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色彩的纯度练习》教案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六年级上册 共1课时教材 人美版(北京)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教材聚焦于色彩的纯度练习,是美术色彩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涵盖色彩知识复习,如三原色、三间色、色彩明度,进而引入色彩纯度概念,通过对比判断、名作赏析、生活实例展示等,让学生深入理解色彩纯度。这有助于提升学生色彩感知与运用能力,为其美术创作和审美培养奠定基础。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美术基础,了解三原色、三间色等知识,但对色彩纯度的理解较浅。他们身心发展迅速,好奇心强,有自主探究愿望。学习中,可能在准确判断色彩纯度、合理运用纯度对比创作上有困难。可通过直观案例、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突破障碍。课时教学目标审美感知1. 能准确感知色彩纯度的差异,辨别高纯度和低纯度色彩。2. 体会不同纯度色彩在艺术作品和生活场景中营造的美感和氛围。艺术表现1. 熟练掌握调出不同纯度色彩的方法,进行色彩纯度练习。2. 运用色彩纯度知识,进行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创作。创意实践1. 在创作中尝试运用色彩纯度对比,表达独特的创意和想法。2. 能将色彩纯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美术设计,如包装、装饰等。文化理解1. 了解不同风格艺术作品中色彩纯度的运用,感受多元文化的艺术魅力。2. 认识色彩纯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敏感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明确色彩纯度的概念,理解其与色彩鲜艳程度的关系。2. 掌握判断色彩纯度高低的方法,能准确辨别不同纯度的色彩。3. 学会运用不同纯度的色彩进行和谐搭配和创作。难点1. 深入理解高纯度和低纯度色彩各自的特点和表现力。2. 灵活运用色彩纯度对比,在作品中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3. 将色彩纯度知识巧妙应用于生活中的美术实践,提升实际创作能力。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课件、绘画工具、美术作品图片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色彩知识回顾(1) 展示色彩相关图片,提问学生三原色是哪些颜色。引导学生回答出红、黄、蓝,并强调三原色是色彩的基础,不能由其他颜色混合而成。(2) 接着展示三间色的图片,让学生根据三原色的知识,思考三间色是如何形成的。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三间色是由两种相邻的三原色混合而成,如红和黄混合成橙,黄和蓝混合成绿,蓝和红混合成紫。(3) 展示不同明度的色彩图片,讲解色彩明度的概念,即色彩的明亮程度。通过对比加白和加黑后的色彩变化,让学生直观感受明度的改变。(4) 提出问题,让学生举例生活中不同明度色彩的应用,如天空的颜色在不同时间明度不同,白天明亮,夜晚较暗。(5) 引导学生观察既没有加黑也没有加白的红黄蓝颜色,强调这是最纯的颜色,从而引出色彩纯度的概念。(6) 解释色彩纯度的定义,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叫饱和度。纯度高的色彩加入了其他颜色,纯度就会降低。(7) 展示一系列不同纯度的色彩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色彩纯度的差异。(8)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色彩纯度的初步理解和感受。 1. 回忆并回答三原色和三间色的知识。2. 观察色彩明度变化,举例生活中明度应用。3. 初步了解色彩纯度概念。4. 分享对色彩纯度的感受。评价任务 知识回答:☆☆☆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色彩基础知识,为引入色彩纯度概念做铺垫,让学生在熟悉的知识基础上更容易理解新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识讲解 色彩纯度判断(1) 展示两组不同的颜色,每组包含两个颜色,让学生判断哪个颜色纯度高,并说明原因。引导学生从色彩的鲜艳程度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判断。(2) 请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判断色彩纯度高低的关键是看色彩是否鲜艳,越鲜艳纯度越高。(3) 再展示多组不同的颜色,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判断每组颜色的纯度高低,并记录讨论结果。(4)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纠正,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色彩纯度判断的能力。(5) 讲解高纯度色彩的特点,单纯、热烈、视觉冲击力强。展示高纯度色彩的艺术作品,如《橙子》(油画)博特罗(哥伦比亚),让学生感受高纯度色彩的表现力。(6) 分析作品中高纯度色彩的运用,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搭配和表现效果,体会高纯度色彩营造的氛围。(7) 讲解低纯度色彩的特点,宁静、细腻、柔和。展示低纯度色彩的艺术作品,如《熔炉》(装饰画)现代 耿旭,让学生感受低纯度色彩的独特魅力。(8) 分析作品中低纯度色彩的运用,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过渡和融合,体会低纯度色彩带来的宁静感觉。 1. 观察颜色并判断纯度高低。2. 参与小组讨论,记录结果。3. 分享讨论结果。4. 欣赏作品,感受不同纯度色彩特点。评价任务 判断准确性:☆☆☆讨论参与度:☆☆☆作品感受力:☆☆☆设计意图 通过实例判断和名作赏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色彩纯度的概念和不同纯度色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和分析能力。