向 (三列) 西列 大兴安岭—⑥______山脉—巫
山—⑦________
多种多样
天山
阴山
秦岭
南岭
太行
雪峰山
东北—西南走向 (三列) 中列 长白山脉—⑧______山脉
东列 ⑨______山脉
南北走向 ⑩______山脉、贺兰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脉、 ______山脉等 弧形山脉 __________山脉 武夷
台湾
横断
祁连
喜马拉雅
知识点2 中国的主要地形区
四大 高原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 ______
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 ______高原
(地势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内蒙古高原(广阔坦荡)
四大 盆地 ________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准噶尔盆地
(纬度位置最高)、 ________盆地(“聚宝盆”)、四川盆
地(土壤肥沃)
黄土
云贵
塔里木
柴达木
三大 平原 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黑土地”)、华北平原
(“黄土地”)、 ____________平原(地势低平,河湖众
多)
三大 丘陵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我国面积最大的丘陵)
长江中下游
[2024山东济南期中]下图为中国各类地
形面积比例图。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的地形特征是( )
A.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地形类型单一,山区面积广大
C.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D.地形类型单一,平原面积广大
C
2.我国地形特征产生的影响有( )
A
①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 ②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③有利于发展陆上运
输 ④有利于发展采矿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甘肃兰州期中]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及山脉
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各序号所示山脉为太行山脉的是( )
C
A.①山脉 B.②山脉 C.③山脉 D.④山脉
4.图中各山脉不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
B
A.①山脉 B.②山脉 C.③山脉 D.④山脉
[2024福建福州期中]读中
国地形分布略图,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5~8题。
5.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为主的地形,耕地资源十分丰富
B.山区面积广,利于发展农业多种经营
C.山地、高原集中在东部地区,交通不便
D.山地为主的地形,发展种植业优势较大
B
6.下列关于四大高原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D
A.青藏高原——沟壑纵横,地无三里平
B.黄土高原——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C.云贵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内蒙古高原——蓝天碧草,一望无垠
7.下列山脉大致为东西走向的是( )
D
A.太行山脉 B.祁连山脉 C.横断山脉 D.阴山山脉
8.太行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C
A.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C.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D.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2024山西临汾期中]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
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读图,完成9~10题。
9.关于图中地形区,匹配正确的是( )
C
A.A—准噶尔盆地 B.B—华北平原
C.C—黄土高原 D.D—四川盆地
10.对于图中地形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D
A.A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矿产丰富,号称“聚宝盆”
B.B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黑土广布,号称“鱼米之乡”
C.C是中国黄土分布最广的区域,开阔坦荡,草原肥美
D.D是中国7月气温最低的区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充足的食物和适宜的温度是鸟类繁
衍生息的最基本条件,也正因如此,鸟
类有迁徙现象,其往返线路基本一致。
下图为小天鹅在我国境内的主要栖息地
和迁徙路线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关于A山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中国与蒙古国的国界
B.其走向大致是东北—西南走向
C.其名称是小兴安岭
D.大致与200 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B
12.小天鹅的越冬地集中在( )
C
A.东南丘陵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
13.相对于其他越冬地,甲地位置偏北的主要原因是( )
D
A.位于山区,人类活动影响小 B.位于南方地区,气候湿润
C.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D.山脉阻挡冬季风,冬季较温暖
14. [2024四川雅安期中]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
多彩的自然景观,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某
校地理小组借鉴某节目的形式,以“中国山川之美、家园之美”为主题
开展“云航拍”。图1为中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图2为中国地形
类型构成图,图3为中国主要山脉示意图。请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
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航拍主题1:色彩之美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
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1)“白色”①所在的______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红色、
紫色”③地形区是__________,地表多裸露紫红色的砂页岩,固有“红
色盆地”或“紫色盆地”之称。“绿色”④____________平原以地势低平、
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为特色,被称为“鱼米之乡”。“蓝色”: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其中⑤是____海。
青藏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

航拍主题2:和谐之美
(2)从图2可以看出,乙为______(地形类型),占比达33%。
山地
(3)我国山区面积广大,请从农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
等方面,任选两方面简要说明山地面积广大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农业: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山
区面积广大,平原较少,耕地资源较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采矿业:山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采矿业的发展。
交通运输业:山区面积广大,地势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
本高,交通不便。
旅游业:地形复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任选两方面,言之有理即可)(共30张PPT)
第4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河流和湖泊
知识点1 黄河概况
1.概况
发源地 ①__________山脉北麓
注入海洋 ②____海
干流流经省份(简称) ③____、川、甘、宁、内蒙古、④____、
⑤____、豫、鲁(9个)
巴颜喀拉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⑥______高原、
华北平原
长度 5 464千米
流域面积 约75万平方千米
主要支流 湟水、洮河、汾河、渭河
黄土
2.各河段特点
河段 特点
上游 流经我国地势第⑦________级阶梯交界地带,水流湍
急,⑧______资源丰富;出青铜峡后,水流放缓,形成
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分界点 内蒙古自治区的⑨______
中游 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支流众多,泥沙含量⑩
____
一、二
水能
河口

