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漳州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地理科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选择题(16 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要求)罗弗敦群岛位于挪威北部,人口稀少,捕鱼为岛上居民的传统经济活动。在每年的特定季节,渔民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将捕获的鳕鱼头部切除后,除去内脏,用木架晾晒在门前屋后的沙滩上,自然晾晒后出口。早期岛上传统民居都建在海边,建筑物底部以木柱支撑。图1分别为罗弗敦群岛位置图和早期传统民居图。据此完成1~2题。图11.罗弗敦群岛早期传统民居建筑,体现了地域文化的A.区域性 B.开放性 C.多样性 D.传承性2.当地自然晾晒鳕鱼的月份可能是A.3月 B.6月 C.8月 D.10月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呈现“规模扩张”与“效率驱动”的双重特征。“双11”等电商购物节产生的短期性、高强度快递服务需求,给快递业带来了极大压力,短期内剧增的快递数量导致多家快递公司“爆仓”。图2为快递的时空路径图。据此完成3~4题。3.快递公司最易出现“爆仓”的环节是A.取件 B.分拣C.运输 D.派送4.为推动我国快递行业从“规模扩张”向“效率驱动”转型,下列措施可行的有①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增建仓储中心以提升货物存储量②在消费密集区布局智能前置仓,缩短末端配送距离③推广无人机配送技术以解决偏远山区“最后一公里”难题④在西部地区集中扩建大型仓储中心以覆盖更多乡镇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拆船业是将报废船只拆除的工业。由于现代大型船舶结构复杂、零部件众多,且自身携带残油等废品,拆船过程较为繁琐。目前我国对拆船业有严格要求,对不符合法规的拆船作业明确禁止。图3示意1956~2020年世界拆船中心转移过程。据此完成5~7题。5.影响世界拆船中心转移路径的主导因素是A.科技水平 B.海岸线长度 C.劳动力成本 D.造船数量6.成为世界拆船中心后,孟加拉国A.接收污染物跨境转移增多 B.船舶制造技术大幅度提升C.逐渐成为世界航运的中心 D.石油资源消耗量逐渐增大7.我国对拆船业要求严格,推测其主要原因是A.拆卸过程复杂 B.原材料不足 C.拆船利润较低 D.防止海洋污染大湄公河次区域(见如图4)是指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成员国包括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6国。该区域以农业合作为重要抓手,2015—2020年该区域国家间农产品贸易额占区域国际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从14.3%上升到16.6%。据此完成8~10题。8.大湄公河次区域资源禀赋突出的农产品有A.水稻、糖料、橡胶B.小麦、糖料、橡胶C.水稻、苹果、咖啡D.玉米、咖啡、木薯9.云南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其他五国的农产品贸易额远超广西,主要原因是云南①接壤国家更多②平原面积更广③热量条件更好④有国际河流连通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0.与云南相比,广西在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其他国家农业合作中可以发挥的优势是A.利用多样的气候,丰富产品类型 B.利用低廉的海运,扩大贸易半径C.利用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D.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城市矿产”是指在城市生产和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中可回收循环利用的资源。金属铌在多个国家被列为关键金属,在航空航天、电子、医疗等行业有着广泛应用。目前,“城市矿产”中的铌金属回收处于起步阶段。图5示意1990-2090年全球铌产量及“城市矿产”中铌资源量(含预测)。据此完成11~13题。11.汽车废料是“城市矿产”铌金属回收的重点,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污染程度较低 B.废料数量较多 C.回收成本较低 D.提取难度较小12.预测到2030年之后,全球铌生产量将趋于稳定,这主要取决于①资源禀赋 ②市场需求 ③生产技术 ④国际贸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考虑“城市矿产”铌金属回收,2040年之后全球铌的净需求总体上A.波动下降 B.波动增长 C.一直下降 D.先降后增黄河下游为典型的地上河。其孟津至高村河段为典型的游荡段,长约284km,游荡段平面上在较长范围内呈宽窄相间的藕节状,具有水流“宽浅散乱”,主流摆动频繁、河槽易淤善冲等演变特点。