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百变纸盒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百变纸盒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百变纸盒》教案
学科 小学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广美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 应用”学习领域,引导一年级学生用常见纸盒创作。纸盒易收集、可塑性强,能激发学生好奇心与创造力。学生在操作中了解立体造型方法,感受设计与生活联系,培养审美与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生活经验,对新鲜事物好奇,但动手和创新能力有限。他们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难持久。教学中可能在创意设计和制作技巧上有困难,可通过趣味导入、小组讨论和教师示范突破。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观察纸盒特点,感受立体造型美。
2. 欣赏创意纸盒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艺术表现
1. 运用剪、贴、画方法,将纸盒制作成作品。
2. 发挥创意,用纸盒展现独特想法。
创意实践
1. 突破常规思维,设计有个性的纸盒作品。
2. 解决制作中结构、装饰等问题。
文化理解
1. 体会设计与生活联系,培养环保节约意识。
2. 感受美术创作乐趣,激发对美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观察纸盒特点,启发创意。
2. 运用剪、贴、画方法制作纸盒作品。
3. 感受设计与生活的联系。
难点
1. 突破常规思维,设计独特创意的纸盒作品。
2. 合理解决制作中结构、装饰等问题。
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
教具准备
各种纸盒、彩纸、彩笔、剪刀、胶水、展示作品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趣味导入 神秘魔法箱展示
(1) 提前收集各种形状、大小的纸盒,用大纸箱装起来放在教室显眼位置。上课伊始,神秘兮兮地走向纸箱,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神奇的魔法箱,里面藏着好多宝藏,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引发学生好奇心。
(2) 从纸箱中依次拿出鞋盒、牙膏盒、药盒等纸盒,展示在讲台上,让学生直观看到不同纸盒的外观。
(3) 拿起一个普通长方体纸盒,问学生:“看看这个纸盒,它现在看起来普普通通,那如果老师给它施点魔法,你们猜猜它会变成什么?”引导学生自由想象。
(4)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5) 再次强调魔法箱的神秘,让学生对后续内容充满期待。
(6) 展示纸盒时,介绍不同纸盒的用途,如鞋盒可以装鞋子,牙膏盒可以装牙膏等,让学生了解纸盒在生活中的常见性。
(7) 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语言和引导方式。
(8) 总结学生的想象,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1. 被魔法箱吸引,充满好奇。
2. 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3. 大胆想象纸盒变化。
4. 参与课堂互动。
评价任务 参与度:☆☆☆
想象力:☆☆☆
积极性:☆☆☆
设计意图 利用神秘魔法箱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通过提问培养学生想象力,营造轻松氛围。
观察探究 小组观察与讨论
(1) 将不同形状纸盒分发给各小组,说:“同学们,现在大家仔细观察和触摸手中的纸盒,感受它的材质、形状、大小等特点。”
(2) 提出问题:“纸盒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引导小组交流讨论。
(3) 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讨论内容,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
(4) 鼓励小组内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5)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纸盒细节,如边缘、棱角等。
(6) 参与部分小组讨论,了解学生想法,为后续总结做准备。
(7) 当小组讨论出现偏离主题时,及时引导回到观察纸盒特点上。
(8) 给小组讨论规定时间,确保教学进度。 1. 观察和触摸纸盒,感受特点。
2. 小组内交流讨论问题。
3. 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4. 认真倾听他人意见。
评价任务 观察能力:☆☆☆
讨论参与度:☆☆☆
合作能力:☆☆☆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小组讨论,加深对纸盒特性的认识,培养观察和合作交流能力。为创意制作提供基础。
创意启发 活动一:创意作品展示 展示与引导观察
(1) 展示一些用纸盒制作的精美作品图片,如造型各异的动物、卡通人物、小家具等。
(2) 每展示一张图片,稍作停顿,引导学生观察作品如何利用纸盒形状、颜色进行创意设计,问:“大家看看这个作品,它是怎么用纸盒做出来的?”