河段 特点
分界点 河南省的 ________
下游 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水流减慢,大量泥沙沉积,河床
抬高,形成“ ________”。在入海口附近形成三角洲
桃花峪
地上河
知识点2 黄河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孕育中华文明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最多的区

提供水能资源 已陆续建成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多座水电

提供水资源 宁夏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
地,被誉为“ __________”
塞上江南
流域内矿产资 源丰富 ______、钼、铝土、 ______和天然气等资源
储量大,发展潜力很大
煤炭
石油
知识点3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
生态环境问题 治理措施
上游:草地退化、凌汛 建立 ____________,实施生态保
护和修复工程
中游: __________、水污染 严重 开展大规模的 __________和污染
治理
下游:“ ________”、决口和 迁徙改道 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自然保护区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地上河
[2024山西晋中期中]
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
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
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读黄河
流域示意图,完成1~3题。
1.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地理角度解读
“天上”和“海”分别指的是( )
D
A.巫山、黄海 B.长白山、南海
C.唐古拉山、东海 D.巴颜喀拉山、渤海
2.“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给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带来的好处主要是
提供了( )
B
A.丰富的水能 B.充足的灌溉水源
C.便利的航运 D.丰富的旅游资源
3.治理黄河的根本在治沙,黄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段为( )
C
A.源头至兰州段 B.兰州至河口
C.河口至桃花峪段 D.桃花峪至入海口段
[2024陕西西安期中]下图示意黄河水系。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黄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上游流经内蒙古高原,含沙量较

B.兰州附近河段落差大,水能较丰

C.河口至潼关段支流多,易发生凌

D.花园口以下江阔水深,航运价值

B
5.甲地区依靠“红色苹果、绿色生态、黄色瀑布”三措施并举发展特色
经济,已脱贫致富走上小康路。有关该地区经济发展措施的叙述,
正确的是( )
D
A.土地全部退耕,改种苹果 B.大量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
C.禁止开发矿产,保护生态 D.利用“黄色瀑布”发展旅游业
[2024河南郑州期中]2023年4月1日,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黄河“共同抓
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迈入有法可依的崭新阶段。下图为黄河
干流及部分支流图。据此,完成6~8题。
6.黄河的大量泥沙主要来自( )
A.①河段
B.②河段
C.③河段
D.④河段
C
7.近年来,④河段含沙量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C
①降水增加 ②植树种草 ③加固堤坝 ④水库调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为了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A.河段①涵养水源,建立自然保护区
B.河段②引水灌溉,大力发展种植业
C.河段③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畜养规模
D.河段④拓宽河道,促进航运发展
[2024贵州毕节期中]某学校组织了跨学科主题学习,
语文、地理老师分别提供了有关黄河的学习资料。图1为黄河诗文的
时间轴,图2及下表为黄河潼关站及水文资料。据此完成9~10题。
图1
图2
潼关站 多年平均 2021年
年输沙量(万吨) 92 100 17 100
年径流量(亿立方) 335.3 392.1
9.“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反映出黄河最典型的水文特征
是( )
B
A.水量大 B.含沙量大 C.流速快 D.无结冰期
10.同学们查阅的资料中,属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是
( )
C
①在上游加强“绿色廊道”的生态建设 ②在中下游推进“黄金水道”的生
态治理 ③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 ④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4四川眉山期中]“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但“中国龙”身上却存在诸多“病症”,请你来为它“把脉”并“对症下药”。
读图,完成11~13题。
黄河流域示意图
11.造成黄河下游“脚肿”的主要原因是( )
B
A.中游围湖造田 B.中游水土流失
C.上游兴修水电站 D.气候干旱,河流断流
12.医治黄河“腹泻”的最佳“药方”是( )
D
A.南水北调 B.退田还湖
C.加固大堤 D.退耕还林还草
13.黄河下游地区春旱严重,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①降水很少 ②气温回升快
③水污染严重 ④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4山东菏泽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中华上
下五千年的文化与之息息相关,某河流研究小组从黄河源头一路考
察到大海。
材料二:黄河流域略图。
(1)黄河上游建有龙羊峡、刘家峡等水电站,请解释该河段水能资
源丰富的原因。
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地带,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青铜峡至河口段,黄河的流量逐渐减少,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
两方面解释原因。
该地气候干旱,少支流汇入;引黄灌溉,生产生活用水增加。
(3)在经过河口至潼关河段时,小组成员深深体会到“跳进黄河也洗
不清”,这句俗语反映了黄河什么水文特征?黄河经过桃花峪后即进
入下游河段,黄河在此河段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水文特征:含沙量大。主要问题:容易形成“地上河”。
(4)“黄河入海蕴奇观,百鸟翔游水云间,红毯迎宾画漫卷,芦花飞
雪落九天”是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的生动写照,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
和谐共存。黄河经过了治理,流域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试
说出一例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措施。
植树种草;合理放牧和耕作;合理调配水源;建立自然保护区;防
治水污染等。(共24张PPT)
第4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知识点1 中国降水的变化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或液态的水,统称为①______。
降水量的单位一般是毫米(mm)。
2.降水的时间变化: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②__________,大部
分地区降水集中于③____季,且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这对农作物
的生长十分有利,但易发生④______、⑤______等灾害。
3.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致是:东部多,西部少,由⑥__________向
⑦__________逐渐⑧______。
降水
很不均匀

