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香洲区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义务教育阶段质量检测
七年级地理
说明:1.全卷共 8 页,分两部分试题: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 30 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60 分;第二部分为综合题,共 2 大题,共 4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 号、座位号。务必用 2B 铅笔填涂自己的考号。
3.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用 2B 铅笔填涂单项选择题答案。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综合题也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 域内作答。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共 60 分)
本部分共 30 小题,每小题有 4 个选项,请在 4 个选项中选出最适合的一个答案,并填涂在答 题卡上。
2025 年 2 月 7 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隆重开幕。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哈尔滨所在的亚洲地理分区是( )
A. 东亚 B. 东南亚 C. 南亚 D. 中亚
2. 哈尔滨成功举办亚冬会的气候条件是( )
A. 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B.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且漫长
C. 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气温年较差小
D. 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湿润
3. 以下选项中的地理景观与分区对应正确的是( )
第 1页/共 11页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为了应对日本的人口问题,日本推出 “ 银发机器人护理计划” ,但农村地区因基础设施落后、老年群 体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低且部分老年人思想传统,推广效果有限。此外,政府计划通过提高生育补贴和延迟 退休年龄(至 70 岁)缓解压力。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 由图可知,2011-2020 年日本人口( )
A. 劳动人口占比不变 B. 青少年比重逐年上升
C. 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 D. 劳动人口先增后减
5. 根据日本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未来可能出现( )
A. 劳动力供给不足 B. 增建大量幼儿园及小学 C. 社会就业竞争增大 D.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6. 日本农村地区 “ 银发机器人护理计划” 推广受阻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农村老年人口接受新技术能力弱② 机器人研发难关未攻克
③农村基础设施落后④ 老年人对传统养老方式依赖度高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025 年 3 月 28 日,缅甸发生 7.9 级地震,震源深度 30 公里,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下 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 2页/共 11页
7. 缅甸是世界地震最频繁的国家之一 ,是因为缅甸位于( )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 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C.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8. 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
A. 地形以盆地为主 B. 地势平坦,起伏和缓 C.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 平原主要集中在北部
9. 地震发生时,下列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A. 楼房中,争先恐后地从窗户或阳台跳下 B. 站在原地不动,大哭大闹宣泄恐惧
C. 户外活动中,迅速进入室内避险
D. 在教室内,先就近在课桌下避险,然后紧急疏散到空旷的场所
据《2024 年世界服务贸易报告》显示,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外包承接国,该国的班加罗尔聚集上
百家跨国企业研发中心,被誉为“ 印度硅谷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印度服务外包产业 主要业务来源地是( )
A. 欧洲和亚洲 B. 欧洲和美国 C. 亚洲与澳大利亚 D. 非洲与美国
11. 印度能够承接大量来自国际的服务外包业务,其有利条件包括( )
①英语普及率高② 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全年办公③ 信息技术人才储备充足④ 政府政策支持
第 3页/共 11页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 D. ①②④
12. 班加罗尔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对当地的有利影响是( )
A. 阻碍当地传统产业的发展 B. 加快矿产资源的开采
C 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D. 推动重工业向农村扩散
小麦是全球种植范围最广的粮食作物,耐旱、喜温凉。 2024 年俄罗斯的小麦产量约为 8258.8 万吨,出 口量约为 5700 万吨,是世界第三大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小麦以高蛋白、低污染著称,其黑土有机质含量高, 且严格限制化肥农药使用。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俄罗斯小麦产量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其主产区主要位于( )
