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上学期期末监测试卷七年级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答案】A【答案】①山不在高 有龙则灵②柳暗花明又一村③一览众山小④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每空一分,共6分】【答案】A【答案】B【答案】读好书,读书让思维变得缜密【解析】①必须与例句格式一致,否则不给分②必须紧扣“好读书·读好书”主题,偏离主题不给分。每空2分,共4分。【答案】示例:小明:你好!在手机、电脑上阅读虽然更快捷、更方便,但长期采用这种阅读方式会使我们的心态浮躁,对我们的眼睛伤害也很大。阅读纸质书籍,能使我们沉浸于优美的文字之中,放飞想象,陶冶情操。我们何不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解析】称呼1分。扣住网络阅读的害处和阅读纸质书籍的好处来陈述理由,语言恳切,言之有理即可得3分。【答案】C【答案】①“可怜”意为“可惜”。(1分)本诗借助贾谊满腹经纶却被贬谪的典故,表达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1分)同时借古讽今,借汉文帝修仙访道之事,批判了唐朝统治者不顾国事的社会现实(2分)【解析】可怜只能解释为“可惜”其余不得分。没有结合诗句内容,只答情感扣1分。【答案】D【答案】C【答案】(1)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积存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2)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解析】(1)“濯清涟”译为“经过清水洗涤”1分,句意1分。(2)“狱”译为“案子”、“案件”1分,句意1分。【答案】示例:【甲】文通过描写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等特征,托物言志,表现周敦颐洁身自好、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通达正直等优秀品质;【乙】文通过描写周敦颐迅速解决了别人长久没有解决的案件,表现出周敦颐富有才能;通过周敦颐敢于直言,与之争辩,宁愿辞官也不愿意用一条人命来取悦上级,表现了周敦颐为官正直等优秀品质。【解析】结合【甲】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可知,作者具体描写了莲洁身自好、正直豁达、庄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淡泊名利等品格,而作者非常喜爱莲花,是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在表达个人的追求,故【甲】文主要表现周敦颐洁身自好、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通达正直等优秀品质。(结合了文章内容,答出了1点品质即给2分)【乙】“文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可知,周敦颐迅速解决了别人长久没有解决的案件,表现出周敦颐有杰出的才能。结合【乙】文“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可知,面对酷吏王逵不合法的判决,周敦颐敢于直言,与之争辩,宁愿辞官也不愿意用一条人命来取悦上级,最终挽救了一条人命,表现了周敦颐为官正直等优秀品质。(结合了文章内容,答出了1点品质即给2分)【答案】AD(答对1个给2分)【答案】示例:上小学时,家境贫寒的荞夏天总穿哥哥剩下的短裤;在入队仪式后,荞因为红领巾被霸道的女孩误会,却大度地原谅了她;毕业时,为分担父母的窘困,成绩很好的荞却只考了技工;做印刷厂女工的荞送给“我”一本交通地图;成为下岗女工的荞为了丈夫和儿子在工地做小时工;饱经风霜的荞每天去找问候她路过的一片野花。【解析】概括一件事给1分,写出3件事即给满分;概括格式:时间+人物+事件,格式不完整扣1分。【答案】①句子运用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1分)②将满盘新领巾比作一塘金红的鲤鱼,形象地写出新领巾的鲜艳夺目、充满活力;把旧领巾比作落寂孤独混入的灰卿,生动展现旧领巾的黯淡、落寞。两者形成鲜明对比。(1分)③表现出荞的尴尬落寞之情或“我”对她的同情。【解析】点出手法得1分,分析手法得出新旧领巾特点得1分,答出手法得1分。两个手法,只答出其中一个扣1分。【答案】心地善良、与人为善、勤劳能干,任劳任怨、乐观坚强等。示例:①荞是个宽厚隐忍、与人为善的姑娘。她因为红领巾被误会,大度地原谅了误会、恼怒她的女孩。②荞是个勤劳能干、任劳任怨的女子。她下岗后,为了丈夫和儿子在几地连做小时工,可见她吃苦耐劳。③荞是个乐观坚强、热爱生活的女子。尽管她一生贫穷、饱经生活的风霜,但她仍然能每天寻找问候她路过的一片野花,可见她内心阳光、美好,充满温情和正能量。【解析】每点2分,答出3点得满分。格式要求:品质+事例。只答品质不答事例,答出一个品质给1分,最多得3分。少一个事例扣1分。