图6示意黄河全下游及游荡段累计冲淤量变化(冲淤量=淤积量-冲刷量)。据此完成14~16题。14.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过程中河床不断提高的关键控制原因是A.搬运来大量泥沙 B.人为筑高岸堤 C.黄河含沙量极高 D.泥沙大量淤积15.该游荡段冲淤状况是A.宽窄相间,以淤积为主 B.宽窄相间,以冲刷为主C.窄处冲刷,宽处淤积 D.窄处淤积,宽处冲刷16.推断1999~2016年期间该游荡段出现冲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小浪底水库调水冲沙 B.龙羊峡水库调蓄洪水C.小浪底水库拦截泥沙 D.龙羊峡水库调水冲沙二、综合题(共3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格陵兰岛超过80%的土地被冰盖覆盖,仅有沿海少量裸露土地上生长着苔原植被。研究发现,冰盖增厚会使该岛地壳下降,进而导致海侵。10世纪末,以航海为生的维京人开始定居在格陵兰岛南部沿海低地;14—15世纪,由于区域气候变冷,冰盖变化显著,并由此导致维京人最终离开格陵兰岛。说明10世纪末维京人在格陵兰岛定居时聚落选址南部沿海低地的原因,并分析区域气候变冷对格陵兰岛维京人聚落的影响。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王茂沟流域位于黄土高原北部,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林地、草地和耕地,受降水特征、植被覆盖度影响,土壤流失量年际变化较为明显。2010至2020年,流域内耕地与草地之间转化明显,林地面积变化不大。2015年降水状况异常,导致当年流域内土壤流失量明显异于往年。图7为王茂沟流域草地、耕地的面积和土壤流失量数据;表1为耕地与不同草地覆盖度下的水土流失强度对比(数值越大,土壤流失越严重)。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流失强度20%覆盖度草地 0.4540%覆盖度草地 0.2360%覆盖度草地 0.1480%覆盖度草地 0.09100%覆盖度草地 0.04耕地 0.23(1)根据2015年土壤流失量的特点,推测当年王茂沟流域的降水特征。(6分)(2)结合区域自然背景,分析2010至2020年间王茂沟土壤流失量年际变化较为明显的原因。(10分)(3)有人提出:退耕还草能够减轻王茂沟流域土壤流失量。对此观点,表达你的看法。(4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多中心组团式”是都市圈空间组织的重要形态,各组团依据位置、交通等条件,通过要素流动形成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关联网络。为强化关联网络实现一体化发展,2022年湖北省将“武鄂黄黄”地区划分为8个城市组团(图8),其中西部的武昌、汉口和汉阳为武汉中心城区组团,人口密度大、房价较高;东部的鄂州、黄冈、黄石-大冶3个外围组团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主导产业趋同;武汉新城组团位于“武鄂黄黄”区域中心,光电子、新材料等产业已初具规模,应不断强化集聚与辐射功能,逐步成为武汉都市圈的增长极。与武汉新城组团比较,指出武昌组团土地利用的特点。(6分)(2)说明武汉新城组团的位置对其人口集聚的积极影响。(8分)(3)花湖机场以货运为主,而天河机场以客运为主。从区位角度分析两机场功能差异的原因。(8分)漳州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地理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 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要求)1.A 2.A 3.B 4.C 5.C 6.A 7.D 8.A 9.D 10.B11.B 12.A 13.A 14.B 15.C 16.A二、综合题(共3题,共52分)17.(10分)原因:①该岛冰盖面积大,仅沿海少量裸露土地适宜定居(或“宜居面积较小”,“食物少”)。②南部沿海低地纬度较低且受海洋调节(或“沿岸有暖流经过”),气温较高,(或“水温较高”,“海域封冻时间较短”)环境相对宜居;沿海方便航海和停泊,食物来源较多。(4分)影响:①气候变冷,植被退化,冰盖扩张,占据定居区空间(或“宜居面积变小”);②地壳下沉,海平面相对上升(或“海侵”),淹没沿海低地(或“陆地面积减少”)。(4分)18. (20分)(1) (6分)特点:2015年土壤流失量较少。推测当年降水总量较少,强降水次数较少,降水强度较小。(2) (10分)王茂沟位于(内陆)黄土高原北部,气候较干旱;植被覆盖率整体较低,生态环境脆弱;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沟壑多,坡度大,地表径流流速快;降水年际变化大,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明显(植被覆盖度变化大);地表径流侵蚀(降水冲刷)土壤年际变化较为明显。(3) (4分)看法1:同意该观点。理由:退耕还草使草地覆盖度增加;当草地覆盖度高于40%时,土壤流失强度轻于耕地。看法2:不(完全)同意该观点。