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教师版+学生版)-2025道德与法治中考真题单元汇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上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教师版+学生版)-2025道德与法治中考真题单元汇编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道德与法治中考真题单元汇编
七上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一、选择题
1.(2025 吉林长春)读图《做家务》,图中的场景引导我们要( )
A.遵守公共秩序 B.养成劳动习惯 C.共建美好集体 D.尊重社会公德
2.(2025 吉林长春)小春在给老师的毕业留言卡上写到:“‘我相信你能行’,您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让我一次次成为更好的自己。谢谢您,老师!”这让我们体味到( )
A.老师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 B.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C.情感是短暂的、不稳定的 D.情绪是会相互感染的
3.(2025 吉林)如图漫画启示我们(  )
①要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②未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义务
③优良家风能够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④要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5 黑龙江龙东)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典故能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A.孔融让梨 B.程门立雪 C.闻鸡起舞 D.曾子杀猪
5.(2025 黑龙江绥化)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这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
A.勤劳勇敢 B.自强不息 C.孝亲敬长 D.团结统一
6.(2025 四川自贡)有一种幸福叫“伴随父母去旅行”。初三学生小明相约三个小伙伴准备在中考结束后,伴随父母去旅行。他们规划路线、选择酒店等,初步拟定了一份家庭旅行攻略和“旅行公约”,然后请父母共同商议并最终确定。旅行即将开启,旅行中小明与三个小伙伴应当注意的是(  )
①与父母发生矛盾时无条件妥协顺从
②主动搬运家庭行李,照顾父母的感受
③任何情况下,不得违背和更改“旅行公约”
④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相互理解,友好相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2025 四川宜宾)“最美奋斗者”孔繁森,两次进藏工作,勤政为民,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西藏,献给了党的事业。他和小女儿的书信摘录,读来令人动容。
我虽在高原世界屋脊的屋脊上过着正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但我看到有这么多的女儿在想着我,盼着我,我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心中有说不出的愉快。
——1994年孔婺森写给小女川 爸爸,您还记得吗?您收养的那个小女孩贡桑,她大学毕业后就回西藏了。您长眠的那片土地已发生了沧桑巨变,孩子们上学都是义务教育……爸爸,女儿想你,如果有来生,我们还是一家人。
——多年后小女儿写给孔繁森
这两封家书(  )
①反映了父母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
②映射了生命在奉献中闪耀出伟大
③体现了家人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
④揭示了和睦是家庭幸福的决定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5 四川广安)某班开展“亲情之爱”主题活动,活动从“家”字结构演变说起,畅谈家的意味,诉说中华“孝”文化的精神内涵。这个活动告诉我们( )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①在爱的碰撞中,一味顺从父母
②亲情让我们内心和行动受到束缚
③要敬重和爱戴父母,尽孝在当下
④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5 山东)下面是对某同学日常行为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和同学去小区宣传垃圾分类,很累但很有成就感——参加志愿服务,奉献社会
②和好友都晋级了决赛,在共同备赛中增进了友谊——运用交友智慧,广交朋友
③对老师讲解的数学题提出不同思路,受到老师表扬——追求独特表达,率性而为
④父母工作繁忙时,主动承包家务减轻了父母的负担——承担家庭责任,孝亲敬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5 山东烟台)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孝”。孝是人性,孝是根本,孝是至德。尽孝在当下,践行这一美德,我们应该( )
①知恩感恩,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②亲近父母,倾听他们的心声
