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课件)(共18张PPT)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课件)(共18张PPT)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
二、乘法和除法
第5课时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认识除法
2
学习目标
1. 结合具体事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知道如何用除法解决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
2. 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具体事例写出除法算式。
3. 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进一步体验除法和平均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
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重点】
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具体事例写出除法算式。
课堂导入
先在图上圈一圈,再填算式。
(1)10根胡萝卜,每只兔子2根,可以分给( )只兔子。
5
(2)10根胡萝卜,每只兔子5根,可以分给( )只兔子。
2
÷ = (只)
10
2
5
÷ = (只)
10
5
2
教材第28页例5
探究新知
把 8 个萝卜平均分给 4 只小兔 , 每只小兔可以分到几个?
5
每只小兔分到2个萝卜。
教材第28页例5
探究新知
把 8 个萝卜平均分给 4 只小兔 , 每只小兔可以分到几个?
5
可以画图表示分的结果。
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结果:
8 ÷ 4 = 2

被除数

除数


8个萝卜

平均分给4只小兔

每只小兔分到2个

把12条鱼平均分给 3 只小猫 , 每只小猫分得几条?
6
先画图形分一分,再写出商。
12 ÷ 3 = (条)
想:3个几条是12条?
因为4×3=12
所以把鱼分成3个4
12 ÷ 3 = (条)
4
被平均分的物品总数

平均分成
的份数

每份分得的个数

12 ÷ 3 = 4 读作:十二除以三等于四
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作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作除数,等号后面的数叫作商,可以简记为:
被除数÷除数=商。
课堂练习
1. 先画图表示分的结果,再写算式。
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1题
(1)把10个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个。
(2)把10个 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个。
÷ = (个)
÷ = (个)
5
10
2
5
2
10
5
2
2.
(1)
÷ = (块)
把12块糖平均分给6个人,每人分得( )块。
(2)
÷ = (块)
把12块糖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 )块。
2
12
6
2
3
12
4
3
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2题
15 ÷ 3 = 5
3. 说出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
10 ÷ 5 = 2
10是被除数,5是除数,2是商。
15是被除数,3是除数,5是商。
18 ÷ 6 = 3
18是被除数,6是除数,3是商。
20 ÷ 5 = 4
20是被除数,5是除数,4是商。
问题研究
把17支铅笔分给小朋友。
(1)最少去掉几支,正好能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
(2)最少增加几支,正好能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
17支
可以用铅笔来分一分。
教材第29页“问题研究”
分给5个小朋友
多2支
答:最少去掉2支,能正好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
分给6个小朋友
答:最少增加1支,可以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
少1支
拓展提升
猜一猜, 和 分别代表什么数?
÷ 2 = 6
÷ = 4

被除数

除数

被除数
代表被除数,☆代表除数,先求出 , 再求☆。
被除数是物品总数,表示 被分成2个6或6个2,用2×6可求。
2 × 6 = 12
= 12
12 ÷( 3 )= 4
= 3
答:
= 12,
= 3。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