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期末质量检测地理学科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友情提示:请将答案填写(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某校开展“时空智能,因融至慧”跨学科主题学习系列活动。结合2023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同学们展示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作品。图是学生设计创作的网页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天察地、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客观反映了( )①太阳活动②四季变化③降水总量④物候现象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 据图推断( )A. 甲地种冬小麦正值梅雨时节 B. 可以通过遥感监测乙地涝灾C.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甲地比乙地大 D. 昼长周年变化甲地小于乙地如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及地质年代表(部分)示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图中位于向斜构造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4 据图推断( )A. 甲山形成晚于志留纪 B. 丙山侵蚀作用最弱C 乙地因断裂下陷形成 D. 区域只经历过一次地壳抬升我国某段峡谷谷底自然生长大量仙人掌,山坡上是稀疏的灌丛,山顶有森林分布。小华同学暑期沿该段峡谷进行地理研学,途经“大流砂”。“大流砂”宽约300米、高约900米,坡面有大量碎石,由上至下呈发散状分布直至坡底。此处时常发生地质灾害。下图示意“大流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该段峡谷夏季气候特征为( )A. 湿热 B. 冷湿 C. 干冷 D. 干热6. “大流砂”的碎石主要来源于( )A. 河流堆积 B. 冰川侵蚀 C. 基岩风化 D. 风力搬运7. 为减轻该处地质灾害影响,最适宜的措施是在“大流砂”所在地( )A. 坡面植树造林 B. 两侧设排水渠 C. 坡底修建挡墙 D. 坡顶平整土地地处鲁南低山丘陵区的羊庄镇及周边区域,碳酸盐岩广布,溶蚀空隙和断裂发育,水循环条件和地下水储集条件良好,被划为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近年来,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影响,区域地下水位大幅下降,部分河流出现季节性断流。下图示意羊庄镇及周边区域某年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8. 图中庄里村的地下水流向是( )A. 自西北向东南 B. 自东向西 C. 自东北向西南 D. 自北向南9. 推测东石楼村附近地下水等水位线出现低值闭合现象原因是当地( )A. 过度开采地下水 B. 地表蒸发加剧 C. 推广节水型农业 D. 大气降水减少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11. 冬季甲区域的超强气旋比乙区域多发,从洋流的影响考虑,是因为甲区域( )A. 寒流的范围更广 B. 离岸流规模更大 C. 暖流的势力更强 D. 沿岸上升流更盛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将总部和部分生产部门留在国内,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主要是为了( )A. 缩短加工时间 B. 保证产品品质 C. 降低生产成本 D. 加强文化交流13. 该类服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携手相关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A. 促进自身技术更新 B. 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C. 共用当地基础设施 D. 提高服装生产效率我国某小流域地形切割十分严重,土壤肥力低下,水资源贫乏,该小流域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采用“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沟底穿靴子”的治理模式,形成了上、中、下三个层次横向条带和拦坝挡墙的纵向网状防治体系,各项措施镶嵌配套,初步形成了一个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的小流域生态经济体系。完成下面小题。14 该小流域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A. 东南丘陵 B. 山东丘陵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15. 为减少水资源缺乏对该地农业生产的影响,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在有径流条件的地方,挖窖蓄水②筑坝蓄水,将宝贵的雨水拦蓄在坝内③大量抽取地下水,满足农业生产需要④修建引水工程,大规模跨流域调水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16. 关于该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最适宜的是( )A. 在上游地区以种植经济林主,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B. 中游地区在缓坡修建梯田,加强基本农田建设C. 在下游地区植树造林,促进水土保持D. 大范围异地搬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52分)17.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伏牛山是秦岭向东延伸的一条重要山脉,矿产资源丰富,植被覆盖良好。其南坡河流两岸有多级阶地,上游有众多瀑布。(1)分析伏牛山南坡瀑布众多的自然原因。镇平县玉雕产业历史悠久,是远近闻名的“中国玉雕之乡”,但当地的独山玉石资源现已严禁开采。(2)当地要继续发展玉雕产业,应采取哪些措施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斐济位于西南太平洋中心,人口86.8万,陆地总面积1.8万多平方公里,由332个岛屿组成,该国农业主产甘蔗、椰子、香蕉等经济作物。森林覆盖面积约占国土的一半,出产优质硬木和松木。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金枪鱼,有两个金矿,还有少量铜、银资源。材料二:图1为苏瓦(18.1°S,178.4°E)、纳迪(17.7°S,177.4°E)气候资料图。材料三:图2所示的维提岛是斐济群岛的主岛,包括首都苏瓦在内的重要城市以及大多数产业均位于该岛。(1)与苏瓦相比,说明纳迪的降水特征及原因。(2)描述维提岛河流的水系特征。(3)分析该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湿地包括湖泊、沼泽、河流等类型。甲区域曾是里海的一部分,现为淡水湿地,有狭窄水道与里海相连。该湿地流域位于伊朗北部,年均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据预测,21世纪60年代该湿地将全部变为沼泽。如图示意该湿地位置及湿地流域的土地利用状况。(1)简述甲区域演变为淡水湿地的过程。(2)推测从现在到21世纪60年代,该湿地类型结构的变化及主要原因。(3)为减缓该湿地变成沼泽的速度,请提出可行的措施。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期末质量检测地理学科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友情提示:请将答案填写(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题答案】【答案】1. C 2. B【3~4题答案】【答案】3. D 4. A【5~7题答案】【答案】5. D 6. C 7. C【8~9题答案】【答案】8. C 9. A【10~11题答案】【答案】10. A 11. C【12~13题答案】【答案】12. B 13. D【14~16题答案】【答案】14. C 15. A 16. B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52分)【17题答案】【答案】(1)地处东南季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山谷众多,河流数量丰富;多次构造抬升,地形陡峭,河流落差大,形成瀑布。(2)引进玉石资源;延长产业链(产业多元化);提高玉雕技术(工艺)水平;拓展市场范围(发展电子商务)。【18题答案】【答案】(1)降水特征:纳迪降水总量较小;降水季节变化较大(或冬季降水较少)。原因:纳迪5~9月(或冬季)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量较小。(2)流程短;流域面积小;落差大;河流数量较多;为放射状水系。(3)第二产业:利用丰富的农产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如制糖业、渔产品加工;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木材加工;利用矿产资源发展采矿业及矿产品加工业;利用风能、水能发展电力工业。第三产业:利用其独特的热带雨林、珊瑚礁等热带风光发展旅游业;利用其位于西南太平洋中心的位置优势,发展航运、航空等交通运输业;距离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较近,劳务输出,发展侨汇产业。【19题答案】【答案】(1)甲区域逐渐与里海分离,水域相对封闭;湿地流域降水充沛,多条河流汇入,淡水补给量大,且有外泄通道,水体不断被稀释,最终变为淡水湿地。(2)湖泊逐渐变为沼泽,湿地类型由湖泊和沼泽变化为单一沼泽;湖泊比重减少,沼泽比重增加。主要原因:里海水位下降,河流注入水量减少,湿地水量减少:河流携带的泥沙不断淤积,湖泊逐渐变为沼泽。(3)提高用水效率,减少中上游生产生活用水;保护流域植被,减少湿地泥沙淤积:优化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减少水土流失;与里海相连处建立拦水闸坝,减少淡水外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