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瓶盖玩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瓶盖玩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瓶盖玩偶》教案
学科 小学美术 年级册别 六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美版(北京)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瓶盖玩偶》是小学美术课程中极具创意和趣味性的内容。教材通过展示各类瓶盖玩偶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将其转化为艺术创作。它让学生了解瓶盖的多种用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和生活经验,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在将瓶盖创意转化为实际作品时,可能会遇到设计和连接等困难。教师可通过引导观察、拼摆游戏等活动,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局限,掌握连接方法,顺利完成创作。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引导学生观察瓶盖的大小、形状、色彩等特征,提高对材料美感的感知能力。
2. 让学生欣赏不同造型的瓶盖玩偶作品,培养对艺术作品的审美鉴赏力。
艺术表现
1. 指导学生运用拼摆、串连等方法,将瓶盖组合成玩偶造型,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为玩偶添加细节,生动表现玩偶的角色特征。
创意实践
1. 通过拼摆游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出新颖独特的玩偶造型。
2. 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材料和串连方法,探索多种创作可能性。
文化理解
1. 让学生了解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作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 体会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创意艺术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引导学生观察瓶盖的特点,掌握按大小、形状、色彩进行分类的方法。
2. 让学生学会运用拼摆组合的方式,设计出有趣的玩偶造型。
3. 指导学生掌握瓶盖的串连方法,使玩偶能够活动起来。
难点
1. 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出新颖独特、富有创意的玩偶造型。
2. 帮助学生解决瓶盖连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玩偶结构稳固且活动自如。
3. 引导学生巧妙利用瓶盖材料的特点,表现出玩偶的角色特征。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各种瓶盖、铁丝、软绳子、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引发思考
(1) 教师播放包含超级英雄玩偶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视频中的超级英雄是用什么做的呢?”
(2) 展示各种瓶盖玩偶的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这些玩偶的形象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小瓶盖是怎么连接在一起的?玩偶又怎么能够活动的呢?”
(3)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和发言,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4)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瓶盖玩偶》,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5) 强调生活中看似普通的瓶盖,通过创意可以变成有趣的玩偶,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6)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瓶盖,思考其可能的用途。
(7) 简单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大致流程。
(8)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进入学习。 1. 观看视频,认真观察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 积极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测和想法。
3. 观察身边的瓶盖,尝试想象其变成玩偶的样子。
4.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和目标。
评价任务 观察认真:☆☆☆
发言积极:☆☆☆
思维活跃:☆☆☆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视频和展示图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活动一:观察瓶盖特点 引导观察,分类总结
(1) 教师为学生提供各种瓶盖,让学生分组观察。要求学生从瓶盖的尺寸、色彩、形状等方面进行观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给予指导和启发。
(3) 请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明确瓶盖的尺寸有大有小,色彩丰富多样,形状包括圆形、方形、蘑菇形、不规则形状等。
(4) 引导学生按照大小、形状、色彩对瓶盖进行简单的分类,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瓶盖的特点。
(5) 展示不同分类后的瓶盖组合,让学生直观感受分类的效果。
(6) 提问学生分类的好处,引导学生思考分类在创作中的作用。
(7) 鼓励学生在后续的创作中,根据瓶盖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和搭配。
(8)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 分组观察瓶盖,记录观察结果。
2.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3. 认真听取其他小组的汇报,学习不同的观察角度。
4. 按照要求对瓶盖进行分类,感受分类的过程和效果。
评价任务 观察细致:☆☆☆
讨论积极:☆☆☆
分类准确:☆☆☆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和分类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瓶盖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为后续的创意拼摆和创作奠定基础。
探究新知 活动二:创意拼摆游戏 拼摆组合,联想创意
(1) 提出拼摆游戏的要求:用三个瓶盖进行拼摆组合,改变瓶盖的位置,看看能拼摆出多少种造型,并思考哪一种让自己觉得最新奇有趣。
(2) 学生进行拼摆活动,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
(3)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拼摆的造型,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感受。
(4) 引导其他学生对展示的造型进行评价和讨论,提出建议和想法。
(5) 展示更多由瓶盖拼摆而成的有趣造型,拓宽学生的思维。
(6) 提问学生这些拼摆的组合让他们联想到了什么,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意。
(7) 总结拼摆组合的方法和技巧,强调创意的重要性。
(8) 鼓励学生在后续的创作中,大胆发挥想象,设计出独特的玩偶造型。 1. 按照要求进行拼摆游戏,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
2. 展示自己的拼摆造型,分享创意和感受。
3. 参与对其他同学作品的评价和讨论,学习他人的创意。
4. 思考拼摆组合所联想到的事物,进一步拓展创意。
评价任务 拼摆多样:☆☆☆
创意新颖:☆☆☆
表达清晰:☆☆☆
设计意图 通过拼摆游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创意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探究新知 活动三:分析玩偶结构 观察分析,明确用途
(1) 展示一些瓶盖玩偶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找一找,都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瓶盖?瓶盖被做成了玩偶身体的哪些部分呢?”