③体谅父母的辛劳,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④对父母百依百顺,有求必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25 湖南长沙)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看到各位老师精神这么好,我心里特别高兴。当年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厉,现在回想起来,终生受益。”“您给人民带来了幸福。”一位老师说。习近平总书记答道:“是老师培养了我们。”这段对话告诉我们要(  )
①孝亲敬长,关爱家人 ②融入集体,积极竞争
③珍惜情谊,感念师恩 ④彼此尊重,相互关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5 河南)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写给儿子的家书《训俭示康》广为传诵,在他的教导下,他的儿子成为了国家有用之才;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家书中常教育孩子们把个人努力和对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子女都在各自的领域为国家作贡献;老一辈革命家滕代远家教严格,家风清廉,他曾写信叮嘱儿子要养成战斗作风,他的儿子后来被评为“雷锋式的好干部”。这说明(  )
①家书能起到传递情感、教育子女的重要作用
②我们应该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③家庭应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父母必须经常写家书才能使子女事业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5 河南)班会课上,班主任王老师宣布了自己制订的班规,并要求全班从下周一开始执行。下课后,小治同学主动找到王老师,提出班规第三条不太合理,希望能作出修改。随后,王老师安排了征询意见环节,让全班同学参与讨论,制订出科学、合理的班规。该班班规的产生过程(  )
①说明老师要善于听取和采纳学生的意见,做到良性互动
②教育我们要尊重老师,不应该否定老师辛勤劳动的成果
③告诉我们为了让每位成员都满意,应不断修改集体规则
④表明对美好集体建设,每位成员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25 广东)下表是小孙同学制订的一份周末健康家庭行动计划。实施该计划有利于家庭成员
周末健康家庭行动计划·一起参加运动健身·一起做健康营养餐·互相说些鼓励的话
①体味温馨和睦的亲情 ②传承勤俭节约的家风
③获得丰富的物质支持 ④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25 安徽)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加速期。七年级男生小刚在生活中遇到了烦恼。以下解答正确的是(  )
序号 烦恼 解答
① 喜欢和女生开玩笑,想表现自己,却引起反感 把握好交往尺度,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② 看到同学长高长壮,自己还这么瘦小 追求内在美,不必在意外在形象
③ 已经长大了,妈妈还是对我什么事都要管 加强沟通,相互理解
④ 总是否定别人,很多同学不喜欢我 求同存异,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2025 天津)小玲体谅父母的辛苦,经常帮父母做家务。她说:“劳动很光荣,这是我应该做的。”她的言行告诉我们要( )
A.听取教导,理解父母 B.孝亲敬长,服从安排
C.推己及人,化解矛盾 D.感恩父母,热爱劳动
17.(2025 天津)对下列表格中的行为,“微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行为 微点评
① 小组交流时,对不合理的观点提出质疑 具有批判精神
② 对网上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 慎重结交网友
③ 担心同学说闲话,对异性同学不理不睬 恰当地与异性交往
④ 理解老师批评教导的良苦用心 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2025 新疆)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李靖夫妇给予哪吒的理解、包容和爱让我们感动。一句“娘从没在乎过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让我们体味到(  )
A.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完全相同
B.母爱最伟大,要事事顺从父母
C.家人之间割舍不断的亲情之爱
D.家和万事兴,要消除家庭矛盾
19.(2025 甘肃兰州)某班召开“做更好的自己”主题班会,对同学们的发言,下列微点评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发言 微点评
A “我脸上起了青春痘,很烦恼” 坦然接受自己的生理变化
B “面临期中考试,我很焦虑” 理性看待考试,学会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C “我的好朋友期末考试成绩超过了我,我心里有些不舒服,不太想理她了。” 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D “我在数学课上开小差被老师批评了,好难过!” 培养批判精神,避免与老师交流沟通
A.A B.B C.C D.D
20.(2025 江苏连云港)学校给学生布置了一份特别的假期作业——为亲人写小传。以下是江同学的作业摘录。从中可看出此作业有利于(  )
“原来,父亲第一次冲我发无名火是因为工作出现巨大变故。他也很愧疚对我发脾气,但他不好意思跟我说,我们的心结解开了。父亲一直在为家庭努力工作,以后我也要多体谅他的辛苦。”
A.释放学生学习压力,减轻过重作业负担
B.提升学生个人修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C.帮助学生调适逆反心理,塑造健全人格
D.引导学生与父母多沟通,增进相互理解
21.(2025 江苏连云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从不同方面引导和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下列名言与其引导方向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名言 引导方向