【答案】示例:对待生活,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就像饱经风霜的荞能在打工路上问候她路过的野花那样,我们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磨难时,只要保持善良、温情、坚强,就一定能够笑对挫折,战胜它们。(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必须结合文章内容,不结合内容只谈感悟最多得3分。生活态度必须积极向上,符合主流价值观,不符合记0分。【答案】D【答案】①营造氛围:通过描写 “暴风雪突然袭来”“风追逐着雪花,凄厉的呼啸声搅得整个森林惊惶不安” 等恶劣环境,营造出寒冷、艰苦、紧张的氛围,体现了保尔等人工作环境的恶劣。②衬托人物:以暴风雪的肆虐、天气的寒冷,衬托保尔及其队友们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突出他们在困境中坚持工作的不易与坚韧。③推动情节:恶劣的环境使得保尔身体状况变差,如脖子长毒疮、脚受冻等,为后文保尔可能面临的身体问题及工作困难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解析】第①点1分,②③点任答1点得满分。【答案】示例:①保尔面对生活打击时产生的灰心、绝望、无助等情绪,与书名中 “钢铁” 一词并不矛盾,反而更深刻地诠释了 “钢铁” 意志的炼成过程。②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保尔曾一度陷入绝望,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这是他在极度痛苦下作为普通人的正常情感反应,展现了他性格中脆弱的一面 。然而,保尔并没有被这些负面情绪彻底击垮,他凭借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对生命的热爱以及身边人的鼓励,重新振作起来。他克服身体的重重障碍,以笔为武器,开始文学创作,继续为理想而奋斗。③这一过程如同钢铁在高温熔炉中历经千锤百炼,保尔正是在一次次与自我、与命运的抗争中,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最终铸就了钢铁般的精神品质。所以,这些负面情绪的存在,不仅没有削弱他的伟大,反而让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一主题更加真实、丰满且具有感染力。【解析】第①点提出观点得1分,没有观点直接分析扣1分。②在结合整本书内容,讲保尔的经历,阐述他的并没有因为负面情绪而消沉绝望,论据充分得2分。③阐述结合题目中的“钢铁”,联系钢铁的炼造过程,结合保尔的品质最终得出结论,逻辑清晰,说清两者之间得关系得2分。④整体得语言表达流畅通顺得1分。评分标准:等级 项目情境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面一类 (45—50) 紧扣 “我心目中的英雄”: 1. 叙事上,清晰呈现 “英雄” 相关事件,兼顾 “我” 与英雄的关联; 2. 描写上,对英雄有细腻的言行、神态等细节刻画; 3. 议论抒情上,能提炼出对英雄内涵的深刻理解,抒发真挚崇敬之情,体现正确价值观 1. 思想健康,感情真挚浓烈 2. 主题明确且深刻,凸显 “心目中英雄” 独特意义,中心突出 3. 内容充实,围绕英雄选例典型,详略得当 4. 能结合经历,传达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体现对英雄的深度认知 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用词精准,表达流畅自然,修辞运用巧妙 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过渡自然,首尾呼应,布局精巧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无涂改二类(40—44 ) 紧扣 “我心目中的英雄”: 1. 叙事上,抓住 “我” 与英雄关联,事件叙述清楚; 2. 描写上,有对英雄的具体描写; 3. 议论抒情上,有较为真切的对英雄的理解、感悟与情感抒发 1. 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可信 2. 主题明确,中心比较突出 3. 内容比较充实,选例恰当,详略较得当 4. 能表达自身感受和体验,体现对英雄的理解 语言通顺流畅,有一定文采,用词准确,表达清晰,适当运用修辞 结构完整,层次比较清楚,过渡自然,有呼应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涂改少三类 (35—39 ) 基本符合 “我心目中的英雄” 题目要求: 1. 叙事上,涉及 “我” 与英雄相关内容; 2. 有一定描写,但对英雄刻画不够细腻; 3. 有对英雄的议论、抒情,但理解和表达不够精准、深刻 1. 思想健康,有积极感情 2. 中心基本明确 3. 内容比较充实,详略基本合理 4. 能表达自己对英雄的感受 语言基本通顺,用词基本准确,表达清楚,修辞运用较少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书写比较工整,卷面比较整洁,有少量涂改四类 (30—34 ) 不太符合 “我心目中的英雄” 题目要求: 1. 叙事上,对 “我” 与英雄关联呈现不足,或只侧重单方; 2. 缺少细致描写,对英雄形象塑造单薄; 3. 感受、思考较粗略,对英雄理解浅显 1. 