对比探究 活动一:作品中的纯度对比 高纯度画面中的低纯度色彩(1) 展示高纯度画面的艺术作品,提出问题:高纯度画面里也有低纯度色彩,你能找出来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2) 请学生指出画面中的低纯度色彩,如熟褐、赭石等,并说明判断依据。(3)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即使在高纯度画面中,低纯度色彩也能起到平衡和衬托的作用。(4)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低纯度色彩在高纯度画面中的具体作用,如增加层次感、调和色彩等。(5)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6) 再次展示其他高纯度画面作品,让学生快速找出其中的低纯度色彩,并简要分析其作用。(7)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8) 总结高纯度画面中低纯度色彩运用的规律和要点。低纯度画面中的高纯度色彩(1) 展示低纯度画面的艺术作品,提出问题:在低纯度画面里,也有高纯度色彩,你发现了吗?引导学生寻找高纯度色彩。(2) 请学生指出画面中的高纯度色彩,如中黄等,并说明判断理由。(3)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高纯度色彩在低纯度画面中能起到突出和点睛的作用。(4)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高纯度色彩在低纯度画面中的具体作用,如增添亮点、吸引注意力等。(5)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6) 再次展示其他低纯度画面作品,让学生快速找出其中的高纯度色彩,并简要分析其作用。(7)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8) 总结低纯度画面中高纯度色彩运用的规律和要点。 1. 观察作品,找出不同纯度色彩。2. 参与小组讨论,分析色彩作用。3. 分享讨论结果。4. 发表独特见解。评价任务 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探究,让学生明白不同纯度色彩在画面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色彩分析和运用能力。生活应用 活动二:生活中的色彩纯度 房间配色分析(1) 展示不同房间的配色图片,提出问题:哪个房间配色纯度低?哪个房间配色纯度高?有什么不同的美感?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2) 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分析不同纯度配色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和氛围。(3) 进一步提问,不同的房间配色,适合哪些不同的人群?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讨论。(4)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补充和引导,如高纯度配色适合活泼的儿童房,低纯度配色适合老年人卧室等。(5) 展示一个房间的配色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哪里运用了高纯度色彩?起到了什么作用?(6) 请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高纯度色彩在房间配色中的点缀和突出作用。(7)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根据房间功能和居住人群,合理运用色彩纯度进行房间配色。(8)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提供一些实用的配色建议。其他生活实例分析(1) 展示纸袋装饰、包装设计、家居设计等生活实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中色彩纯度的运用。(2) 请学生分析不同实例中色彩纯度的搭配和效果,如纸袋装饰中高纯度色彩的运用增加了吸引力,包装设计中低纯度色彩体现了品质感等。(3)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色彩纯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4)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运用色彩纯度知识进行设计和美化。(5)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补充和拓展,如服装搭配、广告设计等。(6)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色彩纯度的运用,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7)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生活场景,运用色彩纯度知识进行简单的设计。(8) 总结生活中色彩纯度运用的要点和方法。 1. 观察房间配色,回答问题。2.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结果。3. 分析生活实例中色彩纯度运用。4. 思考课后作业设计。评价任务 观察分析:☆☆☆讨论参与:☆☆☆创意思考:☆☆☆设计意图 将色彩纯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和审美水平。实践创作 活动三:色彩纯度练习创作 创作指导(1) 布置创作任务,让学生运用色彩纯度知识,进行一幅美术作品创作,可以是绘画、装饰画等形式。(2) 提供一些创作主题和思路,如描绘一个节日场景、设计一个幻想世界等,鼓励学生发挥创意。(3) 讲解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色彩搭配要和谐、合理运用纯度对比等。(4) 展示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让学生借鉴和学习,激发创作灵感。(5) 巡回指导学生创作,观察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6) 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如色彩调配不准确、纯度对比不明显等。