春旱
夏涝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减少
知识点2 中国的干湿区
干湿区 干湿状况 天然植被 农业类

湿润区 年降水量⑨____800 m m 森林业 种植业
以8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大致沿⑩______— ______—青藏 高原东南边缘一线分布 >
淮河
秦岭
干湿区 干湿状况 天然植被 农业类

半湿润 区 400 mm<年降水量< 800 mm 森林 种植业
以 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大致沿 __________—张家 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一线分布 400
大兴安岭
干湿区 干湿状况 天然植被 农业类

_______ _______ __ ___ 200 mm<年降水量< 400 mm 草原 畜牧业
以2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半干旱区
干湿区 干湿状况 天然植被 农业类

_______ 年降水量 ____200 m m 荒漠植被或裸露的沙 漠、戈壁 畜牧业
干旱区

[2024天津滨海新区期中]
从2023年7月29日开始,京津冀等
地持续遭遇强降雨的袭击,3天内
连发7次暴雨红色预警,降雨时间
持续70小时,部分区域最大累计
降雨量接近1 000毫米。下图为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和四城
市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归纳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是( )
B
A.夏少,冬多 B.夏多,冬少 C.春多,秋少 D.秋多,春少
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哪条年等降水量线相一致
( )
B
A.200毫米 B.400毫米 C.800毫米 D.1600毫米
3. [2025辽宁盘锦期中]下图示意北京、上海、广州不同年份
降水量的变化,图中直接反映出我国降水的特点是( )
北京、上海、广州不同年份降水量的变化图
A.降水季节变化大,南方雨季长
B.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降水量大于北方
C.降水日变化大,南方大于北方
D.降水量从北向南逐渐减少

[2024云南昭通期中]读我国径流带分布图和四个城市的降水
量柱状图,完成4~6题。




4.据我国径流带分布图可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为
( )
C
A.集中在夏季 B.东少西多,南少北多
C.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5.根据四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可知( )
D
A.甲所示的可能是广州的降水 B.乙地的雨季最长
C.丙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小 D.丁地年降水量最大
6.造成图中①→②→③三地天然植被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B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024江苏宿迁期中]气候复杂多样,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下图为我国干湿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题。
7.图中区域A与区域B之间的地理分
界线大致和哪条分界线一致 ( )
A.黑河—腾冲线
B.秦岭—淮河线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
喀拉山—冈底斯山
B
[2025四川雅安期中]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会影响建筑、饮食、
民俗、农业生产、植被等许多方面。读中国干湿区的划分图,完成8
~9题。
8.有关图中广州、北京、拉萨、乌鲁木齐四城市所属干湿区及主要对
应的植被,正确的是( )
B
A.广州—半湿润区—森林、草原为主
B.乌鲁木齐—干旱区—植被稀疏
C.北京—湿润区—草原为主
D.拉萨—半干旱区—森林为主
9.从降水角度看,下列四城市“共享雨伞”使用率最高的是( )
D
A.北京 B.拉萨 C.乌鲁木齐 D.广州
10.[2024天津和平区期中]甲图为中国干湿区图,
乙图为中国部分城市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
列问题。
(1)填出甲图中字母代表的干湿区名称:
A________,C__________。
由图可知,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湿润区
半干旱区
由东南沿
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干湿区A、B之间分界线大致是_____mm年
800
(3)中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________________。
等降水量线,该线与_________________等温线位置接近,干湿区B、
C之间分界线大致是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
1月份平均气温0
400
夏秋多,冬春少(共21张PPT)
第4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河流和湖泊
知识点1 水系和流域
干支流共同组成了一条河流的①______。每条河流的集水区域,
称为该河流的②______。相邻的流域之间以高地分隔,高地两侧的
流水顺着地面斜坡分别流入不同的水系。这些高地称为相邻水系或
流域之间的③________。
水系
流域
分水岭
知识点2 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
1.外流河与外流区
(1)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④______的河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
响:夏季风盛行时,雨季来临,河流水位上涨,形成汛期;冬季风
盛行时,气温下降,淮河以北的河流普遍有⑤______现象。
(2)外流区:供给⑥______河河水的区域。
海洋
结冰
外流
2.内流河与内流区
(1)内流河:不能流入⑦______,而是流入⑧__________或消失在
沙漠中的河流。以高山冰雪补给为主,夏季水量大,其他季节水量
小甚至断流,多为⑨________河流。
(2)内流区:供给⑩______河河水的区域。
海洋
内陆湖泊
季节性
内流
3.湖泊:我国湖泊众多,分布甚广。著名的湖泊有青海湖、鄱阳湖、
洞庭湖、太湖等。
[2024山东滨州期中]亚洲大江大河众多,
被称为“巨河之洲”。下图为亚洲部分河流分布
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河流基本方向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是 ( )
A.D、E B.G、H、F
C.A、B、C D.无法判读
C
2.亚洲水系分布特征反映出亚洲的地势为( )
C
A.西部高、东部低 B.北部高、南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四周高、中部低
[2024陕西西安期中]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河南省推
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自古以来,我国基
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结
合下图,完成下题。
3.读图可知,南水北调工程调取的水资源主要来自( )
B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海河流域
[2024江西南昌期中]下图是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图中阴影
部分为我国的内流区,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内流区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
B.内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C.我国的河流以外流河为主
D.外流区的河流都自西向东注入了太平洋
5.图中①是我们国家最大的内流河( )
A
A.塔里木河 B.黄河 C.额尔齐斯河 D.怒江
[2024湖南永州期中]读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分布图,完成6~8题。
6.图中序号河流属于内流河的是( )
C
A.①② B.③④ C.⑤ D.④⑤
7.图中冬季无结冰期的河流是( )
A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8.下列河流流入印度洋的是( )
D
A.雅鲁藏布江、澜沧江 B.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
C.湄公河、珠江 D.雅鲁藏布江、怒江
[2025山西大同期中]我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根据
其是否能流入海洋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我国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大气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B.受季风影响,河流水位变化大,多为季节性河流
C.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D.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冰期较长,但含沙量很小
10.我国外、内流区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
D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C.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高温的影响
11.[2024福建龙岩期中]读我国
地势阶梯分界线和主要大型水电
站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位于第____级阶梯,受地
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_______
___流向太平洋。