思想基本健康 2. 中心基本明确 3. 内容比较单薄,详略不太得当 4. 有对英雄的感受,但价值不高 语言基本通顺,但有病句,用词有不当,表达欠流畅 结构不够完整,条理不够清楚 书写一般,卷面有涂改,错别字较少五类 (20—29 ) 不符合 “我心目中的英雄” 题目要求: 1. 叙事上,“我” 与英雄关联缺失,或偏离主题; 2. 描写很少,英雄形象模糊; 3. 基本没体现对英雄的感受与情感 1. 思想基本健康 2. 有中心但欠明确 3. 内容比较单薄,详略不得当 4. 基本没有对英雄的深刻感受 语言不通顺,病句较多,用词不当,表达不清晰 结构不完整,逻辑混乱 书写潦草,卷面涂改多,错别字较多六类 (0—19) 不符合 “我心目中的英雄” 题目要求: 1. 叙事上,完全脱离 “我” 与英雄关联,只写无关内容; 2. 基本没有描写; 3. 没有对英雄的感受与情感 1. 思想不健康,感情不真实 2. 中心不明确 3. 内容单薄,详略不得当 4. 无对英雄的感受 语言很不通顺,病句很多,表达混乱 结构不完整,逻辑混乱 书写潦草难辨,卷面涂改多,错别字多2025年上学期期末监测试卷七 年 级 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6.本试卷共 21 题,考试时量 120 分钟,满分 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学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阅读下面相关活动内容,完成任务。【建设筹备】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汉字如璀璨星辰,绽放着独特的光芒。它们有的字形简朴,看似粗拙,却在横竖撇捺间藏着先民的智慧;有的结构精巧,如婀娜多姿的舞者,似春日里五彩斑斓的繁花。学习汉字,需要我们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深入探究每一个笔画的韵味,感受其中蕴含的智慧与情感。汉字之美,美在它能跨越时空,让我们如临“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之境,领悟古人的精神品格。让我们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在墨香中提升文化素养。1.上面是某班组织“探寻汉字之美”活动的讲话稿,对稿子中的字音、字形及词语的运用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文中“粗拙”的“拙”读作“zhuō”,意思是不精细。B.“濯” 读音为 “dí”,有洗涤之意。C. “斑斓”应写作“斑澜”,意为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D. “锲而不舍”的“锲”读音为“qì”,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墙壁文化】2.为发挥墙壁的育人功能,同学们选了几句诗文,请你用原文帮忙补全。(共 6 分)① ,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 。③会当凌绝顶, 。④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活动展示】为更好地展现各班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学校开展了班级文 化展示活动,下面是展示活动新闻稿中的一段话,请你阅读并完成后面的任务。①通过这次班级文化展示活动,使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班级文化的魅力。②每个班级都精心准备,将班级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③有的班级用精美的手抄报展示同学们的艺术才华,有的班级以独特的班级公约体现班级的管理制度。④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还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3.这段话中有语病一项是( )(2 分)A.① B. ② C. ③ D.④4.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它如同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每一位同学的心灵 ③而班级文化展示活动,则为班级文化的呈现搭建了精彩的舞台 ④它凝聚着班级的精神与智慧 ⑤从教室的布置到班级活动的开展,处处都体现着班级文化的独特魅力 A. ①③④②③ B. ①④⑤②③ C. ⑤①④②③ D. ⑤④①②③综合性学习(共 8 分)5.请结合下面材料,参考示例,拟写标语。【材料】2025年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学完《孙权劝学》一文后,班级决定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仿写句子,将其补充完整,要求所写句子与前一例句的格式完全相同。(4 分)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静下心来阅读纸质书籍,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请简要回答。