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境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境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上学期初一期末答案
语文科目
一、积累与运用(共9小题,计23分)
1.D A.“譬”应读pì,德高望重。 B项“伶”应读líng,一泻万丈。 C.“炽”应读chì,呕心沥血。
2.B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应该用心甘情愿。
3.D 【解析】A.主宾搭配不当,把“长沙的夏天”改为“夏天的长沙”;B.“低于0℃左右”自相矛盾,把“低于”或“左右”删除一个;C.“在……下”“让”属介词多用,掩盖主语,删除一个。
4.B 【解析】A项“失陪”,谦辞,表示不能陪伴对方。C项“寒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D项“千金”,敬辞,称别人的女儿。
5.C 【解析】C.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使用,应删去省略号
6.D 【解析】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
7.(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D项,“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意思是:不要说日落之时天色已晚,满天的红霞依然很瑰丽。该句是说不要觉得年纪大了就觉得没有希望,展现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并非体现“孝”的主题。故选D。
9.【答案】示例 内容:吃完饭后,母亲收拾桌子去洗碗,孩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扭头对母亲说:“妈,今天是母亲节,您歇歇,明天再洗吧!”
启示:我们要真正孝敬父母,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二、阅读与理解(共11小题,计47分)
10. D D项的错误尾联直抒胸臆,点明怀古主题,抒发对历史兴亡和时光无情的感叹,不是昂扬的珍惜时光的感慨。
11.争 占 历史陈迹的死寂(或:姑苏古迹的荒凉) 历史变迁、国家兴衰(或:怀古伤今、物是人非)
12. A “乃引客就观之”的“就”意为“靠近”,《活板》中的“瞬息可就”中的“就”含义为“完成”,不一致。
13.答案:D
14.(1)译:苔藓的痕迹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2)译:(这时)我就自己笑着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巢’吗?”
15.答:甲刘禹锡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赞颂,强调“陋室不陋”的关键在于居住者的品德和修养,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2分)
乙陆游将书房比作“书巢”,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在书房中的种种行为,通过对自己书房的描绘和自嘲,表达自己对于学问的执着追求。 (3分)
翻译:【乙】陆子(我)已经年老而且多病,仍不放弃读书,把自己的居室取名叫书巢。我屋子里(的书),有的藏在木箱里,有的陈列在眼前,有的排列在床头,俯仰观看,环顾四周,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伤忧虑、愤激感叹,没有不和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妻子和儿女都不相见,连天气风雨雷雹的变化,也都不知道。偶尔想站起身,可乱书围着我,如同堆积的枯树枝。有时甚至到了不能走路的地步,于是自己笑着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巢吗?”于是带领客人进屋观看。客人开始不能进来,进来了又不能出去,于是也大笑说:“确实是像巢一样啊。”客人离去之后,我叹息说:“天下的事,听说的不如看到的了解得详细,见到的不如身居其中的了解得详尽。”于是写下这篇文章来自警。
16.(1)兴奋遗憾;(2)提议母亲路口见面;(3)悲凉颓然;(4)再次提议路口相见
17.(1)环境描写(2分),写出当时天色已暗,烘托出我期待而忐忑的心情,为下文错过见面做铺垫(埋下伏笔)(2分)。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村庄的灯光比作“萤火”,生动写出了灯光在黑夜中微弱、模糊的样子(2分),写出了作者对看到村庄及村口的母亲的期待(1分),以及作者终于艰难地发现了村庄的惊喜(1分)。
18.6分档:选择B句,(1分)从上文中的母亲说“不用管”她但对我的提议却很高兴,可以看出母亲善解人意,体贴入微(2分);从下文母亲阻止我“返程在曲靖下车,回村看她”但又再次在车道旁等候,表现出母亲的默默等候,无怨无悔。(2分)而A句只能表现出母亲没能见到孩子的遗憾。 (1分)
2分档:选A句,表现出母亲没能见到孩子的遗憾。 (2分)
19.B 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B.这一段文字是保尔曾经的恋人“冬妮亚”再次看到保尔时的情景。不是“丽达”。故选B。
