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难忘的时刻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难忘的时刻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难忘的时刻》教案
学科 小学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广美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广美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围绕学生生活体验展开。《难忘的时刻》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瞬间,用美术形式表现。内容贴近生活,能激发兴趣,培养观察与表达能力,为后续课程奠基,开启用美术描绘生活之旅。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生活经验,对生日聚会、节日庆典等有印象,但观察和表达较稚嫩。他们身心发展处于快速阶段,形象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好奇。学习中可能难以抓住关键特征和表现真情实感。教学中可多展示作品,加强引导和示范,鼓励大胆创作。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引导学生感受难忘时刻场景中的色彩、形状等元素之美。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中表现难忘时刻的审美能力。
艺术表现
1. 让学生能用简单绘画或手工形式表现难忘时刻。
2. 提升学生运用基础美术手段进行创作的能力。
创意实践
1. 激发学生在表现难忘时刻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鼓励学生尝试用独特视角和方式进行创作。
文化理解
1. 使学生明白美术能记录生活,感受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体会不同文化背景下难忘时刻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引导学生清晰回忆难忘时刻的细节。
2. 让学生掌握用绘画、手工等基础美术手段表现难忘时刻。
3. 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美术形式表达情感的能力。
难点
1. 启发学生抓住难忘瞬间的关键特征进行表现。
2. 引导学生以独特视角和富有童趣的方式呈现作品。
3. 使学生作品饱含真情实感。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实践法、启发法
教具准备
绘画工具、手工材料、多媒体设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情景导入
(1) 教师走进教室,身着带有庆祝元素的服饰,如头戴生日帽,手持彩色气球,脸上洋溢着笑容,营造欢快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
(2) 教师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特别开心,好像在过一个超级棒的节日一样,你们猜猜为什么呀?”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装扮并猜测原因。
(3) 给学生足够时间发言,倾听他们的想法,对积极回答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
(4) 当学生纷纷发言后,教师揭晓答案:“其实呀,老师是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过生日的难忘时刻,和家人朋友一起,有大大的蛋糕,漂亮的蜡烛,特别幸福。”分享自己的经历,引发学生共鸣。
(5) 接着提问学生:“那你们呢,有没有让你们一想起来就忍不住笑,或者心里暖乎乎的时刻呀?”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难忘时刻。
(6) 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回答,用温和的语言回应,如“你的想法很有趣”“听起来真不错”等。
(7)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总结,肯定他们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8) 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难忘的时刻》。 1. 观察教师的装扮并猜测原因。
2. 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3. 倾听教师的经历。
4. 回忆自己生活中的难忘时刻并回答问题。
评价任务 参与度:☆☆☆
表达清晰度:☆☆☆
思维活跃度:☆☆☆
设计意图 通过情景式导入,利用直观的装扮吸引学生注意力,迅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以自身经历引发共鸣,激发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难忘时刻,自然开启课程。
新授 回忆分享
(1) 邀请几位同学上台,鼓励他们大胆分享自己难忘的时刻,提醒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2) 当学生分享时,可能有学生说过年放烟花,全家人围坐吃年夜饭;有学生说幼儿园毕业时和小伙伴们的告别;还有学生说第一次去动物园看到大象的惊喜等。教师认真倾听,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的眼神、点头等回应。
(3) 适时提问补充细节,如“放烟花的时候,烟花是什么颜色、形状呀?和家人吃年夜饭,桌上都有哪些好吃的?”引导学生深入回忆。
(4)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和引导,如“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还有其他特别的事情发生吗?”进一步挖掘细节。
(5) 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难忘时刻的美好和独特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6) 鼓励更多学生举手分享,扩大参与度。
(7) 用简洁的语言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概括,为后续赏析作品和创作做铺垫。
(8)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美术形式表现这些难忘时刻。 1. 上台分享自己的难忘时刻。
2. 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分享。
3. 回答教师的问题,深入回忆细节。
4. 思考如何用美术形式表现难忘时刻。
评价任务 分享内容丰富度:☆☆☆
倾听专注度:☆☆☆
回答问题准确性:☆☆☆
设计意图 给学生表达机会,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教师的追问促使学生深入回忆细节,为后续创作积累素材。
新授 赏析作品 作品展示
(1)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多幅不同主题但表现难忘时刻的儿童绘画作品,如一幅描绘小朋友在舞台上表演舞蹈,台下父母鼓掌;一幅画着孩子和家人在海边看日出等。展示时要确保每幅作品都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2)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提问:“大家看看这些画里的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从哪里能看出这是个难忘的场景呀?”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思考。