(4 分)二、阅读与理解(共 50 分)(一)古诗文阅读(共 18 分)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是一首借古讽今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书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B.此诗是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C.“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一句由“求”到“访”,层层递进,表现了赞颂汉文帝求贤若渴的主旨。D.第三句是全诗枢纽。不用感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更为含蕴,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8.“可怜”一词意为什么?结合全诗,说说本诗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4分)语文·九年级·第 1版(共 12 版) 语文·九年级·第 2版(共 12版) 语文·九年级·第 3版(共 12 版)【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选自《宋史》)【注释】①任:推荐。②手版: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③仕:指做官。9.下列对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陶后鲜有闻 闻:听说B.乃委手版归 委:扔下C.吾不为也 为:做D.亭亭净植 植:植物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B.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C.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D.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请你结合甲、乙两篇文章的内容,说说周敦颐具有怎样的品质。(4分)(二)文学作品阅读(共22 分)我在寻找那片野花毕淑敏①上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个女同学叫做荞,家境贫寒,她衣着破烂,夏天总穿短裤,是捡哥哥剩下的。②我和她同期加入少先队。那时候,入队仪式很庄重。新队员的红领巾,是提前交了钱买下的。荞说她没有钱,哥哥已超龄退队,她可用哥哥的旧领巾。授巾仪式的那天,当辅导员用托盘把新领巾呈到校长手中时,就提醒校长记得把托盘里的那条旧领巾分给她。③满盘的新领巾好似一塘金红的鲤鱼,支棱着翅角。旧领巾软绵绵地卧着,仿佛混入的灰卿,落寂孤独。④校长可能不曾听清这句格外的交代,走到荞的面前时,随手把一条新领巾分给了她。我看到荞好像被人砸了一下头顶,身体矮了下去。灿如火苗的红领巾环着她的脖子,也无法映暖她苍白的脸庞。⑤母亲那个交了新红领巾的钱,却分到一条旧红领巾的女孩、委屈至极。刚一散会,就怒气冲冲地跑到荞跟前,一把抓住荞的红领巾说:“这是我的!你还给我!”领巾是一个活结,被女孩拽住一股猛挣,就系死了,好似一条纹索,把荞勒得眼珠凸起,喘不过气来。大伙扑上拉开她俩。荞满眼都是泪花,窒息得直咳嗽。⑥我们都觉得那女孩太霸道了。荞一声未吭,把新领巾折得整整齐齐,还了它的主人。把旧领巾系好,默默地走了。⑦后来我问荞,她那样对你,你就不伤心吗?荞说,谁都想要新领巾啊,我能想通。⑧毕业的时候,荞的成绩很好,可以上重点中学,但因为家境艰难,只考了一所技工学校,以期早早分担父母的窘困。荞以后的路,就一直在贫困的底层挣扎。⑨荞是一家印刷厂的女工。早几年,厂子还开工时,她送过我一本交通地图。说是厂里总是印账簿一类的东西,一般人用不上的。碰上一回印地图,她赶紧给我留了一册,想我有时外出,或许会用得着。说真的,正因为常常外出,各式地图我很齐备。但我还是非常高兴地收下了她的馈赠。我知道,这是她能拿得出的最好的礼物了。⑩一次聚会,荞终于来了。她所在的工厂宣布破产。她成了下岗女工。她的丈夫出了车祸,伤了腿,从此吃不得重力。儿子得了肝炎休学,需要静养和高蛋白。她在工地做小时工,十分奔波辛苦,这次刚好到这边打工,于是抽空和老同学见见面。我们都不知说什么好,只是紧握着她的手,她的掌上有很多毛刺,好像一把尼龙丝板刷。 半小时后,荞要走了。同学们推我送送她。我打了一辆车,送她去干活的地方。本想在车上,多问问她的近况,又怕伤了她的尊严。正斟酌为难时,她突然叫起来:“你看!你快看!” 窗外是城乡交界部的建筑工地,尘土纷扬,杂草丛生,毫无风景。我不解地问,你要我看什么呢? 荞很开心地说,我要你看路边的那一片野花啊。每天我从这里过的时候,都要寻找它们。我知道它们哪天张开叶子。哪天抽出花茎。在哪天早晨,突然就开了。……我每天都向它们问好呢。 我一眼看去,野花已风驰电掣地闪走了,看到的只是荞的脸,憔悴之中有了花一样的神采。于是,我那颗久久悬起的心,稳稳地落下了。我不再问她任何具体的事情,彼此已是相知。人的一生,谁知有多少艰涩在等着我们?但荞经历了重重风雨之后,还在寻找一片不知名的野花,问候着它们。我知道在她心中,还贮备着丰足的力量和充沛的爱,足以抵抗征程的霜雪和苦难。 