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东丽区第二耀华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东丽区第二耀华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天津市第二耀华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查
初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24道题,共计48分)
1.青春是笑脸,是心境;青春是风笛,是快乐;青春是流星,是绚烂;青春也是新月,也有缺憾……美好的青春需要我们( )
A.封闭内心,减少外在表露 B.及时行乐,不虚度年华
C.消除内心矛盾,健康成长 D.保持生理心理的协调发展
2.某校组织七年级学生听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讲座,阅读青春期性教育科普书籍,以“青春期的烦恼”为议题开展交流讨论。学生们参加这些活动能( )
①提高预防性侵害的能力 ②掌握青春期的性知识
③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④消除青春期的烦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诗句中描写心情喜悦的是( )
A.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4.某市推进“馆校融合”,利用科技馆资源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举办中小学生科普文化周系列活动,吸引中小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比赛……这些活动可以( )
A.发挥教育作用,迅速提高学生成绩 B.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积极情感
C.充盈学生精神世界,满足学生各种需求D.丰富学生生活,帮助学生杜绝不良诱惑
5.古人对“行己有耻”有许多的描述,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这些名句启示我们( )
①有羞耻之心,就可以随便放纵自己 ②要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自己的行为选择
③有羞耻之心,就一定不会做错事情④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后汉东莱太守杨震经过管辖地昌邑县时,县令王密送去十金,并说“暮夜无知者”。杨震严词拒受,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人们因此称他为“四知太守”。这一故事启示我们( )
A.要自信,客观地对待自己 B.要自尊,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C.要自强,有不断进取的精神D.要自负,遇事有长远的打算
7.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同学说“让我来吧”。
镜头一 某班号召同学们报名参加校运动会的长跑比赛,大家都担心坚持不下来。小强说:“我耐力好,让我来吧!”镜头二 社区推选居民参加法治宣讲,很多人不太敢尝试。小宇说:“我可以试试,让我来吧!”
这些“让我来吧”启示我们( )
①要培养自信的精神风貌,勇于承担责任 ②要磨砺坚强意志,不断增强自控能力
③自尊的人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④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8.学校要举办篮球比赛,为了提升队员们的信心,以下措施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不休息,一直训练 ②定下目标,全力以赴
③分析球队的实力和水平 ④调整战略战术,应对比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英雄航天员”桂海潮,面对体能素质和航天技能训练的巨大挑战,不畏艰难,历经重重考核,成为我国首位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载荷专家。这启示我们要()
①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②战胜困难,自强不息
③勇敢尝试,避免挫折 ④无视挑战,顺其自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青年时代的徐悲鸿四赴上海,穷到沿街乞讨,然而他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越挫越勇,以“山穷水尽而能自拔,才不是懦夫”的精神自励,最终成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①自强的人能够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②做自强的人,要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③自强,使人自主自立 ④经历挫折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题内容、载体形式、学科安排等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原因在于它()
①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②能帮助我们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③能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坚定文化自信
④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收到丰子恺创作的祝寿画后,50岁的恩师李叔同说:“希望在60岁时,收到60幅 100岁时满百幅。”丰子恺随即应诺,并用45年的时间完成含450幅画作的《护生画集》。这一故事启示我们()
A.在师生交往中应勤学好问 B.在集体生活中应变换角色
C.在人际交往中应追求回报 . D.在社会生活中应诚实守信
13.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等丰富多彩的思想观点。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处世方式。进入新时代,我国更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这说明()
①优秀传统思想理念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深邃博大 ④中国和文化是众多思想理念中最值得传承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状态,凝结着民族的价值追求。文明是个体教养的表征,也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目标。我们要善于从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汲取智慧。下列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对应正确的是 ( )
序号 传统文化 人文精神