20.【答案】示例:作为英雄: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以后,把文学创作作为自己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生活,继续为共产主义理想不断奋斗。
作为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保尔因伤病失去战斗的能力,无法实现自身价值,于是他用枪口对准自己。但最后他战胜了懦弱,重拾生活的勇气。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理解。从是伟大的无产阶级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两个角度,结合相关情节分析保尔 柯察金的形象即可。
示例:作为英雄,主要表现在:①“理想坚定”: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继续为共产主义理想不断奋斗;②“英勇无畏”: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表现了他的大无畏精神;
作为凡人,主要表现在:①“浪漫温情”:他的初恋是林务官的女儿冬妮娅,但在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考验之后,保尔和冬妮娅分手。在海滨疗养时,他偶然认识了女民工达雅并相爱,达雅最终成为了保尔最亲密的同志和战友,以及最心爱的妻子。让我们看到保尔作为普通人的温情浪漫的一面;②“挣扎绝望”:1927年,保尔已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2025年上学期初一期末试卷
语文科目
命题人: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1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9小题,计23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妥帖(tuǒ) 譬如(bì) 商酌(zhuó) 德高望众
B.瀑布(pù) 伶仃(lín) 沉淀(diàn) 一泄万丈
C.炽热(zhì) 舷窗(xián) 俯瞰(kàn) 呕心历血
D.犀利(xī) 滞留(zhì) 穹顶(qióng) 惊心动魄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沙漠里苦苦挣扎了整整三天之后,他终于发现了一处水源。这些水对于他来说,真算得上是仙露琼浆啊。
B.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心急如焚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3.下面一段话选自某位同学的作文,其中表述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长沙的夏天是传说中的“四大火炉”之一。可一旦到了冬天,情况就截然不同了。②行道树的树叶上凝出冰花时,标志着温度降到了低于0℃左右。③在冷空气的影响下,让呼出的热气在眼镜上凝结成一层雾。 ④呼啸着的北风我行我素地刮着,行人都不由得裹紧了衣服。长沙的冬天,如此寒冷。
① B. ② C. ③ D. ④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直到最后,我和他还是断了所有的联系,不知道他终究是去了北京,还是上海?
B.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激励着无数青年奋力拼搏。
C.由于工作出色,他先后获得了杰出青年、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等十多项荣誉称号。
D.今天,湖南的教育专家群聚云端,召开“‘双减’背景下如何提质增效”的论坛活动。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B.“箫鼓追随春社近”中的“春社”指的是春社日,时间为古代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人们会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
C.沈括,北宋科学家,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杭州钱塘人。晚年著《梦溪笔谈》,记载活字印刷、地磁偏角等科技成就,涵盖天文、地理、数学等十余领域,被誉为“中国科学史坐标”。
D.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仙”,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7.古诗文默写。(5分)
(1)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可爱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中写君子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6分)
8.有同学收集了关于“孝”的诗句,下列不符合“孝”的主题的一项是( )
A.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D.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9.欣赏下面漫画,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漫画的内容,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阅读与理解(47分)