退耕还草失去原有耕地植被;早期草地覆盖度低于40%时,土壤流失强度大于耕地。19. (10分)(1) (6分)土地总面积小,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小;但占总面积的比例大,土地开发密度高、强度大,更集约紧凑;无可用土地,未来土地开发潜力小。(2) (8分)位于武汉中心城区组团与东部外围组团的中间地带,土地空间广阔,对人口集聚的承载力大;有城际铁路与武汉中心城区组团、东部外围组团相连,便于吸引人口迁入;位于武汉外围地带,房价较低,吸引人口定居;距离武汉中心城区较近,便于承接产业转移,并发展新兴产业,吸引人口迁入就业;距离武汉中心城区较近,便于吸纳高素质人才迁入。【每点2分,任答四点得满分】(3)(8分)花湖机场(货运):靠近鄂州、黄石等制造业基地,便于货物集散;邻近长江港口,水陆空联运便利。天河机场(客运):位于武汉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客运需求大;高铁、城际铁路衔接,方便旅客集散。漳州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地理科参考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6 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要求)1.A 2.A 3.B 4.C 5.C 6.A 7.D 8.A 9.D 10.B11.B 12.A 13.A 14.B 15.C 16.A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地传统建筑是人类生产生活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相互适应演化的结果,该地特有的建筑形式,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区域性特点,A正确,没有体现开放性、多样性和传承性,BCD错误,故选A。2.该地位于挪威北部,当地纬度较高,3月气温低,降水少,空气干燥,鳕鱼晾晒时不易变质,此时大风天气也利于鳕鱼风干,A正确;6月和8月光照强、温度高易使得鳕鱼变质,不利于晾晒,10月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晾晒,BCD错误,故选A。3.读图分析,在电商促销活动期间,较短时间内来自不同地区的大量快递包裹汇集在特定地点进行分拣,极有可能超出仓库的处理能力,进而出现“爆仓”现象,B正确;取件是分散进行,不会短时间集中大量快件,A错误;运输环节是动态输送,有一定承载调节能力,C错误;派送是最后分散到用户,压力相对分散,D错误。故选B。4.全国大规模增建仓储中心,成本高且会造成资源闲置,不能有效提升效率,排除①;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集中式仓储易因配送距离过长而增加物流成本,不利于快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效率驱动”不符,排除④;前置仓通过将商品预先储存至靠近消费者的仓储地,能有效缩短配送距离和时间,有利于提高配送效率,②正确;无人机配送能克服地形限制,降低人力成本,提高配送效率,③正确。综上分析,②③正确,故选C。5.由图可知,世界拆船中心转移路径为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主要原因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丰富,且用工成本低,将结构复杂、拆卸繁琐的船舶转移到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可以降低成本,C正确;拆船业并非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科技水平要求不高,A错误;海岸线长度只是提供了拆船的地理位置条件,但不是吸引拆船中心转移的关键,B错误;造船数量与拆船中心的转移关系不大。拆船业针对的是报废船只,造船数量多并不直接导致该地区成为拆船,D错误,故选C。6.外国需拆卸的船舶到达孟加拉国时,船舶自身携带残油等废品,且多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部分国家或地区利用船舶拆卸运输众多有毒有害废弃物,导致孟加拉国接收污染物跨境转移增多,A正确;孟加拉国承接的是低技术含量的拆船工作,对提升本国造船水平作用小,B错误;孟加拉国作为拆船业主要承接国,不会成为世界航运中心,C错误;拆船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对能源需求较小,D错误,故选A。7.由材料可知,船舶自身携带残油等废品,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环境污染,故我国为防止海洋污染(拆船主要在海岸附近进行),对拆船业要求严格,D正确;虽然拆船过程繁琐,但这可以通过技术和管理来解决,不是严格要求的根本出发点,拆卸过程复杂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船舶拆卸原材料消耗较少,B错误;拆船利润与我国对拆船业要求严格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8.