① “亲仁善邻 ”“协和万邦”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②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
③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④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梅、兰、竹、菊“四君子”经常出现在文人雅客的文学作品之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文中的花木草石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这体现了( )
A.文人墨客对美好事物的丰富情感B.只有诗名才能最精准表达诗人的思想
C.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D.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追求
16.从2015年到2024年,化名为“金粟缘人”的某位爱心人士每年都会给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慈善总会捐赠100万元善款,要求善款用于帮助困难学生和其他困难群体,已累计捐款1000万元。但在每年的表彰会上,“金粟缘人”的身影都不曾出现……对“金粟缘人”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服务社会,只求荣誉 ②仁爱之心,践行美德
③关爱他人,扶危济困 ④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北京强降雨导致K396次列车迫停在门头沟落坡岭站,近千名乘客被困。“只要有我们一口吃的,肯定有你们的。”这是落坡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孟二梅给全体乘客的承诺。你家出米,我家出面,落坡岭社区的居民把家里所有的物资都拿了出来,想尽办法让被困乘客在暴雨中免于冻饿。从孟二梅和落坡岭社区居民的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到( )
A.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B.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C.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D.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18.自2024年1月1 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一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正式施行,人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进步有了更加健全的法律保障。这说明( )
①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所有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②社会生活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无止境
③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我国法律体系已经彻底完善
④我国的法律体系日趋完善,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为赶工期,某装修公司经常安排工人加班到深夜,装修的噪声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的休息。小治前去劝说,下列选项可以作为理由的有( )
①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可任意行使②公民行使权利有界限,不得滥用权利
③公民行使权利时,必须征得他人同意 ④行使权利不能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根据民法典,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以及绿色原则等。对以下行为分析正确的是( )
①甲公司以不符合“地域条件”为由拒绝了某大学生的面试————违反了绿色原则
②某商家强行要求跟团游的刘某购买其玉石产品————违反了自愿原则
③A饭店出售以猪肉、马肉为原料的假驴肉火烧————违反了诚信原则
④一对夫妇给他们出生的孩子起名为“北雁南飞”————违反了平等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下列选项中概念之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六十七条明确规定:“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下列行为中体现公民正确行使财产所有权的是( )
①张彬将自己的压岁钱捐给了患白血病的同学
②李大爷将自己的房子租给学生,靠收取租金度日
③老王在建房时将挖出的文物卖给了文物贩子
④张三买彩票中3万元大奖,他拒绝纳税申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对漫画中高空抛物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①危害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②只是不道德行为
③缺乏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
④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为加强校园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学生法治观念,学校邀请“法治校长”为同学们做一次法治宣传演讲。下列可以作为演讲内容的是( )
①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②我国宪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③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④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Ⅱ卷
二、主观题(8道题,共计52分)
某中学七年级2班的同学利用班会时间召开了“品味美好情感”为主题的交流活动,下面是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的发言:
小东:我们班在学校运动会的拔河比赛中取得了胜利,同学们在赛场上为班级获得荣誉而欢呼雀跃。
小军:有次我期中考试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是我认真总结得失,分析原因,争取期末取得好成绩。
小伟: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在家里有父母的保护,在学校有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我要努力学习,积极回报大家,将爱传递。
25.从上述同学们的发言中,谈谈如何品味美好情感 (6分)