(一)诗歌鉴赏(6分)
姑苏怀古
唐·许浑
宫馆余基①倚棹②过, 黍苗③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 空苑凫鹥④占浅莎⑤。
吴岫⑥雨来虚槛⑦冷, 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 日月东流生白波。
注释:①余基: 残存的台基、地基。这里指姑苏台的废墟,吴王夫差曾在此台上彻夜宴饮,后越国攻吴,吴太子战败而焚之。②倚棹 (zhào): 停船靠岸。棹,船桨,代指船。③黍苗: 黍子(一种粮食作物)的幼苗。常用来引发对故国沦亡、世事变迁的感慨(典出《诗经·王风·黍离》)。④凫鹥 (fú yī): 野鸭和鸥鸟。⑤莎 (suō): 莎草,一种生长在湿地或浅水中的草。⑥吴岫 (xiù): 吴地的山峦。岫,山洞,也泛指山。⑦虚槛 (jiàn): 空寂的栏杆(指残存建筑上的栏杆)。
10.诗人许浑乘船经过姑苏古城遗址,看到眼前的景象,写下了这首怀古诗。请选出下列赏析中错误的一项( ) (2分)
A. 首联诗人停船靠岸,看到昔日繁华宫馆只剩断壁残垣,田野里黍苗茂盛,独自一人不禁悲从中来,唱起了伤感的歌。奠定了全诗悲凉伤感的怀古基调。
B. 诗歌通过“余基”“荒台”“空苑”“虚槛”“冷雨”“急风”“白波”等景象,营造出衰败、荒凉、萧瑟的意境。
C.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描绘了阴冷、动荡的自然景象,但江上的船各自忙碌,暗示着人世的繁忙与历史的无情更替,托出了沧桑之感。
D. 尾联诗人直接点明悲叹的原因——时光如江水东流不息,江面泛起白浪。此联直抒胸臆,抒发珍惜时间的劝谏。
11.颔联中“ ”和“ ”两个字,生动地写出了自然界旺盛的生命活力,使 与自然生命的生机形成鲜明的对比,透露出对 的感慨。(4分,1空1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书巢记
[宋]陆游
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②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③,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④,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客去,陆子叹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因书以自警。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陈:陈列。③觌(dí):相见。④槁枝:枯树枝。⑤侪(chái):同辈、同类人。⑥堂奥:房屋正中偏前的厅堂之中,此指道的精微之处。
12.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乃引客就观之”的“就”与《活板》中“瞬息可就”的“就”含义基本一致。
“或陈于前”的“陈”在词典中有三种含义:“陈列”“陈述”“陈旧”。此句中应理解为“陈列”。
“乃亦大笑曰”的“乃”与《孙权劝学》中的“蒙乃始就学”中的“乃”含义基本一致。
“吾室之内”的“之”与“何陋之有”中的“之”意义和用法都不一样。
13.文中化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14.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每句3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15.【甲】【乙】两文都写了陋室,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文章内容分析。(5分)
(三)文学类作品阅读(18分)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黑夜的火车
李朝德
①挂上电话,我立刻就后悔了。
②车窗外,落日失去了最后一抹余晖,远山只剩下黛色的模糊轮廓。
③火车还有一个多小时才经过村里,那时天应该早黑透了吧,那么晚打电话告诉母亲站在路口做什么呢?
④列车在黑夜中呼啸着,载着心事重重的乘客飞驰向前。
⑤那天,我从昆明乘火车去一座叫宣威的小城参加会议,这趟城际列车要穿过村里。我家离铁路并不远,直线距离也就五六百米。
⑥火车黑夜穿过家乡,最熟悉的景致与最亲近的人就在窗外忽闪而过,兴奋与激动转眼间成为远离的失落,那种感觉难于描述。
⑦10多分钟前,我打电话告诉母亲,我要去宣威。母亲知道我要路过村里,很是高兴:“去宣威做什么﹖大概几点钟到?”我一一回答,有些遗憾:“可惜村里没有站,不然可以回家看看。”母亲说:“你忙你的,我身体好好的,不用管。”说完这句,电话里一阵沉默。
⑧我理解这时的沉默。
⑨车过村里,母子相距不过几百米,却不能相见。
⑩母亲沉默,我也沉默。
我打破沉默:“妈,要不火车快到村里时我打电话给你,你去村里铁路口等我,我在7号车厢的门口向你摇手,你就可以看见我,我也可以看见你。”
对这个突然的提议,我自己也觉得有些意外和为难,黑夜中叫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算怎么一回事?但母亲很高兴。
我们当然知道那个路口,那个叫小米田的路口是连接村庄与田地的一个主要路口。近些年火车多次提速,由单线变成复线后,铁路沿线早在10多年前就全线封闭。小米田路口虽然还在,但早被栅栏完全隔断,要过铁路只能翻越天桥,现在只剩下三四米宽的道口。我坐的这趟火车时速大概120公里。这样的速度通过那个道口要多长时间呢?可能半秒都不到吧!相互能看见?