①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③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
④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践行家庭美德,孝亲敬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2.(2025 黑龙江龙东)【明析道理 知行合一】如果你遇到下列情境时,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并简要说明理由。
情境:数学课上,老师鼓励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正确做法:______
理由:_____
23.(2025 黑龙江龙东)【明析道理 知行合一】如果你遇到下列情境时,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并简要说明理由。
情境:学校团委号召学生在假期里为社区空巢老人做一件暖心的事。
正确做法:______
理由:______
24.(2025 云南)(节选)【品味青春时光 助力健康成长】
校园广播站推出“成长面对面”系列访谈节目,邀请你作为2025届毕业生代表为在校学生答疑解惑。
主持人提问 我的回答
访谈 有同学说:“有的老师幽默风趣,我喜欢听他的课;有的老师很严肃,我不喜欢听他的课。”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应该 ______
理由: ______
25.(2025 福建)(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往今来的万千家书,汇集成了中华家书文化,有着独特的价值与魅力。
【沉睡千年的家书】
在湖北省云梦县博物馆内陈列着“黑夫木牍”的家书复制品(下图是复制品及其部分内容)。经考证,这是战国时期秦国士兵“黑夫”和“惊”写给兄长“衷”的信,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家书实物。短短527字的家书,一声声别来无恙的问候,至今读来依然令人动容。
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家书中一声声别来无恙的问候为何至今依然令人动容。
26.(2025 江西)(节选)人工智能(AI)时代扑面而来,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材料: 端午假期,小江回老家看望奶奶。
根据材料,你从小江的言行中明白了哪些道理?
27.(2025 山西)(节选)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以上是初中生小敏的成长自述,你能从中获得哪些感悟?
28.(2025 山东济宁)做家庭作业时,小道利用AI软件输入题目和要求,直接抄写生成的答案,遭到爸爸的严厉批评。他偏爱炸鸡、薯条,爸爸妈妈劝他多吃青菜,他置之不理,为此,爸爸妈妈唠叨不休……
请你运用所学,告诉小道应该怎么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道德与法治中考真题单元汇编
七上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一、选择题
1.(2025 吉林长春)读图《做家务》,图中的场景引导我们要( )
A.遵守公共秩序 B.养成劳动习惯 C.共建美好集体 D.尊重社会公德
【解析】本题考查建设和谐家庭。题干中叠被子做家务是养成劳动习惯的一种表现,B符合题意;题干主旨与遵守公共秩序、共建美好集体以及尊重社会公德无关,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025 吉林长春)小春在给老师的毕业留言卡上写到:“‘我相信你能行’,您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让我一次次成为更好的自己。谢谢您,老师!”这让我们体味到( )
A.老师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 B.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C.情感是短暂的、不稳定的 D.情绪是会相互感染的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职业意义。题文中老师的话激励小春成为更好的自己,体现了老师在小春成长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说明老师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A符合题意;题文并未提及老师作为榜样的相关内容,没有体现榜样的力量,B不符合题意;情感是持久的、稳定的,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C说法错误;题文主要体现的是老师的话语对小春的激励,没有体现情绪相互感染的内容,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2025 吉林)如图漫画启示我们(  )
①要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②未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义务
③优良家风能够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④要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孝敬父母。漫画中的家风体现出要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孝敬之心,优良家风能够促进家庭幸福和谐,①③正确;②错误,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义务;④错误,漫画体现要弘扬孝敬父母的中华传统美德。故选B。
