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我们生活的亚洲幅员辽阔,各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下图为“亚洲略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起伏较小 B.平原地形为主 C.独占一个大陆 D.东西距离最长
2.关于亚洲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河较少 B.全部入海 C.四周分流 D.结冰期短
3.南亚农业发达但粮食生产不稳定,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狭小 B.水旱灾害频繁 C.热量条件不足 D.土地退化严重
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该国独有的民居“合掌造”是木制建筑,屋顶以茅草覆盖,呈人字形,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如图1)。结合图2、图3,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领土由四个大岛组成 B.河流源远流长,河运发达
C.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D.山地丘陵广布,平原狭小
5.下列自然灾害中,民居“合掌造”的用料和结构可以减轻该灾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是( )
A.地震和暴雪 B.滑坡和台风 C.洪涝和泥石流 D.台风和虫害
6.日本主要工业带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是( )
A.海运便利 B.矿产丰富 C.气候炎热 D.地广人稀
东南亚是中国游客最集中的海外旅游目的地。如图为中南半岛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区域,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
A.沿海地区 B.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C.半岛的北部 D.大河的中游地区
8.该地人喜食米饭,其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 ②主要种植水稻,水稻产量高
③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④气候湿热,水热条件充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东南亚和欧洲西部均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到东南亚旅游,能够参观到的旅游胜地是( )
A. B.
C. D.
10.到欧洲西部旅游,走进餐厅最有可能吃到的当地美食是( )
A.牛排、乳酪 B.榴莲饼、菠萝饭
C.泡菜、寿司 D.米饭、油条
如图为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中占有突出技术优势的工业部门是( )
A.纺织工业和制鞋工业 B.宇航工业和核能工业
C.造船工业和钢铁工业 D.电子工业和食品工业
12.影响西伯利亚大铁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纬度与气候 ②地形与河流 ③矿产与工业 ④城市与人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如图为西亚石油外运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 )
A.波斯湾及其沿岸 B.阿拉伯海沿岸 C.红海沿岸 D.地中海沿岸
14.西亚石油主要输往( )
①东亚 ②欧洲西部 ③非洲 ④北美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图中航线A经过( )
A.好望角 B.马六甲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土耳其海峡
如图为非洲局部区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热、黑、高、富”的特点,对这些特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热——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B.黑——黑土分布广泛
C.高——地形以高原为主 D.富——矿产和生物资源丰富
17.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山顶终年积雪,被称为“赤道雪峰”,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18.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自然景观是( )
A.A B.B C.C D.D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产氧量占全球氧气总产量的1/10,在调节世界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热带雨林若遭受破坏,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 )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生物多样性锐减 ③气候变干旱
④河流含沙量增大 ⑤大气中氧气含量增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0.为实现对热带雨林的持续保护,应该( )
A.全面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B.禁止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C.修建道路和宾馆,吸引游客 D.建立保护区,逐步退耕还林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矿产、能源、农业、教育和旅游市场。中国已连续10多年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既是澳大利亚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也是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下图是澳大利亚地形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澳大利亚的地形明显分为三部分,自东向西依次为( )
A.山地、平原、高原 B.高原、平原、山地
C.平原、高原、山地 D.山地、高原、平原
22.澳大利亚中西部人口稀疏,原因是( )
A.山地面积广大 B.气候干旱,沙漠面积广
C.矿产资源缺乏 D.高纬度地区,气候严寒
23.澳大利亚与中国的贸易,其大宗货物运输方式主要是( )
A.空运 B.海运 C.河运 D.陆运
随着智慧温室大棚在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建立,科考队员吃上了亲手栽种的新鲜蔬菜,实现了“蔬菜自由”。图示意南极智慧温室大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在南极建设温室大棚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
①台风 ②酷寒 ③暴雨 ④狂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南极科考队员得以实现“蔬菜自由”的关键因素是( )
A.劳动力增加 B.交通发展 C.市场扩大 D.科技进步
二、解答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为某地区地形图(图a)及M城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图b)。