窗外一片模糊,无边的黑暗包裹着车厢,我计算着时间与路程,却总也看不见熟悉的风景。焦躁中,看见远远的公路上有车流的灯光。我正纳闷儿这是哪条路呢,放着白色光芒的“施家屯收费站”几个字就出现了。我一阵悲凉,“施家屯”是隔壁村庄,火车应该在1分钟前就已驶过松林村,我竟然没有看见我熟悉的村庄和站在路口的母亲。
我颓然打电话告诉母亲:“妈,天太黑了,我没有看见你,火车已经到了施家屯。”
母亲也说:“刚才有趟火车经过,太快了,没有看见你。我想应该就是这趟火车,____________(A.可惜没有看见你。B。知道你在上面就行。)”
我为自己的粗心愧疚不已,说不出话来。年迈的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站着,我在明亮温暖的车厢里坐着。本想让她看见我,我也能看见她,却害得她在路边白白等待,空欢喜一场。
松林村的一草一木,我再熟悉不过,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我不甘心地说:“妈,要不明晚我返回时在最近的曲靖站下﹖站上有到村里的汽车,半小时就能到村里,住一晚再回昆明,方便得很。”母亲连忙阻止,固执而又坚定,仿佛我这样做是她的错。我没有办法,自己赌气也是跟母亲赌气:“那就明晚还在这路口,到时候我会站在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招手,一定可以看见。”
我又一次要求母亲去铁路口,固执得有些残忍。
我坚定地认为,是我的疏忽,才会没看见站在车窗外的母亲,那么近的距离怎么能看不见?
那晚返程时,我早早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黑夜的火车如一条光带在铁轨上飘移,伏在玻璃上,我尽量睁大眼睛,可还是很难看清车窗外的景物。我想起顾城的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我的光明在哪里呢?
返程时,我又看见了“施家屯收费站”,心头撞鹿。
内外温差大,车窗内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我慌忙用手掌擦亮玻璃,双手罩住眼眶遮挡车内的亮光,让自己也陷入与外面一样的黑夜,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索一景一物。我终于看见被车灯照出几米远模糊的路面轮廓,看见了村庄里萤火般的昏黄灯光。
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手电筒光在黑暗中照着火车!我刚要寻找并摇手呼喊,火车却过了!
我忙掏出电话,颤抖着告诉母亲:“妈,我看见你在路口啦!”
母亲也说:“我也看见你了。”
两句话说完,车外再没有了村庄,母亲越来越远了。
我在黑夜中的火车里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那个叫小米田的道口,不过三四米宽,而站在道口的母亲,她还没有一米六高……
(选自《阅读》2024年第6期)
16.请从“我”的角度梳理内容,完成下表。(4分)
17.按照括号内要求,赏析文中的画线句。(8分)
(1)窗外一片模糊,无边的黑暗包裹着车厢,我计算着时间与路程,却总也看不见熟悉的风景。(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划线句)(4分)
我终于看见被车灯照出几米远模糊的路面轮廓,看见了村庄里萤火般的昏黄灯光。(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划线句)(4分)
18.给文中句子划线处选择合适的语句。括号里A、B两个语句,哪句话更符合母亲形象?请结合上下文内容阐述理由。(6分)
母亲也说:“刚才有趟火车经过,太快了,没有看见你。我想应该就是这趟火车,_________”
可惜没有看见你。B.知道你在上面就行。)
(四)名著阅读(8分)
以下为小明同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做的摘抄片段,阅读下面内容,完成小题。
【片段一】
“9月17日柯察金额上的伤口已经长得很好了。换药的时候,他那惊人的忍耐力使我们所有医生都吃惊。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常常会不断地呻吟或发脾气,他却默默无言。给伤口上碘酒时,他也毫不畏缩,只是把身体挺得像绷紧了的弦。他经常疼得失去知觉,但是从来不叫唤一声。我们已经全都知道:要是他呻吟了,那准是他昏迷了。他怎么会有这样顽强的精神呢?我真不明白。”
【片段二】
她好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保尔。保尔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一只脚穿着破靴,另一只脚穿着一只古怪的套鞋,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都没有洗过。只有他那双眼睛,那双永远炯炯发光的眼睛还跟从前一样。这正是他的眼睛。就是这个像叫花子的衣衫褴褛的人,不久之前还是她所热爱的人!世事变幻,多么惊人呵!