4.(2025 黑龙江龙东)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典故能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A.孔融让梨 B.程门立雪 C.闻鸡起舞 D.曾子杀猪
【解析】本题考查师生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程门立雪这个典故体现了尊重老师的优良传统,B正确;A排除,体现的是尊敬兄长;C排除,体现的是爱国、报效国家;D排除,体现的是诚信。故选B。
5.(2025 黑龙江绥化)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这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
A.勤劳勇敢 B.自强不息 C.孝亲敬长 D.团结统一
【解析】本题考查孝亲敬长。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体现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C正确;ABD与题干中的“孝”无关,排除。故选C。
6.(2025 四川自贡)有一种幸福叫“伴随父母去旅行”。初三学生小明相约三个小伙伴准备在中考结束后,伴随父母去旅行。他们规划路线、选择酒店等,初步拟定了一份家庭旅行攻略和“旅行公约”,然后请父母共同商议并最终确定。旅行即将开启,旅行中小明与三个小伙伴应当注意的是(  )
①与父母发生矛盾时无条件妥协顺从
②主动搬运家庭行李,照顾父母的感受
③任何情况下,不得违背和更改“旅行公约”
④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相互理解,友好相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孝亲敬长、关爱他人。伴随父母的旅行中小明与三个小伙伴应当主动搬运家庭行李,照顾父母的感受,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相互理解,友好相处,②④正确;与父母发生矛盾时,应通过沟通协商解决问题,不能“无条件妥协顺从”,①错误;若公约存在不合理之处,应通过平等沟通调整,③说法过于绝对,错误。故选D。
7.(2025 四川宜宾)“最美奋斗者”孔繁森,两次进藏工作,勤政为民,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西藏,献给了党的事业。他和小女儿的书信摘录,读来令人动容。
我虽在高原世界屋脊的屋脊上过着正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但我看到有这么多的女儿在想着我,盼着我,我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心中有说不出的愉快。
——1994年孔婺森写给小女川 爸爸,您还记得吗?您收养的那个小女孩贡桑,她大学毕业后就回西藏了。您长眠的那片土地已发生了沧桑巨变,孩子们上学都是义务教育……爸爸,女儿想你,如果有来生,我们还是一家人。
——多年后小女儿写给孔繁森
这两封家书(  )
①反映了父母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
②映射了生命在奉献中闪耀出伟大
③体现了家人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
④揭示了和睦是家庭幸福的决定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感悟亲情、家的作用。孔繁森“两次进藏工作,勤政为民,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西藏,献给了党的事业”。从多年后小女儿提到贡桑大学毕业后回西藏,能看出孔紧森的行为影响了身边人,所以反映了父母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①正确;孔繁森“两次进藏工作,勤政为民,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西藏,献给了党的事业”,他为了西藏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这充分体现了生命在奉献中闪耀出伟大,②正确;孔繁森在信中说“我看到有这么多的女儿在想着我,盼着我,我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心中有说不出的愉快”,多年后小女儿在信中说“爸爸,女儿想你,如果有来生,我们还是一家人”,这些话语都体现了孔繁森和小女儿之间家人连以舍的情感,③正确;和睦的家庭关系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不是决定因素,④错误。故选A。
8.(2025 四川广安)某班开展“亲情之爱”主题活动,活动从“家”字结构演变说起,畅谈家的意味,诉说中华“孝”文化的精神内涵。这个活动告诉我们( )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①在爱的碰撞中,一味顺从父母
②亲情让我们内心和行动受到束缚
③要敬重和爱戴父母,尽孝在当下
④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孝亲敬长、家的内涵。结合题干材料分析,开展“亲情之爱”主题活动告诉我们要敬重和爱戴父母,尽孝在当下,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③④符合题意;①错误,“一味顺从父母”说法太绝对;②错误,亲情不会让我们内心和行动受到束缚。故选D。
9.(2025 山东)下面是对某同学日常行为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和同学去小区宣传垃圾分类,很累但很有成就感——参加志愿服务,奉献社会
②和好友都晋级了决赛,在共同备赛中增进了友谊——运用交友智慧,广交朋友
③对老师讲解的数学题提出不同思路,受到老师表扬——追求独特表达,率性而为