大湄公河次区域主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种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优越,水稻、甘蔗、橡胶适合在高温多雨的地区生长,A正确;小麦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该区域不是小麦的主要产区,B错误;苹果是温带水果,不适宜该区域的热带、亚热带气候,C错误;玉米虽然适应性较广,但不是该区域资源禀赋突出的农产品,且木薯也不是该区域最具代表性的突出农产品,D错误。故选A。9.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三个国家接壤,广西只与越南接壤,云南接壤国家更多,这有利于开展边境贸易,促进农产品贸易,①正确;云南和广西地形都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面积都较小,且平原面积大小与农产品贸易额关系不大,②错误,BC错误;云南和广西都有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广西的热量条件并不比云南差,且热量条件不是农产品贸易额差异的主要原因,③错误,A错误;澜沧江-湄公河是国际河流,流经云南,为云南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④正确,D正确。故选D。10.云南气候也多样,且气候多样性不是广西相对云南在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合作中的突出优势,A错误;广西有北部湾,拥有优良港口,海运相对低廉,能够扩大贸易半径,将农产品运往更远的地区,这是广西相对云南的优势,B正确;云南和广西都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劳动力价格不是广西的独特优势,C错误;云南和广西在农业技术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广西比云南先进的差异,D错误。故选B。11.城市汽车的保有量庞大且更新换代频繁,这使得产生的汽车废料数量众多,相比其他可能含有铌金属的废弃物来源,汽车废料在数量上占据明显优势,为铌金属回收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所以汽车废料是“城市矿产”铌金属回收的重点,B正确;材料中未提及与从其他来源提取相比,从汽车废料中提取铌金属的难度和回收成本的差异,CD错;汽车废料可能含有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较高,A错。故选B。12.本题考查到2030年之后,全球铌生产量趋于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铌是不可再生金属矿产,资源禀赋会对开采量产生制约,①正确;主要经济体度过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对铌的需求也趋于稳定,②正确;生产技术会随着时代发展而进步,可以促进全球铌生产量提高,③错误;国际贸易形势受国际政治局面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可能长期保持稳定,且国际贸易不影响以全球为主体的全球铌产量,④错误。①②组合正确,故选A。13.本题考查2040年之后全球铌的净需求的变化。根据图中全球铌产量与“城市矿产”中铌产量的差值,大致可以推测2040年之后,随着“城市矿产”中铌金属回收量的增加,对原生铌资源的需求会有所下降。此外,铌的净需求也会受市场需求波动影响,加上技术进步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替代铌金属的其它资源,因此全球铌的净需求可能会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A正确,BCD错。故选A。14.结合所学知识,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流入河流,经过河流的搬运作用,因黄河下游地势平坦流速减慢,泥沙逐渐沉积,河床抬高,为防止洪涝灾害,人们要筑高岸堤,所以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过程中河床不断提高的关键控制原因是人为筑高岸堤,B正确;由于从中游地区搬运大量泥沙,导致河流含沙量极高,下游泥沙大量淤积,河床抬高,为了防治洪涝灾害,人为筑高岸堤,所以搬运来大量泥沙、黄河含沙量极高和泥沙大量淤积都不是关键控制原因,ACD错误。故选B。15.依据材料信息“游荡段平面上在较长范围内呈宽窄相间的藕节状,具有水流‘宽浅散乱’,主流摆动频繁、河槽易淤善冲等演变特点”, 河槽较窄处,水流较快应表现为“善冲”, 河槽宽浅处水流平缓,应表现为“易淤”,由此可知,C正确,ABD错。故选C。16.读图分析,1999年黄河小浪底水库运行,之后1999-2016年累计冲淤量呈下降趋势,说明小浪底水库运行后调水调沙使黄河下游冲刷量大于淤积量,A正确,C错误;1986年龙羊峡水库运行,之后1986-1999年累计冲淤量呈上升趋势,之后1999-2016年累计冲淤量呈下降趋势,说明1999~2016年期间该游荡段出现冲淤变化的主要原因与龙羊峡关系较小,BD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共3题,共52分)17.