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乘法和除法 整理与复习 (课件)(共20张PPT)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6 乘法和除法 整理与复习 (课件)(共20张PPT)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
第6课时 整理与复习
二、乘法和除法
学习目标
初步掌握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列乘除法算式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会用画一画、圈一圈等的方法求出算式的结果。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文化的魅力。
【难点】
感受数学简洁化思想,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重点】
学会基本的梳理方法,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知识梳理
关于乘法和除法,你知道些什么?
乘、除法
的意义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除法:把一个数平均分,求每份的数量或分成的份数。
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乘数×乘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用乘、除法
解决问题
乘法:画一画
除法:分一分、圈一圈
乘法

除法
要点回顾
知识要点1:乘、除法的意义
1. 看图填一填。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 + 2 + 2 = 6
2 × 3 = 6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3 + 3 + 3 + 3 = 12
3 × 4 = 12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2. 填一填,说一说。
减法算式:
除法算式:
4盘
8–2–2–2 –2 = 0
8 ÷ 2 = 4 (盘)
(1) 8个苹果,每盘装2个,正好装( )盘。
(2) 把8个苹果,平均装在4个盘子里,每盘装( )个。
减法算式:
除法算式:
2个
8–4–4 = 0
8 ÷ 4 = 2 (个)
4
2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都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知识要点2: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
看图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说出算式中各数的名称及表示的实际意义。
4 × 2 = 8
4人
4人
8人

乘数

乘数



4名同学一组跳绳

有2组

一共有8名同学
知识要点2: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
看图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说出算式中各数的名称及表示的实际意义。
8 ÷ 2 = 4
8人

被除数

除数



8名同学跳绳

平均分成2组

每组4名同学
知识要点3: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4. 同学们分组大扫除。
下面的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
(1) 每组5人,4个组一共( )人。
(2) 第一组5人,第二组4人,两个组一共( )人。
5 × 4 = 20(人)
20
5 + 4 = 9(人)
9
第(1)题,每组人数相同,用乘法;第(2)题,每组人数不同,用加法。
5. 把8个杯子放到两个托盘上。
(1) 一个托盘放3个,另一个托盘放( )个。
3个
8 - 3 = 5(个)
5
8 ÷ 2 = 4(个)
4
第(1)题,每个托盘放的杯子数不同,用减法;第(2)题,每个托盘放的杯子数相同,用除法。
(2) 平均放到两个托盘上,每个托盘放( )个。
5. “巧手小组”做风筝。
(1)
每人做4只风筝,3人做了( )只。
(2)
3人做了15只只风筝,平均每人做( )只。
(3)
每人做4只风筝,做16只风筝需要( )人。
4 × 3 = 12(只)
12
15 ÷ 3 = 5(只)
5
16 ÷ 4 = 4(人)
4
通过画一画、分一分、圈一圈可以很快算出乘除法算式的结果。
课堂练习
1.有10块糖,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在( )里画√。
教材第31页“综合练习”第1题
( )
( )
( )


5块
5块
4块
6块
2块
2块
2块
2块
2块
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看图列式计算。
教材第31页“综合练习”第2题
=
5
2
10
×


=
3
7
10
+
5个
5个
3个
7个
=
15
5
3
÷
=
12
3
4
÷
教材第31页“综合练习”第2题
2.看图列式计算。
3.
自己提出用乘法和除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
①买3支③号笔需要( )元钱。
②小军有18元钱,可以买( )支④号笔。
5
3
15
×
=
(元)
15
18
6
3
÷
=
(支)
3
教材第31页“综合练习”第3题
4.一共有( )只猴子。
可以怎样算?
5只
5只
5只
3只
5 × 3 = 15(只)
15 + 3 = 18(只)
18
4.一共有( )只猴子。
可以怎样算?
5只
5只
5只
3只
5 + 5 + 5 + 3 = 18(只)
18
延伸拓展
兔博士网站
“+”“-”“×”“÷”
增加“+”
减少“-”
“+”“-”“×”“÷”四个小伙伴来自不同的国家。
大约五百多年前,有一位德国科学家在横线上加了一竖,用来表示增加的意思;在加号上去掉一竖,用来表示减少的意思。后来人们就用“+”表示做加法,用“-”表示做减法。
“×”是三百多年前英国数学家最先使用的。他认为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于是把“+”斜过来写成“×”,后来人们就用“×”来表示做乘法。如,3个2相可以写成2×3或3×2。
2+2+2
2×3或3×2
“÷”是三百多年前瑞士数学家创造的。他在两点中间放上一横写成“÷”,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6÷2=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