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一、单选题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从图中可知( )A.山峰的海拔可能为1044m B.乙地海拔可能为1035mC.①处陡崖相对高度为10—20m D.区域内最大高差接近60m2.①③④⑤四地中,在②地一定可以看到的是( )A.①③ B.①⑤ C.③④ D.④⑤3.若图中建有一小型水库,甲养殖场濒临水库最高水位,则( )A.水库最深为10—15m B.水坝最低处可能为1000mC.库区水面大于1km2 D.甲、乙两养殖场将污染水库图1示意某地质剖面,N为砂砾石层下界相对平坦而广阔的侵蚀面,图2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该地区规划建设一条东西向的隧道,仅从地质条件考虑,最适宜选址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5.图1中断层(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北侧岩块相对上升C.比侵蚀面N形成的时间早 D.与图中褶皱同时形成6.若丁处的岩石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发生变化形成新的岩石,则新的岩石可能是图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为我国某地平面地质图,该地石灰岩分布较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洛塔台地的构造地貌最可能是(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层 D.变质作用8.对图示区域推理正确的是( )A.发育溶沟、溶洞等地貌景观 B.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C.召市盆地比洛塔台地形成早 D.黑土广布,农业商品率高当海陆风环流中的海风从海面向陆地推进过程中,遇到陆地上气团形成的锋面,被称为海风锋。2023年7月9日,山东半岛东部出现两条行的海风锋。下图示意该日15:30山东半岛东部大气运动和甲、乙海风锋分布形势。完成下面小题。9.判断图中两个锋面的性质,正确的是( )A.甲为冷锋,乙为暖锋 B.甲为暖锋,乙为冷锋C.都是冷锋 D.都是暖锋10.该日16:00时两个锋面相遇,此时该区域的天气现象是( )A.出现雷暴等强对流天气 B.云雨消散天气晴朗C.大风降温出现强沙尘暴 D.气压降低闷热潮湿阿拉斯加某冰川前端(61.5°N,142.9°W附近)的冰面上,呈斑块状分布着少量的矿物质,并生长着一种苔藓球。这种苔藓球内部由生物体和有机残体交织,形成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它们靠暖季在冰面上滚动方能维持生存,被形象地称为“冰川老鼠”。下图是冰面上的苔藓球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最能增加该地冰面矿物质的是( )A.冰蚀洼地冻融 B.冰川两侧河流沉积C.大气粉尘沉降 D.冰面砾石物理风化12.“冰川老鼠”在暖季滚动使其( )A.排出水分 B.获得养分 C.躲避阳光 D.保持热量13.暖季“冰川老鼠”内部比周边大气( )A.平均温度高 B.氧气含量高 C.水汽含量低 D.气压波动大14.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如图表示2003—2012年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向上长波辐射(L↑)及其上大气逆辐射(L↓)的月平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与7—9月相比,2—4月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之上的大气逆辐射值较低,主要是因为2—4月期间( )A.降水较多 B.云雾较少C.地表植被覆盖度较低 D.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如图为某地野外地质剖面素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图中( )A.①岩石晚于安山岩形成 B.②处谷地的形成受向斜影响C.③岩石早于侵蚀面形成 D.断层在水平张力作用下形成16.在石灰岩中发掘出完整的三叶虫化石,可推测( )A.①岩石形成于古生代海洋环境 B.②处石灰岩中有被子植物化石C.③岩石中可以发掘出恐龙化石 D.④岩石形成于新生代陆地环境二、综合题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位于青海湖东南60公里的塔拉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干旱少雨和过度放牧,成为一片戈壁沙丘,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从2011年开始,得益于光伏电站的建设,这里的植被逐渐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板上发电、板下牧羊”,现代科技与传统自然和谐共生的巨幅画卷在青藏高原铺陈开来。材料二:下图为塔拉滩位置示意图图材料三:下图为“板上发电、板下牧羊”景观图。(1)简述塔拉滩发展光伏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2)光伏面板需要不定期清洗,判断该地光伏面板清洗频率最高的季节,并说明理由。(3)“板上发电、板下牧羊”,分析光伏电站与羊和谐共生,使塔拉滩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原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南阿尔卑斯山纵贯新西兰南岛中西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是新西兰最高大的山脉,其最高峰库克峰海拔为3764米,山上冰川广布。下图为新西兰的位置范围及南阿尔卑斯山景观图。(1)指出南阿尔卑斯山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2)说明南阿尔卑斯山冰川广布的气候条件,并简述冰川作用塑造的主要地貌类型。(3)推测全球变暖对南阿尔卑斯山区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影响。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桌山是南非的平顶山,可俯瞰开普敦市,耸立于开普半岛北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山脉之一,拥有2.6亿年的历史。山上地貌千姿百态,怪石林立,山顶平展似一个巨大的桌面,平面长1500多米,宽200多米。据学者实地考察发现,桌山上层为水平砂岩,下层多为花岗岩,山脚下发现海底生物的化石。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山顶终年云雾缭绕,虽水源不足但植被茂密,郁郁葱葱,植被大多低矮,叶质坚硬。(1)根据材料,推断桌山的形成过程。(2)从大气环流和地形的角度,分析桌山山顶终年云雾缭绕的原因。(3)分析山顶植被大多低矮、叶质坚硬的原因。(4)据统计世界各地游客多选择夏季去桌山旅游观景。请分析其原因。参考答案1.C 2.B 3.A4.A 5.C 6.B7.B 8.A9.C 10.A11.C 12.B 13.A14.B15.C 16.A17.(1)位于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被削弱得少;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量大;地形平坦开阔,土地资源丰富、廉价。(2)春季。理由:春季大风日数多,风力强;春季气温回升快,地表土质疏松,易产生沙尘天气。(3)光伏面板削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地表蒸发,削弱风力侵蚀;清洗光伏面板,可给草场补给水源;草生长茂盛,会阻碍光伏发电,羊群可抑制草的高度。18.(1)西侧降水量大于东侧。原因:西侧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受山地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地形雨);东侧为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降水少(雨影效应)。(2)气候条件:位于西风带,降水量大,山地高海拔地区降雪多(积雪充足);海拔高,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经过长时间压实形成冰川。地貌类型:U型谷、角峰、刃脊、冰蚀湖等冰川侵蚀地貌;冰碛丘陵、冰碛垄等冰川堆积地貌。(3)短期来看,冰川加速消融,河流径流量增加,河流径流量变率增大;长期来看,由于冰川萎缩,河流径流量会减少。19.(1)受海洋沉积作用形成砂岩;然后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再经外力侵蚀形成桌山。(2)夏季盛行东南风(东南信风,偏南风,偏东风),冬季盛行西北风(盛行西风,偏西风,偏北风),受地形阻挡抬升,水汽遇冷凝结形成云雾。(3)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夏季降水较少,蒸发量大(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山顶(受流水侵蚀影响)土壤层较薄,较贫瘠;山顶多大风,不适宜乔木生长。(4)世界旅游活动的主要客源市场位于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夏季北半球炎热,开普敦桌山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夏季时,桌山属于气温较低的冬季;受来自大西洋温暖湿润的盛行西风影响,冬季气候温和凉爽;山上地貌千姿百态怪石林立,山顶平展似一个巨大的桌面,旅游资源独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