自西向东
(2)河流B是__________,属于____(内/外)流河,河水主要来自
______________。
(3)湖泊C是________(我国最大淡水湖)。
塔里木河

高山冰雪融水
鄱阳湖(共24张PPT)
第4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
知识点1 天气与气候的区分
天气 气候
概念 指一个地方①____时间内大 气的变化状况。如风雨、阴 晴、冷热等 指一个地区②______的平均天
气状况。③______和④______
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
区别 较⑤____时间、多变 较⑥____时间、稳定
联系 天气是气候在某段时间内的具体表现,气候是对多年天气状 况的总结和概括 短
多年
气温
降水


知识点2 天气预报
1.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图是天气预报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一系列的
⑦__________来表现各地不同的天气情况。
天气符号
(1)卫星云图:绿色或棕色部分
表示⑧______,蓝色部分表示
⑨______,白色部分表示⑩______。
云团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
的地方一般是 ______区。
陆地
海洋
云团
阴雨
(2)常见天气符号:了解各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晴 _________ 多云 ___________ 阴 ________________ 雾 ________
小雨 __________ 中雨 ________________ 大雨 _________________ 暴雨 _________________
雷阵雨 _________________ 冰雹 _________ 雨夹雪 _________________ 小雪 ________________
中雪 ________________ 大雪 _________________ 霜冻 ______________ 台风 _________
沙尘暴 _______________ 六级风 __________ 霾 _____________ 冻雨 ________________
常用的天气符号
风向与风力示意图
2.天气与人类活动
(1)在日常生活中,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
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有些极端天气,如沙尘暴、暴风雪等,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
生重大影响。
传统文化[2024广东梅州期中]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第6
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是“雨生百谷,春雨可贵”的意思,
此时降水明显增加,旨在提醒农民时雨将降,不要误了农事。据此
完成1~2题。
1.下列对天气与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A.天气是长时间的大气状况 B.天气是时刻变化的
C.气候是短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D.气候是一成不变的
2.诗词中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以下诗词描写天气状况的是( )
C
①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
②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④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2024陕西西安期末]博大精深的中国古诗词和谚语不仅蕴含
着意象之美,也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 跨学科融合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反映天气、气候的美
妙诗句,下列诗句反映气候的是( )
B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丹东地区有“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的谚语,该谚语包
含的气候要素是( )
C
A.气温和风 B.降水和风 C.气温和降水 D.时间和降水
[2025贵州遵义期中]2024年9月
1日,台风“摩羯”在太平洋上生成,之后登陆
我国海南岛,对途经地区造成重大影响和损
失。读“摩羯”台风卫星云图,完成5~6题。
5.下列天气符号图表示台风的是( )
C
A. B. C. D.
6.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云团,云团的颜色越白表示( )
C
①云层越厚 ②云层越薄
③可能是晴朗天气 ④可能是阴雨天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24陕西西安期末]读某市2023年12月30日—2024年1月1日
的天气和空气质量表,完成7~8题。
日期 气温 天气 风力 空气污染指数
2023年12月30日 -3~-9 小雨转阴 西风2级 157
2023年12月31日 -3~-6 霾 西北风1级 212
2024年1月1日 -1~-4 晴 东风3级 96
7.从表中资料可以看出,关于2023年12月30日—2024年1月1日的天气,
说法正确的是( )
A.2023年12月31日空气质量最好
B.风力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C.假期三天持续降温
D.三天中,2024年1月1日外出游玩较为适宜
D
8.下列哪种做法可以有效缓解空气污染问题( )
B
A.焚烧生活垃圾 B.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C.工厂污水达标排放 D.随意排放废气
[2024陕西渭南期中]“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
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
升、空气湿度加大,这期间天气潮湿,有小雨或大雾。读我国四个
城市某日的天气情况表,完成9~11题。
城市 哈尔滨 呼和浩特 广州 昆明
天气状况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风向及风力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材料判断,上表的四个城市中,当日最可能发生“回南天”现象
的是( )
C
A.哈尔滨 B.呼和浩特 C.广州 D.昆明
10.“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 )
A
A.雾天多,影响交通出行 B.多暴雨,造成城市积水严重
C.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D.气温下降,适宜山区赏秋
11.关于表中所示四个城市当日的天气状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A.哈尔滨为东北风四级 B.呼和浩特为台风天气
C.广州的风力最强 D.昆明有大雨
[2025河南焦作期末]雾炮车可以通过高
压泵和雾化喷嘴将水雾喷送到远处,实现净化
城市空气等功能,特别是在扬尘或沙尘天气中
作用较大。下图是雾炮车工作照片。完成12~
13题。
12.下列天气中雾炮车起作用较大的是( )
B
A. B. C. D.
13.应对上述天气,下列生活指南表述正确的是( )
A
A.健康指南:佩戴口罩 B.运动指南:可室外打篮球
C.出行指南:携带雨伞 D.穿衣指南:需要穿羽绒服
14.[2024四川成都期中]读我国东部
地区某日天气预报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仿照下面句子,播报北京天气状
况。武汉:阴、10~20 。北京:_____
_____________。
沙尘
暴、10~12
(2)图中黄海的风向是______方向,
风力是___级。
西北
6
(3)该日哈尔滨的天气是____,对该
城市______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交通
(4)图中四个城市(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中该日空气质量
最好的是______。
广州
(5)华北地区这种灾害性天气现象频发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原因,
也有人为原因。下列选项中属于人为原因的是( )
C
A.降水较多,土地干旱沙化 B.春季干燥多风
C.人类过度垦荒放牧 D.霜冻时间过长(共28张PPT)
第4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河流和湖泊
知识点1 长江概况
1.概况
发源地 ①________山脉主峰②____________
干流流经省份 (简称) 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
苏、沪(11个)
干流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③_______
__________
平原
唐古拉
各拉丹冬峰
长江中下游
干流长度 约6 300千米
主要支流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
江、汉江、赣江
2.各河段特点
河段 特点
上游 主要流经我国地势的第④____级阶梯和第⑤____级阶梯,
水流湍急
分界点 湖北⑥______
中游 多支流,水量⑦____,湖泊众多;荆江一段河道蜿蜒曲
折,有“⑧__________”之称,流速⑨______,泥沙容易淤