A. 东西伯利亚山地 B. 远东沿海地区
C. 西西伯利亚平原北部 D. 伏尔加河流域及南部黑土区
14. 该区域种植小麦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 全年高温多雨
C. 临近北冰洋,淡水资源丰富 D. 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15. 俄罗斯小麦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竞争优势主要源于( )
A. 政府高额出口补贴 B. 临近欧洲消费市场
C. 水热条件优越,产量高 D. 严格限制化肥农药使用,品质安全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干旱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沙特大力发展太阳能 等清洁能源,计划在该国的西北部建设 “ NEOM 新城” 将全部使用太阳能和风能。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 4页/共 11页
16. 沙特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 红海附近 B. 阿拉伯海沿岸 C. 内陆地区 D. 波斯湾沿岸
17. 沙特近年来大力发展太阳能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 降水多,光照强 B.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C. 地形平坦,风力大 D. 植被茂密,空气洁净
18. 沙特建设 “ NEOM 新城” 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B. 扩大沙漠耕地面积 C. 保护传统文化 D. 增加石油出口
草皮屋是冰岛的传统民居,其利用当地丰富的草皮资源作为屋顶和外墙材料,牢固且美观。草皮屋成 为世界文化遗产,被改造成博物馆、酒店等。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9. 冰岛大部分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南温带 D. 北寒带
20. 冰岛传统草皮屋的主要优点有( )
①减少地震损失② 阻挡风沙③ 冬季挡风④ 就地取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1. 2024 年该国接待游客人次达 230 万人,该国发展旅游业应该采取 措施是( )
A. 给游客提供野生动物喂食服务,提高体验感
B. 不限制游客数量,大量增加景区接待人数,提高旅游收入
第 5页/共 11页
C. 推广低碳交通巴士,限制生态脆弱区游客数量
D. 自由开发,不做任何管理
2024-2025 年夏季(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大堡礁再次出现大规模珊瑚白化,主要原因是海水温度持 续升高和气候异常变化。世界自然基金会呼吁加强减排措施,以保护这一全球最大的珊瑚礁生态系统。读 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大堡礁主要分布在( )
A. 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水域 B. 南部的大澳大利湾
C. 印度洋沿岸 D. 首都堪培拉附近的海域
23. 导致大堡礁的珊瑚大规模白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密集,水污染严重 B. 降水多,海水盐度下降
C. 全球变暖,水温升高 D. 大面积的填海造陆
24. 为了保护大堡礁,我们应该倡议 ( )
A. 当地禁止任何潜水参观 B. 当地直接改为只人工培植珊瑚
C. 各地应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 大堡礁附近的城市停止发展
美国和巴西是世界最主要的大豆出口国,支撑着国际市场超过 80%的大豆供应。读下图,完成下面小 题。
25. 美国大豆产区主要分布在( )
第 6页/共 11页
A. 南部沿海地区 B. 西部高原地区 C. 太平洋沿岸 · D. 中部平原地区
26. 与巴西相比,美国大豆主产区的突出优势是( )
A. 城市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 B. 科技发达,农业生产专业化
C. 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D. 纬度较低,水热条件优越
27. 为追求经济效益,巴西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向甲地区扩大,由此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 水资源短缺 B. 沙尘暴多发 C. 酸雨增多 D. 生物多样性锐减
中国第 41 次南极考察启动了首次南极 “ 秋” 季联合科考。2025 年 3 月从广州出发,抵达秦岭站后,4 月-6 月进行为期 2 个月的 “ 暗” 生态科考。本次科考重点研究南极磷虾、鸟类及哺乳类动物在 “ 黑暗季节” 的生存策略。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8. 关于南极地区特征描述的称号正确的是( )
A. “ 白色荒漠” B. “ 雨极” C. “ 世界屋脊” D. “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29. 抵达南极地区后,在科考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A. 气候极端寒冷,科考难度加剧 B. 此时属于南极暖季,气候炎热干燥
C. 该区域多雷雨等强对流天气,影响科考 D. 气温逐渐升高,冰山融化过多导致航线受阻
30. 本次南极科考时间选择在南极秋季的意义是( )
A. 填补了南极暗生态研究领域的空白
B. 探究南极的矿产储存量,便于开发研究
C. 南极地区冰川融化情况,探究全球气候变化
D. 研究极昼状态下南极的生物活动情况,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二部分 综合题(共 40 分)
31. 【 “ 旅居” 在冈比亚的中国水稻】
冈比亚是非洲大陆面积最小的国家(下图)。该国地形为狭长的沿河平原,城市沿冈比亚河两岸分布,
第 7页/共 11页
此河为唯一对外联通的河道。
2024 年,冈比亚水稻产量首次突破 4.8 万吨,使冈比亚水稻进口量大幅度减少,自给率从 30%提高到 60% , 较往年实现跨越式增长。冈比亚总统巴罗高度评价:“ 是中国农机让冈比亚农民从‘ 靠天吃饭 ’转向高效生
产。”
中冈农业合作通过 “ 技术+人才+产业链” 模式促进冈比亚的农业生产:援助 116 套农机设备(覆盖耕 作、播种、收割全环节);捐赠 9 吨大米和 10 吨稻种,支持旱季粮食生产;培训 1300 多名技术人员(高产 杂交水稻品种推广和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创造 2000 多个就业岗位,20 多名企业家赴中国学习现代农业 管理;机械化收割节省了 70%的人力成本,同时也加快当地农场配套大米加工生产线,实现 “ 耕-种-收-加 工” 一体化。