原因:①该岛冰盖面积大,仅沿海少量裸露土地适宜定居(或“宜居面积较小”,“食物少”)。②南部沿海低地纬度较低且受海洋调节(或“沿岸有暖流经过”),气温较高,(或“水温较高”,“海域封冻时间较短”)环境相对宜居;沿海方便航海和停泊,食物来源较多。影响:①气候变冷,植被退化,冰盖扩张,占据定居区空间(或“宜居面积变小”);②地壳下沉,海平面相对上升(或“海侵”),淹没沿海低地(或“陆地面积减少”)。【分析】本题以格陵兰岛为材料,涉及环境对人口分布影响、气候对人类聚落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8.(1)特点:2015年土壤流失量较少。推测当年降水总量较少,强降水次数较少,降水强度较小。(2)王茂沟位于(内陆)黄土高原北部;气候较干旱;植被覆盖率整体较低;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沟壑多,坡度大;地表径流流速快;生态环境脆弱;降水年际变化大,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明显(植被覆盖度变化大);地表径流侵蚀(降水冲刷)土壤年际变化较为明显。(3)看法1:同意该观点。理由:退耕还草使草地覆盖度增加,当草地覆盖度高于40%时,土壤流失强度轻于耕地。看法2:不(完全)同意该观点。退耕还草失去原有耕地植被,早期草地覆盖度低于40%时,土壤流失强度大于耕地。【分析】本题以王茂沟流域为背景,围绕降水特征推测、土壤流失量年际变化原因以及退耕还草对土壤流失量的影响设置问题,涉及自然地理环境中降水、植被与土壤侵蚀的关系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详解】(1)从图中可知2015年土壤流失量大约为一年7 吨/公顷,相较2010年和2020年流失量较少 。降水是影响土壤流失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降水总量多、强降水次数多、降水强度大,会导致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力强,土壤流失量就大。反之,2015年土壤流失量少,可推测当年降水总量较少 ,强降水次数较少 ,降水强度较小 。(2)王茂沟位于(内陆)黄土高原北部 ,距海较远,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气候较干旱 ,植被覆盖率整体较低。黄土土质疏松,直立性强,抗侵蚀能力弱。地表沟壑多,坡度大 ,使得地表径流流速快 ,侵蚀力强,生态环境脆弱 。该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大 ,不同年份降水差异明显,对土壤的冲刷作用不同。同时,2010-202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在耕地与草地之间转化明显(植被覆盖度变化大) ,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不稳定,导致地表径流侵蚀(降水冲刷)土壤年际变化较为明显 。(3)同意:从表格数据可知,当草地覆盖度高于40%时 ,土壤流失强度轻于耕地 。退耕还草能使草地覆盖度增加,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增强,从而减轻土壤流失量。不同意:退耕还草初期,原有的耕地植被被去除,但新形成的草地早期覆盖度可能较低,当草地覆盖度低于40%时 ,其土壤流失强度大于耕地 ,可能在短期内无法减轻土壤流失量,甚至会加重土壤流失。19.(1)土地总面积小,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小,但占总面积的比例大,土地开发密度高、强度大,更集约紧凑;无可用土地,未来土地开发潜力小。(2)位于武汉中心城区组团与东部外围组团的中间地带,土地空间广阔,对人口集聚的承载力大;有城际铁路与武汉中心城区组团、东部外围组团相连,便于吸引人口迁入;位于武汉外围地带,房价较低,吸引人口定居;距离武汉中心城区较近,便于承接产业转移,并发展新兴产业,吸引人口迁入就业;距离武汉中心城区较近,便于吸纳高素质人才迁入。(3)花湖机场(货运):靠近鄂州、黄石等制造业基地,便于货物集散;邻近长江港口,水陆空联运便利。天河机场(客运):位于武汉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客运需求大;高铁、城际铁路衔接,方便旅客集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6届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卷.docx 2026届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卷答案.docx 2026届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卷答案详解.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