宜昌

九曲回肠
变缓
河段 特点
分界点 江西⑩______
下游 江阔水深,水流缓慢,利于 ______
湖口
航运
知识点2 长江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航运条件 优越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分列南北,中下游流经平原地
区,终年不冻,航运条件极为优越,有“ __________”
的美誉
水能资源 丰富 长江流域可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48%。长江干、
支流上建成了多座 ________和 __________
农产品丰 富 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类繁多,产量丰富,油菜籽、芝
麻、 ______等的产量均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黄金水道
水电站
水利枢纽
茶叶
其他资源 丰富 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生生物资源丰富
知识点3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河段 问题 治理措施
上游 水土流失 开展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
中下游 洪涝灾害、水污 染 退田还湖、裁弯取直、疏浚河道;
协同治理水污染
[2024江苏宿迁期中]读长江流域水系图,据此完成1~3题。
1.长江自西向东注入的海洋是
( )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
B
2.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分别是( )
A.宜宾和湖口 B.宜昌和河口 C.河口和湖口 D.宜昌和湖口
D
3.关于长江水文特征及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A.流域内气候干旱,水量较小 B.冬春季节气候寒冷,结冰期长
C.流域内植被稀少,含沙量大 D.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形成汛期
[2024山东淄博期中]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
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读长江流域图,完
成4~5题。
4.长江对流域内的影响表现在( )
D
①沟通南北交通 ②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③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④中下
游航运便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长江水运发达,主要是因为( )
B
①主要流经亚热带地区,没有结冰期 ②主要流经湿润区,流量大
③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河流落差大 ④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广西桂林期中]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生态
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
量发展。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6~7题。
6.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 )
A.上游—水体污染 B.中游—水体污染
C.下游—森林破坏 D.源头—酸雨多发
B
7.下列不符合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是( )
C
A.上游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B.中游退田还湖,增加流域内湖泊面积,提高调蓄洪水能力
C.借助沿江地带便利的水陆交通,大力发展重化工业
D.中下游地形平坦,河湖众多,可发展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业
[2024福建福州期中]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的
新一轮国土开发战略。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8~10题。
8.甲、乙两地景观分别位于长江的
( )
A.上游、下游
B.中游、下游
C.上游、上游
D.上游、中游
A
9.甲、乙两地适宜开发的资源分别为( )
A.水运、石油 B.水能、煤炭 C.水能、水运 D.水能、森林
C
10.为了不影响长江经济带其他城市的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以下措施正确的
是( )
B
①加强宣传,增强环保意识 ②加强监测管理,制定法律和控制排放标
准 ③快速发展,污水直接排放 ④尽量采用重复工业循环用水系统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24陕西咸阳期中]坚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
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长
江流域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结
合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阴影地区森林破坏严重造成的影响是( )
C
A.源头河段的水质变差 B.宜宾以上河段含沙量减少
C.中游河段的含沙量增大 D.减轻重庆的防汛压力
12.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一定要重点保护流域内的( )
A
A.山林湿地 B.水利工程 C.工矿企业 D.建筑用地
13.[2025陕西西安期末]万里长江从雪山走来,生生不息,奔流向
前,走向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图1是长江流域部分景观示意图,图2是长江流域
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看见“绿色”长江
(1)守护一江碧水,从源头做起。长江发源于青海省________山脉
北麓。雪山冰川流淌出长江的生生不息,沼泽湿地又孕育出长江的
勃勃生机,长江源是__________(地形区)生物多样性重点区域,
这里动植物资源丰富而独特。汇入沱沱河的________(内流湖/外流
湖)——班德湖正在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
唐古拉
青藏高原
外流湖
发现“金色”长江
(2)长江大部分河段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干流自______以下可四
季通航。
宜宾
清洁能源,大国重器,长江水能资源丰富。
(3)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长江上游的______江河段,2021年6月28日
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后成为仅次于______水电站
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这里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金沙
三峡
流经第一级阶梯
与第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地处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
河流径流量大(共22张PPT)
第4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知识点1 气温的变化
1.气温是指大气的①__________。单位是摄氏度( )。
2.气温的时间变化
(1)日变化:在一天当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②_________左
右,最低值出现在③__________。
(2)年变化: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④___
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⑤___月。
冷暖程度
午后2时
日出前后
1
7
3.气温的空间变化
季节 气温分布规律
冬季 气温自⑥____向⑦____降低,南北气温差别⑧______。1月
0 等温线大致沿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南边缘分
布。
夏季 除⑩__________及个别地区以外,全国普遍 ______,南
北温差 ______。


很大
淮河—秦岭—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高温
不大
知识点2 中国的温度带
温度带 耕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
热带 __________ 水稻、热带经济作物
亚热带 一年两至三熟 水稻、小麦、亚热带经济作