④父母工作繁忙时,主动承包家务减轻了父母的负担——承担家庭责任,孝亲敬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奉献社会、建立友谊、培养批判精神、建设美好家庭、孝亲敬长。宣传垃圾分类属于参与社会志愿服务,体现奉献精神,①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合作和友谊的加深,“广交朋友”强调结交新朋友,而行为是与现有好友在合作中增进关系,更侧重于团队协作,而非“交友智慧”,②不符合题意;提出不同思路体现批判性思维,而非追求独特、“率性而为”(含贬义),③错误;主动承担家务是履行家庭责任、孝亲敬长的表现,④符合题意。故选B。
10.(2025 山东烟台)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孝”。孝是人性,孝是根本,孝是至德。尽孝在当下,践行这一美德,我们应该( )
①知恩感恩,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②亲近父母,倾听他们的心声
③体谅父母的辛劳,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④对父母百依百顺,有求必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孝敬父母。尽孝在当下,我们应该知恩感恩,用心体味亲情之爱,亲近父母,倾听他们的心声,体谅父母的辛劳,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①②③正确;④错误,“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说法太绝对。故选A。
11.(2025 湖南长沙)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看到各位老师精神这么好,我心里特别高兴。当年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厉,现在回想起来,终生受益。”“您给人民带来了幸福。”一位老师说。习近平总书记答道:“是老师培养了我们。”这段对话告诉我们要(  )
①孝亲敬长,关爱家人 ②融入集体,积极竞争
③珍惜情谊,感念师恩 ④彼此尊重,相互关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建设和谐师生关系的要求。“看到各位老师精神这么好,我心里特别高兴。当年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厉,现在回想起来,终生受益。”“您给人民带来了幸福。”一位老师说。习近平总书记答道:“是老师培养了我们。”这段对话告诉我们要珍惜情谊,感念师恩,彼此尊重,相互关心,③④正确;①②排除,材料未体现孝亲敬长,关爱家人;融入集体,积极竞争。故选D。
12.(2025 河南)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写给儿子的家书《训俭示康》广为传诵,在他的教导下,他的儿子成为了国家有用之才;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家书中常教育孩子们把个人努力和对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子女都在各自的领域为国家作贡献;老一辈革命家滕代远家教严格,家风清廉,他曾写信叮嘱儿子要养成战斗作风,他的儿子后来被评为“雷锋式的好干部”。这说明(  )
①家书能起到传递情感、教育子女的重要作用
②我们应该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③家庭应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父母必须经常写家书才能使子女事业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优良家风的作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结合题干材料分析可知,家书能起到传递情感、教育子女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等,①②正确;③错误,家庭应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④错误,“必须写家书”说法太绝对。故选A。
13.(2025 河南)班会课上,班主任王老师宣布了自己制订的班规,并要求全班从下周一开始执行。下课后,小治同学主动找到王老师,提出班规第三条不太合理,希望能作出修改。随后,王老师安排了征询意见环节,让全班同学参与讨论,制订出科学、合理的班规。该班班规的产生过程(  )
①说明老师要善于听取和采纳学生的意见,做到良性互动
②教育我们要尊重老师,不应该否定老师辛勤劳动的成果
③告诉我们为了让每位成员都满意,应不断修改集体规则
④表明对美好集体建设,每位成员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师生关系、建设美好集体。分析题干材料可知,该班班规的产生过程说明老师要善于听取和采纳学生的意见,做到良性互动,表明对美好集体建设,每位成员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①④正确;②错误,提出班规的不合理,并不是否定老师辛勤劳动的成果;③错误,让每位成员都满意,不符合实际。故选B。
14.(2025 广东)下表是小孙同学制订的一份周末健康家庭行动计划。实施该计划有利于家庭成员
周末健康家庭行动计划·一起参加运动健身·一起做健康营养餐·互相说些鼓励的话
①体味温馨和睦的亲情 ②传承勤俭节约的家风
③获得丰富的物质支持 ④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感悟亲情。题干中,实施周末健康家庭行动计划,有利于家庭成员有利于家庭成员,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①④正确;题干与勤俭节约、获得丰富的物质支持无关,②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2025 安徽)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加速期。七年级男生小刚在生活中遇到了烦恼。以下解答正确的是(  )
序号 烦恼 解答