(3) 介绍作品创意点,如纸盒做身体、彩纸剪耳朵尾巴等,让学生了解制作方法。
(4) 鼓励学生发表对作品的看法,如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喜欢等。
(5) 强调创意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让纸盒变身。
(6) 对比不同作品,让学生感受创意的多样性。
(7) 引导学生注意作品的细节,如装饰、色彩搭配等。
(8) 总结展示的作品,为学生后续创意提供思路。 1. 欣赏创意作品图片。
2. 观察作品设计方法。
3. 发表对作品的看法。
4. 思考自己的创意。
评价任务 观察能力:☆☆☆
创意启发度:☆☆☆
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 展示丰富创意作品,拓宽学生视野,打开创作思路,激发创作欲望。
创意启发 活动二:自我创意构思 引导构思与交流
(1) 展示完图片后,说:“同学们,看了这么多好玩的纸盒作品,我们发现原来纸盒可以通过剪一剪、贴一贴、画一画,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大变样。那现在大家再看看自己手中的纸盒,想一想,你心中的纸盒要变成什么?可以结合它原本的形状,大胆想象哦。”
(2) 给学生几分钟思考时间,让他们安静构思。
(3)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轻声交流初步创意想法,分享自己的构思。
(4) 巡视小组,倾听学生交流内容,给予指导和建议。
(5) 提醒学生结合纸盒形状和特点进行创意,不要局限于一种想法。
(6) 对有独特想法的学生及时肯定和表扬,增强其信心。
(7) 引导小组内学生互相启发,完善创意。
(8) 总结小组交流情况,为后续创作做准备。 1. 思考自己的纸盒创意。
2. 小组内交流创意想法。
3. 听取他人意见,完善创意。
4. 准备进行创作。
评价任务 创意新颖度:☆☆☆
交流参与度:☆☆☆
合作效果:☆☆☆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结合手中实物构思,将看到的创意内化为自己的想法,小组交流完善创意,增强创作信心。
教师示范 活动三:小房子制作示范 示范与互动讲解
(1) 挑选一个常见长方体纸盒,开始示范制作小房子。拿起剪刀,将纸盒一端剪掉,解释:“同学们,老师把这一端剪掉,是为了让它能敞开口,像房子的大门一样,大家在制作的时候也要注意根据自己的设计来决定要不要剪掉一部分哦。”
(2) 用彩色卡纸剪出三角形屋顶形状,用胶水粘贴在纸盒顶部,说:“看,这样我们就给小房子加上了屋顶,让它看起来更像啦,大家如果要做别的作品,也可以用不同颜色、形状的纸来装饰,让作品更漂亮。”
(3) 用彩笔在纸盒上画窗户、门等装饰图案,一边画一边问学生:“你们觉得窗户画什么形状好看?要不要给门上加点小装饰?”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4) 展示每一步骤成果,让学生清楚看到制作过程。
(5) 强调制作技巧,如胶水使用量、裁剪尺寸等。
(6)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如使用剪刀方法等。
(7) 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确保学生理解步骤。
(8) 完成小房子制作后,将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再次强调关键步骤。 1. 观看教师示范制作。
2. 参与装饰细节讨论。
3. 学习制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4. 明确制作流程。
评价任务 观察专注度:☆☆☆
互动参与度:☆☆☆
技巧掌握度:☆☆☆
设计意图 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清楚制作步骤和技巧,降低制作难度,为学生自主创作提供支持。
学生实践 巡视指导与鼓励
(1) 学生开始动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拘泥于示范作品形式,说:“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做出不一样的作品。”
(2) 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如不知道如何固定装饰材料、裁剪尺寸不合适等,及时给予帮助,引导思考解决办法,问:“我们想一想,怎么才能把这个装饰固定好呢?”