暖温带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小麦、玉米、棉花、花生、
温带水果
中温带 一年一熟 小麦、亚麻、大豆、甜菜
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
温度带 耕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
寒温带 一年一熟 小麦、马铃薯
青藏高原高寒区 部分地区一年一熟 青稞
[2025陕西西安期末]读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完成1~2题。
1.此地10月11日最高气温出现在
( )
A.中午12时 B.午后2时左右
C.日出前后 D.日落前后
B
2.此日,该地气温日较差约为( )
A.8 B.12 C.13 D.18
D
[2024宁夏银川期末]读某地某年月平均气温统计表,完成3~4题。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 ) -3 -1 7 13 19 24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 ) 27 25 22 18 12 5
3.读表可知,该地一年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
C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4.根据气温年变化的一般规律判断,该地位于( )
A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2024湖南永州期中]读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5~6题。
5.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处,出现在( )
A.塔里木盆地 B.青藏高原
C.黑龙江北部 D.海南省
B
6.有关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B.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C.最高气温出现在柴达木盆地
D.影响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地形
B
[2024湖南湘潭期中]读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完成7~8题。
7.下列温度带与其主要的农作物和熟
制相匹配的是( )
A.甲——水稻、一年三熟
B.乙——小麦、一年三熟
C.丙——小麦、一年两熟
D.丁——青稞、一年一熟
D
8.气温的差异在传统民居上有一定的反映。房屋坐北朝南,墙体较厚,
多有两层窗户,房内以炕代床,或有地炉、火墙,有利于取暖和保
暖。这样的民居多分布在( )
D
A.青藏高原区 B.亚热带 C.热带 D.中温带
[2025江苏泰州期中]从气候学
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 以
下算作冬季。下图为某年10月我国各
地当前季节及常年入冬时间分布图。
据图,完成9~11题。
9.我国各地常年入冬时间存在差异,
A.北高南低 B.西高东低
C.南高北低 D.内陆高、沿海低
体现出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 )
C
10.以下对我国各地常年入冬时间差异描述正确的是( )
B
A.10月武汉已入冬季
B.常年无冬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南部
C.昆明入冬时间最早
D.10月长江以北地区都已进入冬季
11.以下对图中各城市入冬时间差异的解释,合理的是( )
D
A.哈尔滨深居西北内陆,入冬较早
B.乌鲁木齐离海洋近,入冬较早
C.拉萨纬度较低,入冬较早
D.海口纬度低,全年无冬
[2025江苏宿迁期中]图1为中国1月份平
均气温分布图,图2为中国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
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与图2相比,图1的等温线特点是( )
A.更稀疏 B.与海岸线
走向一致
C.出现高温中心 D.大致与纬
线平行
D
13.图1反映了1月份中国南北气温差异情况及其原因是( )
A
A.大 北方离冬季风源地近 B.小 北方白昼时间短
C.大 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低 D.小 南方冬季风受山脉阻挡
14.[2024湖北恩施期中]读图文材料,完成下
列问题。
【悟环境】
我国南北气温差异明显,下图为1月等温线
分布图。
(1)我国1月0 等温线大致经过AB段______________(填分界线名
称)。
秦岭—淮河线
(2)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南方和北方气温差异大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由南向北递减,
南北温差大
纬度因素
【思应用】
进入冬季,为了缓解寒冷,我国部分地区
采用了集中供暖。下图为我国集中供暖分布图。
(3)C、D的纬度相当,为什么冬季C需要集中供暖: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根据积温的差异划分成不同的温度带,E处属于______带,
热量条件影响作物的熟制,E地的熟制为__________。
位于青藏高
原,海拔高,气温低
中温
一年一熟(共26张PPT)
第4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
知识点 中国的气候特征
1.气候类型①__________。
(1)气候类型及特征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年降水量少
复杂多样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高原、高山气候 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2)影响:复杂多样的气候,为我国农业生产及各种动植物的生长
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世界上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有适合生长的地区。
2.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的概念:风向在一年之中随季节的变化而有规律改变的风,