七年级(2)班举办以“用自信点亮未来,让青春绽放光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下是小海准备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
同学们: 有人说,青春需要理想,理想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也有人说,青春需要创造,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带来无限可能。而我认为青春需要自信,因为……
26.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小海续写他的演讲稿中青春需要自信的原因。(6分)
2024年爆火的游戏《黑神话·悟空》,深刻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主旋律,传播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游戏通过重塑孙悟空这一经典神话英雄形象,展现了其勇敢无畏、机智聪慧、坚持正义的精神风貌,游戏中的人物具有一定的良好品质,如忠诚、勇敢、智慧、仁爱、友善等。《黑神话·悟空》游戏中的场景构建,展现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山水意境之美,使玩家在游戏过程中能够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玩家增强对中华文化的信心,同时丰富了玩家的文化知识储备。
27.你从《黑神话:悟空》这款游戏中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哪些核心思想理念 (6分)
28.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感悟·家书情怀】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入朝作战74周年之际,品读烈士家书,领悟前辈遗志。以下是两封志愿军烈士的家书:
“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最后,请母亲大人及全家人等保重身体……”
————黄继光家书 (节选)
“爬过白雪皑皑的高山,涉过刺骨寒冷的冰河,身体像刀割一样生痛……敌机在头上盘旋……”
———谢伟礼家书 (节选)
(1)烈士家书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 (4分)
【回应·爱国之问】
八十多年前,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提出了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 ”“你爱中国吗 ”“你愿意中国好吗 ”这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应作出积极回应。
(2)作为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如何用实际行动回应“爱国之问” (6分)
点亮网络慧眼,慎交虚拟友人。观察漫画《伪造“好友”》,运用法律知识回答问题。
注:利用AI 技术,模仿、伪造他人的声音、面孔、视频等信息进行诈骗,是一种新型的电信诈骗。在遇到紧急转账、提供大额保证金或其他不寻常要求时,可通过多种通信方式核实确认,不要仅凭单一沟通渠道未经核实就按对方指令操作。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擞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9.结合漫画伪造“好友”,说一说法律对我们有什么重要作用 (10分)
如今,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普遍增强,一些家庭选择将可视门铃等高科技产品作为“家庭门卫”。 然而, 一方的“安心”却可能带来另一方的“闹心”。
【案例分析】
某小区02室业主出于安全考虑,计划在自己家入户门上安装一款可视门铃,该款可视门铃具有摄像存储功能,可通过手机远程操控。但01室入户门与02室入户门相隔距离120厘米左右,摄像头监控范围不仅包括01室人员进出入户门前的走道区域,一旦01室业主打开入户门, 家中客厅情况也会一览无余。
法律链接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六条 处理个人信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一)在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的范围内合理实施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摘录)
【理论依据】
尊重和保护隐私权既是法律规定,也是道德要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30.你认为02室业主可不可以安装可视门铃 请说明理由。 (6分)
某班积极响应学校“做中学”的课改要求,在讲到法律有关内容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模拟法庭的活动,下面是他们准备“庭审”的一个案例:
遵章守法·和谐稳定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经常旷课。后来便放纵自己,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
迷途知返·远离犯罪 陈某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就作案3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四年。
31.陈某的案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和启示 (8分)
七年级道法参考答案
1-5DABBC ;6-10BADAA; 11-15ADABC ;16-20CDCDC
21-24DACC;
25.①参与集体活动(拔河胜利欢呼 ),获得美好情感;②自我反思(小军总结考试 ),体味情感;③感恩回报(小伟感受幸福并传递 ),品味情感 。
26.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勇气尝试;能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让我们坚定信念,勇敢面对青春挑战,为未来奠基。
27.①自强不息、勇敢无畏的精神 (孙悟空形象 );②坚守正义、追求真理的理念;③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场景构建体现传统建筑与山水意境 )。
28.(1)体现爱国奉献、舍生取义、孝敬父母、坚韧不拔等美德 。
(2)①增强爱国意识,坚定理想信念;②努力学习,提升本领;③关心国家,维护国家利益;④传承精神,参与社会实践 。
29.①法律规范行为(规定 AI 诈骗违法及后果 );②法律保护权益(保护公民免受 AI 诈骗侵害 );③法律惩治违法(对AI 诈骗追责 ),维护社会秩序 。
30.若安装可视门铃未获 01 室同意,不可安装。因会侵犯 01 室业主隐私权,违反《民法典》中保护隐私权规定;若获同意,可安装,符合“在同意范围内合理实施”。
31.道理:①不良行为易发展为违法犯罪;②一般违法与犯罪有联系,要防微杜渐。
启示:①明辨是非,慎交友;②杜绝不良行为;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