(3) 发现有独特创意的学生,及时表扬,如“你这个想法太棒了,把纸盒变成了会飞的火箭,还加了这么多小星球装饰,真有想象力”,并向全班展示。
(4) 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如剪刀不要对着他人,胶水不要涂太多等。
(5) 观察学生制作进度,根据情况调整指导方式。
(6) 鼓励学生在制作中尝试新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7) 与学生交流,了解创意想法,给予肯定和建议。
(8)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进行创作,营造积极的创作氛围。 1. 动手创作纸盒作品。
2. 遇到困难向老师请教。
3. 学习他人创意,完善自己作品。
4. 注意工具使用安全。
评价任务 创新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安全意识:☆☆☆
设计意图 学生实践是核心环节,巡视指导确保创作顺利,鼓励表扬增强动力,强调安全让学生在安全环境创作。
作品展示 搭建展示台与组织展示
(1) 大部分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在教室前方空地上,用几张课桌拼接成简易展示台,铺上彩色桌布。
(2) 让学生依次将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进行“纸盒创意秀”,说:“现在轮到大家展示自己的魔法作品啦。”
(3) 每位学生站在自己作品旁,向全班同学介绍作品,如“我做的是一个机器人,纸盒是它的身体,我用易拉罐做了它的手臂,还给他画了一个很酷的面具”。
(4)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教师引导用掌声给予鼓励。
(5) 营造艺术氛围,让学生感受展示的重要性。
(6) 观察学生展示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7) 提醒学生尊重他人作品,认真倾听介绍。
(8) 总结展示情况,为评价环节做准备。 1. 将作品放在展示台。
2. 介绍自己的作品。
3. 倾听他人介绍,鼓掌鼓励。
4. 感受展示氛围。
评价任务 展示自信度:☆☆☆
介绍清晰度:☆☆☆
欣赏态度:☆☆☆
设计意图 专门展示环节为学生提供舞台,增强成就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营造积极班级氛围。
评价总结 引导评价与总结
(1)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问:“同学们,介绍完自己的作品,现在想想,你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你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哪里最满意?”
(2) 让学生回顾创作历程,反思自己的表现。
(3) 组织学生互评,提出评价要求:“大家看看其他同学的作品,找一找你最喜欢哪一个?说一说为什么喜欢,是它的创意特别,还是装饰精美?”
(4) 学生互相欣赏、评价,教师在旁倾听,适时引导从多个角度欣赏作品,如创意、造型、色彩、实用性等。
(5)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全体学生的努力与创意,如“同学们,今天大家都像小魔法师一样,把平凡的纸盒变成了这么多奇妙的作品,老师看到了你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还有认真努力的态度,真的太棒了!”
(6) 针对学生作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结构不够稳固、装饰过于杂乱等,提出改进建议。
(7) 鼓励学生在今后创作中继续发挥创意,提高美术素养。
(8) 总结整堂课内容,强调设计与生活的联系和环保意识。 1. 进行自我评价。
2. 参与学生互评。
3. 倾听教师评价和建议。
4. 明确后续努力方向。
评价任务 自我评价能力:☆☆☆
互评客观性:☆☆☆
总结理解度:☆☆☆
设计意图 通过自我评价、互评和教师总结,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欣赏他人,提高美术素养。为后续学习指明方向。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回家后用另一个纸盒制作一个新的创意作品。
2. 给作品拍照,带到学校和同学分享。
3. 向家人介绍自己的作品创意和制作过程。
拓展作业
1. 收集更多纸盒,和小伙伴合作完成一个大型纸盒作品。
2. 思考如何让纸盒作品更环保、更实用。
3.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纸盒创意设计案例。
板书设计
百变纸盒
纸盒特点:形状多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质地硬、有多个面
制作方法:剪、贴、画
创意示例:房子、动物、机器人、小家具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趣味导入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课堂气氛活跃。
2. 小组讨论和创意启发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创意丰富。
3. 教师示范清晰,学生能较好掌握制作技巧,作品展示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创意设计上仍受局限,教学中启发方法可更多样。
2. 学生实践时,对个别动手能力弱的学生指导不够细致。
3. 评价环节时间有限,学生互评不够深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