( 1 )说出冈比亚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的主要特征。
( 2 )分析冈比亚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 3 )简述中国与冈比亚农业合作的主要措施。
( 4 )简述中冈农业合作对冈比亚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32. 【甘蔗与新能源:巴西能源的绿色转型】
甘蔗作为全球重要的糖料作物,凭借其高光效、高生物量的特性,已成为生物质能源开发的核心原料。 巴西作为全球甘蔗乙醇产业的标杆,通过技术创新与政策引导,构建了以甘蔗为核心的清洁能源体系,为 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目前,巴西乙醇年产量超 350 亿升,占全球 30%。甘蔗乙醇燃料不仅减少了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还形 成了集农作物种植、乙醇生产、汽车制造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为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甘蔗 产业链形成生态循环模式,年减排二氧化碳( CO2 )超 1 亿吨,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仅为普通汽油汽车的 30%

尽管甘蔗能源优势显著,仍面临粮食安全争议(甘蔗与粮食争地)、生态破坏(单一作物扩张导致生物 多样性下降)及技术瓶颈(纤维素乙醇成本高于化石燃料)等问题。
第 8页/共 11页
( 1 )描述巴西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
( 2 )说出巴西甘蔗乙醇产业主要分布地区及原因。
( 3 )简述巴西推广乙醇燃料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 4 )根据乙醇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两条可行建议,促进巴西可持续发展。
香洲区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义务教育阶段质量检测
七年级地理
说明:1.全卷共 8 页,分两部分试题: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 30 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60 分;第二部分为综合题,共 2 大题,共 4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 号、座位号。务必用 2B 铅笔填涂自己的考号。
3.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用 2B 铅笔填涂单项选择题答案。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综合题也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 域内作答。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共 60 分)
本部分共 30 小题,每小题有 4 个选项,请在 4 个选项中选出最适合的一个答案,并填涂在答 题卡上。
【 1~3 题答案】
【答案】 1. A 2. B 3. D 【4~6 题答案】
【答案】4. C 5. A 6. B
【7~9 题答案】
【答案】7. D 8. C 9. D 【 10~12 题答案】
【答案】 10. B 11. B 12. C 【 13~15 题答案】
【答案】 13. D 14. A 15. D 【 16~18 题答案】
【答案】 16. D 17. B 18. A 【 19~21 题答案】
【答案】 19. B 20. C 21. C 【 22~24 题答案】
【答案】22. A 23. C 24. C 【 25~27 题答案】
第 10页/共 11页
【答案】25 D 26. B 27. D
【28~30 题答案】
【答案】28. A 29. A 30. A 第二部分 综合题(共 40 分)
【31 题答案】
【答案】( 1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 2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可满足水稻生长期的热量需求;位于沿海平原及河流下游,地势平坦,土 壤肥沃;靠近冈比亚河,灌溉水源充足;光、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
( 3 )推广杂交水稻技术,提高单产;引入中国农机设备(如插秧机、收割机),降低人工成本;新增捐赠 大米和稻种,支持旱季粮食生产;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改善灌溉条件;培训技术人员,学习农业管理技术。
( 4 )提高粮食产量,减少进口依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增加就业岗位,降低农村贫困率;促 进农业技术转移,提升生产水平;推动农产品加工和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或增加经济收入。
【 32 题答案】
【答案】( 1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低纬度或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 2 )分布地区:东南沿海/东南部;原因:靠近甘蔗主产区,原材料丰富;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部,乙醇燃 料市场需求大;政策支持;交通便利。
( 3 )优化当地能源结构,减少对能源进口依赖;延长汽车生产与乙醇制造相关产业链;降低碳排放,减轻 大气污染;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 4 )制定法令法规,限制甘蔗扩张区域;合理安排种植时间,与粮食作物轮作,提高土地利用率;设立自 然保护区,保护本土动植物栖息地;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对土壤的破坏;加速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降 低生产成本;政府提供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推动乙醇产业发展。
第 11页/共 1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