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二地理练习题一、选择题经过持续不断的生态治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开始披上绿装,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下图是黄土高原治理后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下列措施符合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是( )A 缓坡修挡土坝 B. 陡坡修建梯田C. 沟谷打坝淤地 D. 过度放牧2. 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绿化面积增加 B. 农村人口不断减少C. 农业种植面积增加 D. 加强生态建设,人地矛盾缓解香港和澳门位于祖国大陆的东南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3. 香港和澳门与内地哪个省区相邻( )A. 闽 B. 贵或黔 C. 粤 D. 桂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香港扩展城市用地的两种方式是建设高层建筑和填海造地B. 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C. 香港和澳门间的“港珠澳跨海大桥”的建成,更加强了两地的联系D. 港澳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应将香港和澳门建成大型的重工业基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将北京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下图是北京市轮廓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下列关于北京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全国政治、文化中心②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③国际交往中心、经济中心,是我国最大的城市④濒临渤海,海陆交通便利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6. 为建设宜居城市,北京首先向河北省迁移的产业可能是( )A. 影视文化产业 B. 钢铁工业 C. 旅游业 D. 软件开发业7. 下图是“北京四合院图”。四合院承载着北京的传统文化,“坐北朝南”冬季可以阻挡寒风和风沙,夏季可以迎风纳凉,这是因为北京冬季和夏季分别盛行( )A. 偏南风、偏北风 B. 偏北风、偏南风 C. 东风、西风 D. 西风、东风台湾岛是一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下图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东方甜岛—甘蔗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B. 植物王国—树种单一,覆盖率高C. 水果之乡—以温带气候为主D. 海上米仓—水稻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9. 受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综合影响,台湾岛的河流特征是( )A. 含沙量大 B. 水能资源丰富 C. 结冰期长 D. 会有凌汛现象10. 2024年1月29日,台湾花莲发生4.7级地震。台湾多地震的原因是( )A. 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B. 台湾位于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C. 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D. 台湾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网红火车”5639/5640次列车是往返于贵阳和玉屏的一列绿皮车,全程337千米,沿途设16个站,每站必停,还能帮助沿线农民卖自家农产品实现增收。下图是贵州省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某一号车厢被改造为运载家禽、牲畜的专用车厢,主要是为了( )①改善列车车厢环境 ②便于家禽、牲畜的运输③提升列车运输速度 ④降低列车运行成本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 沿线农民在火车上兜售的自家农产品可能有( )A. 甜菜、马铃薯 B. 棉花、哈密瓜 C. 脐橙、稻田鱼 D. 苹果、菠萝蜜桥与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小明收集了我国部分地区有关桥的图片和资料,开展“桥与地理环境”主题探讨。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有关桥的图片及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赵州桥主体结构均匀、对称,关于桥洞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适应降水均匀的特点 B. 增加泄洪能力C. 桥梁更加美观 D. 减轻桥身重量14. 廊桥数量相对较多的地区是( )A. 华北平原 B. 贵州山区 C. 东南沿海 D. 祁连山区15. 赤水河“桥上桥”中的下桥被淤埋,反映当地( )A. 土层深厚 B. 水土流失严重 C. 地震多发 D. 草场退化16. 关于港澳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台湾的主要民族是高山族 B. 澳门被称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C. 港澳台都位于热带 D. 内地是港澳最大的贸易伙伴17. 在与祖国大陆经济合作中,香港、澳门的优势条件是( )A. 人多地狭,有丰富的劳动力 B. 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C. 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D. 在“前店后厂”的合作中,处于“厂”的位置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下图是“黄河水系图和黄河干流不同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黄河干流上含沙量变化最大的河段是( )A. 兰州—青铜峡 B. 青铜峡—河口 C. 河口—陕县 D. 陕县—利津19. 此河段含沙量变化大的原因,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①植树种草 ②黄土土质疏松 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④地形坡度大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20. 关于图中山脉的判断,错误的是( )A. ①—大兴安岭 B. ②—阴山 C. ③—贺兰山 D. ④—秦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2024年7月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北京中轴线及传统民居—四合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 “北京中轴线”上最能反映其悠久历史的是( )A. 便捷的城市道路 B. 中国的工匠精神C. 优美现代公园 D. 众多的古代建筑22. 