① 喜欢和女生开玩笑,想表现自己,却引起反感 把握好交往尺度,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② 看到同学长高长壮,自己还这么瘦小 追求内在美,不必在意外在形象
③ 已经长大了,妈妈还是对我什么事都要管 加强沟通,相互理解
④ 总是否定别人,很多同学不喜欢我 求同存异,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对待异性同学的交往、与父母沟通、尊重他人。依据所学知识,追求内在美的同时,也要意外在形象,②错误;①③④体现了学会与异性交往、与父母交往的艺术、尊重他人等,分析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16.(2025 天津)小玲体谅父母的辛苦,经常帮父母做家务。她说:“劳动很光荣,这是我应该做的。”她的言行告诉我们要( )
A.听取教导,理解父母 B.孝亲敬长,服从安排
C.推己及人,化解矛盾 D.感恩父母,热爱劳动
【解析】本题考查建设美好家庭。小玲体谅父母的辛苦,经常帮父母做家务。她说:“劳动很光荣,这是我应该做的。”她的言行告诉我们要感恩父母,热爱劳动,D正确;A没有体现劳动,不符合题意;孝亲敬长不意味着 “服从安排” ,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B错误;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
17.(2025 天津)对下列表格中的行为,“微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行为 微点评
① 小组交流时,对不合理的观点提出质疑 具有批判精神
② 对网上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 慎重结交网友
③ 担心同学说闲话,对异性同学不理不睬 恰当地与异性交往
④ 理解老师批评教导的良苦用心 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培养批判精神、网络交往应注意的问题、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正确与异性交往。小组交流时,对不合理的观点提出质疑,是具有批判精神的表现,①正确;对网上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体现了慎重结交网友,②正确;理解老师批评教导的良苦用心,体现了理解老师批评教导的良苦用心,④正确;③错误,应该和女同学正常交往,而不能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故选B。
18.(2025 新疆)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李靖夫妇给予哪吒的理解、包容和爱让我们感动。一句“娘从没在乎过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让我们体味到(  )
A.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完全相同
B.母爱最伟大,要事事顺从父母
C.家人之间割舍不断的亲情之爱
D.家和万事兴,要消除家庭矛盾
【解析】本题考查感受亲情。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李靖夫妇给予哪吒的理解、包容和爱,体现了家人之间割舍不断的亲情之爱,C正确;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方式各有不同,不是完全相同的,A错误;“事事顺从父母”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表现,B错误;家庭矛盾无法完全消除,应通过沟通化解家庭矛盾,D错误。故选C。
19.(2025 甘肃兰州)某班召开“做更好的自己”主题班会,对同学们的发言,下列微点评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发言 微点评
A “我脸上起了青春痘,很烦恼” 坦然接受自己的生理变化
B “面临期中考试,我很焦虑” 理性看待考试,学会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C “我的好朋友期末考试成绩超过了我,我心里有些不舒服,不太想理她了。” 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D “我在数学课上开小差被老师批评了,好难过!” 培养批判精神,避免与老师交流沟通
A.A B.B C.C D.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正确面对学习压力、友谊与竞争的关系、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分析图表微行为可知,脸上起了青春痘属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我们要坦然接受自己的生理变化,A正确,不符合题意;我们要理性看待考试,学会调节情绪,缓解压力,B正确,不符合题意;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C正确,不符合题意;在数学课上开小差被老师批评了,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改正错误,不能培养批判精神,避免与老师交流沟通,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20.(2025 江苏连云港)学校给学生布置了一份特别的假期作业——为亲人写小传。以下是江同学的作业摘录。从中可看出此作业有利于(  )
“原来,父亲第一次冲我发无名火是因为工作出现巨大变故。他也很愧疚对我发脾气,但他不好意思跟我说,我们的心结解开了。父亲一直在为家庭努力工作,以后我也要多体谅他的辛苦。”
A.释放学生学习压力,减轻过重作业负担
B.提升学生个人修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C.帮助学生调适逆反心理,塑造健全人格