称为季风。
(2)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
类型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②__________、蒙古一 带 ③______洋、④______

风向 ⑤______季风、东北季 风 东南季风、⑥______季

性质 ⑦__________(冷干) 高温多雨(暖湿)
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西伯利亚
太平
印度
西北
西南
寒冷干燥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①分界线:大致为大兴安岭—⑧______山脉—⑨______山脉—巴颜
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
②季风区:指夏季风常年到达的区域。降水丰富,集中于⑩____季。
③非季风区:指夏季风常年难以到达的区域。降水稀少,全年都比
较干旱。
阴山
贺兰

(4)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①有利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了
有利自然条件。
②不利方面:季风常常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洪涝、干旱、
寒潮等,其中 ________灾害发生频次高、危害范围广、造成损失
严重,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影响很大。
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旱、涝
[2024湖南长沙期中]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我国夏季风和
冬季风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可知,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C
①气候复杂多样②气候大陆性较强
③季风气候显著④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下列气候特点或现象与其影响因素关联正确的是( )
B
A.青藏高原盛夏凉——纬度因素
B.春风不度玉门关——夏季风影响
C.新疆早袄午纱——地形因素
D.天涯海角隆冬暖——海陆因素
[2024黑龙江绥化期中]读
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完成3~4题。
3.上图中C区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极地气候
D.高原、高山气候
D
4.该图所反映的我国气候特点是( )
C
A.气候类型单一 B.热带面积广阔
C.季风气候显著 D.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024山东菏泽期中]读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5
~6题。
5.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A.我国气候类型单一,均为温带气候
B.东部地区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C.拉萨位于云贵高原,属于高原、高山气候
D.海口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6.下列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A.甲地受纬度因素影响,降水少 B.乙地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C.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 D.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025贵州黔西南期中]我
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
国家之一,读图完成7~8题。
7.图示影响我国的季风①和②主要是( )
A
A.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B.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
C.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 D.西北季风和西南季风
8.图示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灾害性天气是( )
A
A.旱涝 B.泥石流 C.地震 D.沙尘暴
[2024江苏苏州期中]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下图为我国的季风
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完成9~11题。
9.受夏季风影响,我国( )
D
A.降水时空分布均匀
B.年降水量分布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C.夏季南北温差较大
D.季风区夏季降水较多
10.若夏季风强,雨带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容易导致
( )
C
A.南涝北旱 B.全国皆涝 C.北涝南旱 D.西涝东旱
11.下列山脉中,位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上的是( )
B
A.长白山 B.大兴安岭 C.天山 D.秦岭
12.[2024福建漳州期中]读我国
季风分布图和季风区四城市降水
量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我国非季风区是指
_________难以到达的地区,该区
年降水量小于_____mm。
夏季风
400
(2)我国季风区四城市降水分布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集中在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填季节),武汉、广州比哈尔滨、北京的雨季开
始早,结束____,雨季较____。
夏季
(或夏秋季节)


