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灯光 同步练习B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灯光 同步练习B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15课 灯光 同步练习B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灯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B. 郝副营长最终看到了电灯
C. 课文以“火光”为线索
D. 结尾写天安门广场的灯光与开头呼应
2. 文中“微弱的火光”与“璀璨的华灯”形成对比,其作用是( )
A. 突出郝副营长牺牲的悲壮
B. 表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C. 暗示革命胜利后的光明
D. 以上都是
3. 郝副营长“划火柴点烟”的细节,体现了他的( )
A. 真实人性与革命精神的结合
B. 紧张与不安
C. 对吸烟的依赖
D. 以上都不对
4. 下列句子中属于语言描写的是( )
A. 他的手在颤抖,火柴熄灭了。
B. “多好啊!”他又划着一根火柴。
C. 广场上的灯光像无数颗星星。
D.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5. 文中“千钧一发的时刻”指的是( )
A. 郝副营长点燃书本的瞬间
B. 后续部队找不到突破口
C. 战斗即将失败的关键时刻
D. 以上都是
6. 下列对课文结尾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表达对郝副营长的怀念
B. 强调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C. 暗示郝副营长的理想未实现
D. 突出灯光的象征意义
二、基础知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1)郝副营长在hēi yè( )中点燃了书本。
(2)广场上的dēng huǒ( )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
(3)他jǐn suǒ( )眉头,思考着作战计划。
(4)孩子们在càn làn( )的灯光下学习。
(5)老班长的故事让我xīn jīng ròu tiào( )。
2. 选词填空
(1)郝副营长(凝视/注视)着远方,仿佛看到了未来。
(2)夜晚的山村(安静/宁静)得能听见虫鸣。
(3)(尽管/即使)条件艰苦,秦老师也坚持教学。
(4)他(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郝副营长。
(5)微弱的火光(指引/引导)着我们前进。
3. 解释词语
(1)璀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钧一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舍己为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聚精会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那本书被郝副营长点燃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环境描写烘托心情:寒风呼啸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郝副营长说:“我一定要让孩子们用上电灯。”(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不但……而且……”造句,表现秦老师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第15-17自然段,回答问题: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1. 这部分主要描写了什么?

2. “千钧一发的时刻”指的是什么?

3. 郝副营长的牺牲带来了什么结果?

4. 用横线画出体现郝副营长牺牲精神的句子。

四、课外阅读
阅读:《深夜的灯光》
张医生值夜班时,总会把诊室的灯调到最亮。这是他在山区医院的第五年,每天接诊的病人中,有一半是连夜翻山来的村民。他的白大褂口袋里永远装着止痛药,因为许多老人舍不得花钱买药。
一个暴雨夜,担架抬来一位昏迷的老人。张医生发现老人患了急性阑尾炎,必须立刻手术。手术室的灯亮起时,他才想起自己已经24小时没合眼。手术刀在他手中微微颤抖,但他知道,这盏灯是老人生命的希望。
手术后,老人握住张医生的手:“娃啊,你比俺儿子还亲。”张医生笑了,窗外的雨还在下,但他心里的灯更亮了。
十年后,张医生调离山区时,村民们举着自制的灯笼送他。灯笼的光在山路上连成一条长龙,像天上的银河。他知道,自己留下的不仅是医术,还有照亮人心的温暖。
1. 文中“张医生把诊室的灯调到最亮”有什么作用?

2. 暴雨夜的手术情节,与《灯光》有什么相似之处?

3. “他心里的灯更亮了”中的“灯”指什么?

4. 村民们举灯笼送张医生的场景,体现了什么情感?

5. 这篇文章与《灯光》都通过“灯光”表达了什么主题?

五、写作
题目:《我心中的英雄》
结合课文和课外阅读,写一篇300字以上的短文,分析郝副营长或秦老师的人物形象。
B卷答案
一、选择题:1.D 2.D 3.A 4.B 5.A 6.C
二、基础知识:
1. (1)黑夜 (2)灯火 (3)紧锁 (4)灿烂 (5)心惊肉跳
2. (1)凝视 (2)宁静 (3)尽管 (4)情不自禁 (5)指引
3. (1)形容光彩鲜明耀眼。
(2)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3)形容事态极其危险。
(4)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5)集中精神,注意力高度集中。
4. (1)郝副营长把那本书点燃了。
(2)示例:我的心也像这寒风一样冰冷。
(3)郝副营长说,他一定要让孩子们用上电灯。
(4)示例:秦老师不但坚守山村教学,而且用知识照亮了孩子们的未来。
三、课内阅读:
5. 郝副营长牺牲的经过
6. 后续部队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的危急时刻
7. 为部队指明了方向,换来了战斗的胜利
8. “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课外阅读
阅读:《深夜的灯光》
1. 作用:一是为连夜赶来的村民提供明亮的就诊环境,方便看病;二是“最亮的灯”象征张医生对病人的责任心——他想用光亮给病人带来安心;三是为后文“手术室的灯是生命的希望”做铺垫,强化“灯光”与“希望”的关联。

2. 两者都在“极端环境中用‘光’承担责任”:《灯光》中郝副营长在战斗危急(千钧一发)时,用火光为部队引路,不惜暴露自己;本文中张医生在暴雨夜(恶劣环境)、自身极度疲惫时,坚持手术,手术室的灯光是老人的生命希望,他用专业和坚持扛起责任。

3. “灯”指张医生内心的成就感与温暖。老人的认可让他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不仅治愈了病人的身体,更拉近了与村民的心灵距离,这种被需要、被信任的感觉,让他对“坚守”有了更坚定的信念。

4. 体现了村民对张医生的感激与不舍。“自制的灯笼”“光连成长龙”既呼应了文中“灯光”的意象,又以朴素的方式表达了村民的心意——张医生的医术和温暖像灯光一样照亮过他们的生活,他们用同样的“光”送别,是情感的回应。

5. 都通过“灯光”表达“奉献与温暖的传递”:《灯光》中郝副营长的火光换来了胜利,让后代有电灯,是“牺牲的温暖”;本文中张医生的灯光(诊室灯、手术灯)治愈了病人,他的温暖被村民用灯笼回应,是“日常的温暖”。两者都让“灯光”成为“善意与希望”的载体,体现“付出会被铭记”的主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