D.引导学生与父母多沟通,增进相互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与父母沟通。结合题干材料,为亲人写小传这项作业能够引导学生与父母多沟通,增进相互理解,D正确;A错误,“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夸大了这项作业的作用;B排除,题干材料没有体现;C排除,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故选D。
21.(2025 江苏连云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从不同方面引导和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下列名言与其引导方向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名言 引导方向
①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③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
④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践行家庭美德,孝亲敬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尊重他人、关爱他人、行己有耻、孝亲敬长。“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体现的是关爱他人、互相帮助等,①错误;“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体现的是要行己有耻,③错误;②④分析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2.(2025 黑龙江龙东)【明析道理 知行合一】如果你遇到下列情境时,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并简要说明理由。
情境:数学课上,老师鼓励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正确做法:______
理由:_____
【答案】(节选)正确做法:按老师要求去做,积极思考,主动发言。
理由: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23.(2025 黑龙江龙东)【明析道理 知行合一】如果你遇到下列情境时,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并简要说明理由。
情境:学校团委号召学生在假期里为社区空巢老人做一件暖心的事。
正确做法:______
理由:______
【答案】(节选)正确做法:积极响应,认真准备;陪伴老人,聊聊天、读读报等。
理由: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4.(2025 云南)(节选)【品味青春时光 助力健康成长】
校园广播站推出“成长面对面”系列访谈节目,邀请你作为2025届毕业生代表为在校学生答疑解惑。
主持人提问 我的回答
访谈 有同学说:“有的老师幽默风趣,我喜欢听他的课;有的老师很严肃,我不喜欢听他的课。”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应该 ______
理由: ______
【答案】学会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理由:①由于年龄、专业、阅历、性格等差异,每位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所不同。②不同风格的老师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5.(2025 福建)(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往今来的万千家书,汇集成了中华家书文化,有着独特的价值与魅力。
【沉睡千年的家书】
在湖北省云梦县博物馆内陈列着“黑夫木牍”的家书复制品(下图是复制品及其部分内容)。经考证,这是战国时期秦国士兵“黑夫”和“惊”写给兄长“衷”的信,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家书实物。短短527字的家书,一声声别来无恙的问候,至今读来依然令人动容。
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家书中一声声别来无恙的问候为何至今依然令人动容。
【答案】家书中一声声问候,表达了对家的思念,对家人的牵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6.(2025 江西)(节选)人工智能(AI)时代扑面而来,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材料: 端午假期,小江回老家看望奶奶。
根据材料,你从小江的言行中明白了哪些道理?
【答案】①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尽孝在当下,要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②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7.(2025 山西)(节选)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以上是初中生小敏的成长自述,你能从中获得哪些感悟?
【答案】①沟通传递爱,要主动和父母交流沟通,建设和谐家庭。
28.(2025 山东济宁)做家庭作业时,小道利用AI软件输入题目和要求,直接抄写生成的答案,遭到爸爸的严厉批评。他偏爱炸鸡、薯条,爸爸妈妈劝他多吃青菜,他置之不理,为此,爸爸妈妈唠叨不休……
请你运用所学,告诉小道应该怎么做。
【答案】(节选)①正确看待AI工具,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自主完成作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②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积极与父母交流沟通,建设良好的亲子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