(7)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色彩组合和表现手法,发挥自己的个性。(8) 提醒学生注意创作时间,合理安排进度。作品展示与评价(1)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每组学生依次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主题、色彩运用和创作思路。(2)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给予掌声鼓励。(3) 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从色彩纯度运用、创意、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建议。(4)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色彩纯度把握不够准确、画面整体效果不够协调等。(5) 对优秀作品进行表扬和展示,颁发小奖品,如绘画工具、美术书籍等,激励学生继续努力。(6) 引导学生总结创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如学会了如何运用色彩纯度对比、提高了色彩感知能力等。(7)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创作水平。(8) 总结本次创作活动,强调色彩纯度知识在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1. 明确创作任务,开始创作。2. 接受教师指导,解决创作问题。3. 展示作品,介绍创作思路。4. 参与互评,总结经验。评价任务 创作创意:☆☆☆色彩运用:☆☆☆评价表达:☆☆☆设计意图 通过实践创作和评价,让学生巩固色彩纯度知识,提高创作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课堂总结 知识总结(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色彩纯度的概念、判断方法、不同纯度色彩的特点、色彩纯度对比的运用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等。(2) 强调色彩纯度知识在美术创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和运用色彩纯度知识。(3) 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表扬积极参与、表现优秀的学生,同时对存在不足的学生提出改进建议。(4)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份色彩纯度练习的小报告,总结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和体会。(5) 提醒学生整理好绘画工具和材料,保持教室整洁。(6)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努力表示肯定,鼓励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断探索和进步。(7) 宣布本节课结束,感谢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8) 期待学生在下次课中有更好的表现。 1. 参与知识回顾。2. 听取教师总结和建议。3. 明确课后作业。4. 整理工具,结束课程。评价任务 知识掌握:☆☆☆态度表现:☆☆☆作业理解:☆☆☆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习效果,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完成一份色彩纯度练习的小报告,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2. 选择一个生活场景,如房间、舞台等,运用色彩纯度知识进行简单的设计,并画出草图。3. 收集一些不同纯度色彩搭配的图片,分析其特点和效果。拓展作业1. 运用色彩纯度知识,创作一幅主题明确的美术作品,可以是油画、水彩画、装饰画等。2. 观察身边的建筑、广告等,分析其中色彩纯度的运用,并写一篇简短的分析报告。3. 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个色彩纯度运用的创意项目,如设计一个主题派对的装饰方案。板书设计色彩的纯度练习一、色彩知识回顾1. 三原色:红、黄、蓝2. 三间色:橙、绿、紫3. 色彩明度:加白提高,加黑降低二、色彩纯度1. 概念:色彩的鲜艳程度2. 高纯度:单纯、热烈、视觉冲击力强3. 低纯度:宁静、细腻、柔和三、纯度对比1. 高纯度画面中的低纯度色彩:平衡、衬托2. 低纯度画面中的高纯度色彩:突出、点睛四、生活应用房间配色、纸袋装饰、包装设计等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从色彩知识回顾引入,逐步深入讲解色彩纯度概念、特点和应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通过实例分析、名作赏析、实践创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2.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评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色彩纯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和审美水平。不足之处1. 在教学过程中,对个别学生的关注还不够,部分学生在色彩纯度判断和运用上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2. 创作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学生作品未能充分展示和完善,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3. 评价方式还可以更加多样化,除了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外,可以引入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让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