【片段三】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片段四】
“枪口轻蔑地对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着说:‘朋友,这是假英雄!任何一个笨蛋都会随时杀死自己!这是最怯懦也是最容易的出路。活着有了困难——就自杀。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你已经尽了一切力量来设法冲出这个铁环吗?难道你已经忘记了在诺沃格勒沃伦斯基附近一天作过十七次的冲锋,而终于排除一切困难攻克了那个城市吗?把手枪藏起来,永远不要让别人知道你有过这种念头。即使生活到了实在是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活下去,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19.认真的小明在每一段摘抄下面都写了内容概括和自己的心得体会,下面四项对应的是他对上面四个片段的概括和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保尔在医院养伤时照顾他的医生所写的日记片段,这个部分通过医生的日记侧面体现了保尔坚忍顽强,令人佩服!
B.这一段是保尔曾经的恋人丽达再次看到保尔时的情景,这次见面充分暴露了两人阶层和观念上的巨大差异,也导致他们彻底分手。
C.这是保尔再次战胜病魔后,散步经过烈士公墓时发出的一段感慨,这段话发人深省,堪称是全书最经典的文字,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D.这一段通过动作、语言等描写展现了保尔因为无法参加工作和战斗而陷入深深苦恼之中,甚至起了自杀念头的经历。
20.小明觉得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 柯察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请你也从以上两个角度,结合以上材料以及整本书的相关情节分析保尔 柯察金的形象。
三、作文(共1题,50分)
21.按要求写作。
余华说:“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不过看你开采了还是没有开采。”也许,你曾在委屈中坚强,困境中破茧,拼搏中闪光,磨砺中绽放……请以“值得”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记叙你的真实经历和感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3)字数不少于600字;(4)卷面书写整洁美观。2025年上学期初一期末试卷
语文科目
命题人: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1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9小题,计23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妥帖(tuǒ)譬如(bi)商酌(zhu6)
德高望众
B.瀑布(pù)
伶仃(lin)沉淀(dian)
一泄万丈
C.炽热(zhi)舷窗(xian)俯瞰(kan)
呕心历血
D.犀利(xi)
滞留(zhi)穹顶(qi6ng)惊心动魄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沙漠里苦苦挣扎了整整三天之后,他终于发现了一处水源。这些水对于他来说,真算得上
是仙露琼浆啊。
B.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心急如焚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3.下面一段话选自某位同学的作文,其中表述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①长沙的夏天是传说中的“四大火炉”之一。可一旦到了冬天,情况就截然不同了。②行道树
的树叶上凝出冰花时,标志着温度降到了低于0℃左右。③在冷空气的影响下,让呼出的热气在眼
镜上凝结成一层雾。④呼啸着的北风我行我素地刮着,行人都不由得裹紧了衣服。长沙的冬天,如
此寒冷。
A.①B.②
C.③
D.④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到最后,我和他还是断了所有的联系,不知道他终究是去了北京,还是上海?
B.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激励着无数青年奋力拼搏。
C.由于工作出色,他先后获得了杰出青年、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等十多项荣誉称号。
D.今天,湖南的教育专家群聚云端,召开“‘双减’背景下如何提质增效”的论坛活动。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陋
室铭》。
B.“箫鼓追随春社近”中的“春社”指的是春社日,时间为古代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人们会
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
C.沈括,北宋科学家,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杭州钱塘人。晚年著《梦溪笔谈》,记载活字印
刷、地磁偏角等科技成就,涵盖天文、地理、数学等十余领域,被誉为“中国科学史坐标”。
D.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
为“诗仙”,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第1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