(3) 给学生足够时间观察和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4) 倾听学生的回答,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给予表扬和肯定。
(5) 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引导,如“除了人物的动作,画面的色彩也能体现出难忘的氛围”等。
(6) 再次强调画面中重要元素的作用,如鲜艳的色彩、人物开心的表情、特别的场景布置等。
(7) 引导学生总结如何通过美术手段表现难忘时刻,如突出主体、运用合适的色彩等。
(8) 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创作中借鉴这些方法。 1. 观察多媒体展示的作品。
2. 思考教师的问题并发表看法。
3. 参与讨论,倾听同学的观点。
4. 总结表现难忘时刻的美术方法。
评价任务 观察细致度:☆☆☆
观点独特性:☆☆☆
总结归纳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如何用美术手段表现难忘时刻,降低创作畏难情绪,学习画面构图、色彩运用等基础技巧。
新授 示范创作 绘画示范
(1) 教师以“去公园放风筝”为例,在黑板上示范绘画过程。首先,向学生说明要先给小画纸铺上漂亮的底色,就像给故事搭个舞台,用简单线条勾勒出公园的草地、蓝天背景。
(2) 边画边讲解,如“同学们,我们先画一片绿色的草地,再画一片蓝色的天空,这样画面的大框架就有了。”让学生明白整体布局的重要性。
(3) 接着画出几个形态各异的人物,有的奔跑着放风筝,有的抬头看风筝,边画边说:“看,这是我和小伙伴们,大家姿势不一样,才更有趣哦。”强调人物动态的表现。
(4) 细致描绘风筝的形状、花纹,涂上鲜艳色彩,说:“风筝可是主角之一,要画得美美的。”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刻画。
(5) 添加一些云朵、小鸟,点缀画面,说:“这些小装饰,让我们的画更热闹啦。”让学生了解装饰元素的作用。
(6) 每画一个步骤,都停顿一下,给学生时间观察和理解。
(7) 对整个绘画过程进行简单回顾,强调从整体布局到细节刻画的顺序。
(8) 鼓励学生在自己创作时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 1. 观察教师的绘画示范过程。
2. 倾听教师的讲解,理解绘画步骤。
3. 学习从整体到细节的绘画方法。
4. 思考自己创作时的步骤。
评价任务 观察专注度:☆☆☆
理解程度:☆☆☆
学习积极性:☆☆☆
设计意图 教师直观示范,让学生清晰掌握绘画步骤,了解从整体布局到细节刻画的过程,边画边讲解,强化学生理解,为学生自主创作提供方法支持。
实践创作 布置任务与指导
(1) 教师说:“现在轮到大家当小画家啦,把你们心里那个难忘的时刻画下来或者用彩纸、黏土等材料做出来,让老师和小伙伴们都能感受到你们的快乐。”明确创作任务。
(2) 为学生发放绘画工具、手工材料,如彩笔、画纸、彩纸、黏土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创作形式。
(3) 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提醒他们可以参考之前赏析的作品和教师的示范。
(4) 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对于不敢下笔的学生,教师轻声鼓励:“没关系,大胆画,先画个简单的小图案试试。”增强他们的信心。
(5) 看到有学生构图偏小时,提醒:“画面太空啦,想想还能加点什么,把好玩的都画上。”引导学生合理构图。
(6) 遇到学生色彩搭配不协调,教师引导:“试试换个亮色,让你的画更亮眼。”帮助学生提高色彩运用能力。
(7) 对学生的创作思路给予肯定和鼓励,如“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这个细节画得很不错”等。
(8) 记录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为后续评价做准备。 1. 选择创作形式和工具。
2. 动手创作难忘时刻的作品。
3. 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建议。
4. 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
评价任务 创作积极性:☆☆☆
问题解决能力:☆☆☆
作品完成度:☆☆☆
设计意图 给予学生充足实践机会,让想法落地。巡视指导确保每个学生得到关注,及时解决问题,助力学生完成满意作品。
展示评价 多维度评价
(1) 学生完成后,教师将作品一一展示在黑板、墙壁或展示架上,营造展示氛围。
(2) 邀请作者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哪位小画家先来,说一说你画的是什么难忘时刻,为什么这么画?”鼓励学生分享创作思路。
(3) 认真倾听学生的介绍,对其表达给予肯定和鼓励。
(4) 邀请其他同学举手发言评价,如“我觉得他画的颜色好看,要是把山画得再高点就更好了。”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和发现问题。
(5) 对同学的评价进行引导和总结,强调评价要客观、全面。
(6) 教师最后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创意、努力,针对普遍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大家都太棒了,画出这么多温暖的时刻。有些同学画面主体还可以再突出些,下次画画记住哦,老师相信你们会越来越棒!”
(7)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如小贴纸、小奖品等。
(8)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创作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 1. 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2. 倾听其他同学的评价。
3. 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
4. 接受教师的评价和建议。
评价任务 自我评价能力:☆☆☆
同学互评客观性:☆☆☆
对评价的接受度:☆☆☆
设计意图 多维度评价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作品,提升自我认知、审美能力,增强自信心与创作热情,促进相互学习。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回家后将课堂上未完成的作品继续完善。
2. 给作品添加一个简短的文字说明,描述难忘时刻的故事。
3. 与家人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创作感受。
拓展作业
1. 尝试用不同的美术材料再次表现一个难忘时刻。
2. 收集家人或朋友难忘时刻的照片,制作一个小型的纪念册。
3.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难忘时刻可以用美术形式表现。
板书设计
难忘的时刻
绘画步骤简示:背景 - 人物 - 细节
关键词:回忆、色彩、构图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情景式导入效果良好,学生积极性高,能积极回忆难忘时刻,课堂氛围活跃。
2. 示范创作环节清晰,学生能较好掌握绘画步骤,为创作提供了有效支持。
3. 多维度评价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作品,增强了自信心和创作热情。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创作时仍不敢大胆表现,指导时间有限,未能充分解决。
2. 同学互评环节,部分学生评价较简单,缺乏深度,引导还需加强。
3. 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导致课堂小结有些仓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