(1)该地区因地处中国以南被称为 半岛。在与中国陆地接壤的印度、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中,不位于该地区的国家是 。
(2)该地区东临中国的 海。在中国境内的 (河流)是流经该地区的一条国际性河流——湄公河。该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主要的地表形态特征是 ,纵列分布。
(3)该地区物产丰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有 。
(4)M城是 (国家名称)的首都曼谷。该国旱涝灾害较为频繁,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试分析该国旱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和美国都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如图分别为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和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示意图。
(1)印度南部濒临的大洋是 ,美国东部濒临的大洋是 。
(2)两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区的地形特点是 。
(3)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印度粮食生产与气候关系图,请完成相关内容。
① ,② ,③ ,④ 。
(4)图中反映出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5)两国都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其中粮食出口率相对较低的是 ,其主要人文原因是 。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发展条件有很多异同之处,在发展中可以相互借鉴。如图为澳大利亚和巴西矿产与工业分布图。
(1)两国都主要位于南半球,均被同一条特殊纬线 (纬线名称)穿过。
(2)试分析澳大利亚生物进化缓慢的原因是 。
(3)两国都有大面积的人口稀少区,澳大利亚甲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巴西乙地区人口稀少的自然原因是 。
(4)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工业集中分布在 地区,分布在这里的主要原因是 、 。
(5)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的 资源通过 (运输方式)销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
(6)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政治 B.地形 C.资源 D.交通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2月7日,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也是第三座常年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如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和新建的秦岭站主体建筑照片。
(1)秦岭站是我国首个面向 (大洋)的考察站。与地处南极内陆地区的昆仑站相比,该站的区位条件更有利于开展 (陆地/海洋)环境的观测与研究。
(2)秦岭站选择在2024年2月7日开站,主要是因为此时为南极地区的 季,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较 ,便于施工和科学考察。
(3)“绿色考察”理念贯穿于秦岭站的设计和施工全过程。其中,无污染能源的使用占比超过了60%,根据南极地区的自然条件,请说出一个可以大规模利用的无污染能源—— 。
(4)秦岭站主楼建筑采用架空离地的设计,这样设计主要是考虑到避免被 掩埋。
(5)秦岭站内部建有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其目的是 。
(6)关于极地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昆仑站位于南极圈以北地区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气温低
C.南极大陆覆盖着很厚的冰层 D.北极地区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
(7)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五个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站。南极地区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有“ ”之称。
三、填空题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搜集了三幅图(如图),探究“欧洲西部自然条件对当地居民饮食结构的影响”。小组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参与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1)要了解欧洲西部在五带中的位置,需要查找图中的重要纬线 。要了解欧洲的海陆位置,需要查找其濒临的大洋,北邻 洋、西邻 洋。
(2)据图甲可知,欧洲西部地形特征是南北部 (高/低),中部 (高/低)。
(3)要了解欧洲西部的气候分布,需要查看图乙,图中从B地向东年降水量的变化特点是逐渐 (增加/减少);根据图丙判断C地的气候特征是 。
(4)通过分析归纳,兴趣小组构建了思维导图(如图)。其中①的气候类型是 ,②的地形类型是 ,③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该图反映了地理兴趣小组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认识。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A 6.A
7.B 8.D
9.C 10.A
11.B 12.C
13.A 14.C 15.C
16.B 17.C 18.B
19.A 20.D
21.A 22.B 23.B
24.C 25.D
26.(1) 中南 印度
(2) 南 澜沧江 热带季风 山河相间
(3) 水稻 天然橡胶、椰子等
(4) 泰国 西南季风进退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
27.(1) 印度洋 大西洋
(2)地形平坦
(3) 西南 少 雨 水旱(旱涝)
(4)地区专业化
(5) 印度 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
28.(1)南回归线
(2)独占一个大陆,自然环境单一,生物进化缓慢
(3) 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过于干旱 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过于湿热
(4) 东南沿海 海陆交通便利 矿产资源丰富,靠近原材料产地
(5) 铁矿 海洋运输
(6)B
29.(1) 太平洋 海洋
(2) 暖 长
(3)风能
(4)积雪
(5)保护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6)C
(7) 长城 风库
30.(1) 北极圈 北冰 大西洋
(2) 高 低
(3) 减少 全年温和湿润
(4) 温带海洋性气候 平原 畜牧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