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3课 穷人 同步练习A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穷人》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俄国作家B. 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C. 本文选自《童年》D. 被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2. 文中多次描写海浪和狂风,其作用是( )A. 表现天气恶劣B. 烘托人物心情C. 暗示社会环境D. 以上都是3. 桑娜在抱回孩子后内心矛盾,主要是因为( )A. 害怕丈夫责怪B. 担心自己养不活孩子C. 觉得自己太自私D. 以上都不对4.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心理描写的是( )A.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B.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C.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D.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5. 文中“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一句中的“熬”字体现了( )A. 渔夫的乐观B. 生活的艰难C. 对未来的信心D. 以上都是6. 下列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反映沙俄时期穷人的悲惨生活B. 歌颂桑娜和渔夫的善良品质C. 表现穷人之间的相互帮助D. 以上都是二、基础知识1. 根据拼音写汉字(1)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chuáng zi( )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2)丈夫清早jià zhe( )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3)她的心跳得很lì hai( ),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4)桑娜用tóu jīn( )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5)他sāo sāo( )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6)海上正起着fēng bào( ),外面又黑又冷。2. 选词填空(1)桑娜(忐忑不安/坐立不安)地等待着丈夫回来。(2)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严厉)忧虑。(3)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尽管)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4)她(自作自受/自食其果)地想,“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5)桑娜(顾不上/来不及)擦去额上的汗水,继续忙碌着。3. 根据意思写词语(1)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担后果。( )(2)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 )(3)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4)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5)心里一点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的事情毫不关心。( )4.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桑娜把两个孩子抱回了家。(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仿写环境描写烘托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渔夫说:“我们总能熬过去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与其……不如……”造句,表达桑娜的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第9-11自然段,回答问题:“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1. 这部分主要描写了桑娜的什么? 2. 桑娜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 3.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的原因是什么? 4. 用横线画出体现桑娜善良的句子。 四、课外阅读阅读一:《一个温暖的冬夜》北风像无数根细针,扎在行人的脸上。路灯下,卖烤红薯的张大爷把最后一个红薯用旧棉垫裹好,准备收摊——这筐红薯卖了一整天,只够今天的本钱。“爷爷,能……能给我一个红薯吗?”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从路灯后传来。张大爷回头,看见个穿薄棉袄的小男孩,脸蛋冻得通红,手里攥着皱巴巴的五角钱。“孩子,这红薯要三块呢。”张大爷刚说完,就看见男孩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妈妈发烧了,她说想吃口热的……我只有这么多钱。”张大爷的心像被什么揪了一下。他把那个最大的红薯塞到男孩手里,又从保温桶里倒了杯热水:“拿着,不要钱。给你妈妈趁热吃。”男孩愣了愣,突然鞠躬:“爷爷,我以后捡瓶子还你钱!”张大爷摆摆手:“快回家吧,你妈妈等着呢。”男孩跑远后,张大爷摸了摸口袋里的五角钱——那是男孩偷偷塞进来的。他望着男孩的背影笑了,把钱放进旁边的“爱心箱”里——那是他每天留出来,给路过的流浪汉买热食的。寒风还在吹,但张大爷觉得,手里的保温桶好像更暖了。1. 文中描写“北风像无数根细针”有什么作用? 2. 张大爷为什么要把最大的红薯送给男孩,还倒了热水? 3. 男孩“偷偷塞进来”五角钱的行为,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4. 如何理解“手里的保温桶好像更暖了”? 5. 这篇文章与《穷人》有什么相同的主题?五、写作题目:续写《穷人》想象桑娜和渔夫收养孩子后的生活,写一篇300字以上的短文,要求体现人物品质和生活变化。答案A卷答案一、选择题:1.C 2.D 3.A 4.B 5.D 6.D二、基础知识:1. (1)床子 (2)驾着 (3)厉害 (4)头巾 (5)搔搔 (6)风暴2. (1)忐忑不安 (2)严肃 (3)不论 (4)自作自受 (5)顾不上3. (1)自作自受 (2)忐忑不安 (3)疲惫不堪 (4)寒风呼啸 (5)无动于衷4. (1)两个孩子被桑娜抱回了家。(2)示例:窗外的雨哗哗地下着,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我的心也像这天气一样阴沉。(3)渔夫说,他们总能熬过去的。(4)示例:与其看着两个孩子冻死,不如把他们抱回家一起抚养。三、课内阅读:5. 心理活动6. 从忐忑不安到坚定收养孩子7. 既担心丈夫责怪,又觉得必须帮助孩子8.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四、课外阅读1. 属于环境描写,既写出天气寒冷,又为下文张大爷帮助男孩的“温暖”形成对比,突出善意的珍贵。 2. 因为他看出男孩是为生病的妈妈求助,心疼孩子和他的妈妈,体现了他的善良和同情心。 3. 体现了他的懂事和自尊——既接受了帮助,又不想欠人情,想用自己的方式回报。 4. 这里的“暖”不仅是保温桶的温度,更是张大爷帮助他人后心里的满足和温暖,善意让他忘记了寒冷和辛苦。 5. 都表现了“即使身处困境,也愿意向他人释放善意”的主题,善良能跨越贫富,带来温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