目前,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①重视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②拆除四合院,修建高层住宅,缓解住房压力③扩大城市绿地面积④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长江三角洲地区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23. 长江三角洲地区( )A. 地处长江下游地区,濒临南海 B. 依托长江干流,联系京津冀地区C. 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港口众多 D. 依托京杭运河,联系粤港澳地区24. 该地区的沪宁杭工业基地( )A. 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主 B. 以首都为核心,科研力量雄厚C. 工业结构完整,国际竞争力强 D. 邻近香港澳门,消费市场广阔25. 为提升辐射带动作用,该地区应进一步( )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④增加矿产资源输出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二、综合题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23年“5·21国际茶日”到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部举办了“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活动,本次浙江主会场将集中展现浙江各地非遗茶技艺、茶礼、茶点等。材料二:下图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1)长江三角洲的范围包括______省南部、______省北部和A______(省区)。(2)长江三角洲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3)浙江举办“茶文化”主题活动吸引了长三角地区各地居民参加,很多居民早上来参加活动,当晚回家,实现了“一日游”。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效应。这种生活方式的利是______(至少1点),弊是______(至少1点)。(4)长江三角洲旅游业发达的原因:_______(3点)。2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陕西省可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1为陕西省沿109°E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为陕西1月平均气温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平均降水量图。(1)陕南与关中的分界线是______(填山脉)。(2)对比陕西三大地理单元的地理差异,并完成下面表格。地区 1月均温 年降水量 地形类型 农业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陕北 小于①______℃ ③______ ⑤______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 玉米、谷子关中 平原 ⑥______ 小麦陕南 ②______ ④大于______毫米 山地和谷地 林业和种植业 ⑦______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⑦______材料二:陕北黄土高原某地在水土流失治理中,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地势差异合理布局农林牧用地。下图为该地农业布局示意图。(3)①②③处对应的农业生产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4)黄土高原传统民居是________。请分析该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_。28. 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题目。(1)读图,判断北京的经纬度是______。(2)山脉:A______,B______;省区:C______,D______。(3)北京的河流的流向大多是________,可判断出北京地势特点是________。(4)北京有外国大使馆等,说明北京是________中心。(5)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请列举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项:______。(6)沙尘暴多发于______(季节),此地沙尘主要来源于______(地形区),请分析沙尘暴产生的自然原因:______。29. 读香港特别行政区简图,完成下列题目。(1)香港由A______、B______、C______组成。(2)图中的铁路线是______线,水域①是________。(3)香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不少于2点)。(4)列举两项香港的职能:_______。(5)香港和内地的联系十分密切,内地为香港提供________。目前广东省和香港的合作模式是________,香港重点发展______业。初二地理练习题一、选择题【1~2题答案】【答案】1. C 2. D【3~4题答案】【答案】3. C 4. D【5~6题答案】【答案】5. A 6. B【7题答案】【答案】B【8~10题答案】【答案】8. D 9. B 10. C【11~12题答案】【答案】11. A 12. C【13~15题答案】【答案】13. A 14. C 15. B【16题答案】【答案】D【17题答案】【答案】B【18~20题答案】【答案】18. C 19. B 20. A【21~22题答案】【答案】21. D 22. C【23~25题答案】【答案】23. C 24. C 25. A二、综合题【26题答案】【答案】(1) ①. 江苏 ②. 浙江 ③. 上海(2) ①.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②.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3) ①. 同城 ②. 提高生活便利性、促进经济协同发展 ③. 资源分配失衡、城市管理压力大(4)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服务设施完善【27题答案】【答案】(1)秦岭 (2) ①. 0 ②. 大于0℃ ③. 小于 800毫米 ④. 800 ⑤. 高原和平原 ⑥. 旱作农业 ⑦. 水稻 (3) ①. c ②. b ③. a(4) ①. 窑洞 ②. 适应气候;减少水土流失;依山而建,节省建筑材料;就地取材方便。【28题答案】【答案】(1)116 E、40 N(2) ①. 燕山 ②. 太行山 ③. 天津市 ④. 河北省(3) ①. 自西北向东南流 ②. 西北高、东南低(4)国际交往 (5)故宫(或长城、颐和园)等(6) ①. 春季 ②. 内蒙古高原 ③. 春季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地表土壤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对地表保护作用弱;多大风天气,距离近,易影响北京等地。【29题答案】【答案】(1) ①. 香港岛 ②. 九龙 ③. 新界(2) ①. 京九 ②. 南海(3)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完善;政策支持(4)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与物流枢纽;(5) ①. 土地、劳动力、资源 ②. 前店后厂 ③. 服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