哈尔滨
北京
武汉
广州
(3)图中北京属于__________气候,该地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温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寒冷干燥
(4)受季风影响,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总趋势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①、②、③数码)
活动不稳定的时候,我国东部很容易发生________灾害。
东南沿海向
西北内陆递减
①和②(或①、②)
旱、涝(共24张PPT)
第4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五节 重要地理分界线及主要分区
知识点1 秦岭—淮河线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差异。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线北侧 秦岭—淮河线南侧
冬季河流有无封冻 有 ①____
温度带 ②______带 亚热带
干湿区 半湿润区 ③______区
主要农作物 ④______、⑤______、 玉米、棉花、大豆等 ⑥______、甘蔗、油菜


暖温
湿润
小麦
甜菜
水稻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线北侧 秦岭—淮河线南侧
河流 流量⑦____、⑧____结 冰期 流量⑨____、⑩____结
冰期
地形 以高原、 ______为 主 以盆地、 ______为





平原
丘陵
知识点2 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差异。
比较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分布范围 东部季风区, 秦岭—淮河 线以 ____ 东部季风区, 秦岭—淮河 线以 ____ 大部分位于 ____季风 区 主要位于
青藏高原
地形 多为 ______、高 原 多为盆地、 ______ 多为高原和 盆地 多为高原
和山地



平原
丘陵
比较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气 候 温度带 暖温带、中 温带 亚热带、热 带 暖温带、中 温带 高寒气候
年降水 量/毫 米 400~80 >800 < _____ 400
比较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气 候 干湿区 _________ ___________ 区 湿润区 半干旱和干 旱区 高寒气候
植被 _________ ________ 林、针叶林 常绿阔叶林 草原、荒漠 高寒植被
半湿润和湿润
落叶阔叶
[2024河北衡水期中]读图,完成1~2题。
中国气候分布图
1.图中界线①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
线,它是( )
A.秦岭—淮河
B.秦岭—长江
C.南岭—珠江
D.祁连山—黄河
A
2.下列分界线与界线①不吻合的是( )
A.800 mm年等降水量线 B.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分界线
C.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D.一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
B
[2024陕西西安期末]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完
成3~4题。
3.秦岭—淮河线( )
A.纵贯我国南北
B.在我国东部地区的中部
C.在黄河以北,长江以南
D.是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
B
4.秦岭—淮河线( )
A.以南地区比以北地区气温高
B.以南地区比以北地区的降水少
C.以南地区纬度越低,气温越低
D.以北地区纬度越高,河流结冰期越短
A
[2024四川遂宁期末]我国地域辽
阔,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地区差异显著,
读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5~6题。
5.图中Ⅰ、Ⅱ、Ⅲ线将我国划分为A、B、C、D四大地理区域,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A.Ⅱ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和太行山,主导因素是降水趋势
B.D与C的分界线是巫山和雪峰山,主导因素是地形
C.A与D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和祁连山脉,主导因素是气候
D.Ⅰ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主导因素是热量和降水趋势
D
6.下列语句对四大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A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区域A
B.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区域B
C.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区域C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区域D
[2024广东汕头期末]秦岭是我国中部重
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有“国家绿肺”之称,被尊
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下图为秦岭周围区域图
及西安和汉中气候资料图,据图完成7~8题。
7.冬季寒潮发生时,汉中最低气温远远高于西安的主要原因是( )
A.秦岭阻挡冬季风南下
B.汉中纬度低于西安
C.汉中海拔低于西安
D.秦岭阻挡了夏季风北进
A
8.结合题干材料,秦岭的重要的生态作用有( )
A
①调节气候 ②提供矿产和木材
③维护生物多样性 ④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24内蒙古鄂尔多斯期中]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
图,完成9~11题。
9.四大地理区域中( )
A.确定①③区域分界线的主导因
素是地势
B.②区域是西北地区
C.③区域的典型气候特征为高寒
D.④为湿润区,水资源丰富
D
10.不属于A—B地理分界线的含义是( )
B
①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经过的地方③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④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四大地理区域的人类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D
A.①区域的传统民居窑洞——黄土广布、深厚且具有直立性
B.②区域的坎儿井——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C.③区域的内外交通不便——河网密布,著名的水乡
D.④区域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至三熟,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12.[2024山东东营期中]读中国
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
问题。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①是
______地区,该地区草场广布,
农业部门以________为主,②是
______地区,该地区自然环境的
西北
畜牧业
青藏
高寒
降水
突出特征是______。①地区与③地区两地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
(2)A—B线是______________,它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下列景观属于该线以北的是___。
A.漫山遍野荔枝林 B.甘蔗扯起青纱帐
C.椰林婆娑菠萝香 D.旱地麦浪大豆香
秦岭—淮河线
D
(3)①区域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______,在当地可能看到的是景象是
___。
干旱
A
(4)东营市位于图中北方地区,下列属于东营市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
A
①耕地类型:旱地 ②熟制:一年两至三熟
③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 ④主要经济作物:棉花
⑤主要油料作物:油菜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