此后我外出的时候,总带着荞送我的地图册。节选自《写给女儿们的散文》,有删改语文·九年级·第 7版(共 12 版) 语文·九年级·第 8版(共 12版) 语文·九年级·第 9版(共 12 版)1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A.文章通过回忆与荞相关的多个生活片段,展现了荞坎坷的人生经历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B.“我”一直保留着荞送的地图册,是因为这本地图册对 “我”外出帮助很大。C.文中对建筑工地尘土纷扬、杂草丛生的描写,只是为了衬托荞生活环境的恶劣。D.荞每天向野花问好,体现了她在艰难生活中依然热爱生活,内心充满希望。E.文章结尾 “我那颗久久悬起的心,稳稳地落下了”,是因为 “我” 不再关心荞的生活状况。14.文章按时间顺序叙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荞”的几件事。(3分)15.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③段画横线句子(3分)16.请结合全文,简要谈谈你感受到“荞”是一个怎样的人。(6分)“荞”经历了重重风雨,心中“还贮备着丰足的力量和充沛的爱,足以抵抗征程的霜雪和苦难”。面对生活,我们该持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呢?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及生活感悟谈谈。(6分)(三)名著阅读(共10 分)阅读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片段,完成 18~20 题。片段一今天柯察金第一次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他不止一次问我,他何时才能出院。我说快了。那两个姑娘每到探视日都来看他。现在我知道了他能忍受剧痛而不呻吟的原因啦。我问他时他回答:“您看看这本书就清楚了。”片段二暴风雪突然袭来。灰色的阴云布满天空,低低地压着地面缓缓移动。大雪纷纷飘落下来。晚上刮起了大风,烟筒发出了呜呜的怒吼。风追逐着在树林中飞速盘旋、飘忽不定的雪花,凄厉的呼啸声搅得整个森林惊惶不安。暴风雪咆哮不止,肆虐了一整夜。车站上那所破房子存不住热气,虽然通宵生着火,大家还依然觉得寒气刺骨。第二天清晨,上工的人们双脚都陷在深深的积雪里。树梢上却挂着一轮红彤彤的太阳,天空没有一丝云彩。保尔的小队在自己的地段上清扫积雪。直到这时保尔才体会到,寒冷给人造成的痛苦是多么难以忍受。奥库涅夫那件旧上衣一点也不保暖,脚上那只旧套鞋老往里灌雪,并且好几次掉在了雪堆里。另一只脚上的靴子也时刻面临着掉底的危险。而且,因为睡在水泥地上,他脖子上长了两个大毒疮。托卡列夫把自己的毛巾送给他当围巾。保尔两眼通红,骨瘦如柴。他疯狂地用一把大木锨铲着雪。暴风雪突然袭来。灰色的阴云布满天空,低低地压着地面缓缓移动。大雪纷纷飘落下来。晚上刮起了大风,烟筒发出了呜呜的怒吼。风追逐着在树林中飞速盘旋、飘忽不定的雪花,凄厉的呼啸声搅得整个森林惊惶不安。暴风雪咆哮不止,肆虐了一整夜。车站上那所破房子存不住热气,虽然通宵生着火,大家还依然觉得寒气刺骨。第二天清晨,上工的人们双脚都陷在深深的积雪里。树梢上却挂着一轮红彤彤的太阳,天空没有一丝云彩。保尔的小队在自己的地段上清扫积雪。直到这时保尔才体会到,寒冷给人造成的痛苦是多么难以忍受。奥库涅夫那件旧上衣一点也不保暖,脚上那只旧套鞋老往里灌雪,并且好几次掉在了雪堆里。另一只脚上的靴子也时刻面临着掉底的危险。而且,因为睡在水泥地上,他脖子上长了两个大毒疮。托卡列夫把自己的毛巾送给他当围巾。18.下面关于文段的理解与表述正确的一项( )(2 分)A.片段一中,保尔提及能忍受剧痛而不呻吟的原因与一本书有关,它就是《战争与和平》。B.片段二体现了保尔的冲动鲁莽,清扫积雪时的疯狂举动易造成危险。C.保尔“疯狂地用一把大木锨铲着雪”体现出他急于完成任务后休息的心理。D.两个片段都体现出保尔的坚韧不拔,面对身体伤痛和恶劣环境毫不退缩。19.请你结合片段二及整本书的内容,说说片段二第一段中的环境描写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2分)20.保尔面对生活的打击,也会表现出的灰心、绝望、无助等情绪,是否与书名中“钢铁 ”一词不符?请结合整本书说说你的理解。(6 分)三、写作(共 50 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我们的生活中,“英雄”这个词有着丰富的含义。他可能是冲锋陷阵的战士、救死扶伤的医生,也可能是默默奉献的普通人;他可能存在于历史长河中,也可能就在我们身边。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还可以发表议论;②文体为记叙文,不少于 600 字;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信息。语文·九年级·第 10版(共 12 版) 语文·九年级·第 11版(共 12版) 语文·九年级·第 12版(共 12 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语文-一中东山期末答案.docx 语文-七年级-一中东山期末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