(2) 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较大的瓶盖适合表现身体,较小的瓶盖适合表现四肢或者细节。
(3) 进一步提问:“除了瓶盖,还用了哪些材料?”引导学生发现其他辅助材料的运用。
(4) 展示不同颜色搭配的玩偶作品,让学生找一找作品中的颜色,分析色彩搭配的效果。
(5) 组织学生讨论色彩搭配在玩偶表现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运用色彩。
(6) 强调在创作中要根据玩偶的角色特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色彩。
(7) 对学生的分析和讨论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发现和思考。
(8) 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创作中,借鉴优秀作品的结构和色彩搭配。 1. 观察瓶盖玩偶作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 参与讨论,总结瓶盖和其他材料在玩偶中的用途。
3. 分析玩偶的色彩搭配,体会色彩的作用。
4. 学习借鉴优秀作品的结构和色彩搭配方法。
评价任务 观察准确:☆☆☆
分析合理:☆☆☆
讨论积极:☆☆☆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和分析玩偶作品,让学生了解瓶盖和其他材料在玩偶创作中的用途,以及色彩搭配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探究新知 活动四:学习连接方法 讲解示范,实践探究
(1) 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连接?用什么材料连接 如何让玩偶动起来?”引导学生思考。
(2) 展示用铁丝串连的瓶盖玩偶作品,讲解打孔串连的方法和步骤,强调给瓶盖打孔一定要让家长帮忙完成。
(3) 进行打孔串连的示范操作,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电线在身体内部的串连走向和固定打结的方法。
(4) 布置小探究任务:用不同颜色的线画出电线在身体内部的串连走向,用圆点画出电线固定打结的地方。
(5) 学生进行小探究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6) 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明确电线的作用是支撑、连接。
(7) 展示用细软绳子串连的玩偶作品,讲解其连接方法和让玩偶动起来的原理。
(8) 强调在连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法。 1. 思考连接方法和让玩偶动起来的问题。
2. 观看教师的示范操作,学习打孔串连的方法。
3. 进行小探究活动,画出电线的串连走向和固定点。
4. 学习用细软绳子连接玩偶的方法。
评价任务 思考积极:☆☆☆
操作规范:☆☆☆
探究认真:☆☆☆
设计意图 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探究,让学生掌握瓶盖的连接方法,了解让玩偶动起来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作实践 布置任务,指导创作
(1) 布置创作任务:请学生巧妙地借鉴瓶盖材料的特点,利用所学的串连方法,创造生动有趣的玩偶。
(2) 强调创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在老师或家人的陪同下进行操作。
(3) 为学生提供工具材料,如铁丝、软绳子、已经打好眼的各种瓶盖等。
(4) 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设计出独特的玩偶造型。
(5) 巡视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6) 提醒学生注意玩偶的结构、色彩搭配和连接方法。
(7) 对学生的创意和努力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创作信心。
(8) 引导学生在创作中不断完善作品,提高作品的质量。 1. 明确创作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
2. 大胆发挥想象,设计玩偶造型。
3. 按照所学方法进行创作,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
4. 不断完善作品,提高创作质量。
评价任务 创意独特:☆☆☆
制作精细:☆☆☆
安全操作:☆☆☆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挥创意,完成瓶盖玩偶的创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完成一个瓶盖玩偶的创作,并为其添加一个有趣的背景。
2. 用文字描述自己创作的玩偶的角色特点和创作思路。
3. 整理好创作工具和材料,保持桌面整洁。
拓展作业
1. 尝试用不同的废旧材料与瓶盖结合,创作一个新的玩偶作品。
2. 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启发。
3. 观察生活中的其他物品,思考它们是否也可以通过创意变成有趣的艺术品。
板书设计
瓶盖玩偶
一、瓶盖特点
尺寸:大小不同
色彩:丰富多样
形状:圆形、方形等
二、创作方法
拼摆组合
连接方法:打孔串连、软绳串连
三、注意事项
安全操作
创意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通过多种活动,如观察分类、拼摆游戏、分析作品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2. 注重引导学生发挥创意,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作品展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不足之处
1. 在创作实践环节,部分学生的速度较慢,导致时间有些紧张,部分学生的作品未能充分完善。
2. 对一些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指导还不够细致,他们在连接方法的掌握上还存在一些困难。
3. 在评价环节,评价方式还可以更加多样化,除了教师评价,还可以增加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比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